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虞稷

黄虞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40 更新时间:2023/12/25 8:00:23

稷(1629-1691),字俞邰,号楮园,明末清初晋江安海人,著名藏书家。生于明代崇祯二年(1629),黄居中之子。崇祯中随其父移居南京。

基本资料

本名:黄虞稷

字:俞邰

号:楮园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晋江安海人

出生日期:1629年

逝世日期:1691年

主要作品:《千顷堂书目》、《大清一统志》等

人物事迹

千顷堂藏书

千顷堂是福建晋江安平金墩黄氏十三世孙黄虞稷藏书处,故址在今南京白下国区马路街千顷堂金墩宅,前身系其父黄居中所建之千顷斋。

黄虞稷受父亲黄居中熏陶,从小刻苦向学,嗜书成癖。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十六岁入江宁郡学,博览群书,于典籍“问无不知,知无不举其精义”,被当地藏书家丁雄飞视为知已。

时值清兵大举南下,江南战乱频仍,许多名家珍藏版籍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号称藏书与天府埒的明朝诸藩之藏,更几无寸轴片纸留世。黄虞稷承继其父丰富藏书,千方百计慎守先世藏书,奇迹般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大儒钱谦益《黄氏千顷堂藏书记》感叹说:“岂非居福德之地,有神物呵护而能若是与?”

他慎守善增,广泛搜购他人流散市上的藏书,充实自己的珍藏。几年间,黄虞稷在其父黄居中千顷斋藏书六万余卷的基础上,增至八万多卷,并易名千顷斋为千顷堂,成为江南屈指可数的大藏书家之一。

当时名儒、藏书家钱谦益在纂辑《列朝诗集》时,曾向其借书,才“得尽阅本朝诗文之未见者”。钱氏见多识广,其绛云楼藏书被誉为东南文献之归,但他尚需借阅黄氏之书,可见千顷堂藏书之富、珍籍之多。藏书印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印”、“温陵黄愈邰氏藏书印”等。

著名学者黄宗羲曾赠诗黄氏:

“秣陵焦氏外,千顷聚书多。石户楼千秘,宗人许再过。

从来耽怪牒,岂以易鸣珂。况说今加富,应知有鬼诃。”

黄虞稷拥有丰富的藏书,从不矜啬,公之同好,互相研究考订。他“常与江左诸名士约为经史会,以资流览,借阅者无虚日”。

他又和好友、藏书家丁雄飞等人建立“古欢社”,订立《古观社约》,和藏书家丁雄飞结为挚友,互相订有“古欢社约”,两家相距10余里,互定为约,每月13日他到丁雄飞处,25日丁雄飞到他处,相互质证,借书、抄书、校勘,要务有妨则预日辞。约会日不入他客,借书以半月为率,还书不得托人转致。以“尽一日之阴,探千古之秘”,传为书林美谈。

征刻唐宋秘本书目

为使当时历劫幸存的珍贵版本书籍得以广泛流传,黄虞稷还会同祥符藏书家周在浚,共同发起征刻唐宋秘本藏书。他们从各自家藏中精心挑选出唐、宋秘本96种,详加校订,编成《征刻唐宋秘本书目》一卷,刊刻发布,广泛征求有财力的有识之士刊印出版,希望以此带动海内藏书家,共出所藏珍本。

此一举动,得到许多学者的积极响应。朱彝尊、魏禧等五人联名发表《征刻唐宋秘本书》,张芳还专就此事撰文,愿天下人共襄盛举。

不久,纳兰性德刊刻《通志堂经解》,首先收入黄虞稷和周在浚提供的经部书籍。其后,在官纂《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和私刊《知不足斋丛书》中,又陆续刊印《征刻唐宋秘本书目》中的绝大部分珍籍。

黄虞稷利用家藏的珍本,常与当时的名士学者论事校书,视野大开,学识益广。龚佳育是金陵藏书兼刻书的名家,黄虞稷在他府中立馆,一面教其子弟,一面为其校书。龚氏刊行的《授经图》《春秋纂例》诸书,大都经黄虞稷校正。

人物贡献

《千顷堂书目》

在校订藏书中,黄虞稷看到《宋史·艺文志》载止于南宋·咸淳年间,辽、金、元三史《艺文志》均付阙如,虽在《文渊阁书目》和《国史经籍志》诸书中略有记载,却又大都“草率”、“诞妄”,不足为凭。至于有明一代,尽管作者辈出,著述闳富,却无一完备的书目。

