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隆,男,汉族,1950年9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中国工程院院士,肝脏移植及肝脏外科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名誉院长。1976年,陈肇隆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1976年至1985年,在台北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工作;1981年至198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工作;1983年至1983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工作;1985年至1992年,在基隆长庚纪念医院工作;1990年至1993年,在长庚大学工作;1994年至2001年,在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工作;1999年至2003年,在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工作;2003年至2015年,担任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担任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名誉院长。陈肇隆主要从事活体肝移植、肝脏移植、肝脏外科等研究领域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肇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台湾省高雄市
出生日期:1950年09月29日
毕业院校:高雄医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菲律宾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当选国际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0年9月29日,陈肇隆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
1963年,毕业于高雄市立第七初级中学。
1963年至1966年,在高雄中学学习。
1969年9月至1976年6月,在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学习,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76年7月至1985年3月,在台北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工作。
1981年12月至1982年12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工作。
1983年1月至1983年10月,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工作。
1985年4月至1992年10月,在基隆长庚纪念医院工作。
1990年8月至1993年7月,在长庚大学工作。
1994年12月至2001年7月,在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工作。
1999年9月至2003年2月,在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工作。
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担任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15年1月,担任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陈肇隆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4年,陈肇隆完成亚洲首例成功的肝脏移植手术,并率先采用脑死亡定义,促成台湾在1987年达成亚洲第一个脑死亡器官移植立法。1994年,完成台湾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1997年,完成亚洲首例一肝两受的劈离式肝移植;1997年,完成全球首例未输血活体肝移植;1999年,完成台湾首例成人活体肝移植;2002年,完成华人首例活体双肝移植;2013年,完成台湾首例超减体积肝移植;2015年,达成1400例肝脏移植手术。
学术论著
据2022年6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肇隆发表SCI学术论文400余篇。
学术交流
据2022年6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肇隆获邀在国际及海外医学会议演讲300余场。
陈肇隆人才培养
培训医师
据2022年6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肇隆培训中国国内外肝脏移植医师300余名,并积极协助中国国内外大学医院发展肝脏移植。
讲座报告
2019年4月27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教楼学术报告厅,陈肇隆应邀以“一个医疗工作者的养成与社会关怀”为主题为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医学生带来了学术报告。
2019年6月10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举办庆祝南京医科大学建校85周年系列活动,邀请陈肇隆作题为《一个医生的养成与社会关怀》的专题报告。
陈肇隆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陈肇隆是台湾及亚洲肝脏移植的开拓者,被尊称为亚洲肝移植之父。陈肇隆对活体肝移植的技术与策略发展出多项创新与改良,并获得领先世界水平的成绩。陈肇隆担任多项学术期刊编委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医疗合作与人道援助,为增进全民健康、提升医疗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陈肇隆以医疗不藏私的理念,积极协助中国国内外大学医院发展肝脏移植高端医疗,并热心投入医援国际。(西安交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