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饶惠谭

饶惠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00 更新时间:2023/12/8 4:16:32

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湖北大冶县五区下饶村人。1915年出生。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基本资料

名:饶惠谭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北大冶县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1953年2月

职业:军参谋长

信仰:共产党

主要成就:师长、军参谋长等职

性别:男

早年经历

曾经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任勤务员、宣传员、宣传队长、侦察员、班长、排长、连长、营政委、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旅长、副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23军于1952年9月5日入朝,参加了全线战术性反击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等重大战役。不幸的是,入朝仅几个多月,饶惠谭同志在朝鲜伊川郡谷南佐里遭敌机轰炸牺牲,时年38岁。下饶村现留有一栋一层半青砖楼房,上书——惠泽长潭!

人物生平

1928年,家乡闹革命,年仅13岁的饶惠谭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共产党。

1935年秋,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了大批部队“围剿”湘鄂赣苏区。时任红十六师特务营第三连连长的饶惠谭,率领部队与敌人激战负伤。部队转移时,他带着九名伤员留在山里与敌人周旋。一次,部队又遭受敌人包围,为了掩护伤员突围,他奋不顾身,猛打猛冲,杀开了一条血路。等部队撤离险境来到一条小山沟里时,大家才发现饶惠谭的腿受了重伤。此时,山外到处是搜索的敌人,他们只得隐蔽在山沟里。尽管环境极其艰苦危险,无医无药,没吃没喝,饶惠谭还是很乐观地鼓励大家,对前途要充满信心。他说:“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克服这暂时的困难,我们一定能找到部队的,我们宁死也不当国民党反动派的俘虏。”在此期间,他与战友们靠挖野菜、啃树皮、嚼草根充饥。冷了,大家就抱成一团相互取暖。坚持到第七天时,有两位伤员因疲劳饥饿和伤情恶化而不幸牺牲。饶惠谭掩埋了战友后,一瘸一拐地带领其余的同志继续寻找部队。在杳无人迹的荒山野岭中,他们往往连滚带爬地翻山越岭,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

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饶惠谭所在的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接到下山命令后,集结于湖南平江县嘉义镇。1938年1月,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5月,部队在皖南岩寺举行了整编抗日誓师大会。嗣后,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兼一团团长傅秋涛率部东进苏南的高淳、溧水、江宁县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一次,为了摸清驻江宁县日军的人员装备情况,新四军军部命令第一团加紧对江宁日军的侦察,要求最好抓个活“舌头”。时任第一团侦察参谋的饶惠谭,马上挺身而出接受了这个艰险的任务。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饶惠谭就带领孔诚等两名侦察员化装成农民,每人挑着一担柴草上了路。当他们来到江宁县城时,天已大亮。饶惠谭等把手枪和手榴弹藏在柴草担里,挑着柴担不惊不慌地城门走去。守门的日本鬼子搜了他们的身,检查了良民证,又用刺刀把柴捆捅了几刀,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就放他们进城去。他们三人挑着茅草柴慢慢悠悠地径直向街上走去。不多时,只见十字街口右侧的一块场地上,日军队伍正在出早操,一个身佩指挥刀的鬼子军官在一旁转来转去地监督着士兵。饶惠谭立即放慢了脚步,一边走一边心里琢磨用什么办法把这个鬼子军官抓到手。刚巧,前面一个店铺的门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饶惠谭一看周围没有闲杂人等,立刻挑着担子闯进店铺。那位大嫂有点莫明其妙,赶紧向前阻拦道:“我不买柴,你们到别处人家发财去。”饶惠谭轻声和气地说:“老板娘,我渴死了,这些柴送你不要钱,换碗水喝。”老板娘听了难为情地说:“我不认识你,这怎么好意思呢?”饶惠谭说:“一回生,二回熟,我们是来找亲戚的,请你帮我们打听个人。”说着就把柴草挑进了后院。孔诚等两人也尾随跟了进去。老板娘问:“你们打听谁家?我去给你们问问。”饶惠谭说:“不急,喝了水再说。”乘老板娘去端水之际,饶惠谭等马上到柴草担里取出了武器插在自己的后腰上,又解下一根绳子,然后回到屋里。等老板娘端茶来后,他们正边喝茶边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天赐良机,操场上那个日本军官不知死活地一脚跨进店铺里来了。面对不知所措的老板娘,鬼子嘴里叽哩咕噜地讲着,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粒扣子,指指胸前。老板娘这才明白过来,忙回屋里去取针线。这时日本军官手握刀柄转身对着饶惠谭他们恶狠狠地问道:“你们的什么的干活?”饶惠谭本想立即动手,但一看操场上的敌人还在操练,怕打草惊蛇,就笑哈哈地说:“太君,卖柴的干活。”一边用手向柴担指了指,这个鬼子歪头向柴挑子看了一眼,夸他们是大大的良民。这时,老板娘拿了针线从里屋走了出来,要鬼子脱下上衣给他钉扣子。鬼子不肯,抢过针线,脸朝门口,坐在一条板凳上自己钉了起来。饶惠谭见时机已到,便向孔诚他们使了个眼色,三个人就一齐行动起来。饶惠谭一下子把鬼子的双臂连腰紧紧抱住,孔诚他们一个疾步关上了店门,另一个则抓起抹布去堵鬼子的嘴。正在捆绑时,鬼子用尽全身力气,腰一拱脚一蹬,把饶惠谭摔到了墙边。两个侦察员迅猛地扑上去把鬼子抱住,饶惠谭一个转身把鬼子的双脚抱住用力猛拉。不到三分钟,他们三个就干净利落地把鬼子捆了严严实实动弹不得。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老板娘吓呆了。饶惠谭忙安慰她说:“大嫂,不要怕,我们是专门打鬼子的新四军,我们要找的人他自己来了。你记住,我叫饶惠谭,有什么事到新四军来找我。”听了饶惠谭的话,老板娘镇静了下来。她找来一张盖大粪缸用的破席子,又拿出一床棉被。侦察员们给这个鬼子留了一个喘气的洞眼,用被子和绳子把他包好并捆得紧紧的,套上一条麻袋后,外面再用破席子卷成圆筒形,像一具芦席裹着的死尸。孔诚等人用扁担抬着走在前面,老板娘紧随其后,饶惠谭则在最后作掩护。到了城门口,日本鬼子的岗哨把他们拦住了,老板娘急忙走向前去对鬼子说:“太君,这是街上梅二嫂的小姑娘得了麻疯病死了,是抬出去埋的,要传染人的呀!”鬼子一听是传染病,又闻到一股臭气,就吆喝道:“开路开路的。”就这样,饶惠谭他们三人顺利地回到了部队驻地朴塘村。这是第一团首次活捉到日本鬼子,而且又是一名中队长。饶惠谭的名字马上在当地军民中传开了。为此,团里还专门召开了庆功会,除登报表扬外,饶惠谭还得到奖励。

