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庞煖

庞煖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4/1/28 13:44:44

庞煖(生卒年不详),一作庞焕、庞子、庞援(“煖”即现在常用字中的“暖”,也有将庞煖误作庞涓的),《史记索隐·廉颇蔺相如列传》误作为冯煖。是战国末年赵国将领、纵横家,曾擒杀燕将剧辛以及合纵五国伐秦。庞煖的家族出身不甚明确,但是在战国时代庞氏知名的仅有三人,即庞涓、庞葱(即庞恭)、庞煖。

基本资料

本名:庞煖

别名:庞焕、庞子、庞援

所处时代:战国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不详

家庭背景

庞涓知名度最高,在魏惠王时效力,庞氏曾经在魏国成为显族。但是庞涓败桂陵,死马陵,此后魏国也一蹶不振,庞氏在魏国就失了势。后来,魏王派庞葱陪伴太子到赵国当人质,庞葱担心此去之后魏王不再亲近自己,便说了个“三人成虎”的寓言,然而后来他还是失去了魏王的信任。也有可能庞葱因此就跑到赵国谋求发展,庞煖大约是庞葱的后人,和庞涓能够拉上点关系(说不定是庞涓的曾孙)。

人物生平

虽然说庞煖是战国时代最后的合纵家,但是他的年纪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小。早在赵武灵王时,庞煖就曾经与武灵王论兵,为武灵王阐释了“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深刻含义。赵武灵王于前299年让位于惠文王,前295年死于沙丘之乱。

历史典故

也就是说,在前3世纪初,庞煖已经成年并受到武灵王的重视。武灵王是一个招揽人才很开明的人,以个人魅力吸引了大批名将名臣汇集赵国。但是沙丘一乱,人心四散,楼缓、乐毅、富丁、剧辛纷纷离弃,这也是赵国人才任用没有形成一种良性制度的体现。依据庞煖论兵的史料,基本可以确定他的出生时间约在前320年左右,他可能比后来出现的赵奢、廉颇、蔺相如、乐乘等人都要年长。

沙丘之乱

赵国公子成、李兑当道,不久公子成老终,赵国为李兑把持。像庞煖那样一大批曾经受到器重的人都被排挤,此后五十多年间不再见到这位年轻人了。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已经是一位垂垂老人。这五十多年间,庞煖的行迹无法把握,只知道他可能是跟随了鹖冠子继续钻研学问去了。鹖冠子是楚国人,曾经也是武灵王帐下红人,故赵武灵王表武士以鹖尾,竖左右为鹖冠。沙丘之乱后,鹖冠子、庞煖师徒俩就回到楚国,隐居深山,潜心修学。

鹖冠子主张道家言,《汉书·艺文志》中有道家《鹖冠子》一篇,同时鹖冠子也比较关心政治、军事、人生等问题,在继承道家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有所发展,这与战国后期出现了很多兼收并蓄大家的趋势也是符合的。庞煖跟随鹖冠子修行,当然经常论对,所以后来鹖冠子、庞煖的门人完成《鹖冠子》一书时也就经常通过他们两人问答的形式来阐述。在此期间,庞煖可能也开始著书,《汉书·艺文志》中兵权谋家有《庞煖》三篇,纵横家中也有《庞煖》二篇。可见,庞煖应当是一个既通兵法、纵横之术,又通黄老之说的人,他比老师鹖冠子更接近于杂家。

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偃即位,是为赵悼襄王。此时赵国兵权掌握在老将廉颇手中,悼襄王试图废去他的兵权,而任命长期担任廉颇副手的乐乘为将。廉颇还是没能改去那种骄傲的秉性,拒绝交出兵权,赶走了乐乘,后来自己也畏罪潜逃了。这样一来,赵国一下子少了两位大将,再加上前264年左右赵奢病故,邯郸之战中蔺相如去世,赵国到了人才凋敝的程度。到了悼襄王二年(前243年),北边守将李牧率军攻克了燕国的武遂(今河北武强西北)和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但是代、雁门、云中各郡尚需要将领驻兵防守,李牧无法回到邯郸长期担任赵军统帅。

复出

正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想起了已经年近八十的“老不死”庞煖,于是向悼襄王举荐这位可以算是四代元老的人物。悼襄王立刻接见了老庞煖,并向他讨教了治国之道,庞煖年虽老迈,但思维敏捷,顺畅的回答了悼襄王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两人一拍即合,悼襄王随即任命庞煖为统帅。

初次带兵

这正是庞煖第一次带兵实战的机会,也可以让世人看看他究竟是孙武型的奇才,还是赵括型的纸上谈兵之人。双方的交战状况不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剧辛对庞煖错误的估计断送了燕军二万将士的生命,也断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他忘了人是会进步的,五十多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改变会是惊人的。也许剧辛临死前正在懊悔,如果自己提前几年死去多好,这样他就是一位将以盛名流传后世的人物,然而现在却落入笑柄。

