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都中

王都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0 更新时间:2023/12/26 22:49:21

都中(1279-1341),字元俞,号本斋,霞浦赤岸人。元时为官四十余载,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史称:“元时南人以政事之名闻天下,而位登省宪者,惟都中一人而已”,且在理学和学上造诣颇深,喜为诗,有三卷诗集留传于世。

基本资料

本名:王都中

字:元俞

号:本斋

出生地:霞浦赤岸人

出生日期:1279年

逝世日期:1341年

人物简介

王都中,字元俞,号本斋,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父积翁。都中幼住大都(今北京市),拜著名学者许衡为师。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以荫录都中为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赐给平江(今江苏苏州市)田8000亩,独院房屋1座及全家南迁“驿券”。

元贞元年(1295年),就任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所属昆山县有掉换官田案8年未决,他调阅案卷,澄清事实,使被告伏法,部属都敬佩他年轻有为。任满,升浙东道宣慰副使,他秉公执法,先后查处金华县丞、县尉贪赃受贿庇护杀人凶犯,严惩余姚县恶霸张甲。大德四年(1300年),调任荆湖北道宣慰副使,奉命赈济灾荒。他跑遍穷山僻壤,发动灾民生产自救,同时申报朝廷拨粮十万石,救活灾民数十万人。

至大二年(1309年),改任江淮泉货监,改革货币,铸造铜钱。不久,调任郴州路(今湖南郴县)总管。郴州地区是瑶族、仡佬族与汉族杂居区,民族隔阂较深,有械斗恶习。都中恩威并施,大办学校,聘请名儒执教,促使民俗好转。时茶陵一富翁死后,小妾欲占遗产,诬陷入赘女婿藏匿玉杯、夜明珠,州吏受贿包庇,株连达800余人,宣抚使将此案移交都中查处,他深入调查,发现州吏目以下受贿共达十一万五千余缗,案情终于大白,诬陷者和受贿官吏均受到惩办。

延祐四年(1317年),调任饶州路(今江西波阳县)总管,正遇荒年,米价飞涨,都中将官仓的米分三等定价,按下等价的八折卖给群众。行省责备他越权行事,欲治其罪。群众提出:王总管减米价救灾民如果有罪,灾民愿卖掉妻儿替他赎罪,行省左右司都事也极力帮助,都中才免受处分。饶州地区产黄金,但产量不稳,而州县收黄金税银时,竟附加征收十倍税银。都中通过调查,掌握实际产量,恢复按朝廷规定每户征二两税银,并批评州县官吏。至治元年(1321年),他回家为母守孝时,当地群众立生祠纪念。

泰定元年(1324年),改任两浙都转运盐使,对所辖34个盐场进行实地调查,合理调整负担,完成盐税征收任务。后调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旋升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天历元年(1328年)后,调任浙东道、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次更换镇守均佩带钦赐的金虎符。

元统元年(1333年),以正奉大夫任户部尚书、两淮都转运盐使,赴两淮整顿盐政,采取以前在两浙施行的办法进行整顿,使两淮盐政管理走上轨道。不久提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因积劳成疾中途发病南归,元顺帝降旨改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至正元年(1341年)逝世,年62岁。后封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元史》本传称:“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而1341治郡之绩,虽古循吏无以尚之。当世南人以政事之名闻天下,而位登省宪者,惟都中而已。”

史籍记载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宋主纳土,乃以全闽八郡图籍来,入觐世祖于上京,降金虎符,授中奉大夫、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兼提刑按察使,寻除参知政事,行省江西。俄以为国信使,宣谕日本,至其境,遇害于海上。都中生三岁,即以恩授从仕郎、南剑路顺昌县尹。七岁,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不置,特授都中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僚吏见其年少,颇易视之。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咢眙不敢欺。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吴江有违拒有司筑堤护田之令而归过于众人者,都中询知其故,皆置不问,其人乃无所逃罪。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缺,都中曰:“圣人之道,人所共由,独守得为乎?”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秩满,除浙东道宣慰副使。金华有殴杀人者,吏受赇,以为病死。都中摘属吏覆按,得其情。狱具,县长吏而下,皆以赃败。余姚有豪民张甲,居海滨,为不法,擅制一方,吏无敢涉其境。都中捕系之,痛绳以法。迁荆湖北道宣慰副使。适岁昆,都中躬履山谷,以拯其饥,民赖以全活者数十万。武宗诏更钞法,行铜钱,以都中为通才,除江淮泉货监。凡天下为监者六,惟江淮所铸钱号最精。