1942年2月,饶惠谭在华中党校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新四军二旅第四团(后为四十八团)任副团长兼参谋长。过去这个团在陈毅、必成等领导下,在开创、巩固、发展茅山根据地的斗争中,创立过敌人战场歼敌的突出功绩,受到过延安总部的通电表扬,在江南地区人民群众中享有“老虎团”的美称。饶惠谭到职后,先后与刘别生、吴嘉民、罗维道、谢云晖、童炎生等合作,直到抗战胜利。王必成曾评价说:“惠谭同志是个能打善战的好干部。”

1943年是苏南抗日斗争最紧张艰苦、也是最重要的一年。饶惠谭与团部领导带领第四十八团进入江南回峰山、曹山、云鹤山一带。4月,蒋介石顾祝同调集了12个团近2万人,向溧阳、淋水地区的新四军十六旅及苏南主力发动进攻,妄图制造第二次皖南事变。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第四十八团接受了反攻回峰山的任务。在四十六团的密切配合下,第四十八团一举攻克了北经巷,从而掩护了旅部机关顺利地转移敌后。在这次战斗中,饶惠谭、刘别生两位团长在第一线共同指挥作战,他们成功地采用了小部队多路进攻的战术,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以后,第四十八团进入敌“清乡”地区。在饶惠谭等领导下,部队积极配合地方开展反封锁、反伪化的斗争。他们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奔袭、奇袭等战术拔除敌伪据点多处。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战斗发生在7月31日。在这次威震敌胆的战斗中,饶惠谭亲自率领三连,趁夜从江宁直插茅山以东之丹阳延陵镇,地方部队一个连配合下攻入敌据点,生俘汪伪“清乡”政工团长以下2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烧毁了全部“清乡”资料,给敌伪以重大打击。

