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VladimirPrelog,1906年7月23日-1998年1月7日),旅居瑞士的南斯拉夫化学家,1906年7月23日生于萨拉热窝,在布拉格工业大学获工程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二次大战中避居瑞士并加入瑞士国籍。是瑞士籍南斯拉夫化学家。主要研究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他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
外文名:VladimirPrelog
国籍:瑞士
民族:南斯拉夫
出生日期:1906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1998年1月7日
毕业院校:捷克斯洛代克布拉格工学院
职业:化学家
主要成就:197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出生地:南斯拉夫萨拉热窝
工作经历
普雷洛格(VladumirPrelog,1906—1998),瑞士化学家。生于南斯拉夫萨拉热窝,1928年毕业于捷克斯洛代克布拉格工学院,获化学工程师称号,1929年获工程博士学位。还曾获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9-1935年在布拉格德里所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35-1940年任萨格勒布大学讲师,1940-1941年任副教授。1942年到苏黎世瑞士联邦工学院任教,1950年升任教授,1957-1965年任该院有机化学实验室主任。1962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罗马林嗣科学院士及一些学会会员。普雷洛格研究生物碱、抗菌素、酶和其他天然化合物的立体化学。由于成就突出,1975年与英国化学家康福思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研究领域
他的最突出的贡献是进一步提示了有机物分子复杂的立体化学异构现象,阐明了各种"手性"分子的光学特性和形成不同异构体的反应机理和历程,这对有机立体化学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贡献。他还参与了建立一套立体化学的构型命名法,已被广泛承认和IUPAC推荐,称为"R·S·法"。因而两个不同国籍的化学家分享了197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