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志,1955年9月30日出生于甘肃兰州,生物制品与生物药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物制品检定首席专家。王军志1985年获兰州医学院药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B课程)分子药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1995年在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2010年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2010年—2015年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2016年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主要从事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检测科研管理工作和生物药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军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5年9月30日
毕业院校:三重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甘肃兰州
人物履历
1955年9月30日,王军志出生于甘肃兰州。
1978年,入读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
1982年,从兰州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5年,获兰州医学院药理学硕士学位。
1986年—1988年,任兰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1988年—1989年,赴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学习深造。
1993年,获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B课程)分子药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1995年,在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做博士后研究。
1995年—1998年,进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化室工作。
1998年—2001年,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化室副主任、所长助理兼生化室主任。
2001年—2010年,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
2010年—2015年,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
2011年,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2016年,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王军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军志在中国生物制品检验检定应用性科学研究领域,主持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技术药物质量评价技术体系和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GLP)平台,整体提高了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水平及安全保障能力;攻克了大流行流感疫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难关,使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率先在全球上市。在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重大药害事件查处、国家生物制品批签发、国家疫苗监管体系建设及药品监管决策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创新生物药成果转化及参与国际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论著
截止到2022年5月,王军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Lancet),Nature,Science等杂志发表的SCI论文110余篇,主编《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和《生物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其他部分论著如下:
[1]张翊,王军志,吴勇杰.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纯化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0,16(5):4.
[2]王军志,丁锡申.国外重组细胞因子药物研究新动向[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7,4(2):6.
[3]张翊,王军志,吴勇杰.超氧化物歧化酶药用研究的进展[J].药学学报,2003,38(1):4.
[4]饶春明,张翊,韩春梅,王军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胰蛋白酶切肽图分析[J].药学学报,2000,35(5):3.
[5]毛群颖,郝春生,张霞,等.人免疫球蛋白中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效价的测定[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38(1):4.
[6]白东亭,祁自柏,王军志.我国生物芯片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4,17(5):2.
[7]王兰,王军志.关于生物制品残余DNA质量控制问题[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8):7.
[8]刘长暖,刘兰,王军志,etal.应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干扰素效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9,12(1):3.
[9]王军志,赵阳,陈国庆,等.重组人干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1,8(4):3.
[10]高凯,王军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治疗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20(10):5.
[11]毛群颖,李凤祥,王军志,等.开封农村地区婴幼儿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中和抗体水平及流行趋势[C]//第四届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0.
[12]杨英,饶春明,王威,等.液质联用分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肽图[J].药学学报,2006,41(8):5.
[13]李珊珊,李波,王军志.药物毒性病理学概述[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6):3.
[14]饶春明,刘兰,王军志.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研究[C]//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学术会议.1999.
[15]李永红,王军志,饶春明,etal.人vasostatin的克隆、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30(3):447—452.
[16]高凯,陶磊,王军志.重组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9):8.
承担项目
截至2013年1月,王军志主持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等23项课题。其承担部分项目如下: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
2013年
人H7N9禽流感疫苗抗原国家参考品
国家H7N9疫苗研发应急专项课题
|
2016年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十三五”总体组
|
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
国家1035工程重点项目
|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
2005年12月
第47届美国血液学年会
美国
|
2006年6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大流行流感防治的疫苗研讨会
美国
|
2006年9月
2006年美国药典委员会年会
美国
|
2007年4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的INNAD-HOC会议
瑞士
|
2007年6月
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
天津
|
2007年10月
第九届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
北京
|
2008年4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疫苗批签发技术指南起草成员会议
埃及
|
2008年7月
全国药检工作座谈会
兰州
|
2008年10月
第59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08年12日
第一届重组技术药物质量标准研讨会
厦门
|
2009年5月
加拿大&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
加拿大
|
2009年7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仿制药指南专家会
加拿大
|
2009年7月
生物制品仿制药研讨会
加拿大
|
2009年9月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与批签发管理国际研讨会
河北
|
2009年9月
首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
天津
|
2009年9月
美国药典会(USP)科学年会
加拿大
|
2009年10月
第60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10年1月
2010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会议
北京
|
2010年7月
2010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座谈会
开封
|
2010年7月
甲型H1N1流感疫苗效力检测方法经验及未来检测策略研讨会
加拿大
|
2010年10月
多糖与结合疫苗质量分析培训研讨班
北京
|
2010年10月
第61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会议
瑞士
|
2010年11月
第三届艾滋病疫苗临床实验室管理规范(GCLP)培训研修班
北京
|
2010年11月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生物制品研发新进展论坛暨中国药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
天津
|
2011年1月
2011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会议
北京
|
2011年3月
美国药典会生物制品总论专家委员会会议
美国
|
2011年5月
外源因子检测新技术和风险评估的学术研讨会
美国
|
2011年5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生物制品中发现外源因子污染后的风险评估指导原则(草案)修订专家会
美国
|
2011年5月
EV71疫苗质量控制与评价研讨会
北京
|
2011年7月
2011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座谈会
乌鲁木齐
|
2011年10月
第二届EV71疫苗质控标准及评价研究讨论会
北京
|
2011年10月
第62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11年10月
第12界发展中国家疫苗企业互联网年会
厦门
|
2011年10月
美国药典委员会(USP)2011年科学与标准研讨会
美国
|
2011年12月
2012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北京
|
2011年12月
美国药典委员会(USP)宿主DNA残留检测和总蛋白检测专家组会议
美国
|
2012年3月
病毒疫苗质量控制研讨会暨新型EV71疫苗研究和质控研讨会
北京
|
2012年4月
第一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疫苗和生物治疗产品标准化研究和监管评价协作中心”会议
瑞士
|
2012年7月
2012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座谈会
银川
|
2012年7月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北京
|
2012年10月
第63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会议
瑞士
|
2012年11月
中国药学会生物药品与质量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生物制品质量评价创新研究与发展趋势论坛
南京
|
2013年1月
