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爱新觉罗·阿敏

爱新觉罗·阿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3/12/24 16:22:32

爱新觉罗·阿敏(1586—1640),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后金四大贝勒之一,清初宗室名将。阿敏曾参与萨尔浒之战、灭乌拉部、灭叶赫部、克沈阳、辽阳等战役,统兵攻打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求和。天聪四年(1630年),因阿敏弃城投降,皇太极大怒,召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罪状除了此次弃四城之外,还有心怀异志、当年在朝鲜谋求自立等等。廷议阿敏死罪,皇太极改为幽禁,仅留庄六所、园二所、奴仆二十,其余财产归济尔哈朗。阿敏有子六人,除了爱尔礼获罪而死之外,其中五人皆有爵位。

基本资料

本名:爱新觉罗·阿敏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赫图阿拉

出生日期:1586年

逝世日期:1640年

主要成就:攻打明朝

性别:男

人物生平

阿敏的父亲和兄弟因谋叛清太祖努尔哈赤,兄阿尔通阿、弟扎萨克图被杀,父亲舒尔哈齐囚禁至死。阿敏免于一死,养于努尔哈赤处。

初封台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攻取乌拉宜罕山城,斩千人,获甲三百,俘其众以归。

万历四十一年(1613),随努尔哈赤征乌拉部,布占泰以三万人来战,诸将欲战,努尔哈赤止之。阿敏与贝勒代善等议决进,阿敏曰:“布占泰已出,舍而不战,将奈何?”,努尔哈赤从之,克其城,遂灭乌拉部。

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时,任镶蓝旗旗主贝勒。

后金天命元年(1616),封和硕贝勒,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共执国政,按年龄排行称二贝勒。

天命四年(1619)三月,破明兵于萨尔浒山、尚间崖,又奉命抵御明朝总兵刘綎于栋鄂路,代善等继之,阵斩“晚明第一猛将”刘綎。阿敏与大臣扈尔汉击败明游击乔一琦,乔一琦奔固拉库崖,与朝鲜都元帅姜功烈(姜弘烈)合营。阿敏同诸贝勒攻之,姜功烈投降,乔一琦自缢。八月,参加灭叶赫部之战。

天命六年(1621)三月,从努尔哈赤攻克沈阳、辽阳。七月,镇江城中军陈良策叛投明将毛文龙,阿敏迁镇江沿海居民于内地。十一月,渡镇江入朝鲜,夜袭毛文龙,斩其守将及兵一千五百,毛文龙仅以身免。

天命十一年(1626),征喀尔喀巴林部及扎鲁特部。

天聪元年(1627),命同贝勒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等征朝鲜,临行时,皇太极命并讨毛文龙。大军攻克义州,分兵直捣毛文龙所居之地铁山,毛文龙逃到海岛。

大军进克定州,渡嘉山江,克安州、平壤。进至中和,朝鲜国王李倧遣使求和。阿敏与诸贝勒答书数其罪有七,力拒之。

大军攻至黄州,李倧又遣使请和,阿敏希望攻破朝鲜都城,诸贝勒谓宜待其大臣至,莅盟许平。总兵李永芳进曰:“我等奉上命仗义而行,前已遗书言遣大臣莅盟即班师,背之不义。”阿敏怒,叱之退,大军攻至平山,李倧败走江华岛,遣其臣进昌君至军,阿敏令吹角督进兵。岳讬乃与济尔哈朗驻平山,遣副将刘兴祚入江华岛责李倧。李倧遣族弟原昌君李觉等诣军,为设宴。宴毕,岳讬议还师,阿敏曰:“吾恒慕明帝及朝鲜王城郭宫殿,今既至此,何遽归耶?我意当留兵屯耕,杜度与我叔侄同居于此。”杜度变色曰:“上乃我叔,我何肯远离,何为与尔同居?”济尔哈朗亦力阻,诸贝勒乃定议许李倧盟,这就是“江都之盟”。阿敏纵兵掠三日,乃还。凯旋而归,皇太极亲自到郊外武靖营慰劳,赐御衣一袭。

五月,从皇太极征明锦州,复围宁远,击斩千余人。

天聪四年(1630)正月,清军入山海关,克永平府、滦州、迁安等地,皇太极命阿敏偕贝勒硕讬率五千人驻。阿敏驻永平府,分遣诸将分守三城,谕降榛子镇。四月,谕归降汉文武官曰:“我国法度从来贿赂不行,廉者举之,贪者弗录。况皇上简用者,俱廉洁忠直之士,尔等若有罪,虽赂千金,无益。若无罪,即众贝勒何惧焉?”

