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89 更新时间:2023/12/31 1:46:42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早年随同兄长努尔哈赤出外谋生,后来又投奔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手下当差。坚毅顽强、勇猛善战的品格。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舒尔哈齐晋封贝勒,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成为第二号人物。后来,谋图分裂后金,被努尔哈赤幽禁致死。顺治十年(1653年),追封他为和硕庄亲王。

基本资料

本名: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别名:小乙可赤

所处时代:后金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满洲

出生日期:1564年

逝世日期:1611年

主要成就:协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

封爵:和硕庄亲王(追封)

人物生平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舒尔哈齐出生于辽东。父亲塔克世为指挥使。母亲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的长女额穆齐。舒尔哈齐5岁时,生母不幸去世,家事开始由继母纳喇氏主持。继母为人刻薄,对舒尔哈齐兄弟冷若冰霜。刚刚五六岁的舒尔哈齐便跟随哥哥努尔哈赤到深山野林中,采集松子、木耳、蘑菇,猎取野禽,然后再将这些山货送往抚顺的马市出售,贴补家用。然而,他们的奔波和劳作并没有换得继母的丝毫怜悯。无奈,10岁时,舒尔哈齐便跟随哥哥离开家,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门下。

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破王杲的古勒寨时,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双双被俘,被充作幼丁,随军征战。每次作战,明军都让女真俘虏打头阵,往对方的刀阵里冲。几仗下来,大部分的女真俘虏都战死,只有努尔哈赤兄弟侥幸活了下来,并且练就一身健壮的体魄和精湛的武艺。

万历十一年(1583年),舒尔哈齐的祖父和父亲死在了明朝的乱军之中。舒尔哈齐与兄长努尔哈赤两人悲痛欲绝,一起离开了明军,回到了家中。

经过一番深思之后,两人决定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依靠着祖父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起兵,拉起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开始了创建后金的伟大事业。在创业岁月中,舒尔哈齐成为了兄长努尔哈赤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战将。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八月,舒尔哈齐首次带领建州女真朝贡使团前往北京进贡,这次的经历使他眼界大开。他对自己屈居在兄长的属下的地位感到不满,他希望有朝一日当上建州女真的最高统治者。与此同时他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七月,舒尔哈齐第二次进北京朝贡,这次的经历更助长了他的野心。他到达北京后受到了明朝廷热烈隆重的接待,并被赏赐给了丰厚的金银绸缎等礼物。同时,明廷还授予了他都指挥的高级武职。明朝以此做为一种战略对策,尽力拉拢和收买努尔哈赤的对手及反对者,在两者间进行挑拨,以激化彼此的矛盾。为此舒尔哈齐也确实感激明朝的恩宠,他感恩于明朝,在政治态度上越来越倾向于明朝。舒尔哈齐除了积极的与明朝发展密切关系之外,他还通过政治联姻的形式加强与其他各个女真部落的联系,借以扩大他的个人实力和影响。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他娶了乌拉部落的贝勒布占泰的妹妹为妻,第二年他又将自己的女儿额实泰嫁给了布占泰。舒尔哈齐同样也与朝鲜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朝鲜使者到建州,对于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见面行相同的礼仪,并向两人馈赠同样的礼物。他们二人也分别屠宰猪羊,各自在帐中款待朝鲜使者,并回赠礼物。朝鲜国王也乐意在两位建州首领之间周旋,对他们实行双重承认的原则,这与明朝的手法如出一辙。

随着女真各部的统一,努尔哈赤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与明朝对抗,他对明朝的敌视态度也日益明显,他的下属也时常和明军发生武装冲突。明朝对辽东的局势感到不安。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廷又起用了被罢免的前辽东总兵李成梁,希望他能扭转当时那恶劣的局势。李成梁上任伊始,就采用了原来对女真各部的分化瓦解政策。他利用了舒尔哈齐和他兄长的矛盾,大力拉拢他,对他恩礼有加,格外器重。李成梁让儿子李如柏娶了舒尔哈齐的女儿为妾,使双方关系更为紧密。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舒尔哈齐的妻子病故,李成梁父子准备了丰厚的祭礼前去治丧,备极隆重。面对明朝的恩宠,舒尔哈齐更加感激,他决心依靠明朝为后台,树立自己的女真最高领袖的地位。

