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欧阳贞

欧阳贞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67 更新时间:2024/1/10 0:43:51

欧阳贞(公元1318-1388)字元春,号贫乐,一号石户农。元朝分宜(今属江西)防里人。是元朝理学家、学家。他做学问的出发点,开始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梦;但元朝廷祜间两次考举人落榜后,则绝意功名,不乐仕进,株守家中读书著述,或是设席课徒,传授知识。

基本资料

本名:欧阳贞

字:元春

号:贫乐

所处时代:元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1318年

逝世日期:1388年

主要作品:《学初集》

人物生平

欧阳贞,字元春,号贫乐,一号石户农。元朝分宜防里人。生于元仁宗廷祜五年(公元1318年),殁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38年),享年七十岁。

相关事件

个人信息

欧阳贞(公元1318-1388)字元春,号贫乐,一号石户农。元朝分宜(今属江西)防里人。生于元仁宗廷祜五年殁于明洪武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岁。

生平事迹

据《袁州府志》、《分宜县志》、《防里十派欧阳氏族谱》的有关记载,似乎不是,而是肺腑之言。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淹贯经史。大些,又外出拜揭奚斯(元朝文学家、史学家,今丰城人)、夏镇(进士,宜春人,文章简古有法,学者多宗之)为师,发愤读书,以后工古文词,做了小官。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正下太乱,便辞官回家。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政局稳定后,他才出头露面。开始参加江西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从此又进入仕途,先后做了考城、扶沟主簿。几年后,因年将花甲,便请求回乡。

洪城十八年(公元1383年)他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仅仅是取个“学历”而已,重回家乡。他在家乡里干些什么?一是“求老农学锄耨,性拙而力弱,工倍而食鲜,故益贫,虽贫亦未尝以为苦”;二是“喜游遨,每佳山林好风月,同心者邂逅,杯酒从容,即高谈郎咏,旁者无人”;三是在“自坐自行中有会悟”,则废寝忘餐,吟诗著文.(《石户农传》)所著有《周易问辨》三十卷、《史提钩》七十卷。诗文有《余学初集》、《龙江丛稿》、《东斋寓录》、《贫乐集》。

“贫乐”自己赞自己,写了篇《贫乐斋自赞》,其词曰:天能贫吾身,而不能贫吾心;吾能乐吾心,而不乐吾身。贫吾身固不乐,乐吾心斯不贫。人皆以身不贫者为乐地,吾独以心不乐者为贫民。噫,乐果人?贫果何人?这是作者自我解剖人生观,用哲学语言,阐述自己对贫与乐的看法。作者是个甘贫穷的乐观主议者,从贫与乐说到身与心。在他看来,人的身与心(天理良心,善良的心,正确的思想、意识)这两个东西,心更重要。如果维护身子与维护有颗善良的心发生矛盾时,应尽可能维护后者。因此,“天能贫吾身”,天能够使我少吃少穿,身子受到折磨,“而不能贫吾心”,不能我的良心受到损害。乐心与乐身往往发生矛盾,这矛盾一旦发生,那就“吾能乐吾心,而不能乐吾身”。由于这样,我在任何时候都“乐吾心”。因常“乐吾心”,任何时候都感到满足,就任何时候也不感到贫乏了。然而好些人的看法与我不同,“人皆以身不贫者为乐地”,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肥了身子就是快乐,不管花的钱来得正路不正路,即使是妄取苟求,不义之财,良心受到谴责,他们也要这样干,认为能捞到钱的地方就是“乐”地。我却认为这各昧天良肥已而“心不乐者”(要蝇营妄取,贫脏贿赂,食人血汗,人家必然要骂娘,横眉对,甚至要同起攻之,心里那得痛快)的行为,不仅无快乐,而且是人世间真正的“贫民”。

欧阳贞的父名自强,字秀南,又字南翁。后将住宅改建为意山读书楼,揭奚斯为之书匾额(现匾尚存),并作记,集(元朝学者,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崇仁人)为之赋诗,学者称他为意山先生。

贫乐斋自赞

贫乐、自己赞自己,写了一篇《贫乐斋自赞》,其词曰:天能贫吾身、而不能贫吾心;吾能乐吾心、而不乐吾身。贫吾身固不乐、乐吾心斯不贫。人皆以身不贫者为乐地、吾独以心不乐者为贫民。噫、乐果何人?贫果何人?是作者自我解剖人生观,用哲学语言,阐述自己对贫与乐看法。作者是个甘贫穷乐观主议者,从贫和乐说到身与心。在他看来,人的身与心(天理良心、善良的心、正确的思想和意识)这两种,心更重要。如果维护身子与维护有颗善良心发生矛盾时,应尽可能维护后者。因此,天能贫吾身,天能够使吾少吃少穿,身子受到折磨,而不能贫吾心,不能吾的良心受到损害。乐心和乐身往往发生矛盾,这种矛盾一旦发生,那就“吾能乐吾心、而不能乐吾身”。由于这样,吾在任何时候都“乐吾心”。因常乐吾心,任何时候都感到了满足,就任何时候也不感到贫乏。然而好些人的看法与吾不同,人皆以身不贫者为乐地,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肥身子就是快乐,而不管花的钱来得正路不正路,即使是妄取苟求、不义之财、良心受到谴责、他们也要这样干、认为能捞到钱的地方就是乐地。吾却认为这各昧天良肥已而“心不乐者”(要蝇营妄取、贫脏贿赂、食人血汗、人家必然要骂娘、横眉冷对、甚至要同起攻之、心里那得痛快)的行为,不仅无快乐,而且是人世间真正“贫民”。欧阳贞父名自强、字秀南、又字南翁。后把住宅改建为意山读书楼,揭奚斯为之书匾额(时下匾尚存)、并作记,虞集(元朝学者、字伯生和世称邵庵先生,崇仁人)为之赋诗,学者称其为意山先生。

