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陆建瀛

陆建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71 更新时间:2024/1/20 6:25:15

陆建瀛(1792年~1853年),字立夫,仲白,湖北荆州洪湖市人,清朝道光二年进士。道光二十六年被擢升为云南巡抚,同年调为江苏巡抚。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任两江总督,任内遇上太平军进军江宁(今南京),咸丰三年二月初十江宁城破时被杀。

基本资料

本名:陆建瀛

字:立夫,仲白

所处时代:清代

出生地:湖北省荆州洪湖市

出生日期:1792年

逝世日期:1853年

主要成就:道光二十六年被擢升为云南巡抚,同年调为江苏巡抚

人物生平

陆建瀛(1792~1853),字立夫,荆州市洪湖市人。清嘉庆年间进士及第,清道光三年(1823年)授翰林院修编,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升翰林院侍讲,旋转侍读,次年3月授直隶天津道,三年后升迁为按察使,旋即仼布政使。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正月迁云南巡抚,同年8月兼署云贵总督,旋调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在施政上改革槽运,统筹盐务,改订新章,力裁繁文浮费,对于节约开支、兴利除弊,缓解民间疾苦起到了积极作用。

1846年正月,迁云南巡抚,8月,兼署云贵总督,旋调江苏巡抚。1847年正月,兼署两江总督。主张苏州、松江、太仓白粮改由海运北上(后推及常州、镇江等地)。1850年统筹淮南盐务,奏请清查运库,改订新章,力裁繁文浮费,统筹全局、除弊兴利,且在江苏扬州设局收纳,在江西九江等处验发,减少中间环节,节约开支。

1851年黄河丰北决口,奏请以工代赈。次年,夏汛涨发,丰北口工程停工,被降为四品顶带。年底,赏还头品顶带,授为钦差大使督师,旋率兵抵九江堵截太平军。1853年1月,溃败,退守金陵,革职后仍守金陵。后因多人合词参奏,交刑部治罪。3月,金陵被攻克,为太平军所杀。6月,赏还总督衔和所抄家产。

史料记载

《清史稿》记载:

陆建瀛,字立夫,湖北沔阳人。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直上书房,洊迁中允。大考擢侍讲,转侍读。二十年,出为直隶天津道,累擢布政使。时英吉利扰浙江,沿海戒严,征西北兵聚畿辅,建瀛供防军,处善后,皆应机宜。所历有名绩。

二十六年,擢云南巡抚,俄调江苏。先是,南漕缺额,部议设局江苏,官民捐米运京以裕仓储。当陶澍抚苏,即以漕河费钜病国,议行海运,官吏争挠之,暂行辄罢。至是建瀛与两江总督壁昌主海运甚力,合言其便,议苏州、松江、太仓白粮改由海运,从之。后复推至常、镇诸府。二十九年,廷臣会议南漕改折,建瀛与总督李星沅极言其窒碍,事遂不行。

擢两江总督。值大水,民饥,招徕米商,筹议抚恤,并疏消积水,请筹拨帑一百五十万备赈。吴城六堡河决阻运,命偕侍郎福济往勘,疏陈通筹湖、河大势,添塘避牐,对坝逼溜,攻刷海口各事宜,并如议行。淮盐积敝,自陶澍创改淮北为票盐,稍稍苏息;而淮南擅盐利久,官吏衣食于盐商,无肯议改者,建瀛悉其弊。会淮南盐大火于武昌,官商折阅数百万,课大亏,引滞库绌。三十年,乃疏请立限清查运库,并统筹淮南大局,改订新章十条,务在以轻本敌私,力裁繁文浮费。鸿胪寺少卿刘良驹亦请变通淮南旧章,仿淮北行票法,与建瀛所议同。方施行矣,而给事中曹履泰奏请复根窝旧制,御史周炳鉴言淮南改票不便,并下建瀛议。覆疏辨驳详至,文宗韪之,诏综斡全局,除弊兴利,以裨国计。建瀛议于扬州设局收纳,以清运署需索之源;于九江等处验发,以清楚西岸费之源。正杂钱粮并纳,则课额不亏;新旧商贩一体,则引额无缺。灶私场私,专责江南;江私邻私,兼责各省;而以徕商贩,积帑赋,自总其成。由是夺官吏中饱岁百余万,惎谤丛作,建瀛锐自发舒,不之恤。朝廷信任益专,命有掣肘挠法者罪之。湖北盐道邹之玉沿用整轮,江西盐道庆云强索月给,湖北同知劳光泰作《移岸三论》,刊板传播,并劾罢之。

