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麦克法兰·伯内特

麦克法兰·伯内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48 更新时间:2023/12/5 20:12:12

麦克法兰·伯内特是一位澳大利亚内科医生,伯内特梅达沃共同获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基本资料

名:麦克法兰·伯内特

外文名:MacfarlaneBurnett

国籍:澳大利亚

出生日期:1899年

逝世日期:1985年

简介

麦克法兰·伯内特(Burnet,Macfarlance)(1899~1985)是一位澳大利亚内科医生。1949年,他提出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的理论,对外科移植手术极具重要性。这一理论后来被英国生物学家彼得·布莱恩·梅达沃(PeterBrianMedawar)和他的同事们所证实。伯内特和梅达沃共同获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理解

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评选。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诺贝尔在其遗瞩中规定,该奖应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评选由瑞典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也叫做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负责。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相关章程,评选由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NobelAssembly)负责,大会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家中共用七个孩子,他排行老二。191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基隆学院(GeelongCollege)毕业,并赢得了一份政府奖学金。1917年,他获得一份奖学金,前往墨尔本大学奥蒙德学院进修速成医学课程。尽管他本打算从事临床神经病学方面的工作,但他的实验室技术使他在墨尔本医院沃尔特伊丽莎·霍尔研究所(WalterandElizaHallInstituteofMelbourneHospital)的病理学实验室谋到了一份工作。他与这所研究所打了四十多年交道。

延伸

墨尔本大学连年赢得最高份额的研究基金,奠定了它澳大利亚一流研究类大学的声誉。它成为维多利亚州同时整个澳洲甚至国际优秀学生的首选。墨尔本大学每年价值850万澳币的奖学金,是澳洲大学中最多最有创新的奖学金。

墨尔本大学的毕业生在澳洲的政治,文化和商业领域涌现许多杰出人物,包括两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两位澳洲的前总理,一些亚洲的商界和政界人士也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墨墨尔本大学尔本大学为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墨尔本大学的学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比赛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墨尔本大学的学生获得牛津大学罗德斯奖学金的大部分,还是美国研究生的富布莱特奖学金的主要获得者。

1926年,伯内特获得了一份贝特医学研究学术奖金,前往伦敦的斯特研究所(ListerInstitute)工作一年。他的研究重点是噬菌体(bacteriophages),即可以感染特定的细菌,使细菌破裂的一组病毒。他的研究受到了很好的反响,因此,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ResearchCouncil)邀请他为委员会的《细菌学系统》(SystemofBacteriology)一书撰写噬菌体这一章。

1928年,伯纳特从伦敦大学(UniversityofLondon)获得了博士学位。尽管收到申请细菌学系主席的邀请,他还是决定回到墨尔本和霍尔研究所。伯纳特回到澳大利亚后不久,一些儿童在注射了白喉疫苗后死亡。在对导致这场灾难的原因的调查中,伯纳特进行了细菌学研究,这也使得人们开始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的重要研究。此外,伯纳特继续从事噬菌体研究,并写下了后来被人们视为经典的论文。

1932年到1934年,伯纳特应邀前往伦敦研究动物病毒,这是他在伦敦的第二次长期停留。在此期间,他发明了一种使用鸡胚胎分离和分析动物病毒的技术,二十多年来,这种技术一直是标准的实验室工作程序。伯纳特试图生产一种可以不受鸡胚胎内的病毒感染的人造耐受力,这也使得他开始对免疫学产生了兴趣。

尽管国家医学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MedicalResearch)伯纳特提供了一份永久性的职位,他还是再次回到了墨尔本,成为霍尔研究所的副主管。除了完成噬菌体的研究,他还做了帮助分离引起牛羊Q热的病原伯氏Q热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burneti)的研究和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发明了在鸡胚胎中种植流感病毒的方法之后,伯纳特开始把他的研究重点转移到研究流感病毒本身。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爆发后,他又转为研究对抗流行感冒的免疫方法。

1944年,伯纳特首次前往美国,并在哈佛医学院(HarvardMedicalSchool)做了一系列演讲,哈佛医学院还向他提供了主席一职。但是,他还是回到了霍尔研究所。在被提升为霍尔研究所的主管之后,伯纳特决定把研究所的重点转移到动物病毒上。在他的指导下,霍尔研究所成为了国际性的流感病毒研究中心。

伯纳特的病毒研究表明抗体可以在体内通过人工合成,以产生一种专门类型的免疫力。伯纳特因此对免疫反应的兴趣也逐渐增长。这一理论使得伯纳特提出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这一概念,并以此与人共获196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57年,伯纳特决定将霍尔研究所的研究重点由病毒学转移到免疫学。他认为自己的抗体生产的克隆选择学说是他对科学最大的贡献。根据这一学说,产生抗体的细胞含有一个不停变异的区域。每次变异都会产生一种新类型的抗体。能够产生某一特定类型的抗体的细胞一般不多,而在身体内找不到抵抗目标的抗体很快就会死去。但是,抗体一旦找到了抵抗对象产生该抗体的细胞就会加大该抗体的产量以满足要求。

