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大玉儿

大玉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88 更新时间:2023/12/16 22:10:31

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天命十年(1625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册封为庄妃,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于昭西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圣文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基本资料

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别名:本布泰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蒙古族

出生地:蒙古科尔沁

出生日期: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

主要成就: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

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陵寝:昭西陵

孝庄文皇后人物生平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布木布泰出生。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哲哲为大福晋。

后金天聪初,皇太极正式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但当时未有东西宫福晋的形式,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哲哲大福晋。

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后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

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降到第三位。

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后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

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后封为固伦淑哲长公主)。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嫁皇太极为侧妃。

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不久宠冠后宫。

后金天聪九年七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大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嫁皇太极。

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林丹汗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使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反复下降。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布和一家就有三位。布木布泰从蒙古大草原来到盛京,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在皇太极生前,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

中宫-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后,是孝庄文皇后之姑),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文皇后之姐),居第二位。

西宫-麟趾宫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

次西宫-永福宫庄妃,称西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居第五位。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1638年3月15日)在盛京皇宫的永福宫生皇九子福临。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

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今北京)。

顺治八年二月,世祖亲政,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顺治十八年世祖崩,皇帝福临的第三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布木布泰尊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昭圣太后生活内敛俭朴,不事奢华。平定三藩时,把宫廷节省下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岁,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并支持儿孙的事业。她的表率行为,更使皇帝增加十二分敬意。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几乎每天派人驰书问候起居,报告自己行踪,并且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鲫鱼脂封,派人送京给老祖母尝鲜;二十二年(1683)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轿,亲自为祖母扶辇保护。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圣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康熙在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然而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该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根据她的遗愿,灵柩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

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轶事典故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下令把洪押到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始终不屈,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孝庄看到这种状况,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此事件广为流传,后世也多有作品演绎,但详细记载并不见于正史,真实性学术界尚有争议。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在突发脑溢血而死。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

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都虎视眈眈于皇位。

但最后皇位落在了只有六岁的福临身上,或许是多尔衮从大局出发,为避免内乱而作退让。但促成这一举动的,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孝庄的幕后活动。

孝庄是否笼络多尔衮,官修的史书实录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私家著述也没有留下更多的记录。

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姑,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但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阎崇年也认为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福临即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而福临恰恰不喜欢这位皇后,且这位皇后爱嫉妒。福临无法容忍,坚决要求废后另立。顺治十年(1653)八月,孝庄见儿子实在没有回转余地,只好同意,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为了消除这一举动可能带来的消极政治影响,孝庄又选择蒙古科尔沁多罗贝勒之女博尔济锦氏进宫为妃。但福临对这位蒙古包里出来的漂亮姑娘同样不感兴趣。

董鄂氏被接入宫中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不过福临对董鄂氏的感情,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要册立董鄂氏为皇后,这一切造成了母子间的隔阂。后来董鄂氏去了,他甚至把一切统统归集到太后身上,连太后病倒,也不去问候一声。

在“独嗜图史”的孝庄影响下,玄烨从小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嗜好伴其终身。他“矢志读书”,“早夜诵读,无间寒暑,至忘寝食”,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一捧起书本,几乎忘掉一切。保姆朴氏担心他年龄太小,读书过多而有伤身体,不止一次将书藏起,希望能使他休息一下。但他一经发现,便立刻索回,继续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对于孙儿的勤奋苦学,孝庄既感欣慰,又十分心疼,她曾忧喜掺半,不无责备地对玄烨说:“哪有像你这样的人,“贵为天子”,却像书生赶考一样苦读呢?”

玄烨继位初期,有一天,当着众臣之面,孝庄问玄烨身为天下之主,有何打算,玄烨答道:“臣无他欲,惟愿天下义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少年皇帝决意做贤明之君,富国裕民的强烈愿望,显示出孝庄多年培育的初步成效。

孝庄文皇后人物评价

康熙帝: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雍正帝: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

赵尔巽: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

杨珍:孝庄是公认的明清之际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关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而且保护培养了顺治、康熙历史名君,对扭转当时中国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归于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苏跃:皇太极把她看作一位聪明颖慧,贤达有为的贤内助;顺治帝福临则把她看做恶毒残忍,了无亲情的仇人,而不是母亲;在康熙的眼中,他又是一位慈爱稳重感情至深,又颇具政治才能的老祖母,而在她的政治对手看来,她却是一位颇具心计,不可战胜的出色的女政治家。历代女子中,我对孝庄敬重有加,其贤德为后宫争相效仿的对象,其才能卓越,又为正统所出,不被世人所斥。

