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沈其荣

沈其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91 更新时间:2023/12/22 4:37:07

沈其荣,1957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土壤肥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其荣于1982年从江苏农学院土毕业,考取南京农学院植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担任英国伦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担任南京农业大学资环系系主任,同年晋升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担任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1997年被评为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学科带头人、校级特聘教授;2002年入选江苏省“333二期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6年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2018年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主要从事有机类肥料土壤微生物研发工作。

基本资料

名:沈其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57年8月

毕业院校:南京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7年8月,沈其荣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1975年末,高中毕业后留在中学当代课老师。三个月后回去当大队共青团书记。

1978年3月10日,考取了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土化系。

1982年初,考取了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专业有机肥方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裴保义教授。

1987年12月,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6月—1995年6月,担任英国伦敦大学(UniversityofLondon)高级访问学者。

1995年11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资环系系主任;12月,晋升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5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1997年7月,被评为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学科带头人、校级特聘教授。

1998年4月—1998年7月,担任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ofReading)高级访问学者。

1998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

2001年7月—2001年10月,担任德国基尔大学(Kiel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1月,入选江苏省“333二期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2006年1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2018年5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沈其荣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其荣发明了以施用全元生物有机肥为核心技术的防控土传病害综合技术体系,为经济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沈其荣先后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是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指数83。

承担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编号

项目金额,担任职务

1990年1月—1995年12月

有机肥养分循环与利用

农业部八五计划攻关项目

5万元,子课题主持

1994年1月—1996年12月

优质有机肥制作中的生化特征及其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9370413

12万元,主持

1995年1月—1998年12月

农业有机肥养分的循环、转化与平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430090

50万元,第二主持

1996年1月—1998年12月

黄瓜幼叶磷酸盐营养对其诱导系统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万元,主持

1998年1月—2000年12月

不同土壤粒级中有机氮的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9770442

11万元,主持

1999年1月—2002年12月

有机肥优化农田养分循环的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830220

90万元,主持

2001年1月—2003年12月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水肥根的协同作用及其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30070446

38万元,主持

2001年11月—2005年11月

作物秸秆快速分解制成生物有机肥关键技术

国家863计划(面上项目),2001AA246081

125万元,主持

2003年1月—2005年12月

作物液泡膜硝酸盐内、外流特征与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270790

22万元,主持

2003年9月—2005年9月

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快速处理

江苏省教育厅重大产业化项目,2003ZC-3

48万元,主持

2003年1月—2006年12月

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第二课题: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根系生物学和生理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主持),30390082

160万元,主持

2005年1月—2007年12月

不同氮效率水稻苗期根际土壤硝化强度和硝化微生物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471074

36万元,主持

2006年6月—2008年8月

利用农业废弃物研发克服经济作物连作病害的微生物有机肥研究与开发

农业部农业产业结果调整重大专项,06-07-04B

30万元,主持

2007年1月—2011年12月

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第四课题:有机无机肥料的协同促进效应及机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课题主持),2007CB109304

343万元,主持

2007年1月—2009年12月

水稻增硝营养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71234

29万元,主持

2008年5月—2010年12月

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研究

农业部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3031

2267万元,主持

2009年6月—2012年6月

水稻氮磷高效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国家转基因专项,2009ZX08009-126B

294万元,主持

2009年1月—2011年12月

土传枯萎病拮抗菌在黄瓜作物根际和根表的行为特征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1126

49万元,主持

2011年1月—2015年12月

利用有机(类)肥料调控我国土壤微生物区系关键技术研究

农业部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04

2677万元,主持

2012年—2017年

江苏省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

3000万元,主持

2014年1月—2016年12月

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BM2007203

600万元,主持

2014年1月—2018年12月

根际有益菌在作物根表形成生物膜的机理模型与调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330069

312万元,主持

2015年1月—2019年12月

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其调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15CB150500

3450万元,主持

2019年1月—2022年12月

全元生物有机肥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

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

900万元,主持

2020年1月—2022年12月

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运行项目,BM2007203

900万元,主持

2021年1月—2025年12月

土壤生物复合污染过程与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090060

2000万元,主持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沈其荣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一等奖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发明专利授权78件,转化51件,1件获中国专利金奖。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8年

滨海盐土快速利用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4年

城市污泥快速脱臭发酵及其园林花卉基质化和肥料化技术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9年

产学研结合分类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人才的模式与实践

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

一种能防除连作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肥料

江苏省专利奖金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

有机(类)肥料产品研发和推广

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奖金桥奖

2009年

产学研结合分类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人才的模式与实践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0年

