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钱永健

钱永健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3/12/6 4:26:29

钱永健(RogerYonchienTsien,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钱永健于1972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1989年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作,担任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沃尔夫奖;2008年因发现和研究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6年8月24日在美国俄勒冈州去世,享年64岁。

基本资料

名:钱永健

外文名:RogerYonchienTsien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美国纽约

出生日期:1952年2月1日

逝世日期:2016年8月24日

毕业院校:英国剑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4年获得沃尔夫奖

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祖籍: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人物生平

1952年2月1日,钱永健出生于美国纽约,祖籍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1968年,16岁时以“金属如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发表论文,获得素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西屋科学天才奖”(TheWestinghouseScienceTalent)第一名;同年获得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NationalMeritScholarship)进入哈佛大学。

1972年,20岁时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得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同年获得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其指派的导师是理查德·阿德里安(RichardAdrian)。

1977年,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从事生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1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

1981年—1982年,担任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访问研究员(VisitingResearcher)。

1989年,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作,担任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Chalfie)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OsamuShimomura)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6年8月24日,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条自行车道上去世,享年64岁。

主要成就

钱永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94年,钱永健开始了对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在美国西北海岸所盛产的水母中所发现的一种蛋白质)改造进行研究;后来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让这类原本发出柔弱绿光的蛋白发光变得更明亮、更持续。凭借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此后,钱永健实验室制出了多种蛋白,有的荧光强,有的呈现黄、蓝、红色,有的可激活、可变色,世界上使用的荧光蛋白大多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他的研究使荧光蛋白真正成为了生物科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永健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发明出一种可追踪细胞内钙水平的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他对荧光蛋白应用于神经生物学和癌症研究兴趣浓厚。为了能更好地看清并治疗癌症,他与同事设计了一种能携带成像分子或化疗药物靶癌细胞的U形缩氨酸。还创造了一种让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电信号发出亮光的荧光染料,有助于解密脑细胞的功能与相互作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4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钱永健实验室网站显示,钱永健先后在《Science》《Nature》《NatureNeuroscience》《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NatureMethods》等发表论文210多篇。

KevinL.Briggman,WilliamB.Kristan,JesusE.Gonzalez,DavidKleinfeld,andRogerY.Tsien.Chapter6-MonitoringIntegratedActivityofInpidualNeuronsUsingFRET-BasedVoltage-SensitiveDyes.SpringerInternationalPublishingSwitzerland.MembranePotentialImagingintheNervousSystemandHeart,AdvancesinExperimentalMedicineandBiology,149-169

B.AlbertGriffin,StephenR.Adams,andRogerY.Tsien.Chapter1-HowFlAsHGotItsSparkle:HistoricalRecollectionsoftheBiarsenical-TetracysteineTag.SpringerScienceSite-SpecificProteinLabeling:MethodsandProtocols,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vol.1266:1-61

RogerY.Tsien2013.Verylong-termmemoriesmaybestoredinthepatternofholesintheperineuronalnet.PNAS110:30

RogerY.Tsien2010.Fluorescencereadoutsofbiochemistryinlivecellsandorganisms.InMolecularImaging:PrinciplesandPracticed.byR.Weissleder,S.S.Gambhir,B.D.Ross,A.Rehemtulla.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USA.Chapter48,pp.808-828

RogerY.Tsien2009.Constructingandexploitingthefluorescentproteinpaintbox(Autobiography+NobelLecture),inLesPrixNobel2008,pp.171-214.NobelLecturereprinted(2009)inAngewandteChemieIntl.Edition48:5612-5626.

RogerY.Tsien2009ConstructingandExploitingtheFluorescentProteinPaintbox(NobelLecture).Angew.Chem.Int.Ed.48:5612–5626

Wang,L.,andTsien,R.Y.2006.Evolvingproteinsinmammaliancellsusingsomatichypermutation.NatureProtocols1:1346-1350.