咸丰元年,河决丰北,命建瀛往勘,奏请以工代赈,偕南河总督杨以增督工。二年,以盛涨停工,降四品顶戴。

是年秋,粤匪洪秀全犯湖南,越洞庭而北,势张甚。建瀛犹在丰工,疏上战守事宜,文宗嘉之,谕以审度军情,如须亲往,可速筹方略,不遥制。既而汉阳、武昌相继陷。十二月,复建瀛头品顶戴,授钦差大臣,督师赴九江上游扼守。建瀛由工次还江宁,征调仓猝。三年正月,贼弃武昌,蔽江东下,建瀛欲行,或谓贼锋锐难骤当,建瀛尚轻之,檄寿春镇总兵恩长为翼长,领标兵二千当前锋,自率兵千余进次九江。恩长猝与贼遌,战死江中,师大溃。建瀛途逢溃卒白败状,从兵尽骇。江西巡抚张芾壁九江,亦引军退走,贼遂陷九江。建瀛驾小舟经小孤山不敢留,过安庆,巡抚蒋文庆邀之,不入;径回江宁,收芜湖、太平兵屯东西梁山,闭城为守御计。布政使祁宿藻故不满建瀛,面责之。将军祥厚兵防内城,无任战守者。建瀛大窘,称疾谢客者三日。于是祥厚、宿藻等疏劾建瀛弃险失机,进退无据,并及江苏巡抚杨文定违旨去江宁,上大怒,谕曰:“陆建瀛一战兵溃,不知收合余烬,与向荣大军协力攻击;并不力守小孤山,扼贼入皖之路;又不亲督兵据守东西梁山,以障金陵。仓皇遁归,一筹莫展,以致会垣惊扰,士民播迁。杨文定藉词出省,张皇自全,罪均难逭。建瀛已革职,交祥厚拿问,解刑部治罪。”寻籍其家,革其子刑部员外郎锺汉职。时建瀛收兵乘城,阅十三日,城破遇害。事闻,诏建瀛尚不失城亡与亡之义,复总督衔,如例议恤,并还其家产。御史方俊论之,乃撤恤典。

建瀛才敏任事,喜宾礼名流,又善事要津,多为延誉,由是闻望猋起,朝寄日隆。乃昧于军旅,略无宿备,一败失措,名城陷为贼窟,糜烂东南,遂独撄天下之重咎云。子锺汉,后官江苏知府,咸丰十年,在军治粮饷,遇贼江阴,死之,赠太仆寺卿。

人物亲属

儿子,陆锺汉,后来官至江苏知府。咸丰十年,在军押送粮饷,遇太平军于江阴,战殁,赠太仆寺卿。

人物轶事

当太子洗马

陆建瀛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培养出一代明主,不免羞愧,后人很少提及。其实不能怪他,要怪只能怪咸丰倒霉,生错了年代,扶上马时,已经是清朝的晚期,药石无医了。别看咸丰在洋人面前软弱可欺,可他是皇家的子孙哪,能软到哪里去?如今平常人家的孩子都不好招惹,要星星都得给他摘下来,张嘴一嚎,全家都不得安宁,何况咸丰?

咸丰是一个标准的“小霸王”,没人敢教他,老师一进门就挨揍。陆建瀛是硬着头皮接受工作的,第一天上班,就把瓦片藏进内衣,把钢盔戴在头上,把戒尺掖在后腰,差不多武装到牙齿了。咸丰和哥们儿把教室门虚掩着,听见吱咯一声响,立刻棍棒齐出,上中下三路一起招呼。可是老师却毫发未损,反而抽出戒尺,对着咸丰的屁股一顿狂扁,打得他告饶。

咸丰这辈子被谁打过呀,吃这么大一个闷亏,不知道该向谁说。他想,我老爸那么大官都不敢打我,这位陆老师只怕还要官大三级呢!

码头一整过来,咸丰就乖多了,再也不往阿哥们的凳子上放图钉,不抓格格们的小辫子了,教育风气空前好转。可是再好的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啊!陆建瀛是个厉害的主,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姑息迁就,咸丰没有少挨打。

有一回咸丰背书,明明是“迅雷不及掩耳”,他偏偏背成“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多半是上网上糊涂了。陆建瀛抽出戒尺又要执法,咸丰吓得爸爸爸爸地乱喊。刚好道光这天下班很早,没去跟妃子鬼混,心血来潮到学堂视察工作,一听宝贝儿子在惨叫,就往教室闯。可是贵族学校搞的都是封闭教学,门关得死死的,陆建瀛也不打开,还在里面一五一十地打手板心呢!要是换一个场合,道光早就叫人把这姓陆的推出午门斩首了,可这是学校,得遵守纪律啊!道光是老革命碰上了新问题,不知该怎么处理才好。

道光心里疼啊,嘴里就管不住了,在窗户外面嘀咕起来:“我的儿子,你打也做皇帝,不打也做皇帝!”

