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34 更新时间:2023/12/20 7:37:43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EmilioGinoSegrè,1905年2月1日-1989年4月22日),著名意大利裔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犹太人,因发现反质子伯克利同事欧·伯伦共同分享了195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外文名:EmilioGinoSegrè

国籍:美国

民族:犹太族

出生日期:1905年2月1日

逝世日期:1989年4月22日

毕业院校:罗马大学

职业:实验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195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地:意大利蒂沃利

逝世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拉法叶

人物履历

Segrè最初于1922年在罗马大学开始工程学研究,但后来在恩里科·费米(EnricoFermi)的研究下,于1928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32年,Segrè被任命为罗马大学的物理学助理教授,两年后,他参加了由费米(Fermi)指导的中子实验,其中用中子轰击了包括铀在内的许多元素,并创建了比铀重的元素。1935年,他们发现了慢速中子,其性质对核反应堆的运行很重要。

Segrè于1936年离开罗马,成为巴勒莫大学物理实验室的主任。一年后,他发现了tech,这是自然界中第一个人造元素。1938年,塞格雷(Segrè)在访问加利福尼亚时,被法西斯主义政府从巴勒莫大学解雇,因此他留在美国,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员。继续他的研究,他和他的同事在1940年发现了a元素,后来与另一个小组一起发现了p239同位素,他发现它是可裂变的,很像铀235。239239用于第一枚原子弹和长崎投下的炸弹。

从1943年到1946年,塞格里(Segrè)担任新墨西哥州洛斯拉莫斯(LosAlamos)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实验室的小组负责人。他于1944年入籍美国,并在伯克利(1946-72年)担任物理学教授。1955年,Segrè和Chamberlain使用新型bevatron粒子加速器生产并鉴定了反质子,从而为发现许多其他反粒子奠定了基础。1974年,他被任命为罗马大学核物理教授。他写了几本书,包括《实验核物理》(1953年),《核与粒子》(1964年),《恩里科·费米:物理学家》(1970年)以及两本关于核物理历史的书。物理学,从X射线到夸克:现代物理学家及其发现(1980)和从坠落物体到无线电波(1984)。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不久,西格里(Segrè)就在1960年第14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Britannica)印刷的质子上写下了条目。

生平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出生在罗马附近的提沃利的一个西班牙系犹太人家庭,早年在罗马大学学习工程学,1927年转物理学,并于1928年在恩利克·费米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28至1929年服兵役,随后他获得洛克菲勒研究经费先后在汉堡同奥托·斯特恩、在阿姆斯特丹同彼得·塞曼一起搞科研,1932至1936年在罗马大学担任物理学副教授。1936至1938年在帕勒莫大学担任物理实验室主任。1938年塞格雷到美国加州访问,此时墨索里尼在国内通过了排犹法令,于是塞格雷无法再回到意大利,欧内斯特·劳伦斯给他一份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隶属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担任助理研究员的工作,同时他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讲师。在伯克利期间,他发现了砹和同位素钚-239,1943至1946年他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担任曼哈顿计划的小组组长,1944年获得美国国籍。既而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里约热内卢大学任教。1946年他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物理学和科学史教授直至1972年,是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导师。1970年塞格雷出版了恩利克·费米传记。1974年他回到罗马大学任核物理学教授。1989年塞格雷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诺贝尔奖

1928年,狄拉克创立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很自然地解释了电子的自旋性质,并预言了正电子(与电子质量相同、电荷相反的粒子)的存在。1932年,卡尔·大卫·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这使得人们更加相信质子也应该有一个镜像粒子——反质子。塞格雷与欧文·张伯伦同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的组长,为了寻找反质子,195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们建成了一台名为Bevatron的能量为6.2GeV的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塞格雷-张伯伦实验小组用这台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把能量为6.2GeV的质子射在铜靶上,产生了反质子。应当指出,由于出射束中的大部分粒子是质子、中子和介子,要从这么多的粒子中检测出反质子,需要相当高明的实验技巧。理论所预言的反质子的负电荷可以通过它在磁场中的偏转来验证,但要确定它的质量,至少必须对同一粒子测量两个独立的量:动量与能量或速度与射程。这个测量是利用磁装置和40英尺远处的切伦科夫速度选择计数来进行的。在照相乳胶中,由反质子轰击原子核所产生的爆炸蜕变的“星”形径迹证实了反质子的存在。这种从包含着许多其他粒子的出射束中辨别出极其稀少的反质子的高超实验技巧是张伯伦和塞格雷成功的标志。在用磁学方法分析的出射束中,30000个粒子中只有一个反质子。在可接受的极限误差范围内,找到了40个反质子事件以后,人们就认为反质子被发现了。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与欧文·张伯伦共同荣获195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更多文章

