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春云,男,蒙古族,1938年2月21日出生于湖北荆州,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官春云于1955年高中毕业,1955年9月—1959年7月在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1993年8月—1994年2月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植物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1月—2000年12月任湖南农业大学校长,2001年3月起任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6月起任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官春云主要从事油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育种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官春云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日期:1938年2月21日
毕业院校:湖南农业大学
职业:科研教育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湖北荆州
代表作品:《农业概论》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8年2月,官春云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
1955年,官春云高中毕业。
1955年9月—1959年7月,官春云就读于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
1959年8月—1985年12月,官春云在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工作,先后被评为助教、讲师、副教授。
1983年8月—1991年3月,官春云任湖南农学院农学系主任。
1985年12月起,官春云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1993年8月—1994年2月,官春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植物科学系学习。
1995年1月—2000年12月,官春云任湖南农业大学校长。
2001年3月,官春云起任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年11月,官春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6月起,官春云任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官春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官春云在中国首次提出油菜光温生态的四种类型和油菜“冬发”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第一个研制出油菜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新技术,提出了油菜器官分化和产量形成基本规律。
官春云提出油菜冬发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促进了长江中游地区油菜增产;提出了油菜光温生态的4种类型和地理分布;提出油菜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理论和方法。截至2007年5月,官春云培育了15个优质油菜品种,已累计推广1亿多亩,为农民增加收入30多亿元。
截至2019年9月,官春云带领团队育成早熟品种5个,研制出3种油菜联合播种机和油菜联合收割机以及配套的油菜专用控释肥和化学催熟剂,并形成了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在宁乡、湘潭、浏阳、衡阳等8县市示范推广已有10年,湖南省双季稻加油菜的三熟制生产模式超过300万亩。
承担项目
截至2014年8月,官春云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国家高科持产业项目,省部重点科研项目等20多项;培育国家及省级审定油菜品种(组合)10个,其创立的冬发理论与培育品种推广创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8月,官春云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学报级论文23篇),出版专著8本(独著,主编各4本)。
科研奖励
截至2018年7月,官春云已获科技成果奖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3年《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选育和推广》和2009年《油菜化学杀雄强优势杂种选育和推广》)、三等奖2项,省部一二等奖9项,11项为第一名。
官春云人才培养
教学体系
官春云通过研究提出了“六边”(边生产实习,边教学,边科研,边搞科技推广,边搞生产和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教学模式,创办了新的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学生
截至2014年8月,官春云已培养硕士生15名,博士生20多名,博士后12名。
寄语学生
官春云多次叮嘱青年学子:“只有不畏艰苦、勤于实践,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他希望年青一代有使命感,担当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任。
2015年4月23日,官春云出席湖南农业大学“修业大学堂”首期讲座,官春云告诫同学们:要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与国家民族的事业和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宏大的奋斗目标,才有永恒的动力,才不会受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诱惑和干扰,才能经得起失败与挫折。官春云教诲同学们“坚持多读书、多实践、多总结”。
主讲课程
官春云主讲《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7月,官春云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实施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工程,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其中2项为第一名。
截至2008年,官春云编写了《作物栽培学》(本科教材)、《作物栽培学》(职教教材)、《植物育种理论与方法》《作物育种学实验》《农业概论》等7本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芸薹属植物的生物工程》《油菜品质改良及分析方法》,其中《农业概论》被出版社多次印刷和再版,达2万册,获得了全国优秀教材奖和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奖。
官春云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1992年4月起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 成员 |
2003年6月起 | 国际油菜咨询委员会(GCIRC) | 委员 |
2003年6月起 | 第十二届国际油菜会议科学委员会 | 主席 |
1997年6月-2001年 | 全国农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作物学科组 | 副组长 |
1994年4月起 | 中国作物学会 | 常务理事 |
2000年12月起 |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 | 副理事长 |
1996年12月起 |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副主席 |
1989年4月起 | 湖南省作物学会 | 理事长 |
1989年8月-2001年 | 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 委员 |
1989年4月起 | 农业部专家顾问组 | 成员 |
1989年4月起 | 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 | 成员 |
1996年3月起 |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 | 专家 |
1996年4月起 | 河南农业大学 | 兼职教授 |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代表 |
2000年11月起 |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 委员 |
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主任 | |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营养研究室 | 主任 | |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 主任 | |
农业部油料作物专家指导组 | 副组长 |
个人生活
官春云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童年又正逢战乱,颠沛流离中无法正常的学习,他说自己初中时成绩不好,依靠后来的勤奋刻苦慢慢地赶了上去。1955年官春云高中毕业,高中毕业时因为化学学得最好,起初打算报考化学工业方面的专业,但因视力未达到学工的标准,根据班主任的建议报考农科或文科。虽然当时官春云不知道“农学”是干什么,因为看到升学指导上把“农学专业”列在农科之首,所以就报考了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在大学期间,官春云经常前往农村调查,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85年5月,官春云来到黑龙江德都县的一个部队农场进行夏繁育种试验。官春云为了节省科研资金,从翻地、整地、播种、选苗、施肥、选株一直到收割都得自己动手。官春云既是组织者又是劳动者,每天都得干上十一、二个小时,晴天汗淋淋,雨天满身泥,收工回到住地。官春云在油菜生产季节,不管刮风下雨,整天泡在油菜地里兜圈子,一畦畦一行行观察化学药物对油菜杀雄的效果。
1988年9月,官春云接连收到“母亲病危速归”的两封电报。官春云知道年迈的母亲长期患病,卧床不起,若不回去,恐怕生前难以见面。系里几位领导都催官春云早点回去,正在这时官春云又接到省里一个会议通知,研究部署冬季农业生产问题。有的同志提出建议向省里报告一下换个同志去,但官春云不同意这样做。官春云说:“家事要服从国事。省里既指定我参加,这就说明非去不可。冬季农业生产是全省的大事。”开完会后,官春云才匆匆忙忙赶回老家看望病危的母亲。
人物评价
官春云在油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育种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官春云在油菜栽培育种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湖南农业大学评)
官春云是全国油菜界屈指可数的著名油菜育种家,官春云为解决中国油菜虫害问题、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新湘评》论)
官春云非常愿意帮助年轻人,胸怀很宽广。(《湖南日报》评)
人物影响
官春云的名字和业绩已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