社会评价

庞煖对燕国作战的胜利不但稳固他在赵国的地位,也使赵国重新赢得了在列强中的威望。战国最后一次合纵行动终于达成,庞煖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联军统帅。这次合纵除了一向“谨事秦”的齐国和刚刚被打废的燕国没有参加外,三晋、楚国以及小国卫都参加了。五国联军于前241年收复了秦国从赵国夺去的寿陵(在当时恒山一带)。庞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攻,均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被阻,不如绕道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南渡河水,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进展顺利,至蕞(今陕西临潼北)时与吕不韦所率迎击秦军相遇,这已经是咸阳的大门口了。

吕不韦分析联军情况,楚军远来,军士疲惫,战斗力不强,但楚为大国,影响较大,如楚军战败,则联军必不战自溃。他遂决定先以精锐部队,乘联军夜间疏于防范之机,突袭楚营。楚军侦知,自行东撤,此后便迁都于寿春。四国军队闻楚军先退,军心动摇。诸将皆请退军,庞煖只好应允。于是,韩、魏、卫之军也都回国。庞煖怒齐附秦,同时消除无功而返的结果,率军攻取齐国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赵国由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然后回归赵国。尽管庞煖富智谋,善纵横,但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终于无功而返。从此,山东各国再没有实际的合纵抗秦军事行动了。(后来赵、燕、楚、魏四国曾有形成合纵的态势,但是被秦国姚贾破坏,死于襁褓之中。)

这次庞煖率领的联军伐秦失败虽然不全是他的责任,但是也体现出老庞煖开始力不从心了。他的兵法权谋也就止于这种程度了。

前228年邯郸城破。6年后,流亡的代王嘉被掳于秦军,赵国彻底灭亡。下一年即前221年,秦灭齐,中国归于一统。

标签: 庞煖

更多文章

  • 王龁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龁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名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60年11月,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11月,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57年,王

  • 赵孝成王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赵丹(?—公元前245年),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君主(公元前266年—前245年在位)赵孝成王年幼执政,在位的第一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被韩国割让给秦国的上党郡归顺赵国,孝成王贪恋土地,予以接收。于是秦军进犯长平,赵孝成

  • 冯亭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亭

    冯亭(?-公元前260年),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冯家庄)人。战国时期韩国将领,冯姓祖先。曾任上党郡守。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占领野王,阻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韩王决定割让上党于秦国。冯亭不肯,采用驱虎吞狼之计,率领上党郡投降赵国,引发长平之战,冯亭兵败阵亡。本名:冯亭所处时代:

  • 公仲连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公仲连

    公仲连,姓公仲,名连,战国初期赵国人,赵烈侯时担任相国,帮助赵烈侯进行改革。中文名:公仲连国籍:中国民族:华夏族职业:赵国相国赵烈侯喜欢音乐,对相国公仲连说:“我喜爱的人,可以使他显贵吗?”公仲连说:“使他富可以,使他贵则不行。”赵烈侯说:“对。那从郑国来的枪、石两位歌唱家,我赐给他们田地,每人一万

  • 李兑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兑

    李兑,战国时期赵国权臣,在赵惠文王时担任相邦。公元前295年,与安平君赵成合谋击杀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与代相田不礼,平定了“沙丘之乱”;后为司寇,并在赵成死后,担任相邦,封奉阳君,主张联齐抗秦。他主政期间,与魏、韩结盟,并参与苏秦主持的五国合纵攻秦,借此谋取了陶邑作为自己的封地。后因赵国国策改变,加上

  • 赵成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成

    赵成(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成。战国中后期赵国公族,赵成侯之子,赵肃侯之弟。号称公子成,沙丘宫变后,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不久,赵成寿终正寝,李兑独擅赵国。中文名:赵成外文名:zhaocheng别名:安平君国籍: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民族:汉族职业:赵国公族出生地:战国性别:男赵成(生

  • 建信君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信君

    建信君为战国末期悼襄王时期赵国的一个政治人物。《战国策》中有“谓皮相国”、“建信君贵于赵”、“建信君轻韩熙”等10章涉及他的文字。本名:建信君所处时代:赵出生地:赵出处:《战国策》建信君为战国末期赵国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战国策》提到建信君的策文共有10章,兹列于下。现已发现的赵国兵器中,相邦建信君

  • 大成午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成午

    大成午,或作大戊午(《史记·赵世家》),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本名:大成午别名:大戊午所处时代:战国大成午,或作大戊午(《史记·赵世家》),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人物生平前351年,大成午对韩国的申不害说:你借助韩侯在赵侯面前推崇我,也允许我借助赵侯在韩侯面前推崇你。这样你相当于掌握两个韩国的权势,我相

  • 皮相国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皮相国

    皮相国,战国人,名不详,赵国的相国。别名:皮相国所处时代:春秋战国皮相国,战国人,名不详,赵国的相国。人物生平《战国策》记载有人劝说皮相国不要合纵,要和秦国连横,因为齐国不参加合纵,合纵不会有什么成果。赵国的当权者建信君和楚国春申君计划合纵抗秦。说客建议皮相国联秦进攻魏国。与楚国瓜分齐国。否则,魏国

  • 霍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光

    霍光(?-前68年4月21日),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霍光最初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为汉武帝所亲信。武帝临终时,授霍光大将军、大司马,与金日磾、上官桀、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