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琴森(WilburNormanChristiansen),1913年8月9日出生于墨尔本郊区埃尔斯特威克,澳大利亚国籍,天文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生前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克里斯琴森于1934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理学士学位;1935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理硕士学位;1953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9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7年4月26日病逝。克里斯琴森教授是“二战”后“新一代射电天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克里斯琴森
外文名:WilburNormanChristiansen
国籍:澳大利亚
出生地:墨尔本埃尔斯特威克
出生日期:1913年8月9日
逝世日期:2007年4月26日
毕业院校:墨尔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59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34年、1935年和1953年,先后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理学士、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
1959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4月26日,病逝。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克里斯琴森教授是“二战”后“新一代射电天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与美国天文学家各自首次探测到至关重要的宇宙21厘米波长氢谱线。发展了“克里斯琴森十字”(组合天线阵射电望远镜),成为今日占重要地位的组合望远镜的原型。50年代初发展了“综合孔径”的理论和方法,依靠手摇计算机完成了对太阳综合图象的实验观测,这较之诺贝尔奖成果——“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实验先行近十年。
荣誉表彰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