StephenR.Adams&RogerY.Tsien2006Imagingtheinfluxofcell-penetratingpeptidesintothecytosolofinpidualcells.Chapter29in:HandbookofCell-PenetratingPeptides,edbyUloLangel(2ndedition).CRC505-512.

AmyE.PalmerandRogerY.Tsien2006Measuringcalciumsignalingusinggeneticallytargetablefluorescentindicators.NatureProtocols,Vol1:1057-1065.

BenN.G.Giepmans,StephenR.Adams,MarkH.Ellisman&RogerY.Tsien2006Thefluorescenttoolboxforassessingproteinlocationandfunction.Science.312:217-224.

Zacharias,D.A.,andTsien,R.Y.Molecularbiologyandmutationofgreenfluorescentprotein.Chapter5in:GreenFluorescentProtein:Properties,Applications,andProtocols,ed.byM.ChalfieandS.R.Kain(2ndedition).JohnWiley&Sons.ThisarticleislistedinMedlineasMethodsBiochem.Anal.2006;47:83-120

Tsien,R.Y.2005.Breedingmoleculestospyoncells,inTheHarveyLectures:Series99,2003-2004.HarveySociety,2005

NathanC.Shaner,PaulA.Steinbach,&RogerY.Tsien.2005.Aguidetochoosingfluorescentproteins,NatureMethods,Vol.2:905–909

Tsien,R.Y.2003Imaginingimaging'sfuture.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4:SS16-SS21

Zhang,J.,Campbell,R.E.,Ting,A.andTsien,R.Y.2002.Creatingnewfluorescentprobesforcellbiology.NatureReviewMolecularBiology3:906-918.

Miyawaki,A.,andTsien,R.Y.2000.Monitoringproteinconformationsandinteractionsby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betweenmutantsofgreenfluorescentprotein.MethodsinEnzymology327:472-500.

Wu,M.M.,Llopis,J.,Adams,S.,McCaffery,J.M.,Teter,K.,Kulomaa,M.S.,Machen,T.E.,Moore,H.-P.H.,andTsien,R.Y.2000Studyingorganellephysiologywithfusionprotein-targetedavidinandfluorescentbiotinconjugates.MethodsinEnzymology.327:546-564.

Griffin,B.A.,Adams,S.R.,Jones,J.,andTsien,R.Y.2000.FluorescentlabelingofrecombinantproteinsinlivingcellswithFlAsH2001.MethodsinEnzymology.327:565-578.

Zacharias,D.A.,Baird,G.S.,andTsien,R.Y.2000.Recentadvancesintechnologyformeasuringandmanipulatingcellsignals.CurrentOpinioninNeurobiology10:416-421.

Tsien,R.Y.1999.MonitoringCellCalcium.InCalciumasaCellularRegulator,ed.byE.CarafoliandC.Kle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pp.28-54.

Tsien,R.Y.1998.TheGreenFluorescentProtein.Annu.Rev.Biochemistry67:509-544.

Tsien.R.Y.andPozzanT.1989.MeasurementofCytosolicFreeCa2+withQuin2.MethodinEnzymology.172:230-244.

钱永健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1年

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

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

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

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美国心脏学会

1995年

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美国医学研究院

1998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

1998年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2002年

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美国化学学会

2002年

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荷兰皇家科学院

2004年

沃尔夫奖(WolfPrizeinMedicine)

2008年

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

2008年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凤凰卫视等

2009年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香港中文大学

2009年

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香港大学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钱永健儿时患有哮喘,不得不尽量避免室外运动。他经花上数小时在地下实验室中做化学实验。实验产生的鲜艳色彩让他着迷。

家世背景

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与钱学森是堂兄弟,早年带着庚子赔款支付的奖学金到美国念书,在1944年,钱学榘将妻子懿颖与长子钱永佑(神经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接到美国定居,生下了二子钱永乐和三子钱永健。事实上,直到钱永健的叔叔钱学森过世,他们始终没有见过面。

