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伊瓦尔·贾埃弗

伊瓦尔·贾埃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61 更新时间:2024/1/3 14:12:22

伊瓦尔·贾埃弗,挪威籍美国物理学家,于1929年出生在挪威,早年在挪威军队中担任过一年的工程师,在挪威政府中担任过一年的专利审查员。他于1954年移民至加拿大,并加入了加拿大通用电气公司的高级工程项目。1956年,他移民至美国,在通用电气公司担任应用数学家,并于1958年进入研发中心。贾埃弗在1965年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奥利弗-巴克尔奖。1973年,他与江崎玲於奈约瑟夫森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于1974年被选入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并于1975年被选入美国国家工程学院。

基本资料

名:伊瓦尔·贾埃弗

外文名:IvarGiæver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29年4月5日

毕业院校:奥斯陆大学

职业: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

主要成就:固体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1973年)

1965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奥利弗-巴克尔奖。

197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地:挪威卑尔根

代表作品:创建ABP

人物经历

伊瓦尔·贾埃弗生长在挪威的一个农场里,那时候经要做的事就是捡土豆。“这是我非常憎恨的。”他皱皱眉说,“我在大学时学的是机械工程学,但是我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那时候我没有时间学习,因为我总是忙着玩游戏、打排球、下国际象棋,我不是个好孩子。”这之后,伊瓦尔·贾埃弗来到美国,在这里他却拥有了一份工作。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机遇。当时我的物理和数学成绩是4分,1分最好。4分在挪威只算及格,但到了美国他们觉得我是最好的学生。”因为工作,伊瓦尔·贾埃弗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开始努力学习。在别人的建议下,他30多岁时开始了隧道理论方面的研究,直至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年轻时没有受过更多的教育,但最后还是获了奖,这应该归于机遇和努力。”

贾埃弗最初的工作经历包括在挪威政府担任了一年的专利审查员。1954年,贾埃佛移民到加拿大,进入了加拿大通用电气公司。1956年移民到美国,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名应用数学家,1958年进入了研究与发展中心。同时,他还在伦瑟雷尔技术学院学习物理,并且于1964年获得了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从1958年至1970年,贾埃佛教授从事薄膜、隧道和超导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且最终于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贾埃佛教授开始研究固体表面有机分子的行为,以及细胞与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于1988年成为伦瑟雷尔理工学院的学院教授,并且于2004年以名誉教授的身份退休。他目前是奥斯陆大学的博文讲座教授,他与查理·R·吉斯于1991年创立了应用生物物理学公司,担任该公司总裁。

成就荣誉

1965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奥利弗-巴克尔奖。

197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学术观点

贾埃弗是全球变暖观点的质疑者,为此他辞去了美国物理学会会员职务,原因是他并不相信全球变暖。他认为,现在的科学家在利用温室效应来进行宣传和炒作。

现在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是毫无争议的,“意思是不可以讨论它,简直跟宗教一样了,这个对我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讨论的,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全球气候变暖还是一个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话题。”

贾埃弗表示,他不相信科学家可以测量地球表面一年内的平均温度。但有些科学家却说在150年里,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8摄氏度,“我就是不相信”。

人物评价

目光矍铄,面容慈祥,勇于挑战权威,是外界对贾埃弗的评价。

中国情结

1974年,贾埃弗第一次访问中国。那次,他是在中美乒乓外交热潮中参加一个由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乒乓球队来华比赛。这个乒乓球队阵容很豪华,光诺贝尔奖得主就有两名。那次访问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访问了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和中国科学家打了很多比赛。在上海时,他一个人上街逛,结果迷路了,他不记得宾馆的名字。两个中国姑娘好心送他回宾馆,却送到了另一家宾馆。经过一番周折,他总算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中国人对我们很热情,尽管那时的中国并不富有”。