孝庄文皇后史书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来归。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一年,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十三年二月,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上承太后训,撰内则衍义,并为序以进。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九年,上奉太后谒孝陵。十年,谒福陵、昭陵。十一年,幸赤城汤泉,经长安岭,上下马,扶辇;至坦道,始上马以从。还,度岭,正大雨,仍下马,扶辇。太后命骑从,上不可,下岭,乃乘马傍辇行。吴三桂乱作,频年用兵,太后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闻各省有偏灾,辄发帑赈恤。布尔尼叛,师北征,太后以慈宁宫庶妃有母年九十馀,居察哈尔,告上诫师行毋掳掠。

国初故事,后妃,王、贝勒福晋,贝子、公夫人,皆令命妇更番入侍,至太后始命罢之。宫中守祖宗制,不蓄汉女。上命儒臣译大学衍义进太后,太后称善,赐赉有加。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尝勉上曰:“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天子以一身临其上,?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又作书以诫曰:“古称为君难。苍生至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生养抚育,莫不引领,必深思得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十九年四月,上撰大德景福颂进太后。

孝庄文皇后家族成员

高祖父:博尔济吉特·博地达赉(科尔沁部贝勒)

曾祖父:博尔济吉特·纳穆塞(科尔沁部贝勒)

祖父:博尔济吉特·莽古斯(科尔沁部和硕福亲王、贝勒/札日固齐/断事官;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八世孙)

祖母:名不详(清人称其为科尔沁部大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福妃)

姑姑:博尔济吉特·哲哲(孝端文皇后)

父:博尔济吉特·布和(科尔沁部忠亲王宰桑、宰桑-布和)

母:博礼(清人称其为科尔沁部次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贤妃)

胞姐: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同胞亲姐妹)

哥哥:博尔济吉特·吴克善、博尔济吉特·察罕、博尔济吉特·索诺木、博尔济吉特·满珠习礼

爱新觉罗·皇太极,即清太宗。

长女:雅图,即固伦雍穆长公主。

次女:阿图,即固伦淑慧长公主。

三女:即固伦淑哲长公主。

子: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皇帝。

孙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等人。

标签: 大玉儿

更多文章

  • 小玉儿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小玉儿

    小玉儿是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多尔衮的妻子,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的妹妹。原型可能是多尔衮的嫡福晋——义皇后。野史中称孝庄文皇后为大玉儿,所以就称她为小玉儿。野史传说中说孝庄文皇后叫大玉儿实在没有根据,孝庄文皇后本名实际上是布木布泰,为蒙古语。但由于一些关于孝庄文皇后的影视作品的传播,大家已广泛接受大玉

  • 苏茉儿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苏茉儿

    苏麻喇姑(约1612-1705.10.24),蒙古族人,初名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苏麻喇姑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身历天命、天

  • 何如宠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何如宠

    何如宠(1569年~1641年),字康侯,号芝岳,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何家青山)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是明末一代名臣。《明史》称其“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概述内图片来源:《青山何氏宗谱·何文端公像》)本名:何如宠字:康侯号:芝岳所处时代:

  • 宋世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世杰

    宋世杰,1938年5月生于长沙,是湖南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中文名:宋世杰国籍:中国出生地:长沙出生日期:1938年5月毕业院校:湖北大学1938年5月生于长沙,57年7月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196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法律系,曾任侦察员,税务专管员、律师。1983年调湘潭大学教书先任副教授后任教授、硕士导

  • 黄锦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黄锦

    黄锦(?——1567年),字尚,别号龙山,汉族。河南洛阳龙虎滩人(今偃师市首阳山镇龙虎滩村)人,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入宫,被选派至兴王府为世子朱厚熜(cōng)伴读。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朱厚熜入嗣帝位后,黄锦升为御用太监,此后又调任尚膳监、司设监、内官监太监。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

  • 丁魁楚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丁魁楚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归德府永城(河南省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朝覆灭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吕大器等拥立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清兵南下后,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

  • 周世显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周世显

    周显,即周世显,生卒年不详,为明朝崇祯帝之女长平公主之驸马。本名:周显别名:周世显所处时代:明朝主要成就:明朝崇祯帝之女长平公主之驸马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

  • 鬼子六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鬼子六

    爱新觉罗·奕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

  • 智化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智化

    智化,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绰号黑妖狐,人诡诈,足智多谋。中文名:智化其他名称:黑妖狐登场作品: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年龄:30多岁性别:男徒弟:艾虎智化,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主要人物之一,绰号黑妖狐,小侠艾虎的师傅。他在《三侠五义》后期出场,曾经在霸王庄点破倪继祖、导致倪继祖差点被

  • 隆裕太后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隆裕太后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封一等承恩公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