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赛尔曼·A·瓦克斯曼

赛尔曼·A·瓦克斯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17 更新时间:2024/1/19 2:18:13

赛尔曼·A·瓦克斯曼(SelmanAbrahamWaksman,1888年7月22日-1973年8月16日),美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1888年生于俄国时期的乌克兰。赛尔曼为自然产生的抗菌物质创造了新词“抗菌素”,并于1940年发现放线菌素。1952年,赛尔曼因发现链霉素而于195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赛尔曼1915年获得美国罗格斯大学学士学位,1918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在其学术生涯中,赛尔曼长期执教于罗格斯大学。

基本资料

名:赛尔曼·A·瓦克斯曼

外文名:SelmanAbrahamWaksman

民族:犹太人

出生日期:1888年7月22日

逝世日期:1973年8月16日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罗格斯大学(学士)

职业:美国微生物学家

出生地:俄国乌克兰

代表作品:《酶》(1926)

个人简介

塞尔曼·亚伯拉罕·瓦克斯曼(SelmanAbrahamWaksman,1888年7月22日-1973年8月16日),乌克兰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生于乌克兰基辅附近的普里卢卡,犹太人。1910年秋全家移居美国,1911年进入罗格斯大学,1915年毕业时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后到新泽西州农业试验所作G·普曼教授的研究助手,继续研究土壤细菌学,1916年获罗格斯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美国籍,并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任特别研究员,进修生物化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曾获马德里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西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18-1930年任拉特格斯大学讲师,1930-1950年任教授,长期任该校微生物学系主任和微生物研究所所长。1958年退休后到哈佛大学医院任教授。1973年8月16日在美国海恩尼斯逝世,终年85岁。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土壤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微生物学会、农学会会员。

瓦克斯曼毕生主要研究土壤细菌学,特别在抗生素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成果。1940年他发现了放线菌素,1942年发现了棒曲霉素,1943年发表了他的最重要发现之一——链霉素,这个发现对于人们认为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病治疗,是个福音。随后他还陆续发现了灰链丝菌素、新霉素和其它数种抗生素。后来他建议把这些物质总命名为抗生物质。瓦克斯曼的这些发现为以后出现大量的抗菌素药物打开了大门。由于这一贡献,1952年瓦克斯曼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瓦克斯曼著述很多,主要有:《酶》(1926)、《土壤微生物学原理》(1927)、《链霉素性质及其实际应用》(1949)、《新霉素》(1952)、《我与细菌打交道的一生》(1954)、《放线菌目》(3卷,1959-1962)、《征服结核病》(1964)、《放线菌素》(1968)等。

人物生平

1888年7月22日生于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的乌克兰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910年,移民到美国。

1915年,毕业于新泽西州罗格斯学院(今罗格斯大学),获农业学士学位。

191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

1918年,罗格斯大学讲师。

1930年,罗格斯大学正教授。

1958年,从罗格斯大学退休。

1973年8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去世。

科研成就

土壤细菌学与抗生素

瓦克斯曼自学生时代起研究土壤细菌学。他的实验室致力于从各种细菌中筛选分离杀菌成分。因后来他发现了链霉素和其他抗生素,被称为“土壤之人”。一般认为是瓦克斯曼最早使用“抗生素”这一新名词。

链霉素

1943年10月19日瓦克斯曼实验室成功分离链霉素。是由他的研究生A.Schatz分离的。瓦克斯曼随即与马约诊所(MayoClinic)的医生合作首先将链霉素用于治疗肺结核病人。这是当时的第一个有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链霉素的应用大大地减少了死于肺结核的人数。

诺贝尔奖

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瓦克斯曼,因为"他发现了链霉素、第一有效抗生素用于治疗肺结核"。但一般认为他的获奖不仅仅是因为链霉素,而是因为他发明了一系列分离抗生素的方法和技术,使他的实验室分离了多种抗生素。