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有机肥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0年

一种能防除连作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肥料

中国国家专利奖金奖,第一完成人

2010年

“BIO爸爱我”生物有机肥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效展区优秀产品奖,二等奖

2011年

加强产学研合作,创造多赢局面案例

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2011年

克服土壤连作生物障碍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新工艺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3年

有机肥作用机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5年

有机肥与土壤微生物创新团队

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第一完成人

2015年

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磷养分的生理过程和分子调控途径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基础类)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5年

有机肥作用机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7年

病死畜禽动物零污染无害化处理和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工艺

国家专利奖优秀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

一种木霉直接发酵作物秸秆制备木霉固体菌种的方法及制备的产品

国家专利奖优秀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

利用秸秆和废弃动物蛋白制造木霉固体菌种及木霉全元生物有机肥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9年

经济作物抑病型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控技术创建与应用

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沈其荣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沈其荣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和教师的核心任务。他总结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应具备的八项基本素质:要深刻理解导师岗位的职责和神圣性,敬畏岗位;在生活上慷慨解囊,在学术上严格要求;身体力行,尽量与学生一起做试验、写论文;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参与团队建设,当好团队互帮手,同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谦虚谨慎,尊重同事和学生;遇到突发事件,不把责任推卸于学生。他建议教师在培养好研究生的同时,要主动挖掘本科生的科研潜力,创造好的实验条件供本科生使用,本研一体共同推动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教育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沈其荣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99年9月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红杉树”园丁奖银奖

2003年3月

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8年

国家教学名师

2010年

我心目中的优秀导师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2020年

第二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

沈其荣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1年1月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992年5月

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

国家教委

1995年12月

南京农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

1996年8月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骨干”

1998年2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9年12月

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0年5月

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学术骨干

2002年12月

江苏省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

2004年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2004年

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

2010年

第4届“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

2011年

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2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3年

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

2016年

江苏省劳模和先进个人

2016年

金桥奖先进个人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

2016年

江苏省首届专利发明人奖

江苏省政府

2017年

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

2017年

有机肥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

2018年

第六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20年11月

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国工程院

2021年11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4年—2012年

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2004年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务理事兼有机肥与土壤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9年

农业部科技委委员

2010年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

2010年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学科组组长

2010年

江苏省太湖水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0年—2013年

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

2012年

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2012年

科技部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

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物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4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5年

农业部重点研究计划“减肥减药”咨询专家

人物评价

沈其荣的技术工艺被几百家企业采用,为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沈其荣提出和其团队实施的“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新思路,得到中国国内外同行认可和良好评价的新思路及其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新华日报》评)

沈其荣对中国有机肥和生物肥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评)

标签: 沈其荣

更多文章

  • 宋宝安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宝安

    宋宝安,男,汉族,1963年4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湖南省益阳市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农药学专家,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宋宝安毕业于贵州大学;1986年,硕士毕业于沈阳化工研究院;1986年

  • 宋湛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湛谦

    宋湛谦,1942年7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林业工程与林产化学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湛谦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进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工作;1978年至2006年担任松脂化学研究室

  • 唐华俊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唐华俊

    唐华俊,男,汉族,1960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中共党员。农业土地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海外)通讯院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6年7月,唐华俊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 唐启升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启升

    唐启升,男,汉族,1943年12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渔业与生态学家。唐启升于1961年毕业于黄海水产学院,1981至1984年赴挪威海洋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任访问学者。1994年起,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6月至200

  • 万建民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万建民

    万建民,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江苏泰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万建民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

  • 王汉中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汉中

    王汉中,1963年12月27日出生,湖南涟源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油菜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油料指导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菜遗传育种团队首席专家。王汉1980年至1990年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历

  • 吴孔明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孔明

    吴孔明,1964年7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农业昆虫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副部长级)。1984年,吴孔明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本科毕业;1994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199

  • 吴义强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义强

    吴义强,1967年7月27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林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6月,吴义强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木材机械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后进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任教;1999年6月,在中南

  • 辛世文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辛世文

    辛世文,1942年9月15日出生于广东湛江,农业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及农业科技研究所主任,善衡书院创院院长,荣休生物讲座教授。1966年辛世文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1970年获得香港大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

  • 许为钢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许为钢

    许为钢,1958年10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小麦育种专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于1982年从四川农学院农学系毕业;1985年获得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10年担任小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