婚姻家庭

1976年,钱永健在朋友的圣诞晚会上认识了温迪·格劳伯(WendyGlobe),后来两人结婚。

人物语录

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我是一个美国人,我从小生长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血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份,自由的环境才是培养一个科学家的要件。

人物评价

钱永健在基因和疾病侦测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新闻网评)

罗杰(钱永健)是一个非凡的人:善良,慷慨,亲切,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科学家,不断推动他的工作极限,并拓展科学的可能性。他是一个我们无法取代的罕见天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长PradeepKhosla评)

他(钱永健)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不仅因为他能够深入思考如何填补已知科学领域的空白,更因为他知道如何发现新问题。(钱永健长期的合作者马克·爱利斯门评)

标签: 钱永健

更多文章

  • 马丁·查尔菲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丁·查尔菲

    马丁·查尔菲(MartinChalfie),出生于194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他获奖的主要贡献在于向人们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的作用,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说,这种蛋白已经成为同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2018年3月,获澳门科技

  • 下村修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下村修

    下村修(英文:OsamuShimomura;1928年8月27日-2018年10月19日),男,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福知山市,已故日本著名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博士学位,毕业于名古屋大学。1951年,下村修从长崎医科大学药学专门部毕业。之后,进入名古屋大学深造并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

  • 格哈德·埃特尔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格哈德·埃特尔

    格哈德·埃特尔,1936年10月10日生于德国斯图加特,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1965年获博士学位,化学家。从1973年开始,埃特尔担任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教授及该校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至2004年,埃特尔出任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所长,他是这家研究所的名誉教授。从1997年和

  • 罗杰·大卫·科恩伯格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罗杰·大卫·科恩伯格

    罗杰·大卫·科恩伯格(RogerDavidKornberg),男,出生于1947年,200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197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中文名:罗杰·大卫·科恩伯格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出生日期:1947年毕业院校: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学位/学历:

  • 理查德·施罗克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理查德·施罗克

    理查德·施罗克,1945年1月4日出生,美国化学家,因为在有机化学中复分解反应法的贡献,成为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中文名:理查德·施罗克外文名:RichardR.Schrock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45年1月4日毕业院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职业:科学化学家施罗

  • 罗伯特·格拉布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罗伯特·格拉布

    罗伯特·格拉布(RobertH.Grubbs,1942年2月27日-2021年12月19日),美国化学家,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格拉布自大学毕业起就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和《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罗伯特·格拉布开发出的催化剂是应用最广泛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

  • 伊夫·肖万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伊夫·肖万

    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人伊夫·肖万,和他一同分享此奖项的还有两名美国人。伊夫·肖万早在1971年便建立了烯烃“换位合成法”的理论基础,一项用于石油衍生品生产的合成技术。中文名:伊夫·肖万外文名:YvesChauvin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930年10月10日职业:化学家主要成就:200

  • 欧文·罗斯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文·罗斯

    欧文·罗斯(IrwinRose),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因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与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欧文·罗斯外文名:IrwinRose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26年7月16日逝世日期:2015年6月2日毕业院校:芝加哥大学(博士及

  • 罗德里克·麦金农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罗德里克·麦金农

    罗德里克·麦金农,1956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小镇伯灵顿长大。中文名:罗德里克·麦金农外文名:RoderickMacKinnon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56年2月19日毕业院校:塔夫茨医学院职业:科学家主要成就:诺贝尔化学奖出生地:伯灵顿1982年在塔夫茨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洛克菲勒大学分子

  • 彼得·阿格雷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彼得·阿格雷

    彼得·阿格雷(PeterAgre,1949年1月30日-),科学家。1949年1月30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小城诺斯菲尔德,1974年在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该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和医学教授。2004年来到杜克大学,担任医学院副院长。由于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即细胞膜中存在一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