1951年瓦克斯曼用他个人一半的专利费建立了瓦克斯曼微生物学基金会。用此基金在罗格斯大学建立了瓦克斯曼微生物学研究所。

法律纠纷

瓦克斯曼的研究生A.Schatz认为链霉素是他亲自分离成功的,他也应该得诺贝尔奖,以至告到法院。瓦克斯曼曾经写信给A.Schatz:

“所以,你要充分认识到在解决链霉素的问题上你的贡献并不大。你只是我实验室研究抗生素这一伟大的车轮上的多部件之一。在这方面的工作中,有许多研究生和研究助理帮助我;他们是我的工具,我的手,如果您想知道的话。此案最终认定Schatz为链霉素的“共同发现人”。

更多文章

  • 马克斯·泰累尔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克斯·泰累尔

    马克斯·泰累尔,1951年由于发现黄热病疫苗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马克斯·泰累尔外文名:MaxTheiler出生日期:1899年1月30日逝世日期:1972年8月11日职业:南非微生物学家1899年1月30日,泰累尔出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他的父亲阿诺德是英国旅居南非的一位勋爵,文化知

  •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波兰出生的瑞士化学家。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菲利普·肖瓦特·亨奇共同获得了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国籍:瑞士职业:化学家性别:男波兰出生的瑞士化学家。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爱德华·卡尔文·肯德

  • 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

    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EdwardCalvinKendall,1886年3月8日-1972年3月4日),美国化学家。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菲利普·肖瓦特·亨奇、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共同获得了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出生日期:1886年3

  •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PhilipShowalterHench,1896年2月28—1965年3月30日),美国医生,1920年获得匹兹堡大学医学博士。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共同获得了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菲利普·

  • 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

    1874年生于葡萄牙。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毕业,1902年成为教授。以后又任里斯本大学医学院教授。基于脑前叶切除对某些精神病人有效的假说,实施了脑白质切除法,为此获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脑白质切除法手术后一般有极大可能变得智力低下。中文名: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出生日期:1874年逝世日期:

  • 瓦尔特·鲁道夫·赫斯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瓦尔特·鲁道夫·赫斯

    瓦尔特·鲁道夫·赫斯(WalterRudolfHess,1881年3月17日-1973年4月12日),瑞士医生。由于发现间脑的对内脏的调节功能而获得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瓦尔特·鲁道夫·赫斯外文名:WalterRudolfHess出生地:瑞士北部城市弗劳恩费尔德性别:男国籍:瑞士出

  • 保罗·赫尔曼·穆勒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保罗·赫尔曼·穆勒

    保罗·赫尔曼·穆勒(PaulHermannMüller,1899年1月12日-1965年10月12日),出生于瑞士的奥尔登,瑞士化学家,发现了DDT的杀虫功效,1948年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保罗·赫尔曼·穆勒外文名:PaulHermannMüller国籍:瑞士出生日期:1899年01月

  • 贝尔纳多·阿尔韦托·奥赛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贝尔纳多·阿尔韦托·奥赛

    贝尔纳多·阿尔韦托·奥赛,1887年4月10日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14岁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药学部,1904年毕业,在该大学作助教,191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10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兽医部生理学教授,同时兼任医院医生。1913年为阿贝亚医院主任医师。1915年至1919年任国立微生

  • 格蒂·特蕾莎·科里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格蒂·特蕾莎·科里

    格蒂·特蕾莎·科里(GertyTheresaCori,出生名为拉德尼茨,Radnitz,1896年8月15日-1957年10月26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她与丈夫卡尔·斐迪南·科里以及阿根廷医生贝尔纳多·奥赛一起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格蒂·特蕾沙·科

  • 卡尔·斐迪南·科里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卡尔·斐迪南·科里

    卡尔·斐迪南·科里(CarlFerdinandCori,1896年12月5日出生于今天捷克布拉格,当时属奥匈帝国,1984年10月20日逝世于美国麻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是一位迁居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他与他的妻子吉蒂·黛丽莎·柯里一起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