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蒂奥莱(PierreTiollais),1934年出生,法国国籍,分子生物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巴斯德研究所教授。比·蒂奥莱于1968年获得巴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72年任职于巴黎医院;1982年任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988年任巴斯德研究所教授、INSERMU163研究室主任;1991年任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斯拉里博伊西埃医学院教授,同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4年任巴黎第七大学和巴斯德研究所荣休教授。比·蒂奥莱主要从事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比·蒂奥莱
外文名:PierreTiollais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934年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34年,比·蒂奥莱(PierreTiollais)出生。
1960年,任巴黎医院实习生。
1967年,任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INSERM)研究员。
1968年,获得巴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72年,任职于巴黎医院;同年,任LariboisièreSaint-Louis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副教授。
1982年,任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室主任。
1988年,任巴斯德研究所教授、INSERMU163研究室主任。
1991年,任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斯拉里博伊西埃医学院教授;同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4年,任巴黎第七大学和巴斯德研究所荣休教授。
主要成就
比·蒂奥莱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比·蒂奥莱在国际上第一个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组全克隆成功,并第一个报告了其全顺序;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等HBV基因的全顺序和基因组的组织结构的阐明,将乙肝病毒的研究推进到分子水平的新阶段,这项成就获得国际上的承认和引用;他在基因工程疫苗和乙肝与肝癌等方面都做出了研究及贡献。
学术论著
比·蒂奥莱编著的论著有《ThehepatitisBvirus》《Identificationofasecondhumanretinoicacidreceptor》《NucleotidesequenceofthehepatitisBvirusgenome(subtypeayw)clonedinE.coli》《Identificationofaretinoicacidresponsiveelementintheretinoicacidreceptorβgene》《Sequenceofsimianimmunodeficiencyvirusfrommacaqueanditsrelationshiptootherhumanandsimianretroviruses》《PresenceofintegratedhepatitisBvirusDNAsequencesincellularDNAof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Nucleotidesequenceofthevisnalentivirus:relationshiptotheAIDSvirus》《HepatitisBvirusDNAintegrationinasequencehomologoustov-erb-Aandsteroidreceptorgenesinahepatocellularcarcinoma》等。
学术交流
发明专利
比·蒂奥莱人才培养
讲学讲座
截至2017年11月,比·蒂奥莱已来中国讲学交流20余次,带来实验材料,举办短期学习班。
培养成果
比·蒂奥莱指导培养的学生有巴斯德研究所教授AnneDejean-Assémat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比·蒂奥莱在基因工程疫苗和乙肝与肝癌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比·蒂奥莱是最早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结构的国际知名学者。”(《经济参考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