舒尔哈齐明目张胆地树立个人的权威,逐渐构成了对努尔哈赤地位的挑战,两人的关系也日益紧张,在诸贝勒共同参加的会议上,两人常因意见相左而激烈争吵,努尔哈赤开始意图除去他这个潜在的对手。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居住在蜚悠城的一小支女真部落,由于不堪忍受临近的乌拉部的奴役,想来依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派出了舒尔哈齐和自己的儿子褚英、代善,将领费英东、扬古利、常书、扈尔汉领兵三千,前往蜚悠城收编该部。当舒尔哈齐等人行至半途的时候,他就满腹狐疑的对同行的将领说看到帅旗上有一层淡淡的幽光,想要退兵。不过在褚英、代善的反对下,只能作罢。到达蜚悠城后,该部落酋长策穆特黑带领的五百户人丁早以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于是很快这支队伍就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乌拉贝勒布占泰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一万骑兵赶来拦击,双方军队摆出了交战的阵势。但这时,舒尔哈齐却带着自己属下的五百人退到了一边,他不想破坏与姻亲的友好关系。只有褚英、代善率军英勇奋战,舒尔哈齐只在一边观看,他的部下常书、纳齐布也没有加入战斗。正是由于舒尔哈齐的消极退避,最后褚英、代善虽然打败乌拉骑兵,但是没能给以致命打击。

舒尔哈齐班师回朝之后,努尔哈赤准备将他的下属常书、纳齐布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处死,以剪除他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杀鸡儆猴。但是舒尔哈齐的反应十分强烈,说杀他们就是等于杀我,誓不低头,大有决以死战的阵势。最后努尔哈赤为了避免公开的冲突,便做出了让步。他只罚了常书一百两黄金,夺了纳齐布下属的人马,并且从此以后剥夺了舒尔哈齐指挥军队的权利,将他排挤出了最高军事领导层。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舒尔哈齐的地位一落千丈,变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人物,他痛感自己与努尔哈赤势难并存。于是,他与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商议,图谋另立门户,与兄长分庭抗礼。

于是舒尔哈齐带着几个儿子和少数部下来到了铁岭东南的黑扯木,在那里伐木建造房屋,开辟新的根据地。而黑扯木临近明朝的军事重镇铁岭,可以直接依靠明朝的军事保护,在他的东面又与乌拉部落接邻,能随时得到盟友的援助。

舒尔哈齐开始与努尔哈赤越来越疏远,转而靠近明朝了。李成梁看到这一分化女真的大好机会,于是火上浇油,故意挑起矛盾冲突。他上奏朝廷册封舒尔哈齐为建州右卫首领,这是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最高地方军事长官。

努尔哈赤首先是责令舒尔哈齐放弃自立为王的念头,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他断然采取了强硬措施,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阿尔通阿、扎萨克图被努尔哈赤诛杀,部将武尔坤也被处死。努尔哈赤余怒未消,仍打算将他的次子阿敏处死,只是在皇太极等人的极力求情下,阿敏才逃过一劫,免于一死,不过他的一半家产被没收。

面对兄长咄咄逼人的姿态,舒尔哈齐失去了继续抗争的勇气。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远远不如兄长,而且他所指望的靠山,驻扎在辽东的明军,也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根本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在万念俱灰的绝望处境下,舒尔哈齐回到了兄长的帐下。但是这次的努尔哈赤对他不再讲兄弟情谊了,舒尔哈齐被囚禁在一间暗室之中,用铁锁锁住,仅有两个孔穴给他送食物。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十九日,舒尔哈齐在囚禁中死去,时年四十八岁。有一说他是被兄长努尔哈赤秘密杀害的。舒尔哈齐死后,初葬于永陵(今辽宁新宾),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于辽阳东京陵。他的后代并没有因他的反叛行为而获罪,六子济尔哈朗成为了以后的辅政王,掌管清廷政权一时。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追封他为和硕庄亲王。

主要成就

舒尔哈齐是清朝创立的第二号功臣,他原来的地位就是仅下努尔哈赤一等,各部酋长拜见的时候,两兄弟是同时受贺的,分南北落座。明朝的边将称努尔哈赤是二都督。舒尔哈齐同样是在起兵之初就很能打仗的人物,他屡立战功,是努尔哈赤的不可缺少的臂膀。而且,舒尔哈齐也是以努尔哈赤的继承人自居的。

