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苏东海

苏东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04 更新时间:2024/1/18 15:22:29

苏东海,(1927年2月-2021年8月16日),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著名博物馆学家、中国博物馆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者。曾应邀在《团结报》开辟“历史的沉思”专栏,发表多篇历史论。苏东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16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苏东海

籍贯:北京

出生日期:1927年2月

逝世日期:2021年8月16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曾应邀在《团结报》开辟“历史的沉思”专栏

代表作品:《论1927年东下北上之争》

职务: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

性别:男

人物简介

苏东海(1927年2月出生),男,北京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

初识博物馆参与革博创建

苏东海先生祖籍州,1927年出生在北京。在那个“无处安放一张平静书桌”的年代,他辗转南京、徐州和北平多地才读完小学。从初中到高中,他又先后在北平、重庆、贵阳和昆明等地就读。回到北平上大学时,他有幸听到了胡适先生的课。现在提及此事,他会不由得感慨:听过胡适先生课的人,现在在世的还有几个人啊。

新中国成立前苏先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时就坚信了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1949年2月,苏先生带着十几个大中学生参加了华北野战军,后来又踏上抗美援朝战场,历时4年5个月,经受了残酷的血与火的考验,为祖国立了功。10年军旅生涯,他多次徘徊于生死之间,不止一次目睹战友在身边倒下,磨炼出了超人的坚强意志。

1959年2月,苏先生服从组织安排,到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报到。

“我们要在国庆十周年前把陈列搞出来,国庆十周年献礼。”苏先生说,那时大家的工作热情都非高涨,但博物馆陈列该怎么搞却不知道。他所在的陈列部只有两个人之前接触过博物馆和展览。大家伙就按照苏联陈列模式,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拟定了主题,构建了陈列大纲。

陈列制作开始后,苏先生负责的木工组任务很重,大至陈列屏风,小到说明牌,都是木工活。白天黑夜跟木头打交道,后来他风趣地对人说,自己研究博物馆就是从木材开始的。

1959年8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落成,苏先生和同事们进驻现场开始展览布置,那是真正的大会战和攻坚战。苏先生还清楚地记得,人们在现场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夜里仍灯火通明。终于,赶在“十一”之前完成了陈列施工。后中央研究决定革命史陈列暂不开放,又经过二次重大陈列修改,于1961年7月1日建党40周年之际正式对社会开放。

深入研究博物馆国际交流中找灵感

中国革命博物馆开馆后,全馆工作的重点逐步向保管工作转移。最初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苏东海先生接受了建立藏品目录卡的任务。一本《苏联博物馆学基础》成了他的重点参考书。除学习苏联经验外,他还向了解美国博物馆的同行取经。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视野,他又去了北京图书馆了解图书分类卡的办法,甚至还去了协和医院病案室,参阅了检索卡片的设立方法。

经过一系列努力,《革命博物馆藏品卡片目录系统》终于制作完成,包括顺序卡、来源卡、物名卡、人名卡、事件卡、单位卡、时期卡及库藏卡八套卡片,为每件藏品提供了基本信息。在这项工作中,与文物藏品更深入的亲密接触,让苏先生感到自己对博物馆职业的情感越来越深了。后来,苏先生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写给年轻博物馆同行们的一封信,里面写到“要在博物馆持久工作下去是要有一种行业的吸引力才行。我是从亲近文物中奠定行业感情的。从亲近文物到传播文物越做越有味道。”

可惜“十年动荡”的到来,让他不得不离开自己喜爱的博物馆。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他才得以重回革博陈列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也将博物馆内的阴霾一扫而光。1981年10月,“中国共产党60周年”展览在南斯拉夫展出,苏先生接受了这个首次出国办展的任务。这也让他有机会看到国外博物馆的高水平展陈设计,一些细节让他印象深刻,比如在展品说明牌上设置馆章。他对博物馆的功能开始深入思考和研究。

