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严蕊

严蕊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4/1/17 20:28:26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期歌妓、女词人。她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严蕊作有诗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等。

基本资料

本名:周幼芳

别名:严蕊、严子

字:幼芳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黄岩

主要作品: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鹊桥仙·碧梧初出

主要成就:南宋中期女词人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严蕊原名周幼芳,是黄岩人。其父周海于乾道二年二月染病,六月便抛下儿子周召、女儿幼芳离世。其母王氏为了养家糊口,招当地光棍陈必大入赘。谁晓得这个陈必大好吃懒做,挑不起养家担子,却有一脑子的坏主意。他见养女幼芳聪明伶俐,绝色迷人,便请人教女习艺诗词书画,并训熏她如何逢迎惹人喜欢,有心培养幼芳成为全家的“摇钱树”。周幼芳长到十四五岁,便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琴弈、歌舞、丝竹、书画,无所不通。一日养父陈必大骗她一起去亲戚家,偷偷地把她带到台州卖入乐籍。待其母王氏发觉女儿不见,陈必大才道出真情,王氏气不过,把陈必大赶出了周家,然而幼芳自此沦落风尘,改严蕊为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她的父亲做过小官吏,因遭人诬陷,屈死狱中。幼芳没籍为奴,因此沦落风尘,改名为严蕊。

沦为歌妓

严蕊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严蕊属歌妓。严蕊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善能作诗词,多自家新造句子,词人推服。又博晓古今故事。行事最有义气,待人常是真心。她独占鳌头,还知天文、解人意、善逢迎、行侠义,人见人爱,四面八方皆慕闻其名,不远千里而登门者络绎不绝。

淳熙七年十二月下旬,婺州唐仲友,字与正,博学工文,风流倜傥,携眷至台州任太守。唐仲友久闻严蕊芳名,今到台州,乃近水楼台。淳熙八年春,临海东湖红白桃花盛开,唐仲友和三子,以及长子士俊的丈人曹宣教,曹宣教的堂弟临海县丞曹格,表弟高宣教,妻兄何知县、何教授等聚会东湖,置酒赏玩,召来严蕊、王静、沈玉、张婵、朱妙、沈芳等歌妓助兴。

唐仲友道:“严子果然名不虚传,令人钦佩。今东湖堤岸红白桃花盛开,严子何不以红白桃花为题,赋词一阕?”严蕊应声即口占《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唐太守听罢大喜,赏严蕊之双缣,王静等亦有赏。

与唐仲友

唐仲友任台州太守时开始,严蕊的一阕咏桃花词《如梦令》惊倒众人。两人就惺惺惜惺惺,严蕊敬唐仲友人品,唐仲友爱严蕊才华,成就了当时的一段佳话。

后唐仲友的同乡陈亮来台州,在唐仲友陪同下,谢希孟、楼大防、赵师端等一群文朋好友,聚于巾子山巾峰饮酒。陈亮提出:“在此赏景饮酒乏味,不如搬之东湖,借郡中妓乐,边饮边歌,如何?”谢直第一个站出响应:“甚好,不知唐太守之意是否?”唐仲友大笑道:“诸兄若有雅兴,小弟怎敢不肯?”遂至东湖,唤来严蕊、王蕙、张韵、王懿、赵娟等官妓,吟诗弹曲,众宾兴致甚浓,流连忘返。

唐仲友、严蕊俩窃窃私语,聊题甚广,只闻唐仲友在问:“今朝进班两府,始广柑贡。严子来自橘乡,可知橙橘种类?”严蕊答道:“橘有榻橘、绿橘、乳橘、朱橘等,橙有青橙、绉橙、香橙等,柚有朱栾、香栾、蜜旦等,给予中书省(主文事)、枢密院(主武事)均为乳橘,人称天下果实第一也”。唐仲友夸道:“严子果真女中秀才,天下之事无所不晓。”严蕊道:“我本农家之女,视橙橘若家常便饭,有何称奇?不像你们做官的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唐仲友又问:“此句出于何人之口?”严蕊回答是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对其故事典故也能应答如流。唐仲友钦佩严蕊的才华,兴趣甚高,二人觥来盏出,视无人之境,畅饮不尽。

