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袁守侗

袁守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3/12/17 0:25:49

袁守侗(1723年-1783年),字执冲,山东邹平焦桥人。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乾隆十四年(1749年)授内阁中书,十八年(1753年),入值军机章京。二十年(1755年),任侍读。后历任郎中、监察御史、太仆寺卿、浙江盐驿道、广西按察使、吏部侍郎、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刑部尚书、河东河道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五月卒于任上,终年六十岁,追授太子太保衔,赐祭葬,谥号清悫。

基本资料

本名:袁守侗

字:执冲

号:愚谷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邹平焦桥人

出生日期:1723年

逝世日期:1783年

主要成就:直隶总督任上兴修水利,保一方百姓平安

谥号:清悫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袁守侗是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乾隆十四年(1749年)被授予内阁中书一职,乾隆十八年(1753年),入值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乾隆二十年(1755年),袁守侗升任侍读。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袁守侗任吏部郎中。乾隆六二十年(1761年),他晋升为监察御史、太仆寺卿,不久后担任浙江盐驿道一职。

兴利除弊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袁守侗升任广西按察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根据当地情况,袁守侗奏朝廷上疏,做出三点建议:一是对于内地军遣于广西的重犯,要统筹安置,以便约束管理。二是针对当地解差多放纵犯人逃逸的情况做出新的规定。三是对于各衙门的书役,若任意滥收,招摇勒索,则依法严惩,并建议朝廷将现有书役分别决定去留。以上三点建议均得到批准。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袁守侗在广西按察使任内丁父忧。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袁守侗服阕守制期满,皇帝令其在京担任三品堂官,随后担任军机章京,再次入值军机处。七月,袁守侗补太仆寺卿官缺。十二月,被擢升为吏部侍郎。

秉公断案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袁守侗出任刑部侍郎。皇帝命令他前往云南查办云南布政使钱度贪污案,袁守侗依法办理此案。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五月,袁守侗兼任礼部侍郎。九月,以刑部侍郎身份兼任军机大臣。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廷命令袁守侗亲赴云南查办云南保山县知县锡勾结总督彰宝亏空兵粮案,袁守侗秉公办理此案。随后,袁守侗调任吏部侍郎。袁守侗在任吏部侍郎任上,前往贵州查办总督图思德弹劾知府苏墧贪污案,经查证属实,苏墧被正法,袁守侗暂时署理贵州巡抚。同年,他赴四川审松岗站员冀谷勋侵蚀军需粮米大案,都能如律办理。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袁守侗擢升为户部尚书。清廷命令他前往四川审办前军机大臣、理藩院尚书富德滥用犒军赏号银案,并将富德押解来京。

兴修水利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袁守侗调任刑部尚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皇帝下诏命他同两广总督高晋赴河南河工堵住堤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袁守侗上奏使用“兜袖法”的治水方法。

同年四月,乾隆帝令袁守侗担任河东河道总督,不久后担任直隶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奏请修北运河减水石坝,得到允准。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下谕旨命令袁守侗勘浚伊家河,进而疏通山东地区的积水。随后他上奏皇帝:“伊家河中间自善桥以至北花山桥以南家楼止,长七千丈。应加深其深度至八尺,东西岸的缺口加以修缮,拆除妨碍水流通过的桥座。”乾隆帝谕袁守侗速行办理。

卒于任上

不久袁守侗又重新署理直隶总督,就任几个月,便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卒于任上,终年六十岁。清廷追赠他太子太保衔,赐祭葬,谥号清悫。

主要成就

袁守侗为官公正,为乾隆帝所信任,并多次委派其到地方办理重大案件、查处贪污腐败官员。无论是处理云南布政使钱度贪污案、总督彰宝亏空兵粮案、知府苏墧贪污案还是震惊清廷的四川松岗站员冀谷勋侵蚀军需粮米案,袁守侗均能秉公依法处置。

在直隶总督任上,袁守侗致力于处理河务工作,修坝筑堤,疏通积水,保一方百姓之平安。

史籍记载

《清史稿·袁守侗传》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

家族成员

祖父:袁景芳,官至陕西平庆道按察使司副使。

父:袁承绂,官至户部河南司郎中。

弟:袁守诚纪晓岚姻家。官至山西按察使。

人物评价

乾隆帝评价:“袁守侗稳重踏实,才能和操守均为优秀,为朝廷效力多年,名扬内外。得知袁守侗病后未痊愈,屡次令其加以医治,并派御前侍卫前往探视,安心调理,以求痊愈。得知他去世,甚为惋惜。”

纪晓岚评价:“袁守侗以处理经济事务得当为人们所知,以操守清正而载入史册。”

后世纪念

袁守侗神道碑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焦桥镇东平村东北,碑高3.1米,宽0.86米,厚0.31米。为清乾隆年间所立。碑记载清户部、刑部尚书袁守侗官讳、爵位及赐葬谥号。

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袁守侗

更多文章

  • 郑大进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大进

    郑大进(1709~1782),又名誉捷,号谦基,退谷。清代人,生于广东潮州府揭阳县梅冈都山美村(今属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山美村),其聪敏足智,从小享有神童美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大名府、河间府同知,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

  • 刘峨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峨

    刘峨(1723-1795)字先资,号宜轩,山东单县城南35里刘老家人,清朝大臣。本名:刘峨字:先资号:宜轩所处时代:清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日期:1723年逝世日期:1795年主要作品:笃庆堂集谥号:恪简刘峨(1723-1795)字先资,号宜轩,山东单县城南35里刘老家人,清朝大臣。刘峨历任直隶曲阳县知

  • 朱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圭

    朱圭(清)字上如,吴郡(今江苏苏州)专诸巷人,善绘事,工雕刻,无出其右。本名:朱圭字:上如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苏苏州朱圭(清)字上如,吴郡(今江苏苏州)专诸巷人,善绘事,工雕刻,无出其右。史书记载有河南画家刘源,绘凌烟阁功臣像,圭雕刻尤为绝伦。又南陵诗人金史,字古良,择两汉至宋名人

  • 董邦达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邦达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本名:董邦达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所处时代:清代民

  • 奉宽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奉宽

    奉宽,清末民初蒙古族文人。字仲严。本名:奉宽字:仲严性质:清末民初蒙古族文人性别:男奉宽,清末民初蒙古族文人。字仲严。主要著作著有《清理红本记》4卷。这是一部明、清档案材料的摘录笔记。书中所记均为原清朝内阁库存图书的朱批本,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抄录了一些鲜见的红本材料,且对某些事情记述颇详,完全可以补

  • 碧鲁·鄂辉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碧鲁·鄂辉

    鄂辉(?—1798年),清满洲正白旗人,碧鲁氏,字韫田。初由前锋校分发四川试用守备,历任建昌镇总兵、云南提督、成都将军等职。乾隆五十二年(1787),授参赞,受命率四川屯练土兵赴台湾,从福康安镇压林爽文起义。寻授四川总督。五十六年,改副都统,赴藏反击廓尔喀入侵,以办理不善革职。嘉庆元年(1796),

  • 梁同书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梁同书

    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

  • 王文治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清代书法家、诗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不到五十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本名:王文治字:禹卿号:梦

  • 廖燕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廖燕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梦醒,号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本名:廖燕字:梦醒号:柴舟出生地:曲江出生日期:164

  • 戴震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戴震

    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东原,又字慎修,号杲溪,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经学家。戴震早年跟随同郡学者江永学习,后居家撰写多部著作。乾隆十九年(1754年),避难入京。入秦蕙田幕编撰《五礼通考》,名扬京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