随着博物馆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苏先生感受到了大量的文化碰撞,这些外来的文化也影响了他对国内博物馆建设的思考。“只有理解自己才能吸收外来的有益的东西,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他认为,从文化角度看,博物馆最终应该达到收藏珍品、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三种职能复合的形态。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博物馆经历了大发展到理论繁荣的阶段,为了提高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学术水平以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苏先生又主持创办了《中国博物馆》和《中国博物馆通讯》两本会刊,让更多博物馆研究工作有了交流和推进的平台。

从宣传到实践创建首个生态博物馆

在不断的国际交流中,苏东海先生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博物馆概念——生态博物馆。访问挪威时,他发现一座生态博物馆就是一个农村社区文化中心,档案室存放着社区的档案和私人寄放的纪念品。这个社区就是一个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是“活”的,它保存着一种鲜活的文化。这让他感到震撼,于是他决定在国内做生态博物馆实践。这时的苏先生已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经过反复考察,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选址在了贵州梭嘎苗族山寨。苏先生回忆说,梭嘎苗寨在深山老林之中,与外界隔离。他们至今仍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在这里建立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典型意义。从1997年动工到1998年10月建成开馆,在苏先生的多方奔走之下,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诞生了。博物馆主体建筑与村寨浑然一体,村民可以在这里活动,展示各种文化产品,游客也可以在这里参观。

苏先生认为,在国内建设生态博物馆,要把国际化的种子,种在中国的土壤里。既要符合生态博物馆的国际化标准,也要有本土特色。生态博物馆要保护环境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要保持村寨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要树立村民的主人意识,提高村寨文化水平。

在苏先生的推动和指导下,贵州又成功续建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生态博物馆等,内蒙古、广西和云南也相继创建了各自的生态博物馆,并逐渐建设成为生态博物馆群,为保护各地区的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系《中国文物报》关注报纸的内容和质量

苏东海先生是《中国文物报》的老作者、老读者、老先生、老朋友了。《中国文物报》创刊34年来,苏先生为报纸写来数不清的好文章,其中很多是饱含他思想智慧的精品力作,在文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苏先生也非常关注《中国文物报》的内容和质量,一般出报当天他就能在家看到报纸,每期报纸都看得很细、很认真,如果收不到报纸,他往往当天就会打电话来问能不能补给他一张,很多时候,他还会针对报纸刊发文章的内容优劣,打电话给报社有关领导说说他的看法和意见。

谈到后来,苏先生的状态越来越好。他还特别提到了《中国文物报》“工艺专刊”和“文旅专刊”的创刊,说他读了柳士发社长写的创刊致辞,感觉非常好,祝贺报社拓展了新的领域。

今年是《中国文物报》迁京30周年。苏先生祝愿《中国文物报》越办越好。

临别时,他紧紧握住他的“小朋友”让副总编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研究方向

中共党史研究方面,致力于周恩来研究及“论1958年”等专题研究。曾应邀在《团结报》开辟“历史的沉思”专栏,发表多篇历史论文。

在博物馆学方面,致力于博物馆哲学的研究和博物馆的发展研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挪威博物馆学》杂志系统刊登了“苏东海论文选”。在中外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的学术立场。1986年开始在中国传播和实践国际生态博物馆思想,2005年组织并主持了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生态博物馆之父”(The"father"oftheChineseecomuseums)。主编《中国博物馆》19年,并同时任《中国博物馆通讯》主编。

著作

主要著作论文:《论1927年东下北上之争》、《博物馆演变史纲》、《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风云实录》、《中国博物馆哲学》、《苏东海论文选登》、《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中国文物报》“东海杂谈”专栏共22篇、《贵州国际生态博物馆论坛论文集》等。

文物捐赠

2014年5月10日苏东海、迪夫妇文物捐赠仪式今天上午在首都博物馆贵宾厅举行。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学谙,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郝东晨,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捐赠仪式。

