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亢

陈亢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94 更新时间:2023/12/18 5:51:44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妫姓,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末年陈国人,陈国君主陈胡公第二十世孙。齐大夫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岁。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陈亢曾做过单父邑宰。《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其兄死,反对家人殉葬。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

基本资料

本名:妫亢

别名:陈亢

字:子亢,子禽

所处时代:东周春秋末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511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30年

主要成就:被宋真宗封为“南顿侯”

国籍:陈国

人物生平

陈亢原名妫亢,是陈胡公妫满的第20世孙,春秋末年陈国人。哥哥陈子车担任齐国大夫。陈亢十八岁入孔门,成为孔子的弟子,在孔子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孔子家语》中记载的孔子76位弟子中,陈亢名列第28位。《论语·季氏》第十三章载有子禽与伯鱼关于学诗、学礼的对话。

后来因为陈国不断遭受外敌入侵,为避免战乱而避难于卫国的河阳,以陈为姓,史称为陈亢,是陈州陈楼一带最早姓陈的人。死后其子陈德与陈瑶率领陈亢弟子20余人到陈国都城治丧,葬于今太康县城北10余公里的来凤岗。陈德守墓,后来就定居下来;陈瑶则子继父业,在陈国故地定居下来。故陈德被称为太康县陈氏的始祖,而陈瑶被称为淮阳陈州陈楼陈氏的始祖。

家族成员

二十世祖:陈胡公妫满

儿子:陈德、陈瑶

后代:陈岩

轶事典故

◎无为而治

陈亢担任鲁国单父邑宰时,遵循的是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

◎温良恭俭让

司马迁采录了《论语》中陈亢与子贡讨论孔子平时学习和周游列国的内容,写入《仲尼弟子列传》,“适是国必闻其政”的问题。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品行高洁,令各国诸侯尊敬,诸侯都拿国事向孔子请教,所以孔子能了解各国的政治情况。“温良恭俭让”这个成语,即典于此。

◎反对殉葬

陈亢的哥哥子车在卫国因病去世,他嫂子与家大夫商量要举办殉葬礼,对陈亢说:“您哥哥不幸去世,我们准备为他举行隆重的殉葬礼。”陈亢说:“殉葬并不合乎周礼。真要殉葬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才比较合适。因为哥哥在世时,是你们奉养的啊。”一句话说得嫂子和家大夫竟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

文献记载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篇》三十八篇:“陈亢,陈人,字子亢,一字子禽,少孔子四十岁。”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无陈亢(Gāng),但郑玄注《论(Lún)语》和《礼记.檀弓》都说他是孔子的学生。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学而)中说:“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贡弟子。’未知孰是。”陈亢(Gāng),字子禽。《尔雅》:“亢(gāng),鸟咙。”故名亢(Gāng)字子禽。

●《集解》引《家语》曰:‘名亢(Gāng)字籍’。案:‘亢(Gāng),字也;籍,名也。称亢(Gāng)籍者。

●《文十一年.左传正义》曰:‘古人连言名字者,皆先字后名。’《家语》非也。’籍亦鹊之假借,字亢(Gāng)者,”

●旧《项城县志》

●《太康县志》记载:“陈子禽,春秋时陈国南顿人,名亢,字子元,一名子禽,孔子弟子。”

论语文载

《论语·季氏》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学而》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yú)?抑与(yǔ)之与(yú)?……。

《论语·子张》第二十五章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后世纪念

●陈亢墓

子禽墓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北杨庙乡子禽墓村内。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子禽墓高2米,周长40米,墓冢为圆锥形。座落在一个土岗上。土岗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清乾隆9年(1744年)在墓周筑垣墙167米,墓前建有祠堂三楹及屏门,门悬有匾额,上书“先贤子禽氏祠墓”。现所有建筑俱毁,仅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清康熙五十年,一通立于道光五年。两通碑均在墓南陈庄。

●子禽墓村

《太康县志》和太康《陈氏家谱》记载,公元前430年,陈亢在卫国病死,家人将他的灵柩南迁,准备安葬在他老家南顿。可是南行至太康“来风岗”时,不知何因,家人把他安葬在岗子上了。其家人亦在此定居守墓,繁衍生息,“来风岗”因此更名为“子禽墓村”。

●石碑

清代及民国《蒙城县志●人物志》中均记载:“周,陈亢,字子禽。乾隆三十二年,邑侯淡如水立有陈亢故里碑。”

标签: 陈亢

更多文章

  • 琴牢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琴牢

    琴牢姓琴名牢,字子开,一字子张,又称琴张,卫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此人,而《孔子家语·弟子解》有其名。中文名:琴牢别名:琴张字:子开记载:《孔子家语·弟子解》琴牢姓琴名牢,字子开,一字子张,又称琴张,卫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此人,而《孔子家语·弟子解》有其名。《左传·昭公二十年》

  • 苏秦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秦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

  • 苏厉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厉

    苏厉(生卒年不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谋士。家中排行第四,二哥苏秦极负盛名,苏代也是早有耳闻,苏厉本身在战国风云乱世中独居一隅,并且史料不多,故不如苏秦、苏代有名。事迹以“苏厉谓周君”最为闻名。说客苏厉对周君说:“击败韩、魏联军,杀掉魏将犀武,攻取越国蔺、离石、祁等地的都是秦将白起。这是他巧于

  • 张仪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仪

    张仪(?-公元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公元前311年,

  • 陈轸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轸

    陈轸(“轸”的读音是:zhěn)(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夏地(颍川、南阳一带)人,纵横家、谋士。许多成语从他而来,比如画蛇添足、卞庄刺虎等。陈轸早年在秦国为官。秦惠文王十五年(前323年),陈轸出使齐国时,为齐国说服楚将昭阳退兵。后因与张仪争宠失败,于约秦惠文王十六年(前322年)离开秦国,到楚国为

  • 公孙衍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衍

    公孙衍,名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魏国犀首(官名。战国魏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最初出仕魏国,后为秦惠文王所用为秦将,因替秦国收复河西,而受封大良造。后离秦,再仕魏国,首倡联

  • 樗里疾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严君疾,嬴姓,名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西安西北),故称樗里疾,俗称樗里子。为人滑稽多智,秦人誉为“智囊”。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名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多谋,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拜为右更,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

  • 甘茂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甘茂

    甘茂(生卒年不详),姬姓,甘氏,名茂,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人,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国左丞相。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周赧王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

  • 甘罗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甘罗

    甘罗(生卒年不详),子姓,甘氏,名罗,下蔡人。战国时期政治家,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甘罗自幼聪明过人,进入丞相吕不韦门下,担任少庶子。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凭借功勋,得到秦王嬴政嘉奖,授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后来事迹,史籍无载。本名:甘罗所处时代:秦国民族

  • 魏冉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冉

    魏冉(?—约前264年),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战国韩邑,今河南省邓州市),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襄王,亦帮秦昭襄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