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丁善庆

丁善庆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3/12/18 22:28:43

丁善庆号自庵、养斋,道光皇帝赐字伊辅,时人称之伊辅公,清湖南清泉县(今衡南县)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道光老师,历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官,国子监司业,会试分校,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多拔寒畯,教人先行而后文”,教育思想以“体用兼行”为旨。官至侍读学士,授三品衔。

基本资料

本名:丁善庆

别名:伊辅公

出生日期:1790年

逝世日期:1869年

人物生平

丁善庆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祖籍湖南衡阳,生于长沙,幼孤,随母同外祖刘权之久居北京。道光二年(1822)应顺天乡试,中举人。翌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先后任国子监司业、詹事府右中允、左中允、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担任国史馆总纂、庶常馆提调、文渊阁校理,奏办院事、日讲起后注等事。道光八年(1828)出任贵州乡试正考官,十一年(1831年)任广东乡试正考官,十五年(1835年)任会试同考官及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六年出任广西学政。咸丰二年(1852年)加三品卿衔(参见曾国藩撰:《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后(1846年)以母老辞官返湘,居家长沙。二十六年起,受聘为岳麓书院山长。

咸丰二年(1852)秋,太平军围攻长沙。丁善庆主张坚守,并遗书与其弟,誓与省城共存亡,又命其子丁驯日夜巡查城防。太平军北上后,他督工修造战船,接济水师,又成立恭武社,使学生参加操练和学习火器。

丁善庆任岳麓书院山长凡22年。在任期间,主持修复书院斋舍和圣庙、御书楼、文昌阁等房舍,编纂《续修岳麓书院志》,增添书籍,扩大庋藏,又注意培植务实学风,选拔人才。至同治七年(1868),以老病辞职。翌年逝世,年80岁。

家庭背景

丁善庆高祖丁福,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封武德将军。曾祖丁元正,祖丁,父丁世。丁元正历任吴江、如臬等六县县令,详于治学,著有政声。清季著名学者沈德潜为之作传略,说他“性恺悌,爱民下士,邑中人有慈母神君之号”。(沈德潜:《吴江丁明府传略》)丁,解元,丁与其弟丁正心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湖南主试为钱大昕),丁为解首,其弟次之,两兄弟同时夺魁在当时传为佳话。《随园诗话》记有此趣闻,并附有湖南督学吴鸿的诗,诗曰:“文昌此日欣联曜,谁向西风诉不平。”丁也著有政声。父丁世积学早逝,三世都赠中宪大夫。

丁善庆因父亲早逝,故从小随母亲刘氏寄居于其外祖父翰林院大学士刘文恪公家。刘氏家教甚严,他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教育,这对他后来政治、教育等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人物著述

现知著作主要有《左氏兵论》、《字画辨正》、《知畏斋日记》(18册)、《养斋集》、《岳麓续志》等。

《左氏兵论》是丁善庆的一部力作,可惜书稿毁于兵火,未见残本。丁善庆长于研究五经,特别对《易经》、《春秋》有研究。曾国藩说:“君之学详于治经,尤嗜易、春秋,著有《左氏兵论》”(《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

《字画辨正》是丁善庆对书画艺术研究的成果。他本人精通书法,特别长于楷书,存留的部分诗稿就是他用端正的小楷所书,这些诗稿足可作帖,为后人效仿。郭嵩焘说他“楷法端劲,周规折矩,允如柳诚悬之言,原本正心之学”。(郭嵩焘:《〈养斋集〉序》)丁善庆的书法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的曾祖、叔祖都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叔祖一焯公是专在皇帝内廷教授书法的,清代许多书法家出于他门下。丁善庆还善于鉴别书画真伪、优劣,《清泉县志列传》说他对书画“鉴别尤神”。

《知畏斋日记》十八册是丁善庆初登仕途直到去世四十余年间所记的日记,其中有许多篇章都很有史料价值,因为他是朝廷重臣,而翰林院侍读学士又主要是供奉内廷的,所以他的日记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内政、社会状况、朝野风气以及岳麓书院等历史都颇有裨益。可惜日记‘文革’中被抄走,至今下落不明。

