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居政

黄居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66 更新时间:2023/12/24 19:49:41

黄居政(1150-1225年),原籍福建莆田。字子由,以字行又字居正,号寅斋。另谱载:黄岸【1】——黄谣【2】——黄华【3】——黄昌朝【4】——黄巘【5】——黄曹【6】——黄珍【7】——黄祐【8】——黄逹【9】——黄安【10】——黄澄落【11】——黄居政【12】

基本资料

本名:黄由

别名:黄居政

字:子由,居正

号:寅斋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苏吴县醋库巷

出生日期:1150年

逝世日期:1220年

主要作品:《黄尚书集》

主要成就:因处事严谨周密廉洁深得宁宗赏识

人物生平

黄居政(1150-1225年)讳由公,字子由,以字行又字居正,号寅斋。原籍福建莆田涵头街人,其父黄云(字景祥号澄洛。其高祖纾公先由福建莆田避乱寓居江西安福青山寺后),唐桂州刺史开国公黄岸十三世孙,被尊为广东南雄珠玑巷始祖。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状元。黄由自幼好学,年方十二、三岁便教授群童读书,二十岁时考入太学。中状元后,通判绍兴府,当时大旱,黄由赈灾有绩,升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后奉命出使金国,回国后升任将作监、嘉王府赞读。绍兴中(1190-1l94),因帮助宁宗即位,由天章阁侍制学士擢吏部侍郎,因处事严谨周密,深得宁宗赏识,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行将委以重任之时,上疏忤怒帝旨,被弹劾,知成都,以学士奉祠。嘉定初(1207),知绍兴府,进浙东安抚使,官至正奉大夫,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天章阁侍制学士。配胡元功尚书女生三子:义方、义言、义齐,裔昆居酷库巷,继配巫氏生四子源深、源大、源甫、源赞随父黄由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及卒,追赠太子少师。

家族谱系

台湾江夏莆阳迁广东玑珠巷黄居政(又谱作居正)世系

第1世:黄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江夏莆阳黄氏始祖(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桂州刺史,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后唐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观、黄朴,明代黄士俊,武状元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士俊、黄鸣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

第2世:

黄谣——岸公长子;字延翰,(700年农历5月8日-773年农历9月7日),唐朝720年登明经科,733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以子散骑常侍黄华贵,封金紫光禄大夫(唐正一品荣誉称号)。葬于闽县延福院西,7配朱,配姜(封沛国夫人);子十(朱氏生黄英、黄盖、黄华、黄革、黄莫,姜氏生黄慕、黄著、黄范、黄莅、黄荐开基于台湾台北)

黄典——岸公次子;字延林,(702年农历9月1日-780年农历11月2日),唐代宗763年举明经官,永春县令;迁居广东南雄黄氏之总始祖,配赵;子四(黄顶、黄硕、黄颖、黄颉)

黄乐——岸公三子;字延院,(715年农历7月14日-800年农历10月15日),756年春开基于台湾台南;配林;子三(黄明、黄晖、黄旭)其后裔分居闽县乌石山榴花洞南麓黄厝

第3世:

黄英——谣公长子;葬于囊山院西九峰山;配何;子一(黄昌宗)

黄盖——谣公次子;葬于囊山院西九峰山;配邱;子一(黄昌期)黄华——谣公三子;字萼华,(730年农历10月10日-800年农历3月3日),唐代宗765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正一品),性端重,质实诺,不欺凌,居官以清慎为著,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配常;子二(黄昌龄、黄昌朝)

黄革——谣公四子;修炼于福州岵山,唐朝太和中,升仙于鳌桥,世称岵山真君,祀有祝祷必应,庙今犹存,郡志、通志有载。

黄莫——谣公五子;768年明经及第,官大理评事,葬于金坑上,有碑;后黄始祖,配孔,配林;子三(黄昌岌、黄昌裔、黄昌业)

黄慕——谣公六子;字孟华,官于海南琼州知府,遂居焉;余情不详。

黄著——谣公七子;字伯华,官于广东雷州推官,再迁山东黄县;余情不详。

黄范——谣公八子;字仲华,官于湖广黄州通判,迁居湖广黄州;余情不详。

黄莅——谣公九子;字玄华,官于崖州知州,迁居海南崖县;余情不详。

黄荐——谣公十子;字季华,官于嘉兴知县,遂居焉;余情不详。

黄顶——典公长子;字衮干,(730年农历12月19日-804年农历9月5日);配何;子一(黄恭)迁广东南雄派之祖

黄硕——典公次子;字衮坤,迁仙游枫亭黄厝;配洪;余情不详。

黄颖——典公三子;字衮山,号文峰,迁居惠安文峰山;余情不详。

黄颉——典公四子;字衮河,迁居龙溪浦南;配王;余情不详。

黄明——乐公长子;字裳龙,(732年农历7月15日-800年农历12月27日);配王;子一(黄敬)

