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会涛,1962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空空导弹专家,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樊会涛于1979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86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工作;1992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997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助理;1997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2001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2010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受聘为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2021年受聘为郑州大学洛阳校区校长。樊会涛一直从事空空导弹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樊会涛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省洛阳市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18日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空空导弹方案设计原理》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62年10月18日,樊会涛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
1979年—1983年,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986年,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1991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技术员。
1992年—1994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1995年—1996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1997年—1997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助理。
1997年—2001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
2001年,担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
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2010年,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担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
2020年6月,受聘为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
2021年10月,受聘为郑州大学洛阳校区校长。
2022年3月22日,河南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揭牌,领军人物之一:龙门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
2022年9月24日,受聘为“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副主任。
主要成就
樊会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樊会涛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多个空空导弹型号的研制,是三个空空导弹型号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空空导弹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中国空空导弹领域发展的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发展。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会涛先后担任总编编写了《空空导弹设计丛书》,出版著作《空空导弹方案设计原理》,发表论文32篇。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会涛于2007年和2012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2016年作为第一带头人获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获得国防发明专利9项。
樊会涛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樊会涛指出,从事科研工作应具有平常心,并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态度:第一,要高度负责,精益求精。正如工程中具有的数以万计的焊点,如果出现一个虚焊,就可能酿成大悲剧。第二,要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不能盲从师长,也不能盲信课本。第三,要实事求是,追根求源。在进行科研任务的时候,不能容忍半点弄虚作假的行为;第四,要博采群长,发扬民主。要多听他人意见,感谢给自己“挑刺”的同志;第五,技术决策要慎之又慎;第六,要按照规范开展工作;第七,要充分暴露,彻底解决。第八,要预防为主,力争一次成功。在进行科研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吃透技术,掌握好研究对象的状态和一般规律。
樊会涛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樊会涛把自己完完全全献给了空空导弹事业,将他的青春和智慧全部倾注在了航空事业上,他几十年如一日在航空事业中雕琢、成长,将自己毕生的事业都书写在蓝天之上。他为人朴素与和蔼,没有华丽的语言,却可以从他一举一动中看到他对科学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他没有凌人的气势,却可以从他睿智的眼神中看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会评)
樊会涛在一个又一个型号的研发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业务尖子,开始在型号研制中挑起大梁。(《洛阳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