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任继周

任继周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930 更新时间:2023/12/21 2:14:57

任继周(1924年11月7日-),山东平原县人。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草地农业科学家。开辟了“农业伦理学”研究领域。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1995年开始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起,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任继周长期从事草地研究。1956年,甘肃农业大学在任继周带领下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1964年,任继周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创办了草原专业,后来又独立发展成为中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1973年,他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任继周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等4门课程,并先后主编出版了同名统编教材。任继周2010年荣获中国草学会首届“杰出功勋奖”,2011年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CCTV三农人物。2013年10月19日,任继周荣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资源科学成就奖”。2019年9月,被授“最美奋斗者”称号。

基本资料

名:任继周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4年11月7日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

职业:草地农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提出“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法”

出生地:山东

代表作品:《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等

性别:男

人物经历

任继周,1924年11月7日出生于山东平原县。1948年中央大学(现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毕业。1948至1950年,任继周师从中国草原科学奠基人栋教授,专攻牧草学。1950年应兽医学家盛彤笙院士的邀请到国立兽医学院(现甘肃农业大学)任教。

1951年,在导师王栋教授率领下,他们对河西走廊被称为“丝路绿宝石”的大马营、皇城滩草原进行专业调研,并于1954年出版中国第一部草原调查专著——《皇城滩、大马营草原调查报告》。1956年,甘肃农业大学在任继周带领下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草地改良的研究,探讨了草地围栏、划破草皮改良草地、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等技术。

1973年,任继周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1978年他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任继周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个人成就

草地研究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

任继周院士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主要的牧业省(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公认的两大草原分类体系之一。

燕尾犁

任继周院士在中国率先开展建立了一整套草原改良利用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措施,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该理论与技术体系现普遍应用于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约1/3的青、藏、川、甘等高寒牧区。

畜产品单位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AnimalProductUnit,简称APU),结束了各国各地不同畜产品无法比较的历史,APU已被中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采用,被国际权威机构用来评价世界不同地区草原生产力(见《WorldResource》,1987)。

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已为中国牧区广泛采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水平。

草业科学的4个生产层、3个界面的基本科学框架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草地农业系统包括前植物生产层(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草坪绿地、风景旅游等),植物生产层(牧草及草产品)、动物生产层(动物及其产品)及外生物生产层(加工、流通等)等4个层次。这一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对传统的草原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概念的更新和发展,草地农业理论已为中国政府部门及学术界普遍接受,并在南方草地,黄土高原和内陆盐渍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

时间地带性,系统耦合、系统相悖的理论

任继周院士研究提出了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的理论。在中国草业学术界,开系统科学理论与草业科学理论相结合的先河。提出草地农业中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相悖是中国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而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耦合和草地农业系统外延与种植业、林业等系统的耦合是遏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一理论甘肃河西走廊山地州荒漠系统中成功地得以应用。

建植与管理

任继周院士在中国最早开展了草坪运动场、高尔夫球场的建植与管理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建植、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已为生产实践普遍采用。

助力农业生产

1981年以来,任继周在贵州率先开展了我国南方岩溶地区草地的开发研究,在贵州省威宁县灼圃建立的试验站—示范场—农户相结合的模式,使460多公顷草地的产草量增加11.5倍,载畜量及羊的体重、产量等均达到新西兰的生产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倍。

草业教育

任继周院士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等4门课程,并先后主编出版了同名统编教材。自50年代中期便开始培养草原科学研究生,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中国唯一的草原生态研究所。

1957年他应邀为农业部草原培训班系统地讲授了草原学;1958至1959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派,作为草原专家,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河内农林大学讲学一年。1977年11月,他主持制订了以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培育学、草原保护学、牧草栽培学、牧草育种学等专业课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这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高等草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与保证培养质量奠定了科学基础。

1983年与1991年任继周受农业部委托,两次牵头召开会议,分别制订了“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了“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了“攻读草原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被农业部批准并颁发各高校施行。。

2014年,他在兰州大学开设《农业系统发展史》与《农业伦理学》课程,创全国同类学科之先河,填补了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空白。

学术著作

任继周创建了4门专业课,编写了相应的专著,著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等专著13部,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草原牧草部分,2008主编的《草业大辞典》被认为是中国草业科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由任继周院士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一书,是草业科学领域一本理论创新思想丰富、生产指导意义重大的学术论著。研究者们全面考察了中国草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立足于中国草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对中国草业生产与科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从系统论的理论层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它是中国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记录。

社会职务

任继周曾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系主任,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1981年任创办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1992年甘肃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由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和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任继周为名誉院长。2002年起,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名誉院长,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名誉所长、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名誉院长,南京农业大学特邀教授。

个人荣誉

1978年任继周被评为甘肃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1983年美国草原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88年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University)出资设立了任继周教授奖学金,专门用以资助中、新两国农业领域内学者、学生的交流。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9年获得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0年任继周被人事部等部委授予全国优秀农业科学工作者称号。2009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获奖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感动甘肃人物、甘肃省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百年兰大-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中国草学会首届“杰出功勋奖”。2011年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和CCTV三农人物。2013年10月19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任继周院士荣获“中国资源科学成就奖”。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2年6月,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人物评价

兰州大学:(任继周)是中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国家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

中国工程院:(任继周)创立了草原气候-土地-植被综合分类法,开创了将大气因素列为草地分类系统的先河。他对中国草业教育贡献卓著,是中国最早的草业科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考研网:(任继周)对规范中国草原科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整体培养质量起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新闻网:(任继周)是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60年来,他潜心草地农业教育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中国草业教育和科技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标签: 任继周

更多文章

  • 荣廷昭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荣廷昭

    荣廷昭,1936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璧山县,玉米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荣誉所长。1957年,荣廷昭毕业于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投身玉米遗传育种研究;1983年5月至1992年4月,担任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教研室主任;1992年4月至19

  • 山仑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仑

    山仑,1933年1月19日出生于山东龙口,作物生理学和作物栽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1954年山仑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1959年被选派到原苏

  • 沈国舫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沈国舫

    沈国舫,1933年11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林学及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原校长。沈国舫于1956年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毕业后回到中国,进入北京林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至1980年担任北京林学院造林教研室副主任;1980年至

  • 石玉林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石玉林

    石玉林,1936年1月2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土地资源与区域开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7年石玉林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开发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1987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

  • 束怀瑞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束怀瑞

    束怀瑞,1929年9月26日出生于山东淄博,果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束怀瑞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担任山东农学院副系主任(任期至1987年);1957年前往北京农业大学苏联果树专家研究班学习;1984年担任山东农业大

  • 孙九林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九林

    孙九林,1937年8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资源学家、地球与农业信息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1964年孙九林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担任

  • 汪懋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汪懋华

    汪懋华,1932年11月11日出生,广东省兴宁县人,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1962年6月莫斯科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长期从事农业现代化研究。1978年,在汪懋华努力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了自动化研究室,这是中国农业

  • 王明庥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明庥

    王明庥,男,汉族,1932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湖北枝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50年,王明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至1954年,获得华中农学院林学系学士学位;1957年至1961年

  • 吴明珠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明珠

    吴明珠,女,1930年1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汉,瓜类育种专家,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进入重庆西南农林局工作;1954年至1955年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西南处工作;1955年自愿要求到新疆

  • 夏咸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夏咸柱

    夏咸柱,1939年1月10日出生于江苏建湖,动物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成员,技术一级,文职特一级,全军应急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咸柱于1965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军马卫生研究所工作,同年参军入伍;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