黄晖——乐公次子;字裳犀,居于后黄;配吴;子二(黄建伊、黄建亿)

黄旭——乐公三子;字裳麟;配吴;子三(黄建海、黄建沪、黄建池)

第4世:

黄昌宗——英公之子;葬于九峰山;配王(长子黄汝霖出继给黄恭为嗣)广东南雄始祖;子二(黄汝霖、黄观)

黄昌期——盖公之子;葬于九峰山;配詹(其子黄准出继给黄敬为嗣);子一(黄准)

黄昌龄——华公长子;唐朝794年,官至大理寺评事,葬于前黄山;配孔;子三(黄岣、黄衍、黄峣)

黄昌朝——华公次子;字文曲,(766年农历4月14日-840年农历12月1日),唐朝798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县令,葬于九峰山之原;配康;子四(黄峰、黄倜、黄峻、黄献)

黄昌岌——莫公长子;唐朝贞元初,赐中宪大夫,葬于国欢院北;配郑;子二(黄涅盘、黄崇精)

黄昌裔——莫公次子;唐朝800年,官居汀州宁化县令;配周;子一(黄阮)

黄昌业——莫公三子;唐朝834年,官至户部郎中,世居福州闽县五虎山,葬于大田驿东山后浮苍茶园边;配周;子三(黄方山、黄乌山、黄道山)

黄恭——顶公之子;(746年农历7月28日-821年农历2月15日),唐朝780年进士,官工部员外郎;配陈(抱兄黄昌宗长子黄汝霖为嗣);子一(黄汝霖)

黄敬——明公长子;字衮干,(748年农历10月22日-822年农历12月8日);配林(抱兄黄昌期子黄准为嗣);子一(黄准)

黄建伊——晖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建亿——晖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建海——旭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建沪——旭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建池——旭公三子;余情不详。

第5世:

黄汝霖——昌宗长子;(759年农历7月16日-836年农历11月10日);配王;子一(黄琇)

黄观——昌宗次子;唐朝给事中,世居候官县东山,从候官县迁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配阮;子三(黄舜元、黄舜臣、黄舜俞)

黄准——敬公之子;(810年农历正月17日-880年农历11月21日);配王;子一(黄秃)

黄岣——昌龄长子;官至福州长史;配林;子一(黄如规)

黄衍——昌龄次子;官至潮州长史,遂居焉;配薜;子一(黄如现)

黄峣——昌龄三子;官至大理寺评事;配孔;子六(黄瑜、黄琰、黄璩、黄琚、黄瑶、黄璞)

黄峰——昌朝长子;字景耸;官至仪同三司使,为浙江兴化郡城阮巷始祖,葬于上寺西;配朱;子一(黄确)

黄倜——昌朝次子;字景周,(800年农历2月5日-880年农历12月12日),东黄始祖,葬上林东黄山;配朱;子一(黄滔)。

黄峻——昌朝三子;字景崇,唐朝834年进士,历任河南固始县丞,候官县令,谏议大夫;配孟;子一(黄碣)

黄献——昌朝四子;字景陟,(810年农历7月7日-881年农历11月15日),唐朝隐士,巩溪黄氏始祖,葬于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配赵(唐朝儒士赵自勤之女,合墓);子一(黄曹)

黄涅盘——昌岌长子;又名黄文矩,唐元和中,应闽王赐妙应大师,通志、郡志皆有载。

黄崇精——昌岌次子;又名黄忱童,号本寂大师,建蒙山寺,创抚州曹山禅院,唐天复间坐化,谥元澄,葬于曹山,通志、郡志皆有载。

黄阮——昌裔之子;官至金华主簿,葬于国欢院;配沈;子一(黄蟾)

黄方山——昌业长子;余情不详。

黄乌山——昌业次子;余情不详。

黄道山——昌业三子;余情不详。

第6世:

黄琇——汝霖之子;字裳冠,(812年农历9月19日-898年农历12月10日),唐文宗838年裴思谦榜进士,官刑部员外郎;配林;子一(黄韬)

黄舜元——观公长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舜臣——观公次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舜俞——观公三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秃——准公之子;字裳龙,(840年农历4月16日-915年农历10月15日);配徐;子一(黄德)

黄如规——岣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如现——衍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瑜——峣公长子;迁居陕西省长安市;余情不详。

