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汲清

黄汲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95 更新时间:2024/1/16 17:26:53

黄汲清(1904.3.30-1995.3.22),四川仁寿,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当选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黄汲清系统划分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和大地构造旋回,进一步开拓了中国地质图制图事业,创建多旋回构造运动说,进而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相结合,建立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式运动模式,开拓大地构造研究新途径。提出陆相生油论,具体部署、指导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普查勘探。

基本资料

名:黄汲清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省仁寿县

出生日期:1904年(甲辰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1995年(乙亥年)3月22日

职业:大地构造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石油地质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纳沙泰尔大学

人物生平

1904年3月30日,黄汲清生于四川省仁寿县。

1921年至1924年,黄汲清在北洋大学预科学习。

1928年,黄汲清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28年至1929年,黄汲清先后从辽东到辽西,从西安到宝鸡,越秦岭入四川,由滇进黔,跋山涉水,步行万里,开展科学研究。

1932年夏,黄汲清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选派到瑞士留学,先入伯尔尼大学地质系,旋转入浓霞台大学。其间对德、法、意等国进行了考察,1935年写成博士论文《瑞士华莱县素女峰破金峰地区之地质研究》,引起瑞士地质学家瞩目。

1936年,黄汲清回国,被任命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率队进入赣、湘、黔、粤等地做了大面积的考察,发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湖南资兴煤田,取得重大地质成果。

1937年黄汲清组织西北石油考察队,发现玉门油田。同年7月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7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在苏联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考察。1937年12月底,黄汲清被任命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

1938年2月,黄汲清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15届理事会理事长。1938~1940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布置并亲自参加四川省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普查。

1941年至1943年,黄汲清带队调查甘肃、新疆的石油地质。

1940年夏,黄汲清辞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任《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主编。

1942年,黄汲清兼任中央大学教授。

1945年初,黄汲清写成《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采用地槽地台说,第一次系统的划分了中国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科学地阐明其特征,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的观点,该书被国际上公认为对亚洲地质构造的重要贡献。

1945年,黄汲清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个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光任主任,黄汲清任副主任。

1946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主编完成了14幅国际分幅1:1000000中国地质图,接着又完成了1:3000000中国地质图,综合了中国地质调查的全部成果。

1948年,黄汲清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2年,黄汲清被任命为西南地质局局长。

1955年初,黄汲清在他和谢家荣一同担任地质部普查委员会技术负责人时,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四大重点地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普查勘探,经地质部同意,下达了普查钻探任务。

1974年,黄汲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顾问,从事国家急需的富铜、富铁矿地质研究。

1979年至1993年,黄汲清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务委员。1980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称号;并被瑞士联帮理工学院授予荣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及学术讨论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举行时,有数百名国内学者及来自9个国家与地区的60多名外国学者出席,黄汲清以理事长身份主持大会,并作了《略论6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及今后努力方》的长篇报告并公开发表。紧接着,他又在1983至1984年的《中国科技史料》上分4期连载发表了《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的数万言长文。

1984年3月15日,黄汲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3月22日21时55分,黄汲清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

主要成就

普查勘探

1930年至1932年,黄汲清陆续发表了《秦岭山脉及四川地质研究》、《中国南部二迭纪珊瑚化石》等6部专著。1932年,黄汲清发表的《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专著,不仅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而且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早在1946年,黄汲清曾发表《30年来之中国地质学》一文,对中国地质科学的历程作了全面回顾与总结。出版《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提出中国二叠纪的三分方案撰写《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出版《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奠定了中国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主编首批14幅1∶1000000中国地质图及1∶3000000全国地质图,对全国矿产普查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部署全国石油普查,为大庆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黄汲清参加撰写的《大庆油田的发现》一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2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主要论著

1.Huang,OntheCambrianandOrdovicianFormationsofHsishanorWesternHillsofPeking,BullGeolSoc,China,1927,6(2):69~81.

2.Chao,Huang,TheGeologyoftheTsinlingshanandSzechuan,GeolMemoirs,SerA,1931,9:1~230.

3.Huang,ThePermianFormationsofSouthernChina,GeolMemoirs,SerA,1932,10:1~140.

4.KanHuang,EtudegéologiquedelarégionWeissmies—Portjengrat(Valais),BullSocNeuchteloiseSciNatur,1935,60:1~76.