之后,贾埃弗近十次访问中国。他惊讶于中国的快速发展,“每次来中国,都好像是进入了一个很新的国家”。他首度访问武汉时,才来武汉第一天,便对这个城市很认同。他说,之前没有来过武汉,但对武汉一点也不陌生,因为这里有很多有名的学校和有名的学者,他和不少的武汉学者有交往。

贾埃弗现在大学教书。他很喜欢教师工作,每年放假3个月,可以干自己喜欢的工程师工作。他有6个来自中国的博士后学生,4个来自大陆,两个来自台湾。他觉得他们都很聪明,但都有一个缺点:“他们对我太有礼貌了,都不敢跟我争论学术问题。”

婚姻家庭

贾埃弗14岁时便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23岁时两人结婚,已经一起生活了60多年。说到自己的婚姻,鹤发飘飘的他一脸幸福。

标签: 伊瓦尔·贾埃弗

更多文章

  • 江崎玲于奈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江崎玲于奈

    江崎玲于奈(ReonaEsaki),男,1925年3月12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后进入川西机械制作所工作,进行由真空管的阴极放出热电子的研究工作。1956年,转入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现索尼)。1970年提出半导体超晶格理论。1973年,时任美国IBM沃森研究所研究员的江崎玲于奈,因在半

  • 约翰·罗伯特·施里弗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约翰·罗伯特·施里弗

    约翰·罗伯特·施里弗(JohnRobertSchrieffer,1931年5月31日-2019年7月27日),美国物理学家,197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CS理论创立者之一。中文名:约翰·罗伯特·施里弗外文名:JohnRobertSchrieffer国籍:美国出生地: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出生日期:19

  • 利昂·库珀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利昂·库珀

    利昂·N·库珀(LeonNCooper,1930年2月28日纽约),美国物理学家,197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利昂·库珀外文名:LeonNCooper出生地:美国纽约性别:男1930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5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4年获博士学位后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当博

  • 汉尼斯·阿尔文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尼斯·阿尔文

    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HannesOlofGöstaAlfvén,1908年5月30日-1995年4月2日),瑞典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致力于磁流体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其成果被广泛应用天体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初时为工程师,后来转为研究及教授等离

  • 默里·盖尔曼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默里·盖尔曼

    默里·盖尔曼(MurrayGell-Mann,1929年9月15日—2019年5月24日),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美国物理学家,提出了质子和中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默里·盖尔曼童年时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14岁进入耶鲁大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继转麻省理工学院,三

  • 路易斯·阿尔瓦雷斯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路易斯·阿尔瓦雷斯

    路易斯·阿尔瓦雷斯(LuisW.Alvarez,1911-1988),美国物理学家,因对基本粒子物理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获得了196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路易斯·阿尔瓦雷斯外文名:LuisW.Alvarez,出生日期:1911年逝

  • 汉斯·贝特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斯·贝特

    汉斯·贝特(英文名:Hans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美国物理学家,犹太人,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36~1937年期间,贝特及其两个合作者在美国《近代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总结原子核物理学的长篇著作,成为其后几十年间供后人参考引用的标准文献。在这一著作中,他澄

  •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语:AlfredKastler,1902年5月3日法国盖布维莱尔-1984年1月7日),法国物理学家,196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外文名:AlfredKastler出生日期:1902年5月3日逝世日期:1984年1月7日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语:

  • 朱利安·施温格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利安·施温格

    朱利安·施温格(JulianSchwinger,1918—1994年),美国物理学家。与费恩曼(RichardPhillipsFeynman,1918-1988)和朝永振一郎(Sin-itiroTomonaga,1906-1979)一起,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所做的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性

  • 朝永振一郎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朝永振一郎

    朝永振一郎(SinitiroTomonaga,1906年3月31日-1979年7月8日),毕业于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日本理论物理学家,1965年,时任东京教育大学教授的朝永振一郎因“重正化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朝永振一郎外文名:ShinichiroTomonaga国籍:日本民族:大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