黄琰——峣公次子;迁居四川省成都市;余情不详。

黄璩——峣公三子;迁居浙江省宁波市;余情不详。

黄琚——峣公四子;迁居广东省顺德县;余情不详。

黄瑶——峣公五子;迁居江西;余情不详。

黄璞——峣公六子;字景瞻,官至大理部事,居福建省候官县;前黄始祖,有“一门五学士”之美誉,配孔;子八即仁溉(进士三史擢第以父荫文林郎)、仁渥(馆阁学士教读太子正字)、仁滔(侍御史居兴教里)、仁藻(馆阁学士著作郎其裔居岩浔、七步上黄)、仁泽[唐乾宁乙卯(895年)科武状元,官节度巡官(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又名黄讽,累官至伪闽谏议大夫、节度巡官,始迁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白林,事迹载福州志。妣文氏,葬上林。(子二:慕华居仓山下林,慕风徙翁潭前黄)、仁济(馆阁学士其裔居上林、佘埔)、仁渭(著作郎徙惠安县文峰里)、仁滂(馆阁学士居惠安凤山)

黄确——峰公之子;官至虞部郎中,为黄石东井郡城阮巷南安清源峰之始祖;子一(黄珂)

黄滔——倜公之子,(840—911年)唐昭宗895年赵观文榜进士,官监察御史,时值唐室衰落,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割据福建一带,黄滔以文学儒士入王审知幕府座上宾,有《莆阳黄御史集》传世;尊为东里黄始祖。子一(黄珦)

黄碣——峻公之子;为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字德磊,谥忠义,赠司徒,从王审知由河南光州固始仕闽,闽小将,历官固始县丞,候官县令,福州通判,御史中丞兼谏议大夫,寻除漳州剌史,徙婺州剌史,迁威胜军节度副使,唐朝光890年董昌谋反,黄碣公以死争之,为董昌所害;子一(黄环)

黄曹——献公之子;字宜官,(828年农历2月10日-906年农历12月10日);子三(黄俶、黄珍、黄佩)

黄蟾——阮公之子;余情不详。

第7世:

黄韬——琇公之子;字建道,侍御史(839年农历正月21日-915年农历10月12日),配吴;子二(黄彬恭、黄彬敬)

黄德——秃公之子;字建德,(870年农历2月22日-948年农历10月2日);配洪;子一(黄源)

黄仁溉——璞公长子;著作郎;子一(黄允)

黄仁渥——璞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仁渭——璞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仁藻——璞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仁泽——璞公五子;唐乾宁武状元,节度巡官,福州仓山下林黄氏始祖。子二(慕风居翁潭、慕华居白林即下林)

黄仁济——璞公六子;(馆阁学士其裔居上林、佘埔)其子黄仲孚-----孙黄开------曾孙黄君卿-----元孙黄詹即黄汝詹居潮州(其弟黄汝方居鼎州)黄氏始祖为广东黄氏大族。

黄仁渭——璞公七子;(著作郎徙惠安县文峰里)余情不详。

黄仁滂——璞公八子;(馆阁学士居惠安凤山)余情不详。

黄珂——确公之子;迁居福州晋安县岵山莲花洋里;余情不详。

黄珦——滔公子;字玉卿,(870年农历2月5日-944年农历12月25日);配郑,配欧;子五(黄仁愿、黄仁颖、黄仁宪、黄仁愈、黄仁干)

黄环——碣公之子;字福周,赠承事郎,与儿媳林氏全家同时殉节于越州,全家百余口均遇害,赠大司徒,谥忠义,配康氏,崇祀忠义祠,从父难,赠承事郎,过继黄珍次子黄裕为嗣;子一(黄裕)

黄俶——曹公长子;字民玉,宋奉礼郎,迁居兴化府仙游县慈孝里大林,后分兴化府城南拱辰门,葬于白沙;配林;子一(黄祜)

黄珍——曹公次子;(870年农历5月28日-943年农历11月12日),唐天复901年,特旨录授奉礼郎,为从叔司徒;配赵(兴化后村南唐团练使赵仁泽之女,封安人,次子黄裕出继给黄环为嗣);子二(黄祐、黄裕)

黄佩——曹公三子;字民声,(879年农历正月25日-960年农历10月18日);配王;子(黄禄)

第8世:

黄彬恭——韬公长子;(863年农历10月26日-950年农历12月25日),官至工部员外郎;配陈;子三(黄徽卿、黄扬卿、黄昌卿)

黄源——德公之子;(895年农历11月8日-970年农历2月29日);配施;子二(黄永福、黄永禄)

黄允——仁藻之子;宋仁宗1049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郎;子一(黄堪)

黄祜——俶公之子;配郑;子二(黄通、黄遇迁江苏吴县醋库巷黄宅始祖)

黄祐——珍公之子;字福顺,(899年农历8月16日-970年农历10月25日),配林(秘书丞林徽之长姐,封安人);子二(黄达、黄逵)

黄裕——环公之子;字福富,;配林;子二(黄逞、黄遑)

黄禄——佩公之子;徙永福一都龙屿始祖(920年农历2月12日-1017年农历10月25日);配林;子二(黄连、黄运)

第9世:

