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鹏,1966年12月9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988年,王云鹏本科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系;1994年,硕士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1997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历任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院长,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兼汽车运输工程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处处长,长春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飞行学院院长(兼)等职务;2016年10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2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王云鹏长期致力于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云鹏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
出生日期:1966年12月9日
毕业院校:吉林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4年8月—1988年7月,王云鹏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汽车系,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8年7月—1997年8月,任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助教、讲师。
1991年8月—1994年3月,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4年3月—1997年6月,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7年9月—1999年8月,任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
1999年12月—2000年6月,任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院长。
2000年6月—2008年5月,任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其间:2003年,被选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4年,被选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2001年9月—2002年9月,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交通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4年11月—2008年5月,任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
2008年5月—2009年11月(一说2010年6月),任长春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0年4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后兼任飞行学院院长(至2017年1月)。
2016年10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职务任免
2022年9月3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王云鹏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主要成就
王云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云鹏长期从事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创立了车路协同前沿发展方向,在行车安全监测、路网联动控制、路车融合控制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重要的工程应用成果;从空、地、信融合和多学科交叉角度,开展综合交通路网运行可靠性、车路智能协同与安全控制、空地协同交通应急指挥、智慧综合交通枢纽协同运行与安全保障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学术著作
根据2021年11月北航官网显示,王云鹏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SCI/EI论文96/67篇。
科研获奖
根据2021年11月北航官网显示,王云鹏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与国家奖不重复的省部级一等奖4项(均排第一)。授权发明专利51项(排第一)。
王云鹏人才培养
人才理念
王云鹏认为,应该在综合分析学校优势和国际领域学术前沿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建设研究中心,对标国际一流,实施重点突破。同时,将已有的交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做大做强,实施学部制,将过去分散的资源配置集中起来,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协同创新和学科交叉型学术人才培养。
教学建设
根据2021年11月北航官网显示,王云鹏主编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
教学成果
王云鹏荣誉表彰
社会兼职
人物评价
王云鹏为中国车路智能协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江日报》评)
王云鹏是中国国内车联网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合肥日报》评)
王云鹏擅长围绕国家和行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在多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