心理学研究

他出于元前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他开始潜心研究理学,以后又热衷于文学。他做学问的出发点,开始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梦;但无朝廷祜间两次考举人落榜后,则绝意功名,不乐仕进,株守家中读书著述,或是设席课徒,传授知识。

标签: 欧阳贞

更多文章

  • 庆复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庆复

    庆复(?—1749年),佟佳氏,字瑞园,满州镶黄旗人,一等公佟国维第六子,吏部尚书隆科多之弟。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名臣、外戚。雍正五年(1727年)承袭其父一等公的爵位,历任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銮仪使等职,雍正九年(1731年)位列议政大臣。乾隆帝即位之初,就命庆复代替平郡王福彭为定边大将军,出北路进击

  • 郭佳·穆彰阿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佳·穆彰阿

    郭佳·穆彰阿(1782年-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别号云浆山人,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大臣。穆彰阿进士出身,历任庶吉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漕运总督、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职。他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善于揣摩上意,深受宠信,权倾内外。鸦片战争期间,穆彰阿主张议和,诬陷

  • 高晋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高晋

    高晋(1707-1778年),字昭德。清朝大臣,凉州总兵高述明第四子、大学士高斌侄子、乾隆帝慧贤皇贵妃的堂兄弟。进士及第,起家泗水知县,历任安徽布政使兼江宁织造、安徽巡抚、太子少傅、江南河道总督、内大臣、太子太傅、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兼漕运总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成为治河名臣。乾隆四十三年十

  • 章佳·尹继善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章佳·尹继善

    尹继善(1696-1771年),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锦州凌海(今辽宁省凌海市)人,满洲镶黄旗。清朝大臣,东阁大学士尹泰的儿子。雍正元年,中进士,起家翰林院编修,历任户部郎中、江苏巡抚、河道总督、刑部尚书、云南川陕两江总督,累迁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理河务,参赞军务。乾隆三十六年,去世,

  • 瓜尔佳·荣禄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瓜尔佳·荣禄

    瓜尔佳·荣禄(1836年4月7日—1903年4月11日),字仲华,号略园,别号田舍主人,满洲正白旗人,清代政治人物,主要活跃于光绪朝中后期。荣禄出身于军官世家,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同治年间,受文祥、李鸿藻等提携,曾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后出为西安将军。甲午战争期间,因受慈禧太后信任,留京任步军统领

  • 瓜尔佳·桂良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瓜尔佳·桂良

    瓜尔佳·桂良(1785年~1862年),字燕山,满洲正红旗人,闽浙总督玉德之子,恭亲王奕訢的岳父,晚清重要大臣。桂良由贡生捐纳礼部主事,历任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卒赠太傅,谥文端,入祀贤良祠

  • 王佳·官文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佳·官文

    官文(1798—1871年)又名儁,王佳氏,字秀峰,又字揆伯,满洲正白旗人,道光初由拜堂阿补蓝翎侍卫,擢荆州将军、湖广总督。咸丰十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同治三年,升入满洲正白旗,封一等果威伯,后历直隶总督、内大臣。十年,卒,优诏赐恤,赠太保,赐金治丧,遣惠郡王奠醊,祀贤良祠,谥文恭。著作《荡平发逆附记》

  • 乌齐格里·倭仁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乌齐格里·倭仁

    乌齐格里·倭仁(1804年~1871年),字艮峰,又字艮斋,蒙古正红旗人,晚清大臣、理学家。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侍讲、侍读。清末北京政变后,他以讲程朱理学受到清廷重用,擢为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同治皇帝师傅职。作为“理学名臣”、“三朝元老”参预朝政,在

  • 刘凤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凤诰

    刘凤诰(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进士胡长龄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称他为“江西才子”。著有《存悔斋集》三十二卷、《五代史记注》七十四卷、《江西经籍志补》四卷等。刘凤诰在乾隆年间被封为

  • 许三礼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许三礼

    许三礼(1625年一1691年),安阳人。清朝进士、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顺天府尹。早岁曾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奇逢(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人)门下,并苦读于林虑山中。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十八年登进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赴京谒选,日以讲学为事,与当时名士魏象枢、叶方蔼等过从甚密。这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