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北京
|
2013年2月
美国药典会生物制品总论专家委员会会议
美国
|
2013年3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疫苗监管体系地区联盟特别工作组委员会会议暨第二届西太平洋区国家疫苗监管体系研讨会
菲律宾
|
2013年4月
H7N9流感疫苗和诊断试剂防控产品应急检验联席会议
北京
|
2013年5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生产用细胞库特性描述建议实施研讨会和上市后疫苗中发现的外源因子监管风险评估非正式磋商会议
北京
|
2013年8月
手足口病疫苗研究与质量控制研讨会
北京
|
2013年11月
美国药典2010-2015总论部分生物分析方法专家委员会会议
美国
|
2013年12月
生物仿制药政策法规及技术指导原则高层研讨会
北京
|
2014年3月
第2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疫苗标准化研究和监管评价合作中心”会议
德国
|
2014年5月
014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及生物医药监管科学分论坛
上海
|
2014年7月
2014年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座谈会
吉林
|
2014年7月
2014年生物技术药物理化特性分析与质量研究技术研讨会
北京
|
2014年8月
埃博拉病毒核酸诊断试剂应急参考品研制方案研讨会
北京
|
2014年10月
2014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四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
南京
|
2014年10月
第65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14年11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伤寒结合疫苗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原则》实施研讨会
北京
|
2014年12月
埃博拉病毒核酸诊断试剂应急检测用参考品标准研讨会
北京
|
2015年9月
“浙江省药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浙江
|
2015年10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中期会议
北京
|
2015年10月
第66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16年1月
“乙脑减毒活疫苗国际标准品及病毒蛋白质结构分析合作研究”课题启动暨中期汇报研讨会
北京
|
2016年3月
国际生物标准品研讨会
英国
|
2016年6月
全球合作应对传染病策略研讨会
韩国
|
2016年6月
第三届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中心网络疫苗标准化会议
韩国
|
2016年9月
扰素和其它细胞因子报告基因法生物活性检测技术平台培训及研讨会
|
2016年9月
2016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生物医药监管科学”暨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研讨会
上海
|
2016年10月
第67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16年11月
2016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
珠海
|
2017年5月
第三届疫苗研究及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
北京
|
2017年10月
第68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18年8月
2018年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西安
|
2018年9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四届疫苗标准化合作中心网络会议
北京
|
2018年9月
疫苗研发及质量控制进展国际研讨会
北京
|
2018年10月
第69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年会
瑞士
|
2019年5月
干细胞研发进展与质量评价学术论坛
北京
|
2019年10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会议
瑞士
|
2020年6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EV71疫苗指南制订网络国际会议
|
2020年7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冠病毒病(COVID-19)检测方法工作组视频会议
|
2021年4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类似药指南修订工作组网络会议
|
2021年4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传染病预防性mRNA疫苗质量、安全及有效性评价法规考虑要点网络咨询会议
|
2021年6月
中国科技部—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联合科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2021年6月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北京
|
2021年10月
第74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会议
|
2022年4月
第75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网络会议
|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
2000年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控标准、标准品的研究和制订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03年
病毒载体基因技术治疗药物质控方法的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04年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质控标准、标准品的研究和制订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5年
生物芯片产品质量控制平台及系列生物芯片诊断试剂的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06年
符合国际GLP规范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6-药-2-003)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06年
重组人干扰素-γ与参考品圆二色谱图对比分析
药物分析杂志第二届普析通用杯优秀论文奖三等奖
|
2008年
符合国际GLP标准的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平台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8年
血管抑制剂抗肿瘤新药的药物设计、千克级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
2008年
重组人I-CTLA4Ig在大鼠体内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
2010年
大流感(H5N1、H1N1)疫苗、诊断试剂研发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2年
大流行流感疫苗、诊断试剂评价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7年
生物药品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体系
创新药物奖特别贡献奖获
|
2018年
全球消灭脊灰行动计划关键疫苗(国家I类新药sIPV及bOPV)的研发及应用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20年
聚乙二醇定点修饰重组蛋白药物关键技术体系建立及产业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王军志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截至2020年9月,王军志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40余人。
王军志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
2002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2009年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
|
2009年
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2010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2011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2011年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年度先进奖
|
2012年
推动“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提名奖
|
2013年
白求恩奖章
|
2014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2017年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
2019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21年
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
1986年
“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
|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
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
2008年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第七届药品标准物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08年
《药物分析杂志》副主编
|
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
|
2011年
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1年
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卫生应急保障组委员
|
2012年
中国药学会第23届理事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
2013年
H7N9流感疫苗和诊断试剂防控产品应急检验领导小组副组长
|
2013年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
|
2016年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第九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16年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组长
|
2018年
中国药学会第24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
|
2021年—2025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主任
|
2021年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
|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十一五”总体专家组成员
|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十二五”总体专家组成员
|
“三重”项目生物技术药物责任专家
|
美国药典会生物制品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药学会生物制品与质量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
|
中国药学会第24届理事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标准化(ECBS)专家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王军志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把握国际生物药物质量标准研究前沿动态,开展前瞻性研究,在中国创建了国际水平的生物技术药物、疫苗质量控制以及安全评价关键技术体系,为确保中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药物质量、安全有效和促进产业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王军志是中国生物药学界的著名专家,为中国生物制品批签发质量审核体系的建立和生物制品国际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做出了关键贡献。”(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评)
“王军志长期为提高中国药品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