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斯瓦·马蒂(FrancoisMathey,1941年11月—2020年12月8日),法国国籍,化学家,德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生前是中法有机磷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有机磷功能分子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弗朗斯瓦·马蒂于1961年—1963年就读于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65年获得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化学硕士学位;197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任郑州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任河南省有机磷功能分子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2020年12月8日逝世,享年79岁。弗朗斯瓦·马蒂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弗朗斯瓦·马蒂
外文名:FrancoisMathey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巴黎
出生日期:1941年11月
逝世日期:2020年12月8日
毕业院校:巴黎第六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8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生平
1941年11月,弗朗斯瓦·马蒂出生于法国巴黎。
1963年,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1964年—1980年,在IRCHA做化学研究(工业领域)。
1965年,获得巴黎第六大学化学硕士学位。
197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博士学位。
1980年—1988年,在SNPE做化学研究(化学公司)。
1986年—2003年,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教授。
1989年,先后任法国科学研究院一级研究员,特级研究员。
1998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2003年—2008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
2005年,任郑州大学教授。
2008年—2016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2008年9月,任郑州大学国际磷化学实验室主任。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任河南省有机磷功能分子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
2020年12月8日,逝世,享年79岁。
主要成就
弗朗斯瓦·马蒂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弗朗斯瓦·马蒂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研究。他开创并深入进行了磷杂环化学,有机磷配合物和低配位磷化学等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加深和拓展了人类对有机磷化合物的认识,促进了有机磷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专利
据2022年10月郑州大学官网显示,弗朗斯瓦·马蒂登记专利50多项。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和郑州大学官网显示,弗朗斯瓦·马蒂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出版著作4部,被引用12100次,H指数为49。
弗朗斯瓦·马蒂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弗朗斯瓦·马蒂为中国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50多名。
平台建设
弗朗斯瓦·马蒂促成郑州大学与法国科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法国科学院和雷恩第一大学建立了“中法有机磷功能材料实验室”;促成郑州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建立合作,使得郑州大学化学系本科推免生可以到南洋理工大学继续深造。
讲授课程
弗朗斯瓦·马蒂在郑州大学给学生开设的课程包括《金属有机化学》《化学金属转换》《同类催化》等。
弗朗斯瓦·马蒂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弗朗斯瓦·马蒂曾担任法国化学会副主席、主席和多家国际专业杂志主编。
人物评价
弗朗斯瓦·马蒂在有机磷化学、过渡金属化学等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评)
弗朗斯瓦·马蒂为中国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评)
弗朗斯瓦·马蒂是一位“和蔼、幽默、风趣、温文尔雅”的法国人。(郑州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