1965年,伯纳特退休,但他活跃于写作和作为资深的科学政治家。他任职澳大利亚科学院(AustralianAcademyofScience)的院长,撰写了有关免疫学、人类生物学、衰老和癌症等方面的14本书,还准备了他1940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感染病的生物学特征》(BiologicalAspectsofInfectiousDisease)的第四版。1951年,他被封为爵士,又在1969年被封为二等高级大英帝国勋爵士(KnightCommanderoftheOrderoftheBritishEmpire)。1985年,伯纳特死于癌症,澳大利亚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更多文章

  • 塞韦罗·奥乔亚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塞韦罗·奥乔亚

    塞韦罗·奥乔亚·德阿尔沃诺斯(SeveroOchoadeAlbornoz,1905年9月24日-1993年11月1日),西班牙裔美国生物化学,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文名:塞韦罗·奥乔亚外文名:SeveroOchoadeAlbornoz别名:塞韦罗·奥乔亚·德阿尔沃诺斯国籍:西班牙出

  • 阿瑟·科恩伯格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阿瑟·科恩伯格

    阿瑟·科恩伯格(ArthurKornberg,1918-2007),1918年3月3日生于美国纽约市。1937年在纽约城市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7年10月26日阿瑟·科恩伯格病逝,享年89岁。中文名:阿瑟·科恩伯格外文名:ArthurKornberg国籍:

  • 乔舒亚·莱德伯格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乔舒亚·莱德伯格

    乔舒亚·莱德伯格(英语:JoshuaLederberg,1925年5月23日-2008年2月2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学、人工智能和太空探索。因发现细菌遗传物质及基因重组现象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奖项的另一半授予了乔治·韦尔斯·比德尔和爱德华·劳里·塔特姆。中文名

  • 爱德华·劳里·塔特姆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爱德华·劳里·塔特姆

    劳里塔特姆(Tatum,EdwardLawrie,1909-1975)是一位美国的生物化学家,与乔舒亚·莱德伯格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奖。也是美国遗传学家。中文名:爱德华·劳里·塔特姆外文名:EdwardLawrieTatum出生日期:1909年12月14日逝世日期:1975年11月5日劳里塔特姆(Tat

  • 乔治·韦尔斯·比德尔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乔治·韦尔斯·比德尔

    乔治·韦尔斯·比德尔(GeorgeWellsBeadle,1903年10月22日-1989年6月9日),美国遗传学家。他与爱德华·劳里·塔特姆发现基因受到特定化学过程的调控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奖的另一半授予了乔舒亚·莱德伯格。中文名:乔治·韦尔斯·比德尔外文名:GeorgeWel

  • 达尼埃尔·博韦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达尼埃尔·博韦

    达尼埃尔·博韦出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是一位瑞士裔的意大利药理学家。中文名:达尼埃尔·博韦外文名:DanielBovet国籍:意大利出生日期:1907年3月23日逝世日期:1992年4月8日职业:药理学家主要成就:195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生地:瑞士Fleurier1957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生理

  • 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

    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博士(Dr.DickinsonWoodruffRichards,Jr.,1895年10月30日-1973年2月23日)是一位美国医生与生理学家。本名: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出生地:新泽西州的奥兰治出生日期:1895年10月30日逝世日期:1973年2月23日主要成就:195

  • 沃纳·福斯曼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沃纳·福斯曼

    沃纳·福斯曼(wernerforssmann,或译维尔纳·福斯曼,1904年8月29日出生于柏林,1979年6月1日逝世于邵蒲海姆)是一位德国医生,他可以说是心脏导管的发明人。1956年他与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和迪肯森·威廉·理查兹一起“为他们发明心脏导管术和发现循环系统的病态变化”而授予诺贝

  • 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

    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AndréFrédéricCournand,1895年9月24日-1988年2月19日),法国医生和生理学家。他与沃纳·福斯曼和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因发明心脏导管术以及循环系统的病理学研究而获得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考南德出生在巴黎,毕业于索邦大学,后继续学

  • 胡戈·特奥雷尔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戈·特奥雷尔

    瑞典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持有者。中文名:胡戈·特奥雷尔外文名:AxelHugoTheodorTheorell出生地:瑞典的林开宾出生日期:1903年7月6日逝世日期:1982年8月15日性别:男1921年进入卡罗琳斯克医科大学,1924年毕业后到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细菌研究所进修细菌学。三个月后回到瑞典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