黄徽卿——彬恭长子;(901年农历3月22日-979年农历10月15日),博学能文,唐未不仕;配王;子三(黄纬、黄纾、黄绩)

黄扬卿——彬恭次子;余情不详。

黄昌卿——彬恭三子;余情不详。

黄仁愿(原页)——珦公长子;字福禄,号吉庵,(896年农历正月16日-960年农历12月5日),官至江西上犹县令,居莆阳太湖子;配王延钧之女;子二(黄俊、黄仪)

黄仁颖——珦公次子;(900年农历3月15日-962年农历12月25日),字福佑,又字幼卫,号潘湖翁,五代泉州晋江潘湖人,家居潘湖,幼敏慧好学,善诗文。少年时代自耕自作,每日清晨时常登上狮山甲第亭攻读。917年春闱,考取明经学究及第,然918年进士科落第,深以为耻,复归潘湖家中,益研群书。累十载寒窗,终于925年通过会试,后唐927年中状元(该科取进士23人),937年农历12月,黄仁颖见朝政无所建言,便辞官归晋江潘湖欧厝里。谥号“文杰”。官至南唐端明殿内阁掌院学士。著有《黄状元文集》五卷。其诗《新都行》曰:“缥渺空中丝,朦胧道傍树。翻兹时间吹,惹彼花上露。悠扬丝意去,苒蒻花枝注。何计脱缠绵?天长春日暮”。;配欧阳(唐朝进士四门助教欧阳詹之曾孙女,唐朝837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之孙女,欧阳澥之长女,欧阳郴之妹);子三(黄偃赘因家贫无力攻书遂居舅父欧阳彬家为养子、黄伛居莆之太湖、黄佢居泉之龟山)

黄仁宪——珦公三子;字福迪,号莆斋,官至益州犀埔县令;配林(林蕴之孙女);子五(黄信、黄仿、黄伸、黄伓、黄佺)

黄仁愈——珦公四子;字幼迪,号宁斋,官至石州平夷县令,后裔居于莆阳县石庭;配林;子二(黄倔、黄价)

黄仁干——珦公五子;字幼连,号刺桐逸人,官至太常院奉礼郎,居黄巷里后街;配郑;子四(黄倜、黄仙、黄俶、黄傥)

黄永福——源公长子;字载寿,号永福,(926年农历5月17日-1000年农历12月2日);配陈;子二(黄明理、黄明白)

黄永禄——源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遇——祜公长子;江苏苏州吴县醋库巷黄氏始祖,析居南雄玑珠巷黄宅其裔明清开基于台湾高雄;配宋;子二(黄訚、黄阁)

黄通——祜公次子;开基于台湾台中;配周;子二(黄阙、黄闾)

黄达——祐公长子;字载道,(940年农历9月13日-1025年农历12月26日),以子宠贵,封大理评事,居浙江兴化县巩溪东协律;配陈(宋大理寺丞陈拱之妹,封安人,合葬后坑山南);子三(黄安、黄定、黄宠)

黄逵——祐公次子;字守道,以次子黄宁显贵,赠运判朝议大夫;配崔(清河崔子方之女,赠硕人);子四(黄宪、黄宁、黄宝、黄宽)

黄逞——裕公长子;赠朝议大夫;配何;子二(黄隽、黄完)

黄遑——裕公次子;(940年农历10月10日-1002年),寓京都,耋年居候官县道山黄宅;配薛(殿中丞薜峦之妹);子三(黄容、黄庸、黄亨)

黄连——禄公长子;官至礼部主事;配方(宋朝方慎言之妹);子二(黄宛、黄守)

黄运——禄公次子;(970年农历6月21日-1048年农历12月25日);配方;子一(黄享)

第10世:

黄纬——徽卿长子;余情不详。

黄纾——徽卿次子;(932年农历4月17日-1015年农历12月3日);配林;子六(黄评、黄说、黄让、黄德、黄捷、黄计)

黄绩——徽卿三子;余情不详。

黄俊——仁愿长子;余情不详。

黄仪——仁愿次子;余情不详。

黄偃——仁颖长子;南唐泉州乡贡进士,历任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年幼家贫无力攻书遂入赘于舅父欧阳郴家嗣子观嗣孙修“唐宋文坛八大家之一”。

黄伛——仁颖次子;举明经;居莆田太湖。

黄佢——仁颖三子;乡贡进士;居泉城龟山余情不详。

黄信——仁宪长子;余情不详。

黄仿——仁宪次子;余情不详。

黄伸——仁宪三子;余情不详。

黄伓——仁宪四子;余情不详。

黄佺——仁宪五子;余情不详。

黄倔——仁愈长子;余情不详。

黄价——仁愈次子;余情不详。

黄倜——仁干长子;余情不详。

黄仙——仁干次子;余情不详。

黄俶——仁干三子;余情不详。

黄傥——仁干四子;余情不详。

黄明理——福公长子;字明理,(951年农历4月19日-1030年农历12月3日);配王;子四(黄得真、黄得显、黄得康、黄得泰)