黄虞稷遂在他父亲所撰6卷《千顷斋藏书目录》的基础上,据其藏书,以个人之力,穷十数年之功,重编成目录学史上著名的《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按四部分类,下分43门,类例多有创新,对明一代之书,详加著录。兼补《宋史·艺文志》所遗漏之书,又因辽、金、元三史无艺文志,又于每类之后,附此三代书目。著录宋咸淳以降宋人著作600余家,12700余卷,辽、金、元三代1710人的著作,12200余卷。卷数之外,注明撰人略历,较前代各史艺文志为详明。后来王鸿绪《明史稿·艺文志》和张廷玉《明史·艺文志》,均据《千顷堂书目》删削而成。后因总纂官王鸿绪对《明史·艺文志》原稿多加删削,全祖望、卢文弨、杭世骏对王鸿绪删削之举深表不满。

《千顷堂书目》主要补录明代著作,上到明代十六朝帝王将相的著作,下至布衣文人的诗文杂记,没有书千顷堂不搜讨网罗,甚为齐备,是迄今反映明人艺文最全的目录之作。同时并附载宋、辽、金、元四代著述所阙。在每条书目下,还尽可能地记述作者爵里、字号、科第,有的还略志该书的内容或编撰的情况。

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五十一类排列。每部类下先列明人著述,后附南宋咸淳以下和辽、金、元各朝著作,总计收录明人著作14000余种,附载宋、辽、金、元四代著作2400余种,使南宋末以至明代数百年间所有学人士子纷然杂陈、汗牛充栋的著述,初步条分缕析,“灿然大备”。

另和倪灿撰有《宋史艺文志补》,卢文弨订正;《明史艺文志补编附编》等。

参纂《明史》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命内外大臣推荐人才,开博学鸿词特科。黄虞稷以“博雅能文”,尤深谙经籍目录之学被推荐进京。未及应试,忽报丧母而奔归守制。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馆纂修《明史》,由左都御史、昆山徐元文(玉峰)担任监修总裁,召集全国的著名学者参修。徐元文以黄虞稷学问深博,文笔雅健,特荐举参与纂修。康熙二十年(1681年),黄虞稷乃以布衣入翰林院,食七品俸禄,就任《明史》纂修官。

黄虞稷在明史馆,分纂《列传》和《艺文志》。在编纂过程中,他以自己的《千顷堂书目》为底本,利用史馆的有利条件,博采诸家书目,去其繁杂,辑其未备,反复考订,纂成《明史·艺文志稿》。明史总裁王鸿绪依据黄虞稷的《艺文志稿》进行删改、增补,砍掉宋末、辽、金、元四代附载著录,编为《明史稿·艺文志》。其后张廷玉又按此稿校订,改编成后来的流通本《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原编的《明史·艺文志稿》,却湮没失传。

然而,经纂修官多次删削后的《明史·艺文志》已无法反映明代著述之全貌,故后人探求明人著述概貌时,多舍《明史·艺文志》而取《千顷堂书目》。

《千顷堂书目》一直以钞本形式广为流传,并先后得到朱彝尊、杭世骏、卢文弨、吴骞诸学者的推崇和校补,日臻完善,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著述。1913年收入《适园丛书》第二集。

参纂《大清一统志》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徐元文之兄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又推荐黄虞稷兼任《大清一统志》的纂修官,分纂福建全省分志。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清一统志》的总裁官徐乾学乞假回乡,特旨准带《一统志》稿回昆山总纂。徐乾学疏请准带黄虞稷“随往相助,一如在馆供职,庶编辑易成”。黄虞稷随徐乾学往太湖包山书局编纂《大清一统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清一统志》的总纂工作基本完成。

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黄虞稷积劳成疾,抱病回归江宁(南京),到家仅5天便与世长辞。

人物简介

黄虞稷诗文颇称雅健,王士祯、毛奇龄等人时常称赞他的诗作。毛奇龄在答赠他的诗句中有“秋尽论诗逢沈约,年来讲《易》有田何”的称誉。

黄虞稷天性孝友、好义。康熙十七年(1678年)应召进京,路过山东,看到山东旱蝗成灾,饿殍遍野,随即为民请命,报请有司施赈救济。南京旧有福建义冢,因年代久远,葬无隙地,黄虞稷带头捐资购地,扩充地域。