惨遭陷害

相传陈亮觉得赵娟甚为俏趣,色艺虽逊于严蕊,但另有一番情味。陈亮豪爽无比,视金钱如粪土,毫不吝啬,赵娟未曾遇见过如此富豪子弟,对其百倍趋承,两人情投意合,均有娶嫁之意。赵娟只因自己为官身,苦于无法落籍。陈亮道:“唐太守与我是同乡朋友,落籍之事包在我身上,尽管放心。”唐仲友为赵娟落籍时,他心想“小小年纪,入世甚浅。她哪里晓得陈亮家中空虚,近日挥金如土,这资是我所赠。”也许他一时出于好心说道:“你嫁与陈亮,要经得起冻饿才是。”赵娟是个聪明人,一听五色无主。唐仲友出于好意,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继而给赵娟批了脱籍文书。赵娟见了陈亮,言语冰凉。陈亮遂追问赵娟为何,赵娟道:“太守说嫁到你家就要有忍冻挨饿的准备。”陈亮一听,火冒三丈,认为唐仲友是在背地耍人。陈亮不与赵娟解释,也不与唐仲友辞别,竟独自到婺州找朱熹。此时朱熹任浙东提举,陈亮向他说明自台州来,把满腔怒火都发泄出来。朱熹听罢默然长久,觉得唐仲友自恃才高,却不该如此贬低自己。但又看陈亮怨气满腹,也许在搬弄是非。一转念,背后之言,未必为真。决定亲去台州一趟,了解实情。

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四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时高炳如为唐部下,才不如唐仲友,唐亦颇轻之。朱熹来台州,高炳如即去诉说。此时,楼钥为台州府添差通判,此人厚德美政,朱熹向他了解唐仲友的所作所为,楼钥中肯评价,并劝朱熹宽容之。当唐仲友得知朱熹到台州,慌忙去迎接,已迟了些。朱熹验证了陈亮的话:“果然不把我放在眼里。”当日索取州印,交付于郡丞,说道:“太守不称职,听候处理。”听闻严蕊去黄岩探母,即派吏至黄岩,在郑奭家追到严蕊,收监候审。又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与朱熹的理学相对,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见他与严蕊走得亲近,便借“居官不存政体,亵昵倡流,有伤风化”为罪名之一弹劾他,并将严蕊投入狱中。

下狱受刑

朱熹以为唐仲友风流倜傥,与严蕊必定有染。严蕊身单柔脆,一拷问即会招认与太守通奸实情,则可参奏唐仲友罪名了。谁知严蕊的苗条身躯犹如筋钢铁骨,系狱月余,任凭杖笞鞭打,遍体鳞伤,严蕊始终一语不及太守,只道:“弹唱吟诗侑酒有之,别无他事。”朱熹无奈,只好将她痛杖一顿,一边发严蕊去绍兴府审问,一边写本参奏皇上。

严蕊在监狱吃尽苦头,押至绍兴。绍兴太守也属程朱学派,一见严蕊姿色,便道“有色必无德”,进行严刑拷打,她遭手足夹棍,几番昏死。任凭被打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严蕊还是咬紧牙关不愿屈服。朱熹便通过狱吏劝诱她:“你何不早招供,招认了犯淫,最重也就是杖罪,况且你已经断过杖,罪不重科,何为受此严刑呢?”严蕊道:“我自己只是一个低贱的歌妓,纵使真的与太守有越轨的行为,判刑也不至于死罪。然事情有则有、无则无,岂为保身躯,信口诬陷士大夫?我宁可死,要诬害人,断然不可!”狱吏肃然起敬,把话告之太守。太守是奉朱熹之意,只好吩咐再痛杖,押回监狱。

洗清冤屈

时淳熙九年七月,此事朝野议论,震动宋孝宗,孝宗认为唐仲友和朱熹是“秀才争闲气”,让二人平调。也幸亏王淮从中帮助,唐仲友避免了一场大风波。朱熹免去了浙东提举,严蕊无端地坐了两个多月的牢,方释放回台州。知情者无不为严蕊抱不平,连学术上支持朱熹的谢深甫探亲回临海谢里王时,直言道“朱子冤了严蕊也”。严蕊的冤案震惊朝野,传到宋孝宗的耳朵里,他亲自宣布为严蕊平反。孝宗道:“若偏听一面之词,这侠骨才女的冤情何处伸也。”

岳飞之子岳霖,接任浙东提举,巡视台州,众妓拜贺。岳霖知晓严蕊蒙冤受刑,甚为同情,对严蕊道:“严子侠义、词翰皆闻名于世,今你把自己身世做成词诉我,我为你作主。”严蕊领命,口占《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岳霖听罢,感叹无限:“严子果真才女也。字里行间流露出从良之意,我为你脱籍从良。”说罢取过妓籍除了严蕊名。严蕊再三叩谢。在黄岩县作拦头的周召,听到妹妹脱籍,即与母亲一道来台州接严蕊回黄岩老家,严蕊复原名周幼芳。

缔结良缘

是年有好些豪富人家闻其名爱其貌,重金求聘,严蕊都未动芳心。有一位赵宋宗室因丧妻伤情,日夜悲切,别处多不肯去,朋友说到严蕊家里,才肯同来。严蕊见此人满面戚容,问知为苦丧偶之故,晓得是个有情之人,关在心里。那宗室也慕严蕊大名,倾心来往多时,纳她为妾。后来严蕊又为赵家添了丁。严蕊虽然没有得夫人、县君,但宗室自娶严蕊之后,深为得意,没有再娶。从此二人白头偕老,既无故事,亦无词作。