黄明白——福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隽——逞公长子;官至宋训导;配郑;子二(黄颢、黄显)

黄完——逞公次子;官至宋主簿,居兴化县云顶山双桂龟岭黄宅;配陈(潮州知州陈利和之女);子一(黄昱)

黄容——遑公长子;官至学正;配陈(兴化县宋三司判官陈昭素之女);子一(黄晃)

黄庸——遑公次子;字钽平,轻财乐施,人称长者;配郑;子一(黄太学)

黄亨——遑公三子;字钽亨,号长者,(980年农历4月15日-1055年农历2月3日),官至训导,世居候官县城东巩溪黄厝,有厚德,自奉簿,喜施予,乡闾感之;配徐;子一(黄中学)

黄阙——通公长子;由大林迁居兴化军城南门黄宅;配方(宋职方员外郎方峻之女);子一(黄中唐)

黄闾——通公次子;世居仙游孝慈里大林;配林(太常卿林茂先之女);子一(黄中康)

黄訚——遇公长子;配陈(秘书丞陈动之女);子一(黄中庾)

黄阁——遇公次子;配郑(宋兴化县太常博士郑子庄之女);子一(黄中赓)

黄安——达公长子;字锡居,官至宁海军长史;配陈说之女;子一(黄大学)

黄定——达公次子;字锡保,后改名为黄容,字锡忠;配林;子一(黄小学)

黄宠——达公三子;字锡甫,(990年农历正月8日-1071年农历10月15日),宋仁宗1034年进士,历任长寿县令,大理寺评事;配宋(江苏扬州府观察推官宋堂之长女,封安人);子一(黄中庸)

黄宪——逵公长子;官至长史;配薜峦之女;子二(黄愿学、黄志学)

黄宁——逵公次子;宋仁宗1065年进士,官至转运使;配陈;子一(黄勉学)

黄宝——逵公三子;配陈;子一(黄励学)

黄宽——逵公四子;官至朝请大夫;配蔡襄之女;子一(黄务学)

黄宛——连公长子;配蔡准之女;子一(黄炅)

黄守——连公次子;配方次彭之长女;子一(黄昙)

黄享——运公之子;(1000年农历10月10日-1078年农历8月19日),世居永福一都龙屿;配郑;子二(黄敏、黄毓)

第11世:

黄评——纾公长子;(959年农历6月19日-1036年农历12月3日);其时五代十国纷争避乱寓随父居江西安福青山寺,配曾;子一(黄正言)

黄说——纾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让——纾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德——纾公四子;(989年农历6月3日-1067年农历10月25日);配吴;子三(黄考、黄孝、黄昌)

黄捷——纾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计——纾公六子;余情不详。

黄得真——明理长子;配张;子三(黄中道、黄中宁、黄中富)

黄得显——明理次子;余情不详。

黄得康——明理三子;余情不详。

黄得泰——明理四子;余情不详。

黄时亨——演戈之子;宋朝大中大夫;子一(黄琮)

黄颢——隽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显——隽公次子;字长明,号玉庵,宋哲宗1094年进士,官至儋州知州,由兴化军城迁入仙邑的开族祖;配林;子二(黄渊、黄源)

黄昱——完公之子;字长昌,号田庵;配平;子一(黄沔)

黄晃——容公之子;余情不详。黄太学——庸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学——亨公之子;字嘉会,(1020年农历5月18日-1100年农历8月16日),居于候官县乌石山下道山里黄宅,宋仁宗1053年进士;配欧阳;子二(黄经、黄纬)

黄中庾——訚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赓——阁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唐——阙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康——闾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大学——安公之子;袭父恩补登仕郎;配方;子二(黄师孔、黄师孟)

黄小学——定公之子;配宋(宋瑜之长女);子二(黄师颜、黄师贡)

黄中庸——宠公之子;字长行,号军城居士,赠侍中,谥文正,为军城黄氏始祖(1029年农历正月4日-1110年农历9月7日),23岁中会元,宋仁宗1053年进士,历任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中奉大夫,太常院正卿,赐正三品冠带,后诰授侍中兼枢密副使,复以长曾孙黄丰,季曾孙黄府贵累赠光禄大夫。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实乃六世联登十二进士,公忠贞体国,善平冤案,能断奇案,与包拯、韩琦、欧阳修齐名,为官在朝,为蔡京所恶,自兴化县游洋乡广业里巩溪广宫宋洋中厝迁居兴化军城旧西门文赋里雷山巷,有诗选传世;配周(桂岭县令周辅成之女,南康知军周敦颐之妹,封淑人);子五(黄偊、黄仲、黄修、黄佃、黄伸)

