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IeohMing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出生于广东广州,原籍浙江兰溪,祖籍江苏苏州,美国国籍,土木专家,建筑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生前是PeiPartnershipArchitects建筑顾问。贝聿铭于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44年入读于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5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1948年获得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48年—1960年任职于韦伯纳普建筑公司(Webb&KnappRealEstateCorp);1958年—1965年任职于I.M.Pei&Associates;1966年—1989年任职于I.M.Pei&Partners;196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0年起任PeiPartnershipArchitects建筑顾问;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19年5月16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2岁。贝聿铭毕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贝聿铭
外文名:IeohMingPei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广州
出生日期:1917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2019年5月16日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
主要成就:196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祖籍:江苏苏州
人物生平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IeohMingPei)出生于广东广州。
1927年,入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
1935年,入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之后转至麻省理工学院(MIT),改学工程专业。
1939年—1945年,任职于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
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
1944年,入读于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45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获得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1948年—1960年,任职于韦伯纳普建筑公司(Webb&KnappRealEstateCorp)。
1955年,将韦伯纳普建筑公司建筑研究部改组为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并独立执业。
1958年—1965年,任职于I.M.Pei&Associates。
1960年起,离开韦伯纳普建筑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1966年—1989年,任职于I.M.Pei&Partners。
196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0年起,任PeiPartnershipArchitects建筑顾问。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9年5月16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2岁。
主要成就
贝聿铭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2年12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贝聿铭有超过50项建筑设计作品,其中半数以上获奖。包括医院、学校、图书馆、公用建筑等有30余所,博物馆等有12所。1961年—1967年,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中逐步形成个人风格。1968年—1978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设计的成就得到世界盛誉。应法国总统邀请设计的卢浮宫扩建是其一生建筑事业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将为20世纪建筑留下杰出之篇章”。贝聿铭对北京城市规划提出过重要建议,为北京城市建设规划起到了推动作用。
设计获奖
代表作品
贝聿铭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贝聿铭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的祖父贝理泰擅长理财,被当地知县看重,聘请他做幕僚。后来又协助陈光甫、庄得之于1915年创办了上海银行,1917年曾出任苏州分行经理。还促使中国旅行社的成立并兼任中国旅行社苏州分社经理;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曾供职于盛宣怀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公司统计部。1914年,进入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先后担任广州、香港、上海分行经理及总行副总经理。1946年3月,又出任中央银行总裁。1973年贝祖诒任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办事董事;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1927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5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贝祖诒原来希望贝聿铭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婚姻家庭
贝聿铭的妻子的名字是卢爱玲,两人育有三子一女,长子贝定中、次子贝建中、幼子贝礼中都子承父业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女儿贝莲从事法律行业。
人物评价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学院评)
“贝聿铭是现代建筑史上‘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他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贝聿铭这个名字,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新民晚报》评)
“贝聿铭是建筑界的‘华人之光’。”(中国新闻网评)
“贝聿铭是‘仍在实践中的晚期现代主义中的最杰出的一员’。”(传记作家卡特·怀斯曼评)
“贝聿铭是一名少见的能同时吸引房地产开发商、企业界领袖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师之一,他所有的作品,从商业摩天大楼到艺术博物馆,都代表了前沿与保守之间的谨慎平衡。”(《纽约时报》评)
“贝聿铭努力探索一条把现代建筑特征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统一的可行之路,为丰富中国新建筑发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贡献,为北京城市建设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评)
“贝聿铭是全球许多地标性建筑背后的男人,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因几何精度、朴实的外表以及自然灯光而享誉世界。”(英国广播公司评)
“贝聿铭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最伟大的一位。”(建筑媒体ArchDaily评)
人物影响
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