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乔治·沃尔德

乔治·沃尔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00 更新时间:2023/12/15 16:55:29

乔治·沃尔德(GeorgeWald,1906年11月18日—1997年4月12日),美国科学家,以其研究视网膜色素的作品闻名,1967年与霍尔登·凯弗·哈特兰(HaldanKefferHartline)拉格纳·格拉尼特(RagnarGranit)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本资料

名:乔治·沃尔德

外文名:GeorgeWald

国籍:美国

民族:犹太人

出生日期:1906年11月18日

逝世日期:1997年4月12日

毕业院校: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眼科学家

主要成就:因视网膜领域研究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出生地:美国纽约

研究

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成为研究员的乔治·沃尔德发现视网膜是由婎生素A组成的。他更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当视紫质(rhodopsin)的色素暴露于光线下时,它会产生视蛋白(opsin)及一种包含婎生素A的混合物。这说明婎生素A是视网膜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1950年代,沃尔德及他的同仁用化学方式将视网膜的色素抽出来。之后,他们用紫外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来量度色素的吸收光度。由于色素的吸收光度相当于其感光细胞(photoreceptorcell)能感觉到最活跃的波长,因此这实验显示出了眼睛能感觉到的波长的极限。可是由于视杆细胞构成了视网膜的大部分,因此沃尔德及他的同仁主要还是量度主要的感光色素--视紫质的吸收光度。后来,沃尔德得以使用一种称为吸收光度法(microspectrophotometry)的技术,直接从细胞量度其吸收光度,而不用抽取出其色素。这让沃尔德得以断定视锥细胞中的色素吸收光度。

生平

乔治·沃尔德生于纽约市,其父为艾萨克·沃尔德,母为欧内斯廷·罗森曼(ErnestineRosenmann),他们都是犹太迁民。1922年,沃尔德毕业于纽约市的布碌伦技术高中。1927年,他在纽约大学获得了他的科学学士学位,并于193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动物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得到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旅行许可。沃尔德用此许可到德国与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OttoHeinrichWarburg)工作,在那里,他鉴定了视网膜中的婎生素A。之后,沃尔德跟婎生素A的发现者保罗·卡雷一起到了苏黎世及瑞士工作。沃尔德之后在德国海德堡短暂地与奥图·迈尔霍夫一起工作过,但在1933年道夫·希特勒执政时,在欧洲生活的犹太人越显得危险,于是他离开了欧洲,到了芝加哥大学。1934年,沃尔德到了哈佛大学成了讲师,后来更当上了教授。他于1950年获选加入美国国家科学院,并于1967年凭其对视觉的发现及成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沃尔德对于很多政治及社会事情作出评论,而由于他是诺贝尔奖得主,因此他的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很注意他的观点。他不断地发表评论反对越南战争和核军备竞赛(nucleararmsrace)。

1980年伊朗人质危机期间,沃尔德在拉姆齐·克拉克(RamseyClark)往伊朗的代表团中工作。

1986年,沃尔德及其他一些诺贝尔奖得主被邀前往莫斯科,与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商量有关一些环境问题。在那里,他问了戈尔巴乔夫有关伊莲娜·波娜(YelenaBonner)及其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安德烈·萨哈罗夫(AndreiSakharov)被拘留并被放逐到下诺夫哥罗德的问题。沃尔德报告说戈尔巴乔夫当时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任关于该事件的资料。在这不久之后的1986年12月,波娜和萨哈罗夫获释。

沃尔德逝于麻萨诸塞州剑桥。

标签: 乔治·沃尔德

更多文章

  • 霍尔登·凯弗·哈特兰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尔登·凯弗·哈特兰

    霍尔登·凯弗·哈特兰(1903年12月22日-1983年3月17日)是一位美国生理学家,获得了196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霍尔登·凯弗·哈特兰外文名:HaldanKefferHartline出生日期:1903年12月22日逝世日期:1983年3月17日霍尔登·凯弗·哈特兰(1903年1

  • 拉格纳·格拉尼特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拉格纳·格拉尼特

    拉格纳·格拉尼特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并且于1927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1940年之后,由于苏联的入侵,格拉尼特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并成为保有芬兰国籍的瑞典公民。中文名:拉格纳·格拉尼特外文名:RagnarArthurGranit籍贯:芬兰赫尔辛基性别:男国籍:芬兰出生年月:1900年10月30日

  •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CharlesBrentonHuggins,1901年9月22日-1997年1月12日),是一位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著名医学家,196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顶级学府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前列腺癌。中文名: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外文名:CharlesBr

  • 裴顿·劳斯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顿·劳斯

    裴顿·劳斯((Francis)PeytonRous,1870年10月5日-1970年2月16日)是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出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中文名:裴顿·劳斯外文名:PeytonRous出生日期:1870年10月5日逝世日期:1970年2月16日裴顿·劳斯((Francis)PeytonRous,

  • 贾克·莫诺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贾克·莫诺

    贾克·莫诺(JacquesLucienMonod,1910年2月9日-1976年5月31日)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出生于巴黎,他与方斯华·贾克柏共同发现了蛋白质在转录作用中所扮演的调节角色,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乳糖操纵组,两人因此与安德列·利沃夫(AndréLwoff)共同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

  • 安德列·利沃夫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德列·利沃夫

    安德列·米歇·利沃夫(AndréMichelLwoff,1902年5月8日-1994年9月30日)是一位法国微生物学家,出生于阿列省。中文名:安德列·利沃夫外文名:AndréMichelLwoff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902年5月8日逝世日期:1994年9月30日职业:微生物学家出生地:阿列省安德列

  • 莫诺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莫诺

    莫诺,又名雅克·莫里德(Monod,JacpuesLucien,1910年2月9日~1976年5月31日)法国生物化学家。1941年莫诺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直至1945年。与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çoisJacob)一起,为阐明基因如何通过指导酶的生物合成来调控细胞代谢做出了很大贡献。

  • 弗朗索瓦·雅各布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弗朗索瓦·雅各布

    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çoisJacob,1920年6月17日-2013年4月19日),男,出生于法国默尔特,法国遗传学家。2013年4月19日卒于法国巴黎,享年92岁。中文名:弗朗索瓦·雅各布外文名:FrançoisJacob国籍:法国民族:犹太出生日期:1920年6月17日逝世日期:2013

  • 费奥多尔·吕嫩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费奥多尔·吕嫩

    费奥多尔·吕嫩(FeodorFelixKonradLynen,1911年4月6日-1979年8月6日),一般翻译为吕南,德国生物化学家,196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文名:费奥多尔·吕嫩外文名:FeodorFelixKonradLynen出生地:慕尼黑出生日期:1911年4月6日逝世日期:1

  • 康拉德·布洛赫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拉德·布洛赫

    康拉德·布洛赫(KonradEmilBloch,1912年1月21日-2000年10月15日),德国生物化学家,1936年加入美国国籍,196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文名:康拉德·布洛赫外文名:KonradEmilBloch国籍:美国出生地:Neisse(现为Nysa),德国(现为波兰)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