陆建瀛也不客气:“不打不成人,打了成高人!”后来一想,这话皇上听了不一定高兴,得拣舒服点的话来说。于是加了一句:“不打成纣,打了成舜!”

道光听了,只好苦笑一声,拂袖而去。你想啊,谁的儿子被打了还高兴得起来?

咸丰算是彻底服了,见到老师就象老鼠见了猫,长大以后也崇拜得不行,觉得老师有能耐有魄力,很适合做武官,所以当了皇上就把陆建瀛外放了。咸丰要他为自己卖命,就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

山东大主考,湖北

陆建瀛官至两江总督、云贵总督,作为封疆大吏,显赫一时。但是他最得意的,还是做过山东大主考。

陆建瀛做大主考时,可谓春风得意,他模仿皇上,搞了一次微服私访。有天碰到一户人家在给母亲做寿,就挤进去看热闹。做客的通常都有点假客套,你推我让,谁都不肯坐上席,陆建瀛不客气,一屁股坐上去了。大家看是个陌生人,就刁难他,说谁作的诗好,谁就坐上席。

陆建瀛接过大狼毫,挥笔写了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大惊,骂他脑子有问题。陆建瀛又写道:“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第三句又不好听了:“养的儿子是强盗”,把人吓了一跳。陆建瀛不慌不忙地结了尾:“偷来蟠桃献母亲”。四句话太经典了,扣人心弦,引得满堂喝彩,都问他是什么人。陆建瀛提笔落了个款:“山东大主考,湖北陆建瀛”!马上跪倒了一大片,都是求功名的秀才举人。

江宁失陷

据南京大学出版社之《太平天国战争全史》转引自张汝南《金陵省难记略》所记载,太平军攻城时,陆建瀛于仪凤门督战,但夜间回宿总督府。太平军半夜以穴地攻城之法攻破仪凤门,陆建瀛即乘“四人绿呢小舆”企图逃入满城(即江宁驻防八旗所驻守的内城,原明朝迁都之前之皇城),遭江宁将军祥厚拒绝入城。

陆建瀛不得已返回仪凤门督战,半路遭遇太平军一支数百人的突击队。“轿夫四散”,一个官员企图背着陆建瀛逃走(原文“将负而趋”),但未能成功,陆被太平军杀死于两江总督府内小校场。而《清史稿》中则称“建瀛易服走,为寇所戕”。

在江宁城破前,江宁将军祥厚等人上疏弹劾陆建瀛指挥作战无方,咸丰帝下令把陆建瀛革职治罪,可是公文未送到江宁而陆建瀛已战死,皇帝知道后恢复了他的总督衔,依例议恤,还其家产,后来因为御史方俊反对而撤回恤典。

咸丰元年(1851)秋,(黄)河决丰北口、蟠龙集,陆星夜赶工地,与河督杨以增,商筹筑堵事宜,并号召部属捐银20万两,抚恤灾民,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溃口合龙。旬日内,暴风雨大作,堤复溃。陆降为四品顶戴,留任督修。

同年,太平军攻克岳州、武昌,顺江东下。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陆在南河工地,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师迎战。十二月七日返回省城,授饮差大臣关防并头品顶戴。驻省八日,率兵千七百人,水勇千人,溯江而上。三年正月初八,迎战太平军于湖北广济之武穴。后败,十九日回守江宁。

二十八日,太平军近逼江宁城垣,二月十五日五鼓,太平军攻破仪凤市,建瀛闻讯,率兵勇从南门行至十庙,与太平军遭遇激战,格半间建瀛身受九伤,力竭而殒。武巡捕江勋得遗骸,舁回督署,厝于署东水月庵侧菜圃中,垫砖记之。是年六月,两江总督怡良,上疏朝廷,内夹安徽建阳守卫汪大成,捏禀建瀛临阵脱逃,致使城陷的手扎。朝廷据此,责其丧师失节,革职抄家。