有说法是,淳熙十一年,谢希孟、赵师端一同考上进士,谈起当年在东湖与严蕊相识,今落籍未曾出嫁,想为其做件好事。赵师端想起堂兄赵师坚,丧妻伤情,日夜悲切。赵师端、谢希孟即一同来周家拜访,说明来意。严蕊对赵师端、谢希孟印象甚深,似与故友相聚,毋须做作,道:“不想家富,不想人俊,只求家平常人诚实,即可。”赵师端道:“堂兄忠厚老实,家境富裕,我携他前来见见面如何?”严蕊点头称谢。次日,赵师端与赵师坚来到周家,严蕊见师坚满面悲容,眼睛甚红,晓得是个有情人,聊谈间发觉赵师坚诚实可靠,彼此好感,基本定局。再过月余,赵师坚便把严蕊娶进门。逾一年,严蕊又为赵家添了丁,赵师坚愈疼严蕊,也不续妾,夫唱妇随,遂成圆满结果。

人际关系

父亲:周海

母亲:王氏

哥哥:周召

丈夫:赵氏宗室

子嗣:赵氏

人物轶事

颇有才华

一次宴会,饮酒三巡,高宣教道:“久仰严子精通诗文,今日幸会,不才借唐人杜牧《清明》之作,请教严子评说。”严蕊谦逊一番,道:“名人名作,用词达意,天衣无缝,要说评论,真难煞我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言诗,脍炙人口,要说商榷,即‘清明’就是指时节;‘行人’自然走在‘路上’,骑马、坐轿、乘船都不叫行人;‘酒家何处有’已含蓄‘借问’之意;雨天问路,碰到谁就问谁,不必专问牧童。因此,以小女子愚见,全诗拟为‘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望大人们多多指教。”话语刚落,曹宣教拍手叫绝,道:“我也借本朝明州大诗人汪洙的一首五言诗《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请严子赐评,如何?”严蕊笑道:“诸大人不要戏弄于我,今日班门弄斧,实在有愧,给大人添笑料而已。”她思量了一会,道:“此诗中‘久旱’指代不明,是几天、几月,还是半载、一载?不如前面加个‘三年’,显得雨水来之不易;‘他乡’是指外村、外府,还是外省、外国?不如前面加个‘千里’,相逢故交尤其难得;洞房花烛人人有份,‘洞房’前面加个‘僧尼’,则更为特别稀奇;年轻人赴试,本科不中还有下科,‘金榜’前面加个‘老来’,因赴试机会不多,一朝得中其乐无穷。由此可见,全诗拟为:‘三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僧尼洞房花烛夜,老来金榜题名时。’皆为戏谑,请诸大人批评。”满座皆惊,称赞不已。

鹊桥仙

同年七月初七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纪念日,郡斋开宴。唐太守的一位朋友谢元卿应邀列席。谢元卿是位豪士,久闻严蕊大名,今宵听罢严蕊演奏的词曲,兴趣盎然,边饮边赞:“严子真是天下奇女子也!”遂对唐仲友道:“太守屡提严子长于词赋,今晚可以当面一试否?”唐仲友道:“可以,任凭仁兄赐教。”谢元卿道:“甚好,便以《七夕》为题,以小弟之姓为韵,求严子赋一词,某则幸甚。”严蕊即席欣然命笔《鹊桥仙·碧梧初出》。谢元卿敬佩之极,为此心醉,换酒杯为大碗,连饮两大碗,酌满第三碗时,道:“还望严子赏个脸,分饮此酒,以见小生之诚意。”严蕊二话没说,执碗分酒,一饮而尽。谢元卿仰天大笑:“严子才气侠义俱全,乃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也,某自愧不如。若能亲沾芳泽,今生足矣!”严蕊羞涩地低下头道:“先生过奖,小女子哪有像先生所说那样……”两人情意绵绵,何况有唐太守撮合,谢元卿称心如愿,是夜便留宿在严蕊家。谢元卿对严蕊十分趁怀,留连半载,花尽银两,方依依不舍离去。

历史记载

周密在《癸辛杂识》中称严蕊“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

《玉台画史》名妓卷和《齐东野语》中载:“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

严蕊的故事载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中。

人物争议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宋人小说多不足信”,并举了严蕊的这首《卜算子》,怀疑“系唐仲友戚高宣教作……”。