黄愿学——宪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志学——宪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勉学——宁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励学——宝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务学——宽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炅——宛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昙——守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敏——享公长子;(1020年农历3月3日-1111年农历12月10日),1079年进士;配洪;子三(黄适、黄选、黄远)

黄毓——享公次子;居于永福白云龙井;配方;子三(黄造、黄进、黄近)

第12世:

黄正言——评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考——德公长子;(1019年农历3月15日-1100年农历12月3日);配张;子二(黄明旭、黄明晖)

黄孝——德公次子;世居江苏长洲黄厝;子二(黄明阳、黄明月)

黄昌——德公三子;字永盛,北宋1088年进士,官至南雄太守都漕运使,由江苏醋库巷迁莆田涵头街。居政公耋年徙广东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配莫氏复聘孙氏子二(黄澄溪、黄澄洛)

黄中道——得真长子;(1000年农历7月9日-1087年农历12月25日);配邬;子二(黄恭升、黄恭发)

黄中宁——得真次子;余情不详。

黄中富——得真三子;余情不详。

黄琮——时亨之子;字千方,宋哲宗1000年进士,先后任长溪县尉、福清县尉,历官30年,官致清廉;配王;子二(黄广、黄度)

黄渊——显公长子;字从深,号玉田,宋哲宗1094年与从兄黄偊同年登科,官至大理寺评事;配何;子二(黄良、黄有)

黄源——显公次子;字从泉;配陈;子二(黄锒、黄铕)

黄沔——昱公之子;字朝宗,北宋1100年进士,官至秘书阁修撰;配林;子四(黄南一、黄师锡、黄锜、黄镐)

黄经——中学长子;进士,官至临漳县令;配林;子二未详。

黄纬——中学次子;字长衢行木卅四宋绍圣丁丑年进士官江西泰和县丞宋神宗熙宁乙卯年八月十九日生宋高宗绍兴庚午年十二月十一日卒,配徐,子二(黄钧、黄钩)

黄师孔——大学长子;字宗鲁,以子黄国镇显贵,赠朝散大夫;配胡;子三(黄国镇、黄国录、黄国锺)

黄师孟——大学次子;字宗邹,宋神宗1082年黄裳榜进士,官至司法参军;配郑;子一(黄纵)

黄师颜——小学长子;配伊;子三(黄国鉴、黄国鏊、黄国鑫)

黄师贡——小学次子;配颜;子四(黄经、黄纬、黄纲、黄纪)

黄偊——中庸长子;字从吉;号梅庵(1049年农历5月8日-1141年农历8月15日)为游洋龙溪黄氏始祖,谥参藩,袭父恩,补承事郎,宋哲宗1094年进士,初以子彻贵,封奉礼郎,寻擢侍御史,朝散郎;复以长孙黄丰,季孙黄府贵,累赠节度判军副都统光禄大夫,配崔氏暨邱(兴化知县邱价之女)皆累赠夫人;子二(崔氏生黄彻,邱氏生黄龙)

黄仲——中庸次子;字从仁,号雷庵,晚号漳溪,(1053年农历3月3日-1120年农历10月25日)为漳溪黄氏始祖,以父恩,赐迪功郎,由兴化军城西文赋里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迁居漳州郡西林城之漳溪里,隐居不仕;配方,配苏;子二(黄徼、黄微)

黄修——中庸三子;字从善,号何岩,(1055年农历8月14日-1145年农历5月21日),官至翁源县令;配陈;子二(黄锺、黄锤)

黄佃——中庸四子;字从德,号东岩,(1057年农历12月26日-1128年农历4月16日),官至朝散郎;配戴;子二(黄徽、黄征)

黄伸——中庸五子;字从学,号北岩,(1060年农历12月2日-1130年农历7月22日),官至承事郎,居德仁里;配王;子二(黄汝贤、黄汝贵)

黄适——敏公长子;(1042年农历4月26日-1142年农历12月5日);配陈;子一(黄邦耀)

黄选——敏公次子;(1044年农历6月27日-1134年农历10月23日);配林;子二(黄龟年、黄岳年)

黄远——敏公三子;(1046年农历8月10日-1136年农历12月18日),官至莆田县令;子二(黄邦光、黄邦俊)

黄造——毓公长子;(黄邦达、黄邦伊)。

黄进——毓公次子;(黄延年、黄鹤年)。

黄近——毓公三子;(黄邦辉、黄邦杰)。

黄明旭——考公长子;配宋;余情不详。

黄明晖——考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明阳——孝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明月——孝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澄溪——昌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澄洛——昌公次子;讳云字鼎瑞一字景祥,号成斋。吴郡人,由父。幼自知学,年十二三已能授童子书,既冠入太学,文义益通达。为乡先生,后生慕从者,常百余人。淳熙八年特奏名,历官永州祁阳县主簿、建康监酒,以通直郎致仕,绍熙五年卒,年六十四。另谱载北宋徽宗1115年进士,历官永州祁阳县主簿、监建康酒库。淮西总所酒官谏议大夫,广西桂林知府,由长洲吴县醋库巷迁居福建莆田;配李氏刘氏夫人;子三(黄由字居正、黄甲字居富、黄田字居仁)