清初,福建沿海战乱,有许多福建籍妇女被掳到南京贩卖,黄虞稷即会同好义者集资为其赎买,并遣送回籍与家人团聚。

故里有敦善堂,专行济药、施棺善事,他亦时加资助。

黄虞稷祖籍的故居在安海镇朝天境,祖宅门首原悬有木刻楹联一对,曰:“一篇书目传千顷,十则家规韵五言。”

著述

除《千顷堂书目》外,所著有《我贵轩集》《建初集》《朝爽阁集》《蝉巢集》《史传纪年》和《楷园杂志》诸书,但大都失传。对国学最大贡献为中国《大清一统志》。

标签: 黄虞稷

更多文章

  • 黄孔昭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孔昭

    黄孔昭(1428-1491),原名曜,后以字行,后改字世显,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毅。本名:黄孔昭别名:黄曜字:孔昭、世显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黄岩出生日期:1428年逝世日期:1491年主要成就:官至南京工部

  • 黄呈忠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呈忠

    黄呈忠(1826-?),太平天国将领,戴王。清末广西人,参加太平军,后隶李世贤部,屡立战功。1866年2月,率部占漳浦(位漳州市南),5月漳浦失守,后不详。本名:黄呈忠别名:戴王所处时代:太平天国出生地:广西出生日期:1826年1860年(文宗咸丰十年一作1861年)封宝天义,授殿左军主将次年4月随

  • 黄宗昌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宗昌

    黄宗昌(1588~1646)字长倩,号鹤岭。明末清初即墨人。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授雄县(今河北雄县)令,到任后立即将境内横行不法的宦官魏忠贤党羽全部正法。后调任清苑(今河北清苑)县令。时京城附近各县官吏纷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唯独清苑不建。崇祯时,官授御史,曾上《纠矫伪疏》,弹劾魏忠贤余孽黄

  • 黄香铁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香铁

    黄香铁(1787~1853),原名黄钊,广东蕉岭县陂角霞黄村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生于江苏苏州黄丽坊。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甲申科举人。黄香铁博学多才,在京充国史馆缮书多年,日以古体诗自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著有《读白花草堂诗集》九卷,流行于世的诗有1062首。在京师他与番禺张维屏、

  • 黄洽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洽

    黄洽(1122-1209年)字德润,号东里,晚号绍英,南宋福州侯官县(今福建闽侯县)竹岐乡榕岸村人,唐代莆田御史黄滔九世孙。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木待问榜,以太学士春试第二(榜眼),授绍兴府观察判官。后任枢密院编修,上以其尽言为端士,除侍御史。任右谏议大夫,诤谏得体,上首肯再三,曰:卿如良金

  • 黄秉中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秉中

    黄秉中(1654~1718),字惟一,奉天府海城(今属辽宁)人,汉军镶红旗,官至浙江巡抚、福建巡抚。本名:黄秉中字:惟一所处时代:清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奉天府海城出生日期:1654年逝世日期:1718年主要成就:官至浙江巡抚、福建巡抚旗籍:汉军镶红旗初由荫监生,任兵部笔帖式。康熙二十年(1681)

  • 黄云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云眉

    黄云眉(1897年3月12日—1977年2月24日),字子亭,一名半坡,浙江余姚人。著名历史学家,明史、清史专家和史学教育家。山东大学历史系“八马同槽”之一。民国十七年(1928年)到余姚实获中学、宁波中学执教,有机会阅览“天一阁”、“优跗室”藏书。民国十九年(1930年),他受陈登源教授邀请,开始

  • 黄公辅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公辅

    黄公辅(1576年~1659年),字振玺,别字春溥,广东广州府新会县杜阮镇杜阮乡(今属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人,明朝官员、大明新会抗清义军领袖,民族英雄。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任福建浦城知县时,调任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后奉旨巡按下江,亦有政绩。以疏劾太监魏忠贤,被撤职回乡。崇祯朝起用任湖广布

  • 黄绍第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黄绍第

    黄绍第(1855—1914),光绪十六年(1890)成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本名:黄绍第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中国出生日期:1855年逝世日期:1914年任江南乡试副建乡试正考官时,典试衡文,不拘常格,故多得知名士。二十一年,他从北京到江宁主持乡试,与绍箕昆仲同时出发为两

  • 黄汝良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汝良

    黄汝良(1562.12.30~1647),字明起,号毅庵,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人。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南北国厂司业、东官日讲官。累官礼部尚书致仕。在位期间,劾阉党,主直言,仕官近五十年,位列清班,凡关国家大计,知无不言。忠爱之忱,始终不替。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