今人束景南教授在其著作《朱子大传》中认为唐仲友确有贪污罪行,并认为《卜算子》词非严蕊所作、洪迈《夷坚志》所记严蕊作词诉冤全属虚构。

张岱年在其书序中评语说“关于朱熹弹劾唐仲友一事,近人抱着‘反理学’的偏袒态度多同情唐氏……”。但此说仍未能证实。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更进一步言:“夫唐宋之时,士大夫宴会,得以官妓承值,征歌侑酒,不以为嫌。故宋之名臣,多有眷怀乐籍,形之歌咏者,风会所趋,贤者不免。仲友于严蕊事之有无,不足深诘。”

后世评价

后人评价严蕊,乃是真正讲得道学的。有七言古风一篇,单说他的好处:

天占有女真奇绝,挥毫能赋谢庭雪。

搽粉虞侯太守筵,酒酣未必呼烛灭。

忽尔监司飞檄至,桁杨横掠头抢地。

章台不犯士师条,肺石会疏刺史事。

贱质何妨轻一死,岂承浪语污君子?

罪不重科两得答,狱吏之威止是耳。

君侯能讲毋自欺,乃遣女子诬人为!

虽在缧绁非其罪,尼父之语胡忘之?

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

今日蛾眉亦能尔,千载同闻侠骨香!

含颦带笑出狴犴,寄声合眼闭眉汉。

山花满头归夫来,于潢自有梁鸿案。

另有倾慕严蕊的后人写了一阙词:

《如梦令·爱严蕊》

夜恰合欢天气,红白一窗桃李。情味至今犹,不见故人词寄,悲矣!悲矣!画一个圈儿替。

后世纪念

歌曲

《奴归处》是根据南宋著名词人严蕊的《卜算子》词中意境而谱曲。词作者本为一位歌妓,作品描述了沦落风尘的女子对命运的无奈、对压迫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深深向往。不卑不亢的表达了词作者虽身处卑贱但求尊重的内心独白和重情守义的一身傲骨。

作词:严蕊(南宋)改编:刘子菲

作曲:刘子菲

演唱:刘子菲

编曲:谷子寒

后期:孟涛

出作:子菲文化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间奏)啊~~啊~~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春去又春来,无计留春住。

若得山花开,插满青丝的时候。

化一抹惊鸿,莫问奴归处~~~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春去又春来,无计留春住。

若得山花开,插满青丝的时候。

化一抹惊鸿,莫问奴归处~~~

(End)

戏曲

越剧《莫问奴归处》,温州市乐清越剧团原创剧目。

乐清越剧团于1985年创排,由傅派传人张腊娇饰演严蕊,范派传人王少楼饰演唐仲友。剧本由陈金良执笔等人编写,陈金良执笔。陆贞芳整理。同年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王少楼饰演唐仲友获表演一等奖,张腊娇饰演严蕊获表演二等奖。

现有上下两集舞台录像留存。

标签: 严蕊

更多文章

  • 王之道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之道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宋朝官员,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宋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

  • 范致虚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致虚

    范致虚(?-约1129年),字谦叔,福建建阳人。北宋名臣、诗人,曾任尚书左丞(副宰相)等职。因其学识出众,范致虚与时人吴材、江屿、刘正夫合称“四俊”。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宋徽宗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修国史,寻除刑部尚书、提

  • 袁去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袁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本名: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豫章所处时

  • 徐俯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俯

    徐俯(1075年-1141年),南宋初年官员,江西诗派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他是给事中徐禧之子、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外甥。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

  • 李弥逊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祖籍福建连江,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本名:李弥逊别

  • 吕渭老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中文名:吕渭老籍贯:嘉兴(今属浙江)代表作品:【江城

  • 向滈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向滈

    向滈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宋代词人。曾任萍乡县令。自小便会作诗,才气高而生活穷困,他妻子的父亲曾因为他贫穷将他的妻子嫁于别人,他的妻子却毅然回来,同向滈白头偕老。代表作有《如梦令》、《卜算子》、《西江月》等,收录于《乐斋词》。中文名:向滈国籍:中国籍贯:河南开封职业:词人代表作品:《如

  • 韩淲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淲

    韩㴲(1159年—1224年),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本名:韩淲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所处时代:南宋出生日期:1159年逝世日期:1224年主要作品:《涧泉集》韩淲,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

  • 王寀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寀

    王寀(音采)(1078~1118?)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父王韶官至资政、观文学士,枢密副使,王寀为其幼子。王寀登第后,官校书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因病迷惑,好神仙道术,徽宗重和元年召入宫中延神,为林灵素所陷,下狱弃市,年四十一(《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二三)。有《南陔集

  • 冯取洽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冯取洽

    冯取洽,字熙之,号双溪翁,(宋)延平(今福建南平)人。《花庵词选》中录他的词五首。中文名:冯取洽别名:字熙之国籍:中国职业:诗人出生地:延平(今福建南平)代表作品:《花庵词选》、《双溪词》号:双溪翁冯取洽,字熙之,号双溪翁,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淳佑初前后在世。工词,常与黄升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