自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起兵以后,舒尔哈齐帮助努尔哈赤不但灭掉杀父仇人、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势力,还征服了浑河部、董鄂部、苏克素浒部、哲陈部、完颜部、朱舍里部、讷殷部,统一了建州女真。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称王,舒尔哈齐称船将,是满洲的第二号人物,手下精兵5000多人,将领40多人,势力相当庞大。

人物评价

《清史稿》:庄亲王佐太祖建业,将出师,登垅而谋,策定驰而下,黄道周亟称其骁勇。

妻妾子女

父亲:爱新觉罗·塔克世。

母亲:喜塔喇氏,都督阿古之女,追尊宣皇后。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母为塔克世之妾李佳氏,异母兄,追封多罗诚毅勇壮贝勒。

爱新觉罗·雅尔哈齐,母为宣皇后喜塔喇氏,同母弟,追封多罗通达郡王。

爱新觉罗·巴雅喇

嫡福晋,佟佳氏,鄂洛尼之女。

福晋,哈达那拉氏,特尔固臣贝勒之女。

福晋,富察氏,阿格巴宴之女。

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

福晋,乌拉那拉氏,布翰贝勒之女,布占泰贝勒之妹。

福晋,那拉氏,图门之女。

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

福晋,辉发那拉氏,拜音达里之女。

福晋,西林觉罗氏,西楞额之女。

福晋,董鄂氏,富古库尔达之女。

福晋,阿颜觉罗氏扎海钴塞之女。

长子,阿尔通阿(?—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被努尔哈赤所杀。

次子,阿敏(1586年—1640年),二贝勒。崇德五年(1641年)病死。

三子(?—1609年)。扎萨克图,辅国公。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被努尔哈赤所杀。

第四子,图伦,追封恪僖贝勒。顺治五年(1648年)卒,年五十七。

第五子,寨桑武,追封和惠贝勒。

第六子,济尔哈朗,郑献亲王,满洲镶蓝旗旗主。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十月初二日生,母五娶福晋乌拉那拉氏,布翰贝勒之女,布占泰贝勒之妹。初封和硕贝勒。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管理刑部事;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以军功晋封和硕郑亲王;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辅理国政;顺治元年(1644年),加封信义辅政叔王;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加封叔和硕郑亲王;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初八日薨,年五十七。

第七子,诺穆岱,母四娶福晋瓜尔佳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闰七月初五日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六月十三日卒,年十三岁。

第八子,费扬武,追封和硕简亲王。母七娶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顺治十五年(1650年),追封为多罗贝勒;谥曰靖定;乾隆十五年(1650年)七月,追封和硕简亲王。

第九子,瑙岱。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生。母阿颜觉罗扎海祜塞之女。因获罪黜去宗室为庶人。卒年不详。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恐其子孙湮没,给予红带子。

长女,名额实泰。生母为二娶福晋哈达纳拉氏,特尔固臣之女。1584甲申年八月二十七日丑时生。戊戌年十二月,嫁乌拉贝勒那拉氏布占泰。乌拉部灭亡后,额实泰格格回到建州。天命四年(1619年),布占泰卒。顺治十三年(1656年)四月,额实泰格格卒,年七十三。

次女,名额恩哲。生母为三娶福晋富察氏,阿格巴宴之女。崇德三年(1638年)十一月,额恩哲格格卒,年五十五。

第三女,母为三娶福晋富察氏阿格巴宴之女。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十六日生。嫁佟佳氏纳穆锡。

第四女,名荪岱(1590年—1649年),努尔哈赤养女,称巴约特格格,封和硕公主。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公主去世,年六十。

第五女,母为庶福晋董鄂氏,富古科尔达之女。癸巳年二月十六日丑时生。丙午年正月,嫁董鄂氏固穆贝。

第六女,母为四娶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乙未年正月初五日卯时生。癸丑年十二月,嫁那拉氏漠落浑。

第七女,母为四娶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丁酉年八月初八日寅时生。己酉年六月,嫁完颜氏绰和络。

第八女,母为四娶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壬寅年生。天命元年七月,嫁那拉氏巴达纳。

第九女,幼殇。母为四娶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

第十女,母为四娶福晋瓜尔佳氏,索尔和之女。癸卯年十一月十五日巳时生。天命七年(1633年)七月,嫁博尔济吉特氏巴拜。

第十一女,母为庶福晋阿颜觉罗氏,扎海钴塞之女。戊申年五月十二日午时生。天命八年(1634年)三月,嫁拉喇氏库德纳。

第十二女,母为庶福晋阿颜觉罗氏,扎海钴塞之女。庚戌年三月初一日亥时生。天命八年(1634年)正月,嫁纳拉氏穆扤纳。

史书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十五·列传二》

影视形象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老黄说史

期刊主编,文史作家

努尔哈赤的绝情掌:弟弟被囚暗室,靠小洞传递食物,最终惧饿而死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亲弟弟,有大功于后金,最后为何被幽禁而死?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他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时,舒尔哈齐晋封贝勒,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成为第二号人物。

2019-05-25121

文史砖家

历史爱好者,优质创作者

舒尔哈齐是清太祖的亲弟弟,有大功于清朝,为何最后被幽禁而死?