苏东海、王迪夫妇将他们近一个世纪的收藏,共108件套文物无偿捐赠给首都博物馆。这些文物的年代跨度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本世纪初。文物中有民国时期北京孔德学校的奖章、燕京大学的校徽,有苏先生从沦陷区前往国统区的路条,有抗战胜利、日军投降后,日军家属出售的日用品,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利品,有六七十年代的奢侈品——凯歌牌黑白电视机,有苏先生参加国宴的请柬……这些老物件,讲述着他们人生的坎坎坷坷,也记录着社会的风风雨雨,观之亲切生动,读之蕴藉丰富,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更加珍贵。苏先生说:“老同志把自己的纪念品捐献给博物馆,可以增加博物馆的馆藏;而这些纪念品在博物馆中可以得到很好地保护和利用,变‘活’了,可以说是赋予了新的‘生命’”。

纪念活动

2022年8月18日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于国博共同举办了“苏东海先生追思会”。

标签: 苏东海

更多文章

  • 王丽丽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丽丽

    王丽丽,女,1992年9月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中国篮球运动员,现效力于新疆天山女子篮球队。2014年6月,王丽丽带领北大女篮获得第九届CUBS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冠军。2015-2016赛季,王丽丽加盟新疆女篮,组队一年多的新疆女篮获得联赛亚军。2018年8月,王丽丽入选中国女篮雅加达亚

  • 贾媛媛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贾媛媛

    贾媛媛,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人。2007年贾媛媛主演电影处女作《知子罗》,自此开始演艺事业。2009年回国后,出演电视剧《江城令》。2010年主演爱情电影《爱情中转站》和《背面》。2011年主演的80后怀旧电影《坏孩子的秋

  • 赵鹏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鹏

    赵鹏,看准科技集团创始人、BOSS直聘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鹏先生拥有逾16年互联网行业经验及逾22年人力资源服务经验,是一名资深人才专家。赵鹏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在部委机关工作多年,曾担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发展部长,曾任智联招聘CEO。2013年创立看准科技集团,集团旗下运营看准网、BO

  • 韦东奕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韦东奕

    韦东奕,199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浙江东阳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韦东奕于2007年升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8年高一时参加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2009年高二时参加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2010年被保送至

  • 黄志源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志源

    黄志源,汉族,1944年出生于印尼,毕业于北京大学。印尼金光集团创建人长子,现任金光集团董事长、总裁。中文名:黄志源国籍:印尼民族:汉出生日期:1944年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主要成就:世界纸业十强“APP纸业集团”祖籍:福建泉州其他头衔:国际企业家,爱国华侨,慈善家主要产业:纸业、金融业、农业、房地产

  • 张本宇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本宇

    毕业于北京大学95级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硕士学位,是一位集学术理论与工程技术于一身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先后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Google、Facebook等行业顶尖企业,发起领导GoogleAdWordsQuality,FacebookFeedAds等多项核心技术及系统的研发工作。中文名:张本宇外文

  • 李雪琴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雪琴

    李雪琴,1995年7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中国内地女演员、脱口秀演员、喜剧创作者。2019年,李雪琴因录制视频隔空喊话郭艾伦、李彦宏、杨鸣被他们回复而受到大家关注。2020年,参与录制的脱口秀竞技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在腾讯视频播出,最终在总决赛中获得第五名。2021年1月,参加综艺《欢乐喜剧

  • 张向东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向东

    张向东,700BIKE联合创始人、NASDAQ上市公司前久邦数码联合创始人&总裁。中国城市自行车、骑行文化推动者。1977年出生陕西。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著有《短暂飞行》、《创业者对话创业者》、《我手机》(合著)。中文名:张向东外文名:XD别名:朝西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77年毕业院

  • 宋伊人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伊人

    宋伊人,1993年5月7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研究专业硕士班,影视女演员。2013年,因拍摄“致青春”微博系列校服照而被网友熟知;同年,她还在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主题为“我在大学等你”中,以“最美校服女生”登场被观众熟知。2015年,凭借穿越爱情电影《新步步惊心

  • 祝铭震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祝铭震

    祝铭震,1996年10月8日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篮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小前锋,效力于CBA广州龙狮篮球俱乐部。大学时期,祝铭震效力于北京大学男子篮球队,获得了3次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冠军。2020年8月,在CBA选秀大会上,祝铭震于首轮第二顺位被广州龙狮篮球俱乐部选中,从而进入CBA。中文名:祝铭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