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克图(1609—1681),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人,隶蒙古正蓝旗,清朝初期将领。
基本资料
中文名:博尔济吉特.毕力克图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籍贯:科尔沁
出生日期:1609年
逝世日期:1681年
主要成就:平定王辅臣叛乱
旗籍:蒙古正蓝旗
官职:正蓝旗蒙古都统、议政大臣
爵位:三等男
谥号:恪僖
人物生平
天聪年间来归,隶蒙古正蓝旗,任豫亲王多铎护卫。随征朝鲜及明锦州。
顺治元年(1644),随多铎追剿李自成于潼关。次年,署护军参领,定西安,复移师河南,进拔扬州,下江宁(今江苏南京)。
顺治四年(1647),授骑都尉世职。
顺治六年(1649),擢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大同总兵姜镶叛乱,毕力克图奉命率兵驻防平阳,偕巴图鲁罗多浑剿太平县贼,遇贼党郭中杰,引贼众寇绦州,击败之。又败贼骑千余于张湖村。
顺治七年(1650),同西安协领根特等率师围太平城,贼负固抗拒,逾二旬不下,乃因城壕掘地道,燃火药以隳其城,师入,叛贼李建泰及贼党俱伏诛。
顺治八年(1651)正月,兼礼部左侍郎,晋一等轻车都尉。
顺治十年(1653),调户部左侍郎。
顺治十一年(1654),随靖南将军珠玛喇至广东,镇压李定国起义军,毕力克图同护军统领敦拜击溃起义军于新会,复与副都统卾拜、护军统领赉塔攻其巢,李定国大败,溺水死者无算。乘胜追至兴业县,遇其都督吴三省、总兵杨成、王三才等率步兵千余拒战,斩杀过半,进抵横州。李定国渡江远窜,凯旋,叙功晋爵三等男爵。
顺治十三年(1656),以员外郎朱世德司榷河西务,亏缺税银,户部误援恩诏赦免,部臣俱坐降革,毕力克图罢侍郎任,降世职为二等轻车都尉。
顺治十七年(1660),朱由榔窜缅甸,李定国与其党白文选等分驻孟艮、木邦,上命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毕力克图署护军统领,率师赴云南,同平西王吴三桂进剿。
顺治十八年(1661)十一月,会师木邦,李定国先奔景线,白文选遁据锡箔江滨,闻我兵至,毁桥遁。毕力克图与前锋统领白尔赫图等先至江岸,获其谍者,大军结筏渡江。越十日,次旧挽坡,距缅城六十里,缅人谋擒献朱由榔。请大军留驻以百人进兰鸠江滨为扞卫,于是白尔赫图率前锋遄往,毕力克图率护军二百随其后,缅人以朱由榔献乃旋军。时白文选为总兵马宁等追及于猛养,率众降,毕力克图抚其众,移入边境。
康熙三年(1664),晋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
康熙八年(1669),擢正蓝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
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诏以毕力克图屡从征伐,着有劳绩,加太子少师。
康熙十四年(1675),授平逆将军,王辅臣附逆藩吴三桂,作乱据平凉,肆掠陕西郡邑,毕力克图率师驻大同,延安、绥德陷落,又进驻榆林,侦知贼众三千余屯杨家店渡口,乃分兵三队,乘夜疾进,黎明鸣角渡河,贼不虞我师之至,悉惊骇溃窜,遂复吴堡县城。进师虎耳崖口,遇贼众,复击败之,伪游击黄文英、伪总兵朱龙俱遁,绥德平。,进征延安,贼将李士英等弃城遁,毕力克图令副都统觉和托率兵追击至宜川,俘斩无算。自驻延安城,招抚附近城邑,保安、安塞、宜川、延长、安定诸县皆复。奉继与扬威将军阿密达讨平凉王辅臣,王辅臣驱贼万余迎战,毕力克图督兵合击,阵斩伪总兵郝天祥及贼众无算,距城数里驻营。
康熙十五年(1676),上遣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征平凉,命毕力克图率所部前锋赴宁夏,统辖满洲、蒙古兵防剿。图海至平凉,王辅臣降。毕力克图还驻平凉。
康熙十七年(1678),移兵守陇州、宝鸡,诸路贼倚仰天池高山为巢,毕力克图进兵剿除,招降灵台、华亭、崇信等县,及伪参将李天秀等三十一员、兵二千余。贼复据宝鸡县之蟠龙山,分三队来犯,伪副将胡长腿据显义关山坡列阵距战,毕力克图以兵两路合击,大败贼众。
康熙十八年(1679),以毕力克图出师日久,年已衰迈,召还京。图海议分兵四路取汉中、兴安府,令毕力克图同提督孙思克恢复略阳,至是已进征。图海以奏,上命俟汉中、兴安恢复撤回。毕力克图先取成县,招降伪副将王光生等十九员,兵三百六十余名。提督赵良栋已复略阳,与将军王进宝并定汉中,图海亦定兴安,遂班师。
康熙十九年(1680),还朝,仍任都统。
康熙二十年(1681)六月,卒,年七十有三,谥恪僖。
家族关系
孙子:常远,袭职。康熙二十五年(1688),追叙陕西军功,晋二等男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