5.Huang,OnMajorTectonicFormsofChina,GeolMemoirs,SerA,1945,20:1~165(俄译本:дембо译,ОсновнвыечертытектоническогостроенияКнтаяИ3дИностраннойлитературы,Москва,1952)(中译本:曾莫休、龚素玉译,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地质出版社,1954)

6.Huang,Young,Chenetal,ReportonGeologicalInvestigationofSomeOilFieldsinSinkiang,GeolMemoirs,SerA,1947,21:1~118.

7.黄汲清主编,1∶300万中国地质图,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出版,1951。

8.黄汲清,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地质学报,1960,40(1):1~37。

〔英文: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heStructureofChina:PreliminaryConclusions,ScientiaSinica,1960,9(4):492~544〕〔俄文:ОсновныечертытектоническогостроенняКитая:предварителъныйвыводСовемскаягеолгuя,1961,9:8~56〕〔德文:DieGeotektonischenElementeimAufbauChinas,ITeil:DieGeotektonischenEinbeitenChinasundihreMerkmale,Geol,Jahrgang,1961,9(7):715~733,abb1~2,IITeil:GrundfragenDerVergleichendenTektonikChinas,GeolJahrgang,1961,9(7)〕

9.黄汲清、姜春发,从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初步探讨地壳发展规律,地质学报,1962,42(2):105~152。〔英文: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ftheEvolutionoftheEarth′sCrustfromthePoint,oftheViewofPolycyclicTectonicMovement,ScientiaSinica,1962,11(10):1377~1442〕

10.黄汲清、肖序常、任纪舜等,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1∶3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构造图说明书,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11.黄汲清、张正坤、张之孟等,中国的优地槽和冒地槽以及它们的多旋回发展,地质科学研究院论文集——丙种,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第1号,第1~71页。

12.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的新认识,地质学报,1974,(1):36~52。

13.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地质学报,1977,(2):117~135。〔英文:HuangChiching,AnOutlineoftheTectonicCharacteristicsofChina,EclogaeGeologicaeHelvetiae,1978,71(3):611~635〕

14.黄汲清,试论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中国科学,1979,(4):384~397。

15.黄汲清指导,任纪舜、姜春发、张正坤等执笔,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科学出版社,1980。(英文:GeotectonicEvolutionofChina,Springer—Verlag,Berlin,1987)

16.黄汲清,略论六十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及今后努力方向,地质论评,1982,28(6):603~610。〔HuangJiqing,SixtyYearsofChineseGeoscience,Episodes,1983,1(1):8~13〕(英文:HuangJiqing,OntheMainAchievementsinGeologicalSciencesinChinaovertheLast60YearsandOurTasksAhead,ProceedingoftheSymposiumonMesozoicandCenozoicGeology,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Beijing,1986:3~19)

17.黄汲清、任纪舜,关于大地构造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构造地质学进展,科学出版社,1982。

18.黄汲清、陈国铭、陈炳蔚,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初步分析,地质学报,1984,58(1):1~17。

19.黄汲清、陈炳蔚,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中英文合版),地质出版社,1987。

20.黄汲清、姜春发指导,作勋、邬继易、吕喜朝等,天山多旋回构造演化及成矿,科学出版社,1990。

从事学术和科研活动的同时,黄汲清言传身教,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他强调重视实践,强调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领导下的地质构造实验室容不得依据不足即忙于下结论的轻率作风。他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但在学术观点上又很自由,因此,他培养的学生做事认真又敢于和他人争辩学术问题,具备了优秀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1985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1988年当选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荣获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地球科学奖。同年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社会任职

1954年,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连任三届。

1954年后,为九三学社历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8年,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第二届常委,1986年,被选举为荣誉委员。

1959年,他当选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

1979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79年,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0年以来,为中国石油学会会员、名誉理事。他曾任两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科学出版社编委,《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地质学会志》主编和《地质学报》编委。

1984年,黄汲清被选举为美洲地质学会名誉会员,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

人物评价

黄汲清一生治学严谨,工作勤奋。他曾语重心长谈对人生的看法:“生活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的,科学的道路更是如此。一个人一生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埋怨环境,不叫喊困难,认准目标,一直往前。挫折是暂时的,成就是永存的。在山穷水尽之时,要想到柳暗花明之日。”正因为如此,直到晚年,黄汲清也毫不懈怠,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拼搏。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这就是黄汲清科学生活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奥秘。(九三学社评)