五月,明朝经略孙承宗督兵攻滦州,阿敏遣数百人赴援,收迁安守兵入永平府。明兵攻滦州急,滦州守将、固山额真图尔格等不能支,弃城奔永平府,明兵截击,师死者四百馀。阿敏令遵化守将、固山额真察哈喇等亦弃其城,遂尽杀明将吏降者,屠城民,收其金帛,夜出冷口东还。

六月,皇太极本来派遣贝勒杜度赴援,闻阿敏等弃四城而归。上御殿,集诸贝勒大臣宣谕,罪阿敏等。阿敏等至,令屯距城十五里,复宣谕诘责。皇太极念士卒陷敌,感伤堕泪。越三日,召诸贝勒大臣集阙下,上御殿,令贝勒岳讬宣於众曰:“阿敏怙恶久矣。当太祖时,嗾其父欲移居黑扯木,太祖坐其父子罪,既而宥之。其父既终,太祖爱养阿敏如己出,授为和硕贝勒。及上嗣位,礼待如初。师征朝鲜,既定盟受质,不原班师,欲与杜度居王京,济尔哈朗力谏乃止。此阿敏有异志之见端也。俘美妇进上,既,复自求之。上察其觖望,曰:‘奈何以一妇人乖兄弟之好?’以赐总兵冷格里。伐察哈尔,土谢图部额驸背约与通好,上怒,绝之。阿敏遗以甲胄鞍辔,且以上语尽告之。诸贝勒子女婚嫁必闻上,阿敏私以女嫁蒙古贝勒塞特尔,及宴,上不往,常怀怨愤。太祖时,守边驻防,原有定界,乃越界移驻黑扯木。上责以擅弃汛地,将有异志,阿敏不能答。上出征,令阿敏留守,惟耽逸乐,屡出行猎。岳讬、豪格出师先还,坐受其拜,俨如国君。及代守永平,妄曰:‘既克城,何故不杀其民?’又明告众兵曰:‘我既来此,岂能令尔等不饱欲而归?’略榛子镇,尽掠其财物,又驱降人分给八家为奴。明兵围滦州三昼夜,拥兵不亲援,屠永平、迁安官民,悉载财帛牲畜以归。毁坏基业,故令我军伤残。”命众议其罪。佥曰:“当诛。”命幽之。留庄六所、园二所、奴仆二十、羊五百、牛二十,馀财产悉归济尔哈朗。

崇德五年(1640)十一月,卒,爵除。

家族成员

子:镇国公爱尔礼,坐罪死。

第三子:温简贝子固尔玛珲

第四子:镇国公恭阿

子:镇国端纯公果盖

子:镇国公果赖

孙:镇国襄敏公瓦三,固尔玛珲之子。

孙:玛尔图,固尔玛珲之子

曾孙:齐克塔哈,瓦三之次子,袭封辅国公。康熙三十二年(1693)十二月,任宗人府右宗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正月,从上征噶尔丹,同护军统领鄂克济哈统领正红旗营。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濬永定河,命齐克塔哈分董其事。康熙四十年(1701)正月,任正黄旗蒙古都统。康熙四十六月(1707)五月,以钻营削爵。

曾孙:鄂斐,玛尔图第四子,康熙六年(1667)三月,封三等奉国将军。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月,任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康熙三十五年(1696)正月,从上征噶尔丹,同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统领镶蓝旗营。康熙三十八年(1699),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康熙三十九年(1700),调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康熙四十二年(1703),擢正黄旗汉军都统。寻调正黄旗满洲都统。康熙四十三年(1704)授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四十六年(1707),袭封辅国公。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宗人府左宗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八月,卒。