  • 伊利亚·米哈伊洛维奇·弗兰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伊利亚·米哈伊洛维奇·弗兰克

    切伦科夫辐射辐射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930-1934年在列宁格勒国家光学研究院工作。后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46年获斯大林奖。1958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中文名:伊利亚·弗兰克外文名:Илья́Миха́йловичФранк别名:Илья́Миха́йловичФранк国籍:俄国出生日期:1908

  • 沃尔特·豪泽·布喇顿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沃尔特·豪泽·布喇顿

    沃尔特·豪泽·布喇顿(WalterHouserBrattain,1902年2月10日-1987年10月13日),美国近代物理学家,生于中国厦门。1956年与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因晶体管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沃尔特·豪泽·布喇顿外文名:WalterHouserBrattain出生日期

  • 约翰·巴丁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约翰·巴丁

    约翰·巴丁(John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男,美国物理学家,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1972年)。中文名:约翰·巴丁外文名:JohnBardeen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08年5月23日逝世日期:1991年1月30日毕业

  • 威廉·肖克利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威廉·肖克利

    威廉·肖克利(WilliamShockley,1910年2月13日-1989年8月12日),1955年在硅谷创办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担任主任。在贝尔实验室期间与人共同发明晶体管,被媒体和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和另两位同事荣获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率先引导“硅谷”走向电子产业新

  • 波利卡普·库施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波利卡普·库施

    波利卡普·库施(PolykarpKusch,1911年1月26日-1993年3月20日),德裔美国物理学家,195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1月26日出生于德国的布兰肯堡(Blankenburg),他是传教士的儿子。中文名:波利卡普·库施外文名:PolykarpKusch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

  • 威利斯·尤金·兰姆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威利斯·尤金·兰姆

    威利斯·尤金·兰姆(WillisEugeneLamb,1913.07.12-2008.05.15)美国物理学家,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文名:威利斯·尤金·兰姆外文名:WillisEugeneLamb出生日期:1913年7月12日出生地:洛杉矶兰姆1913年7月12日出生于洛杉矶,父亲是一

  • 瓦尔特·博特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瓦尔特·博特

    瓦尔特·威廉·格奥尔格·博特(WaltherWilhelmGeorgBothe,1891年1月8日-1957年2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瓦尔特·博特毕业于洪堡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瓦尔特·博特在195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瓦尔特·威廉·格奥尔格

  • 弗里茨·泽尔尼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弗里茨·泽尔尼克

    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语:FritsZernike,1888年7月16日-1966年3月10日),荷兰物理学家,1953年因相衬显微技术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弗里茨·泽尔尼克外文名:FritsZernike领域:物理相衬显微技术是一种光学显微技术,光线在穿过透明的样品时会产生微小的相位差,而这

  • 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

    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E.M.Purcell),1912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依利诺伊州的特落威尔(Taylorville)城。他先在依利诺伊州的马顿(Mattoon)公立学校受教育;1929年进入印第安纳州的普度(Purdue)大学电力工程系学习。然而,珀塞尔对物理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他在导师指导

  • 费利克斯·布洛赫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费利克斯·布洛赫

    费利克斯·布洛赫(德语:FelixBloch,1905年10月23日-1983年9月10日),瑞士物理学家。与爱德华·珀塞尔(EdwardMillsPurcell,1912-1997年)合作,因为发展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及其有关的发现,共同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费利克斯·布洛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