《养斋集》包括政论文、诗赋、墓志、奏折等文,其中以诗赋为最多。郭嵩焘说其诗赋“高出唐贤应制诗赋之上,而先生余力所及,亦足以取证一代诗风。”可见丁善庆的诗赋造诣是很高的。

丁善庆长于修史,他任国史馆总纂时曾纂辑校阅了《循吏传》、《儒林传》、《义苑传》、《大臣传》、《大清统一志表·陕西部分》、《国史馆长编总档》、《国史臣传》等书;还有《湖南统志》、《小学绀珠》、《刘文恪公剩存草诗集》、《刘文恪公剩存草文集》、《刘文恪公和诗集》等;参订校正了《陈宏谋古文详解》等书。

办学贡献

修复书院,恢复藏书

咸丰二年(1852年),岳麓书院毁于兵火,建筑全部被毁坏,多年聚藏的书籍也皆被焚毁。丁善庆积极倡议全省的官绅士民捐款修复岳麓书院。倡议发出,许多关心书院教育的人都慨然相助,如欧阳厚均的次子就捐三百金作书院修复费。1853~1866年期间,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丁善庆主持修复了20余处书院建筑。咸丰三年春修复圣庙、御书楼、文昌阁、讲堂、斋舍、祠宇等地;咸丰五年修复半学斋;咸丰十年修复自卑亭;咸丰十二年修复三闾大夫祠、贾太傅祠、李中丞祠;同治四年重修爱晚亭、极高明亭、道乡台、崇圣祠、讲堂、二门;同治五年修复风雩亭、吹香亭、抱黄阁。

同时,他倡议社会名流、士林学者为书院捐书。在他的倡议下,湖南巡抚李瀚章,著名刻书家、藏书家陈仁子的后裔陈源豫,著名数学家丁取忠,还有曾国荃、贺贻龄、俞锡霖等社会名流和官绅将许多珍籍捐赠给岳麓书院。丁善庆本人除带头捐赠藏书外,还以书院名义购置了数批图书。如《古今文学释珍》、《诸子汇函》、《壮学斋文集》等。由于捐书、购书,清同治年间,岳麓书院御书楼的藏书又恢复到相当规模了。据《岳麓续志》卷之终记载,当时书院的藏书已达到220余部,比嘉庆年间多了1400余册。

此外,丁善庆晚年不遗余力纂修了《岳麓续志》,为后人研究岳麓书院留下了宝贵资料。

教育思想:德育为先

在教育思想上,丁善庆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以儒家教育思想为正宗,参以“阴德感应之说”。曾国藩说他“主讲岳麓书院二十余年,以洛闽正轨陶铸群弟子,亦颇参阴德感应之说,警发愚蒙。生徒翼翼,无敢轶逾法度,庶几以身教者。”(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因为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根本,故:“日申儆诸生,示以修身立命之要。”(《清泉县志列传》)而且总是“教人先行而后文”。(《清泉县志列传》)他认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能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过失,进而约束自己少犯过失。他说“读书能见过,约己得全真。”(《养斋集·岁幕杂兴》)其友黄爵滋称颂此语“十字抵一篇座右铭”。受过他教育的人,“优异其能且勤者,下及闾巷,感知改化。”(《清泉县志列传》)可见他道德教育影响之大。

教学方法:以身率教

在教学方法上,丁善庆特别注意“以身率教”。他总是以自己良好的行为感化学生,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还注意发思维,告诫学生读书要勤奋,也要善于思考,不要“滥吹竽”。丁善庆反对华而不实的学风、文风,提倡务实学。

人才培养:重材识材

在人才培养上,丁善庆既重材,又识材,只要是有才华的人,不论出身如何,他都尽力培养、选拔,使人尽其才。虽为严师,但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从不使自己高踞于学生之上。他编纂《岳麓书院续志》时,就挑选了一些学生参加编修工作。