黄恭升——中道长子;配林;子二(黄宗兴、黄宗旺)

黄恭发——中道次子;余情不详。

黄广——琮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度——琮公次子;进士;子一(黄谅)

黄良——渊公长子;配朱;子二(黄柜、黄枢)

黄有——渊公次子;配蔡;子一(黄材)

黄锒——源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铕——源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南一——沔公长子;进士;余情不详。

黄师锡——沔公次子;进士;余情不详。

黄锜——沔公三子;以父荫赠将仕郎;余情不详。

黄镐——沔公四子;以父荫赠博罗知县;余情不详

黄钧——纬长子宋徽宗宣和乙巳年八月初五日生宋光宗绍熙癸丑年十二月初八日卒,配蔡氏子二(黄行知、黄行书)

黄钩——纬次子朝请郎配林氏子二(黄行达、黄行理)。

黄国镇——师孔长子;字子芳,宋哲宗1100年进士,官至福建提刑,《兴化郡志》有传;子一(黄希闵)

黄国录——师孔次子;配洪;子二(黄豫、黄潒)

黄国锺——师孔三子;配林;子一(黄希阊)

黄纵——师孟之子;字子泛;配张;子一(黄元会)

黄国佐——希颜长子;字鉴迁居湖南湘阴县河家塘;余情不详。

黄国璋——希颜次子;字鏊号髦士,家史称为“髦士府君”。在“江西填湖广”的浪潮中,于明朝洪武1368年离开老家江西泰和县鹅颈大邱乡,迁居湖南省长沙市澡湾镇,隶籍善化经铿,后父以子贵,被诰赠为文林郎、监察御史;子一(黄兴辅)

第13世:

黄彻——偊公长子;字常明,号太甲,(1090年农历8月15日-1168年农历6月21日),晚号巩溪居士,宋徽宗1124年进士,初授渤海县丞,转知辰溪县丞,寻擢麻阳沅州判官,嘉鱼平江县令,因忤权贵而致仕焉,囊无瀛金,宅无华阁,惟吟咏自娱,训督儿孙,由是孙曾雀起交货,皆公之德庆,尤邃理学,经指授者,多为闻人焉,其为文雄潭奇崛,诗词婉约,有唐人之风,所著有《巩溪诗话》十卷;配林(宋直秘阁学士兼广东提刑林孝泽之妹,封安人)复以长子黄丰,三子黄府贵,累赠节度判军荣禄大夫副都统太尉,配陈(宰相陈俊卿之姐,诰封安人累赠一品太夫人);子四(林氏生黄丰、黄廓,陈氏生黄府、黄廙)

黄龙——偊公之子;字常龙,号太乙。初名黄敌,御试前,帝所忌,命改名为黄龙,晚号龙溪端叟,(1112年农历8月5日-1200年农历12月11日),为龙溪檗谷黄氏始祖,宋高宗1160年进士,官至龙溪县令,由广业里游洋龙溪唐涯厝迁居龙溪县衙后,又迁居南关外仁和里;配方(进士龙溪县丞方元震之女),配施泽之女;子三(黄洲、黄涛、黄瀛)

黄徼——仲公长子;字常虎,号太丙;配颜;子二(黄楷、黄植入永春樟溪)

黄微——仲公次子;字常豹,号太丁;配苏;子二(黄名甫入永春坑园、黄各甫)

黄锺——修公长子;字器之,号定斋,理学大儒,为仙游来苏里何岩黄氏始祖,1169年进士;配卢;子二(黄希孔、黄希孟)

黄锤——修公次子;字嚣之,号方斋;配周(过继黄锺长子黄希孔为嗣);子一(黄希孔)

黄徽——佃公长子;字常麒;配林;子二(黄澄、黄清)

黄征——佃公次子;字常麟;配徐;子二(黄澈、黄洁)

黄汝贤——伸公长子;赐迪功郎;配谢,配陈;子一(黄启仁)

黄汝贵——伸公次子;配宋;子一(黄启仪)

黄邦耀——适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延年——选公之子;配赵;余情不详。

黄邦光——远公长子;字宋显;配周;子四(黄宏、黄守、黄寔、黄容)

黄邦俊——远公次子;字宋英,官至冀州知州;配宋;子三(黄定、黄庸、黄庠)