改郴州路总管。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邻州茶陵富民覃乙死,无子,惟一小妻,及其赘婿,妻诬其婿拜尸成婚,藏隐玉杯夜明珠,株连八百余人,奉使宣抚移其狱,诿之都中,穷治,悉得其情,而正其罪。州长吏而下,计其赃至十一万五千余缗,人以为神明。迁饶州路总管。年饥,米价翔踊,都中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行省,以为须粜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又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时宰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亦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妻子以代公偿。”时宰闻之乃罢。郡岁贡金,而金户贫富不常,都中考得其实,乃更定之。包银之法,户不过二两,而州县征之加十倍,都中责之,一以诏书从事。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服阕,除两浙都转运盐使,未上,擢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乃如前除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都中曰:“为臣子者,使皆避谪,何以集事?”乃请于行省,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擢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俄迁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又改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天历初,被省檄,整点七路军马,境内晏然。徙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易镇,皆佩元降金虎符。元统初,朝廷以两淮盐法久坏,诏命都中以正奉大夫、行户部尚书、两淮都转运盐使,仍赐袭衣法酒。都中既至,参酌前所行于两浙者,次第施行之,盐法遂修。寻拜河南行省参知政事,中道以疾作南归。于是天子闵其老,诏即其家拜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至正元年卒。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

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而治郡之绩,虽古循吏以尚之。当世南人以政事之名闻天下,而位登省宪者,惟都中而已。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不增一疃,不易一椽,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之。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自号曰本斋。有诗集三卷。

标签: 王都中

更多文章

  • 张天宗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天宗

    张天宗,宋景炎元年(1276),天宗起义兵随文天祥抗元,失败后,率部走粤西、奔安南(今越南),迷道,抵归顺州那签(今广西靖西县旧州街),开阡陌,辟田园,建房舍,实行“亭田制”,设乡塾延师教子弟,与当地人民亲密无间,群众推为峒官,号其住处为“顺安峒”。传位五世,共历133年。本名:张天宗所处时代:宋景

  • 贺仁杰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贺仁杰

    奉元忠贞王贺仁杰(1234年~1312年),字宽甫,京兆鄠人(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出身京兆贺氏,元代国公世家,奉元第二代王公。贺仁杰早年由其父曾献白金五千两给元世祖,留为宿卫。贺仁杰跟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著劳绩。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

  • 韩信同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同

    韩信同,字伯循,宁德人。生淳祐十一年(1251)。陈普第子,主建安云庄书院。至顺三年(1332)卒,年八十二。学者称为古遗先生,又号中村。此据宋完学案卷六十四。宋诗纪事作韩性同,与宋元学案、福建通志不同,未知孰是。本名:韩信同字:伯循所处时代:元朝出生日期:1251年逝世日期:1332年性别:男元初

  • 杨恭懿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恭懿

    杨恭懿(1224~1294)字元甫,号潜斋,奉元高陵(今属陕西)人,杨天德之子。元代学者。幼读《易》、《礼》、《春秋》诸书,后研读朱熹《四书集注》。曾与郭守敬、王恂、许衡等创修《授时历》。授集贤学士兼太史院事。十八年辞归。后朝廷屡召皆不赴。70岁逝世。本名:杨恭懿字:元甫号:潜斋所处时代:元朝出生日

  • 鲁贞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鲁贞

    鲁贞,元代人,出生于浙江开化。本名:鲁贞所处时代:元代出生地:浙江开化鲁贞,元代人,出生于浙江开化。鲁贞:元统举人,隐居不仕,其邃于理学,胸怀夷旷,著有《桐山老农文集》、《春秋按断》、《中庸解》、《易注》等。

  • 胡敬方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敬方

    胡敬方(1241~1275),南宋未抗元官员。字中立,号云坡居士,江西铜鼓县人。官临江路签判。元兵至,率众死守,屡拒战,诱之不肯降。及城破,为元将张弘范执至瑞州,不屈而死。本名:胡敬方所处时代:宋代出生日期:1241逝世日期:1275出生于铜鼓带溪一书香世家。曾祖思齐任太和州判、吉州发运使;祖国器任

  • 杨士瀛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杨士瀛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生卒不详,南宋三山(今福建省福州)人,南宋名医,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及历代医学名著研究颇深,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一定成就。杨氏对内科杂病,从五脏阴阳虚实、营卫气血、脉病顺逆等逐一加以论述,剖析病源,极为详细。他区别

  • 赡思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赡思

    赡思(1277~1351),字得之,大食人。祖父鲁坤,随蒙古军东迁,居丰州(治今内蒙呼和浩特市东白塔镇),窝阔台汗时,官至真定、济南等路监榷课税使,又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斡直,拜儒生为师,不乐于仕途,赡思九岁时,能每日记诵儒家经传至千言。弱冠之年,师从名儒王思廉,博览群经,涉猎宽广,“见诸践履

  • 陈汶辉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汶辉

    陈汶辉(约1302-1396),字耿光,明代福建诏安县梅岭人。陈元光24世孙。(祖籍河南颍川固始县)约生于元朝大德年间。汶辉“幼通儒学,于书靡所不窥”。本名:陈汶辉字:耿光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出生地:福建诏安县梅岭人陈汶辉(生卒年月不详),字耿光,明代福建诏安县四都梅岭人。陈元光二十五世孙。(

  • 叶由庚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叶由庚

    叶由庚(1202-1279),字成父,号通斋,浙江义乌后宅人。南宋理学家,他精心研究、传播理学,学识渊博,主张知行并进,修身齐家,身体力行,因而倍受尊重,称为“通斋先生”。本名:叶由庚出生日期:1202年逝世日期:1279年性别:男叶由庚生于官宦世家,是南宋进士叶维休的曾孙。其父名蓁,字实之,以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