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文津

赵文津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80 更新时间:2024/1/20 10:09:50

津,男,汉族,1931年2月1日出生于天津市,北京市人,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1952年,赵文津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1954年,担任安徽321物探队队长;1956年—1958年,担任地质部西南物探大队副主任工程师;1958年—1972年,担任地质部物探矿研究所主任工程师;1972年—1977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生产办公室兼科技组综合组组长;1977年—1986年,担任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副司长;1986年—1990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务副院长;1990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文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市

出生日期:1931年2月1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北京市

人物经历

1931年2月1日,赵文津出生于天津市,北京市人。

1948年—195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10月—1954年5月,担任安徽321物探队队长。

1956年3月—1958年9月,担任地质部西南物探大队副主任工程师。

1958年9月—1972年5月,担任地质部物探矿研究所主任工程师。

1972年5月—1977年11月,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生产办公室兼科技组综合组组长。

1977年—1986年,担任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副司长。

1986年—1990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1990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矿业学部)。

主要成就

赵文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至2015年9月,赵文津先后从事青藏高原深部探测研究长达35年,已完成一条横穿青藏高原的地质地球物理大断面。主要发现有:

①喜马拉雅地块20km深处存在一个大的拆离层(原命名为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或拆离层),控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与喜马拉雅弧形地带地震发生规律(如2015年4月25日发生的尼泊尔大地震),控制喜马拉雅地壳增厚。

②查明了现代大陆碰撞带的结构及其演化,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下面有洋壳残片或下地壳物质,上地壳存在一巨大部分熔融层,宽达上百千米,厚达20km,在壳/幔之间存在一中间层,相当于含榴辉岩层或壳/幔混合层,印度地块在加厚地壳之下北伸展,没有发生断离或缺失,还提出构造岩浆成矿有五阶段。

③对羌塘盆地深部结构及找油气前景提出全新的看法。

④对昆仑山造山与柴达木盆地的构造成因提出新的认识,造山是南北地块在对挤中形成的,柴达木盆地则是弧后拉张形成的,柴达木盆地基底出现一裂谷带,沿昆仑山前延伸,并与深部有连通。

⑤祁连地块下面构造十分复杂,柴达木地块莫霍层向北俯冲到祁连地块之下,在南祁连与中祁连缝合带都出现了壳/幔之间的中间速度层,南北地块的岩石圈地幔在祁连地块之下形成相对俯冲之势。

⑥研发了一套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深部探测与研究方法,其中地球物理方法要深反射地震、广角地震、天然地震阵列三者结合和相互利用,地震法要与重力、大地电磁测深结合等,地球物理要与地质构造研究、地球化学方法相结合作地质解释等。

⑦提出从成矿空间和剥蚀保留角度评价成矿远景,以及基于深部矿田研究与找矿方法相结合的深部找矿评价方法等。

学术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赵文津先后发表论文80多篇,研究报告及专著5本。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6年6月

《西藏羌塘盆地深部结构构造与含油气前景预测》

赵文津

地质出版社

2011年1月

《探月与地学研究会文集2009》

赵文津

地质出版社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人员

2000年

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和构造研究(INDEPTH)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赵文津中信、熊嘉育、陈乐寿、蒋忠惕

赵文津院士获奖项目统计表

赵文津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赵文津认为,老师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科技问题非常重要,学习不要脱离现实,对自己关心的问题要钻研,弄清楚,到处都是你不清楚的问题,抓住一个小问题深入地研究下去,弄清楚它,然后写一篇短文,就非常好,搞研究首先是要有兴趣,愿意去想,同时在研究过程当中还能发现兴趣点,可能就能找到以后研究方向,发展方向,培养人才不是千篇一律的,学校因材施教很重要,老师对培养人才有极大热心很重要,当然作为学生一定要十分清楚,搞科研是艰难的,学校可以提供必要条件,老师,包括父母也可以提供必要帮助,但科研根本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要自己创,要自己奋斗,要有抗压能力,对逆境要有思想准备。

赵文津认为,学生们要有战略思想、新思维,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奋发图强,抓住科学问题,勇攀科学高峰;不依赖于单一技术,利用多学科进行矿产勘查,用地球物理方法解决地质问题。还希望学生们珍惜当下时光,趁着年轻做一些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不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要坚定信念地走下去。

讲座报告

2015年4月22日,赵文津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楼七层第九会议室进行了地理科普讲座,向同学们展示了地理的美丽与趣味。

2017年11月25日上午,应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会邀请,赵文津做客该院“院士讲堂”,结合自己多年来生活以及工作的经历以“新时代,新要求,任重而道远”为题做了报告。

2019年9月22日,赵文津应邀在长安大学北渭水校区北辰楼会议中心报告厅为该校师生作题为“从事地球物理工作67年的体会”报告。

赵文津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07年

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地震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部委联合颁发)

2006年

四光地质科学奖

2003年

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98年

首届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

1980年

30年找矿功勋物探大队(地矿部颁)

1954年

地质部模范物探队队长

社会任职

赵文津担任中国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中国地震现代科技研究中心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国土资源部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调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土资源部探月科学家小组组长。

人物评价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工作生涯中,赵文津先后为国家发现了多个巨型矿床,为解决国家急需的资源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赵文津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中国地质事业上,无论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矿产勘察,始终秉承着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数十年如一日,用无数的辉煌成绩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地球》评)

赵文津同志是地质、物化探紧密配合找矿思路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赵文津为传播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评)

赵文津对矿产勘查和地壳深部探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及综合运用解决实际与理论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地质调查局评)

标签: 赵文津

更多文章

  • 郑健超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健超

    郑健超,男,汉族,1939年10月6日出生于广西南宁,广东中山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电压技术专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广核集团科技委名誉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63年,郑健超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63年—1965年,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毕业

  • 郑绵平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郑绵平

    郑绵平,男,汉族,1934年11月17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盐湖学和地质矿床学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矿产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56年,郑绵平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至1957年,在化

  • 周邦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邦新

    周邦新,1935年12月29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核材料、核燃料元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学科带头人之一。1956年周邦新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65年至1966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冶金系、纽卡斯尔大学冶金系进修;1960年至

  • 周世宁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世宁

    周世宁,男,汉族,1934年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矿山瓦斯防治专家、安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世宁于1950年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入天津的中国矿业大学学习;1953年,从中国矿业大学(天津)采矿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工作;1999

  • 周永茂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永茂

    周永茂,男,汉族,1931年5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国共产党党员,核反应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1955年,周永茂获得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55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至1956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

  • 曹湘洪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湘洪

    曹湘洪,男,1945年6月出生于江苏江阴,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1967年曹湘洪从南京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橡胶厂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聚合车间主任、书记、副厂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当选

  • 柴立元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柴立元

    柴立元,男,汉族,1966年9月29日出生,江西省万年县人,冶金环境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资源综合利用主题专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

  • 陈芬儿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芬儿

    陈芬儿,男,汉族,1958年4月7日出生于江西崇仁,有机化工原料药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芬儿于1988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硕士学位后进入武汉化工学院制药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99年获得四川大学博士学位;20

  • 陈建峰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建峰

    陈建峰,1965年8月29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于1986年从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6月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至北京化工大学工作;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

  • 陈祥宝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祥宝

    陈祥宝,1956年4月25日出生于江苏常熟,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祥宝于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4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