黄居政——澄洛长子;讳荃翁字居政又字世保,号寅斋、万石,晚号磐野居士,原居福建莆田县涵头街,其裔状元大学士黄士俊在《甘竹黄氏家谱序》中载:其后有荃翁字居政者,为宋淳熙间进士。另谱载宋孝宗1175年詹骑榜进士第一(即状元及第),官至朝散大夫,试中书舎人兼实録院同修撰兼侍讲。刑部尚书,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元配胡元功尚书女(诰封一品夫人)生三子:义方、义言、义齐,居江苏吴县,继配巫(诰封一品夫人);子四(黄源深、黄源大、黄源辅、黄源赞)葬吴县光福里邓尉山中峰东北黄氏祖坟犀牛望月穴。

黄居富——澄洛讳云公次子;讳田公从江苏吴县徙居于福建莆田县;余情不详。

黄居仁——澄洛讳云公季子;讳甲公守祖居江苏吴县醋库巷黄宅;余情不详。

唐桂州刺史开国公黄岸三十世孙明状元武英殿大学士黄士俊于崇祯庚辰仲秋望月顿首拜撰

标签: 黄居政

更多文章

  • 黄宫绣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宫绣

    黄宫绣(1720-1817)字锦芳,江西省宜黄县棠阴君山人。清代著名医学家。乾隆时代宫廷御医。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本名:黄宫绣字:锦芳所处时代:清代出生地:江西省宜黄县棠阴君山出生日期:1720年逝世日期:1817年黄宫绣出身

  • 黄百家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黄百家

    黄百家(1643年12月6日-1709年4月29日),乳名祝国,原名百学,字主一,号不失,又号耒史,别号黄竹农家,清初浙江余姚通德乡(今属梁辉镇)黄竹浦人。国子监生,黄宗羲第三子。本名:黄百家别名:乳名祝国,原名百学字:主一号:不失、耒史、黄竹农家所处时代:清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余姚通德乡(今

  • 黄淳耀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淳耀

    黄淳耀(1605年7月13日——1645年8月24日),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1643)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1645),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

  • 黄以周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以周

    黄以周(1828年-1899年),字元同,号儆季,又号哉生,浙江定海(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人。黄式三之子。幼承父教,以“传经明道”为己任。清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初任浙江分水县(今桐庐)训导。光绪十四年(1888年)赐内阁中书衔,十六年升教授。时年,江南学政黄体芳在江阴创建南菁书院,聘以周任讲

  • 黄翼升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翼升

    黄翼升(1818-1894),字昌岐,湖南长沙人。育於邓氏,冒其姓,入长沙协标充队长。累功擢都司、营官、江南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江宁复,加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西捻平,加云骑尉世职,合并为三等男爵;皇太后万寿庆典,加尚书衔。绘像紫光阁。光绪二十年,卒於军,赐恤,谥武靖,立功地建专祠。本名:黄翼升字:

  • 黄伯思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伯思

    黄伯思(1079—1118),字长睿,别字霄宾,号云林子,黄履孙,邵武(今属福建)人。北宋晚期重要的文字学家、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本名:黄伯思字:长睿、霄宾号:云林子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南平邵武出生日期:1079年逝世日期:1118年主要作品:《法帖刊误》主要成就:文字学家、书法家、

  • 黄恩彤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恩彤

    黄恩彤(1801—1883)原名丕范,字绮江,号石琴,别号南雪。宁阳县蒋集镇添福庄人。清末大臣。15岁获县试第一。1822年(道光二年)中举。1826年(道光六年)中进士。先后任刑部主事、刑部郎中、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广西乡试正考官、江南盐法道道员、江苏按察使。1842年香港割让《南京条约》主要签订人

  • 黄龟年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龟年

    黄龟年(1083年——1145年),字德邵,永福县(今福建永泰县)人。宋朝名臣。黄龟年三代迁徙三省三地,其走线是;江西丰城县沇江—江西庐陵吉水县—福建永福县—湖南靖州渠阳。本名:黄龟年字:德邵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庐陵吉水出生日期:1083年逝世日期:1145年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初任洺州

  • 黄培松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培松

    黄培松(1855-1925),字贤礼,号菊三。福建南安市洪梅镇山溪人,武状元出身。精通武艺。清光绪、宣统年间以琼州镇总兵,记名提督驻广东,曾率兵多次镇压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13年被袁世凯任为福建护军使,授陆军中将。1922年授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培威将军,加上将衔,1926年追授陆军上将。本名

  • 黄庶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庶

    黄庶(1019~1058),字亚夫、亚父,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双井十龙之一的黄湜(茂洵)之子,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父亲,双井黄氏六世,西汉丞相黄霸后裔。擅长诗文,有《伐檀集》传世。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时年二十五。历佐一府(长安府)三州(凤翔、许州、青州);1053年,青州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