9月14日,第四十八团第一、二营随旅部宿营于茅山以西的句容二区尚村一带。午后,丹徒宝埝据点之日军南浦旅团冈奇中队下乡“扫荡”,发现尚村有新四军,遂即兵分两路向尚村围攻过来。在旅首长指挥下,第十六旅全线出击将日军包围。这时,有一路敌人夺路往尚村逃窜,企图占领尚村固守待援。饶惠谭察觉到敌人意图后,亲临一营指挥战斗。他命令三连迅速抢占尚村东侧的两个坟包,截堵敌人。日寇见难以进村,顽固地进行困兽之斗。他们上起刺刀嗥嗥乱叫着向新四军阵地猛冲。一营战士以猛烈的火力迎击顽敌。在这次战斗中,新四军歼灭日军包括中队长在内一个小队的23人,俘三人,缴获机枪一挺,步枪20支,大小掷弹筒各一个。在新四军强大战斗力的威慑下,日伪军不得不开始向中心据点龟缩。

9月30日,日寇南犯,国民党军不战而逃,三天之内连失四座县城。根据上级领导指示,第四十八团重返敌后“两溧”地区,挺进皖浙边境,先后收复了国民党军丢失的宣(城)、长(兴)以北广大地区,扩大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1944年3月中旬,日寇从芜湖调集了4000人的兵力,“扫荡”郎广抗日根据地,23日侵入砖桥、杭村。第四十八团和一、二营埋伏于杭村以东,待敌人进入伏击圈时,饶惠谭一声命令:“打”!一阵密集的火力把日寇打得人仰马翻。此战毙伤敌70余人,缴获九二式步兵炮一门。取得了杭村大捷。

8月23日,第四十八团和独立二团一部,在苏浙边境长(兴)、宜(兴)一带60里长的战线上发起了长兴战役。经过激烈的战斗,25日部队攻入长兴城,并攻克了长兴外围的合溪、北口、白阜、林城桥、丁甲桥等日伪军据点13处,收复国土1500余平方公里,歼灭伪军第一方面军一师四个营。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对此作了详细报导,称赞此役是“近年来江南我军最大的胜利”。

10月23日,四十八团配合四十六团,发起周城战斗。第四十八团全歼固守周城的伪二师四团一个营。12月15日,第四十八团又冒雪向宣(城)、长(兴)公路上的重镇泗安镇发起攻击,全歼守敌两个营。延安《解放日报》又作了《新四军冒雪攻克泗安镇》的报导。

在这些战斗中,饶惠谭作为副团长兼参谋长,不仅在战斗打响后亲临第一线协助指挥作战,而且在战前亲自抓后勤,作了大量的组织保障工作,为部队打胜仗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1946年,饶惠谭担任了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旅副旅长后,与罗维道副政委协助钟国楚旅长,参加了从7月13日到8月31日,历时50天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保卫战。饶惠谭参加了其中的五次战斗,每仗都打先锋,立下了战功。

1947年10月,饶惠谭调到渤海纵队第十一师(淮海战役后编为第三十三军九十九师)任副师长。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在每次战斗前,他总是根据纵队首长的作战意图,深入前沿观察了解敌情,拟定作战方案。有时为了保证使某个作战计划万无一失,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对作战计划逐条逐点反复推敲,周密部署,直到确认无问题为止。当战斗打响后,他又都是身先士卒,不顾饥饿疲劳,不怕牺牲,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和炮火袭击,深入到担任主攻、爆破和逼近射击的前沿阵地,日夜指挥战斗。哪里战斗最激烈最危险,那里就能见到饶惠谭的身影。如在进行潍县攻城战时,新巷子西北侧两条河流的交叉处,敌人筑有一座三层大碉堡,在这座碉堡的南面沟内又有几处同类型的明堡和暗堡。敌人的火力很猛,加上敌机对解放军阵地不断轰炸,致使解放军攻城战斗受阻。第一连攻爆沟内敌堡垒时伤亡很大,连长牺牲;对敌人的三层大碉堡实施爆破时,又多次失利,久攻不下。就在这危急时刻,饶惠谭亲临这里。他仔细观察地形,分析敌我双方的火力配备情况,很快制定了一个新的爆破方案。一营教导员平书、副营长王永章马上根据饶惠谭的指示,在进行了短暂的临战动员后,立即采取爆破行动。先由一连担任前期爆破,其余火力支援。当爆破员勇猛迅速地完成四包炸药的爆破任务后,不幸身负重伤,而敌堡还在吐着火舌。这时爆破组长、副排长徐小明扛起了一个特大炸药包,冲上去将大敌堡彻底炸毁了。随后饶惠谭又亲率突击队逐个拔除了其余碉堡,为登城部队扫除了前进障碍,战斗很快取得了胜利。

渡江战役中,根据军首长的命令,第九十九师配属于执行第一梯队任务的第二十九军指挥,于4月20夜首批渡江。饶惠谭与师领导同乘一条木船,冒着敌人炮火冲上了南岸,指挥部队攻占了荻港。当时部队执行的战略任务是以长兴为目标,与由江阴渡江南下的第十兵团部队沟通联系,切断敌人由南京、镇江南逃的必经之地宁杭公路,协同歼灭敌人。饶惠谭冒雨率部一面追击敌人,一面以最快的速度与兄弟部队会合在一起,协力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战斗任务。