人物纪念

黄汲清纪念文集

《黄汲清纪念文集》的出版物,收纳了亲朋好友对黄汲清的纪念文章。内容有黄汲清院士的学术活动及生活情况图片,他的未正式出版过的著作及部分题词、贺词,纪念黄汲清院士的文章,黄汲清院士生平及科学著作系年目录。

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为了缅怀黄汲清前辈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弘扬其优秀品德和严谨学风,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4年11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黄汲清院士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黄汲清先生被称为地质学界的一代宗师,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纪念黄先生对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鼓励青年地质工作者积极投身地质事业,中国地质学会在黄先生捐赠的基础上,设立了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标签: 黄汲清

更多文章

  • 刘光宇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光宇

    刘光宇,1940年10月生于山东郯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茅盾研究会会员,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理事。现已退休。中文名:刘光宇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郯城出生日期:1940年10月职业: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成就:山东省郭沫若研究会理事代表作品:《象征主义诗论

  • 周幼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幼海

    周幼海(1922~1985),改名周祖逵、周之友,男、出生日本京都、祖籍湖南沅陵、周佛海次子。1946-6经上海地下党组织田云樵介绍,进入淮阴中共华东分局联络部。1946-08由杨帆、何荦介绍入党,成为华中分局情报部的特别党员,并被派回上海从事地下斗争。中文名:周幼海别名:周祖逵、周之友国籍:中国出

  • 李杨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杨

    李杨,男,1955年6月生,山东省栖霞县(现山东省栖霞市)人。经济学硕士,经济学院经济管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运行机制及政府调控。主要著述:《管理经济学》、《经济增长环境》等。主持软科学项目1项。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

  • 刘奇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奇

    刘奇,1947年11月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医学人文学系医学哲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欧美华私人医生俱乐部督导组成员。中文名:刘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47年11月职业: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欧美华私人医生俱乐部督导组成员。社会兼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

  • 马睿菈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睿菈

    马睿菈,酷爱音乐,现就职于北京福盛天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一名歌手。因《无情的坏男人》这首歌受到关注,她那独有的磁性以及性感的音色所吸引住,那种音色里带着伤感带着悲凉带着感动。中文名:马睿菈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吉林长春出生日期:1986年12月10日职业:歌手代表作品:歌曲《无情的坏男人》身高:

  • 李丹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丹

    李丹,女,北京人,硕士学历,新华社电视台主持人,中华慈善总会“关爱女性健康”形象大使。模特.2010年世界旅游小姐中国总冠军,全球总决赛季军。李丹热衷公益事业。2010年10月16日,作为嘉宾主持,出席了北京佳士凯拍卖公司举办的全球首次马拉多纳午餐拍卖会活动。2011年8月31日,李丹拍卖了自己的形

  • 徐洁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洁

    徐洁,女,1952年7月21日出生,大学本科,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现是一名主持人。徐洁原来不是科班出身的,她当教授前是个儿科医生。中文名:徐洁国籍:中国星座:巨蟹座身高:160cm体重:46kg出生日期:1952年7月21日职业:主持人毕业院校:复旦大学性别:女2001年开始主持《630新闻》,20

  • 李丁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丁

    李丁(1926年-2009年7月29日)(原名李守海),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训练班,中国内地男演员。1946年李丁正式登台演出,首次公演话剧《巡按》,1956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1979年,再次开始演员生涯。1984年,出演剧情电影《林中迷案》。1992年,领衔主演剧情

  • 马礼堂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礼堂

    马礼堂原名马步周,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县马户生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习文修武,养成了坚韧倔强、不畏强暴、好打抱不平的性格,名震武林。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北奔走,救国图强,屡遭曲折,百折不挠。潜心医术,硕果累累,1961年,因给彭德怀元帅治病,被诬陷为黑线人物,一边接受批斗和监督,一边行医治病,

  • 张玉良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玉良

    张玉良,男,上海市人,高级经济师,现任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文名:张玉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58年职业:企业家毕业院校:山西大学主要成就: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工作单: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12月,张玉良出生于上海。1979年6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