同治三年(1865)六月,清军克复江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世袭一等毅勇侯曾国藩,奉旨查勘建瀛案。查明故督陆建瀛实于城陷后被太平军杀害,系由该家人随同巡捕官姚俞、郑兴堂、江继勋、韦长贵照料棺敛,瘗于水月庵侧菜圃中,垫砖为记。曾在上疏中称:臣复加派道员陈庆长,潘鸿焘等十一月初六日,眼同视,遗骸犹存,实系在城殉难,克全大节,毫无疑义。”皇上根据曾的奏闻,恩旨“赏还总督衔并所抄家产,将汪大成遣戌”。赐谥文节公,重建制军府,钦赐“制军府”匾额,悬于门首,以示恩荣。

陆生平诗文多散佚,现存《木墀香馆赋》,另有《陆立夫议奏》行世。

标签: 陆建瀛

更多文章

  • 祥厚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祥厚

    祥厚(?—1853),爱新觉罗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将领。袭骑都尉世职,授銮仪卫整仪尉。累擢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历山海关、熊岳、金州副都统。道光二十八年,擢江宁将军。本名:爱新觉罗.祥厚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逝世日期:1853年主要成就:抵抗太平军爵位:骑都尉官职:江宁将军旗籍:满洲镶红旗咸丰三

  • 杨文定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文定

    杨文定(?—1856)安徽定远人,清朝大臣,道光十三年进士。中文名:杨文定国籍:中国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856年出生地:安徽定远性别:男杨文定(?—1856)安徽定远人,清朝大臣,道光十三年进士。由刑部主事洊升郎中,出为广东惠潮嘉道,累擢江苏巡抚。咸丰三年,文定奏江南兵力柔脆,节经徵调,城内兵

  • 瓜尔佳·怡良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瓜尔佳·怡良

    瓜尔佳·怡良(1791年-1867年),清朝大臣。字悦亭,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由刑部笔帖式提升员外郎,自道光八年(1828年)起历任广东高州知府、山东盐运使、安徽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1838年2月任广东巡抚。任职期间,怡良积极配合两广总督邓廷桢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并支持关天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

  • 赵德辙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德辙

    赵德辙(1812年-1874年),字静山,山西解州人,清朝官员。本名:赵德辙字:静山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山西解州出生日期:1812年逝世日期:1874年赵德辙(1812年-1874年),字静山,山西解州人,清朝官员。人物履历道光十四年(1834年),乡试中举。道光十五年(1835年),登进士,以知

  • 何桂清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何桂清

    何桂清(1816~1862),字丛山,号根云,云南昆明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二破江南大营之役中在常州弃城逃跑,最后被清廷在京师菜市口弃市问斩。本名:何桂清字:丛山号:根山出生地:云南昆明出生日期:1816年逝世日期:1862年主要成就:官至两江总督国籍:中国民族:

  • 徐有壬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有壬

    徐有壬(1800~1860),字钧卿,顺天宛平(今北京)人,原籍浙江乌程,清末大臣、数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太平天国起义军攻陷苏州时被杀,谥庄愍。本名:徐有壬字:钧卿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顺天宛平出生日期:1800年逝世日期:1860年主要作品:务民义斋算学爵位

  • 祁寯藻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祁寯藻

    祁寯[jùn]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10月22日),字叔颖,一字淳甫(后避同治帝载淳之讳改为实甫),号春圃、息翁、间叟,晚号观斋、䜱䜪亭叟。山西省平定州寿阳县(今山西省寿阳县)平舒村人。清朝中后期大臣、学者,户部郎中祁韵士第五子。祁寯藻为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起家庶吉士,迁翰林

  • 沈兆霖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沈兆霖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陕甘总督,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忠。本名:沈兆霖字:尺生、郎亭号:雨亭所处时代:清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钱塘(今杭州)出生日期:1801年逝世日期:1862年主要作品:

  • 陈敬宗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陈敬宗

    陈敬宗(1377年-1459年),字光世,号澹然居士,又号休乐老人。浙江慈溪人。明代名臣、学者。永乐二年(1404年),陈敬宗举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参修《永乐大典》,擢刑部主事。后迁南京国子司业,进升为南京国子祭酒。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德望文章,名闻天下,与国子祭酒李时勉并为士林所重,并

  • 李德章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德章

    李德章,明代云南永昌人,成化十六年(1481年)出生于永昌(保山隆阳),嘉靖十九年(1540年)去世。庠生出身,官曾至翰林院庶吉士,遭权贵陷害,后返回家乡。正德七年(1512年)发明永子,嘉靖十八年(1539年)永子被敕令为贡品。本名:李德章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云南永昌(保山隆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