由于丁善庆笃于人伦,教学有方,其弟子著录者甚多。清末湖南学政吴庆坻称之“教士严整,成就甚众”。(吴庆坻:《〈养斋集〉跋》),如曾国荃、刘长佑、刘坤一等都是他长岳麓书院时的学生。

标签: 丁善庆

更多文章

  • 曾廉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廉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今湖南邵东县)石牛山(今汪塘乡境内)人。本名:曾廉字:伯隅所处时代:清末民初出生地:湖南宝庆邵阳县出生日期:1856年逝世日期:1928年主要作品:《元书》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今湖南邵东县)石牛山(今汪塘乡境内)人。

  • 章启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章启辉

    章启辉,女,湖南省湘潭市人,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名:章启辉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市学位/学历:博士职业:教师专业方向:中国哲学史任职院校:湖南大学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研究与教学,学术兼职湖南省书院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孔子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周敦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

  • 吴猎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猎

    吴猎(1130——1213):字德夫,南宋乾道初年,入岳麓书院,从张栻受业,成为张栻的高足弟子,湖湘学派的重要传人。长期在地方任财赋总领,曾上书建议增枣阳戌卒,以备边防;分兵屯要冲,以防金军来犯。1206年,金军围攻襄阳等要地,他带领本部兵马赴授,击败金军。后以抗金军攻升任京湖宣抚使。本名:吴猎字:

  • 李文炤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文炤

    李文炤(1672—1735)清经学家。字元朗,号恒斋。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生于1672年,卒于1735年。潜心程朱之学,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任岳麓书院山长。中文名:李文炤别名:字元朗,号恒斋出生日期:1672年逝世日期:1735年职业:清经学家主要成就:岳麓书院山长出生地:湖南善化代表作品:

  • 张九镒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九镒

    [清](约公元一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橘州,又号退谷,湖南湘潭人,张九键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前后在世。本名:张九镒字:橘州号:退谷出生地:湖南湘潭主要成就:著有《退谷诗钞》二十四卷[清](约公元一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橘州,又号退谷,湖南湘潭人,张九键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

  • 叶性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叶性

    叶性(生卒年不详),明福建福州人。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聘为岳麓书院山长。本名:叶性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福建福州主要成就:中兴岳麓主院叶性(生卒年不详),明福建福州人。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主要成就叶性主持岳麓主院是在书院停学百年之后,一切都需从头开始。叶氏

  • 李中素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中素

    李中素(约1700年前后在世)字子鹄,号鹄山。又号怍庵。湖广麻城人,贡生出身。《湖南通志》载其曾任湘乡教谕。工诗、书、画,有三绝之誉。康熙三十四年(1695),调台湾。操履端洁,莅治精勤。爱民礼士,被容接者如坐春风中。喜吟咏,着撰甚多。吴球之乱,株连无辜,悉宽宥之;台人颂德不衰。寻以疾,卒于官。建祠

  • 陈先初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先初

    陈先初,男,1955年出生,湖南临澧人,历史学博士。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名:陈先初学位/学历:博士职业:教师专业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任职院校:湖南大学曾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

  • 罗饶典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罗饶典

    罗饶典.字兰陵.号苏溪.湖南省安化县大福镇浮山村人.清云贵总督.太子少保.中文名:罗饶典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793年逝世日期:1854年出生地:湖南省安化县大福镇浮山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生.嘉庆十七年在县崇文书院授补博士弟子员.十八年进省岳麓书院.道光五年登拔萃科.八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九年

  • 易宗涒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易宗涒

    易宗涒(1682年—1776年),字公申,号实庵,湖南湘乡人。清代学者。由于易氏宗族和清朝政府对他本人及其父易贞言两代“世孝”的一再肯定,在民间以孝子著称。本名:易宗涒字:公申号:实庵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湖南湘乡出生日期:1682年逝世日期:1776年主要作品:《历代名贤名媛齿谱》、《赵恭毅实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