玄孙:鄂齐,康熙三十八年(1699),封奉恩将军。康熙四十八年(1709),缘事削爵。寻授散秩大臣。雍正三年(1725)五月,任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十一月,袭封辅国公爵。雍正四年(1726)十月,擢镶黄旗汉军都统。雍正五年(1727)七月,晋镇国公。十一月,调天津水师营都统。雍正六年(1728)九月,以兵丁滋事削爵,授三等侍卫效力。雍正七年(1729)二月,任正红旗满洲副都统。雍正九年(1731)八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革任,爵除。

艺术形象

1986年电视剧《努尔哈赤》:于扩饰演阿敏;

1987年电视剧《满清十三皇朝》:吴彩南饰演阿敏;

1992年电视剧《一代皇后大玉儿》:张纪平饰演阿敏;

2003年电视剧《孝庄秘史》:沈保平饰演阿敏;

2005年电视剧《太祖秘史》:王文军饰演阿敏;

2005年电视剧《明末风云》:任学海饰演阿敏;

2012年电视剧《山河恋美人无泪》:孙彬皓饰演阿敏。

标签: 爱新觉罗·阿敏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皇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

  • 爱新觉罗·塔拜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爱新觉罗·塔拜

    爱新觉罗·塔拜(1589年4月12日—1639年9月6日),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母为庶妃钮祜禄氏博克瞻之女。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二月十八日生,清崇德四年(1639年)八月九日卒,享年五十一岁。本名:爱新觉罗·塔拜别名:满语:穆赫林Tabai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满洲出

  •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早年随同兄长努尔哈赤出外谋生,后来又投奔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手下当差。坚毅顽强、勇猛善战的品格。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舒尔哈齐晋封贝勒,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成为第二号人物。后来,谋

  • 爱新觉罗·东莪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爱新觉罗·东莪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唯一记载,此后便不知所终。本名:爱新觉罗·东莪所

  • 爱新觉罗·永璂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爱新觉罗·永璂

    爱新觉罗·永璂(qí)(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清朝宗室大臣,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母为皇后那拉氏。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去世,无爵位。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本名:爱新觉罗·永璂(qí)别名:十二阿哥所处时代:清

  • 谦妃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谦妃

    谦妃(1714年-1767年10月16日)刘氏,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清世宗妃,雍正七年入宫,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皇六子果恭郡王弘曕。本名:刘氏别名:谦嫔、谦妃所处时代:清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日期:1714年逝世日期:1767年10月16日父亲:刘满夫君:爱新觉罗·胤禛

  • 爱新觉罗·弘瞻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弘瞻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雍正帝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1-2]乾隆三年(1738)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后弘曕获罪降为贝勒,死前又恢复为郡王,谥为恭,故称为多罗果恭郡王。因出生于圆明园,

  • 爱新觉罗·永瑢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永瑢

    爱新觉罗·永瑢(1744年1月28日—1790年6月13日),号九思主人,又号西园主人。少时居圆明园碧桐书院,亦称碧桐书院阿哥。乾隆帝第六子,皇三子永璋同母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继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三十七年(1772)

  • 阿珂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珂

    阿珂,原名陈珂,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她与阿琪一起寻找师父时,巧遇韦小宝,韦小宝因迷恋她的美色,对她死缠烂打,但她一直倾心于郑克塽,对韦小宝态度冷淡,并多次险些伤害韦小宝性命。她的身世很惨,是李自成和陈圆圆的女儿,小时同母亲居于吴三桂府,后被九难偷走,九难为报国仇家恨,又因误认为她是吴三桂之

  • 方怡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方怡

    方怡,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人物,她是当年明朝沐王府中刘白方苏四大家将中方氏的后人。其曾经假扮吴三桂的手下入宫行刺,受伤后被韦小宝救下。开始她心高气傲,不把韦小宝放在眼里,直到韦小宝救下了刘一舟等人,才对他另眼相看。后来被神龙教抓住,并被迫服豹胎易筋丸,受制于苏荃,不得不欺骗韦小宝,最后明白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