上海战役中,第九十九师的任务是会同兄弟部队在月浦、宝山地区向吴淞攻击,以封锁黄浦江,关闭上海敌人出港逃跑的大门。这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宝山地区敌人的钢筋水泥碉堡群林立,敌五十二军在海军炮舰和飞机、坦克配合下,向解放军进攻部队连续反击。解放军十分艰难地向敌人碉堡前进,战斗异常激烈。这时天正下着雨,饶惠谭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在水里泥里爬滚,深入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指挥战斗。经过反复争夺,部队终于攻破敌阵,猛扑到吴淞口,追打还没来得及逃跑的敌舰,歼敌1万余人,俘虏了成千上万准备乘船逃窜的国民党军官兵及其家属。随后,他又率部向杨树浦工业区和五角场复旦大学等地进攻,为解放上海做出了贡献。

上海解放后,部队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担负起了以上海市杨浦工业区为主的繁重警备任务。此时,饶惠谭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公安第十六师师长(九十九师改编)。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依靠党,依靠工人阶级,和同志们一起,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在完成对敌防空、肃清匪特、保证社会治安、保护机关和工厂等重要任务的同时,他还组织部队参加修建飞机场等任务,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副业生产,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为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1952年,饶惠谭又毅然投身于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参谋长。

1953年3月21日,第二十三军的指挥所遭到了敌机近30分钟的轮番轰炸,饶惠谭不幸中弹,从此长眠在朝鲜的伊川郡古南左里,年仅38岁。

标签: 饶惠谭

更多文章

  • 赖光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赖光勋

    赖光勋,1914年生,福建永定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测绘队队长、科长、主任教员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太行抗大一分校支队参谋长、抗大总校军教科长等职。1945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

  • 马洪山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马洪山

    马洪山(1918—2010),陕西省延长县人。1935年10月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6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兵团职离休干部、陕西省军区原顾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月16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2岁。中文名:马洪山国籍:中国出生地

  • 贺大增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贺大增

    贺大增(1906-1977)陕西葭县(今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二十七军指导员、红十五军团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三师八旅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五师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纵

  • 王鸿寿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鸿寿

    王鸿寿(1850—1925)艺名三麻子,原籍安徽怀宁,生于江苏如东县掘港场茶庵庙。幼在自家昆、徽班习昆曲武丑和徽戏靠把老生。青年时在太平军徽班度过,后投师里下河徽班武生艺人朱湘其门下深造。清同治十年前后,在上海庆乐、天仙、天乐、丹桂等茶园搭班。他演的《扫松下书》、《三搜苏府》、《徐策跑城》等戏别具一

  • 王方名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方名

    王方名,著名作家王小波的父亲。原籍四川省渠县,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文名:王方名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省渠县逝世日期:1985年9月3日职业:教授王方名(1911年-1985年9月3日),男,原籍四川省渠县,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王小波的父亲。父亲是渠县的烟商,因经营

  • 张宜爱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宜爱

    张宜爱(1912─2002),安徽省六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文革”中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参与了上海未遂暴乱。198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认定犯有反革命罪。中文名:张宜爱外文名:无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

  • 袁俊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俊

    袁俊(1924~2004)江苏启东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参加新四军。曾任苏中军区连指导员,华中战军营员,华东野战军营长、团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团参谋长。参加了苏中、鲁南、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副团长、才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长

  • 罗伯特·约翰逊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罗伯特·约翰逊

    罗伯特·约翰逊(RobertJohnson,1911.05.01-1938.8.16),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美国蓝调吉他手、歌手和作曲家。他出身佃农之家,可能受到他个人接触的三角洲的蓝调歌唱家的一些人(如豪斯和巴顿)的影响,他学习口琴和吉他。足迹遍布南方各地,曾远达北方的芝加哥和纽约,常在家庭舞会、小

  • 杨敏之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敏之

    杨敏之,男,1933年4月生,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乡杨家庄人。中国监察学会原副会长,前湖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1988年到1998年主政湖南反腐工作。因胆识过人,在全国纪委系统具有极高知名度。2014年7月29日凌晨2时28分,因糖尿病并发症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81岁。中文名:杨敏之国籍:中国出生日期

  • 邓少东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邓少东

    邓少东(1910—1993),曾用名邓绍泮。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王家河村人。1910年9月生。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部队中曾任连长、营长、政治委员、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