努尔哈赤为惩罚弟弟的叛变行径,便下令诛杀他的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及大将武尔坤,同时猛攻乌拉部并向明朝施压。在这种情况下,舒尔哈齐自知无力对抗兄长,便只好重新回归,反叛就此以失败告终。舒尔哈赤投降后,被努尔哈赤关进囚牢,两年后郁郁而终。

2019-03-3041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86

电视剧

《努尔哈赤》

邹宝琛

1987

电视剧

《满清十三皇朝》

罗石青

2005

电视剧

《太祖秘史》

赵鸿飞

参考资料: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东莪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爱新觉罗·东莪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唯一记载,此后便不知所终。本名:爱新觉罗·东莪所

  • 爱新觉罗·永璂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爱新觉罗·永璂

    爱新觉罗·永璂(qí)(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清朝宗室大臣,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母为皇后那拉氏。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去世,无爵位。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本名:爱新觉罗·永璂(qí)别名:十二阿哥所处时代:清

  • 谦妃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谦妃

    谦妃(1714年-1767年10月16日)刘氏,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清世宗妃,雍正七年入宫,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皇六子果恭郡王弘曕。本名:刘氏别名:谦嫔、谦妃所处时代:清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日期:1714年逝世日期:1767年10月16日父亲:刘满夫君:爱新觉罗·胤禛

  • 爱新觉罗·弘瞻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弘瞻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雍正帝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1-2]乾隆三年(1738)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后弘曕获罪降为贝勒,死前又恢复为郡王,谥为恭,故称为多罗果恭郡王。因出生于圆明园,

  • 爱新觉罗·永瑢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永瑢

    爱新觉罗·永瑢(1744年1月28日—1790年6月13日),号九思主人,又号西园主人。少时居圆明园碧桐书院,亦称碧桐书院阿哥。乾隆帝第六子,皇三子永璋同母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继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三十七年(1772)

  • 阿珂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珂

    阿珂,原名陈珂,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她与阿琪一起寻找师父时,巧遇韦小宝,韦小宝因迷恋她的美色,对她死缠烂打,但她一直倾心于郑克塽,对韦小宝态度冷淡,并多次险些伤害韦小宝性命。她的身世很惨,是李自成和陈圆圆的女儿,小时同母亲居于吴三桂府,后被九难偷走,九难为报国仇家恨,又因误认为她是吴三桂之

  • 方怡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方怡

    方怡,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人物,她是当年明朝沐王府中刘白方苏四大家将中方氏的后人。其曾经假扮吴三桂的手下入宫行刺,受伤后被韦小宝救下。开始她心高气傲,不把韦小宝放在眼里,直到韦小宝救下了刘一舟等人,才对他另眼相看。后来被神龙教抓住,并被迫服豹胎易筋丸,受制于苏荃,不得不欺骗韦小宝,最后明白真相的

  • 苏荃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荃

    苏荃,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人物。苏荃艳丽无匹,美貌之极,小说最初为神龙教教主洪安通之妻,她是被洪安通强抢到神龙岛作夫人的,因而并不心甘情愿待在洪安通身边,直至机缘巧合在丽春院一事后怀了韦小宝的孩子,改变了她的命运,后来神龙教覆灭,苏荃被小宝舍命相救,她逐渐意识到小宝对她的好而爱上了他,最终成为韦

  • 韦春花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春花

    韦春花,金庸著名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角色,扬州妓女、男主角韦小宝的亲生母亲,《鹿鼎记》中第一个出场的女性角色。《鹿鼎记》的一开头,金庸一改往日磅礴大气的写作风格,只寥寥数语便将人引入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小情小调当中,韦春花就在这香艳颓靡的背景当中出场。中文名:韦春花别名:花姐饰演

  • 大玉儿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玉儿

    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天命十年(1625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册封为庄妃,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