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煜勋

朱煜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3/12/16 14:09:29

朱煜勋,字炳南,清朝第十二代一等延恩侯。光绪十七年(1891年),承袭爵位。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住在北平东城羊管胡同,其时他虽贵为侯爷,却已然穷困潦倒,狼狈不堪。

基本资料

本名:朱煜勋

所处时代:近代

民族族群:满族正白旗

出生日期:1882年

字号:字炳南

爵位:一等延恩侯

简介

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住在北平东城羊管胡同,其时他虽贵为侯爷,却已然穷困潦倒,狼狈不堪。1929年,延恩侯朱煜勋以“生计奇窘,无法维持”为由,“呈请国民政府格外抚恤,委以末职,俾维生计”。民国政府内政部经研究决定,取消其爵位,委以明陵保管委员之职。月薪50大洋,列入财政部预算。孰料朱煜勋不但白拿钱不干活,又被控参与盗挖雀山妃坟墓地等事,有监守自盗之嫌。1933年10月民国政府下令撤销其职务,将明十三陵交由昌平县管理,陵区内设护陵警察所,抽陵户为护陵警察。从此明陵香火断绝,延恩侯退出历史舞台。

事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偶然看到一份宫门抄,上面写着“朱侯今天去明陵祭祖;延恩侯完成了祭扫明陵的使命,回来向皇上谢恩。”所谓“宫门抄”,就是原来的“邸报”,亦即公布朝廷内外大事的文件。其实溥仪虽已逊位13年,但他带着那班遗老遗少们,躲在紫禁城里依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并还保留着“宫门抄”这种看来已经无用的东西。

庄士敦经过打听才知道,所谓延恩侯,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裔朱煜勋。朱煜勋一直享受着清廷的俸禄,并按照规定每年两次祭扫十三陵。虽然清朝灭亡了,但延恩侯还是清朝的遗臣,还在按原来的规矩例行公事,并且从紫禁城里领取微薄的津贴。事实上,在民国时代,明裔和逊帝的“君臣”关系,也就是靠着这点津贴才得以继续维系。

这个延恩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清军入关以后,逐渐统治了整个中国,因为担心朱氏家族死灰复燃,便对其大事杀戮。他们不仅扑灭了南明残余力量,而且彻底肃清其他朱姓诸王,遍布全国各地的王子们,几乎没有谁逃过大浩劫。康熙年间,清廷忽然想起应该善待前朝后裔,以示宽大为本、皇恩浩荡。于是,派员访求朱氏。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们找到一个。此人名叫朱之琏,据说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后裔。这一支能够残存下来,有其偶然性。朱之琏的祖上朱彝在崇祯年间征战辽东,为洪承畴监军,洪承畴军败,朱彝和他的侄子朱文元一起被俘,投降清朝,得以保全性命。

雍正朝时,把朱之琏当成前朝后裔尊奉,封为“一等延恩侯”,世代享受国恩。

从朱之琏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延恩侯朱煜勋,总共传了12代。庄士敦向学生溥仪建议,应该见一下末代延恩侯。其实,是他自己想见一下这个人,以满足好奇心。

1924年9月7日,43岁的朱煜勋遵旨从东直门赶来晋见。这时候,可怜的“延恩侯”已经穷困潦倒,房屋破烂,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4岁。为了在“皇帝”面前体面一些,他特地借了一套官服,带了名片,大清早就赶到紫禁城。他的名片上写着自己的官衔、姓名和住址:“明裔延恩侯朱煜勋炳南东直门北小街羊管胡同”。炳南是朱煜勋的字。两个从未见过面的皇家后裔,就这样见面了。见面之后也没什么话可说,溥仪只是勉慰了朱煜勋一番,然后告诉他,这次接见是自己的老师庄士敦建议的,让他出来找庄士敦表示一下谢意。

于是,朱煜勋又出来和庄士敦见面。这个朴实而敦厚的中年人给庄士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礼貌,有自尊。庄士敦和朱煜勋谈了一会儿,说自己计划以后找机会去回访朱煜勋,但被这位延恩侯坚决地推辞了。朱煜勋坦言,自己家里非常破败,会给这位外国人造成不便。不过,他答应庄士敦的请求,拍了一张照。

几个月后,冯玉祥带兵进京,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末代皇帝惶惶逃往天津。又过了些日子,朱煜勋不知从哪凑了点钱,坐火车到天津探望主子。庄士敦说:“我想,在他跪在大清流亡君主之前,延恩侯的名字从未使他的状况好转过,但他还来此忠诚地感谢‘延恩’,而不久,皇上(指溥仪)也就同他一样,陷入隐姓埋名和贫困潦倒的境地。”

标签: 朱煜勋

更多文章

  • 升允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升允

    升允(1858年-1931年7月23日),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黄旗人。清廷授多罗特公,主要担任过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陕甘总督等要职。宣统元年,升允曾因上疏反对立宪,以妨碍新政之过失被革职,之后寓居西安满城。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

  • 阎应元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阎应元

    阎应元,字皕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

  • 王文韶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文韶

    王文韶(1830~1908),字夔石,号耕娱、庚虞,又号退圃,祖籍浙江上虞梁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末大臣。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权户部主事,同治间任湖南巡抚,光绪间权兵部侍郎,直军机,后任云贵总督,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奏设北洋大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

  • 敬懿皇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敬懿皇贵妃

    献哲敬懿皇贵妃(1856年7月2日--1932年2月3日),赫舍里氏,名不详,自号懒梦山人。满洲正蓝旗人,广东雷州府知府崇龄之女,同治帝妃嫔之一,生于咸丰六年六月初一(1856年7月2日)。同治十一年(1872)选秀入宫。初封瑜嫔,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晋封瑜妃,光绪二十年(1894)晋封瑜贵

  • 祁继忠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祁继忠

    祁继忠,溥仪近侍,婉容的情人,后由溥仪送至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华北伪政府任职。解放后被镇压。溥仪与婉容关系的彻底破裂,是1935年发生了婉容与溥仪的随侍发生暧昧关系而致怀孕的事情。中文名:祁继忠国籍:中国毕业院校:日本士官学校性别:男身份:溥仪的近侍职务:华北伪政府职员溥仪与婉容关系的彻底破裂

  • 循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循贵妃

    循贵妃(1758年10月29日-1798年1月10日),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女。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进宫封为循嫔。乾隆四十二年正月遇崇庆皇太后丧,未行册封礼,四十四年十月补行册封礼。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十三日,晋封为循妃;十二月二十九日行循妃册封礼。嘉庆二年

  • 鄂尔泰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鄂尔泰

    鄂尔泰(1677—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鄂尔泰二十岁中举,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任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官运

  • 鲍承先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鲍承先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

  • 马占鳌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占鳌

    马占鳌(1830年—1886年2月21日),字魁峰,又字鼎臣,曾用名马全福,经名阿十都里则孜,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何家村人,清末回族起义领袖,后率众降清。是近代西北马家军的奠基人。本名:马占鳌别称:马全福字号:字魁峰、鼎臣所处时代:清朝晚期民族族群:回族出生地:临夏县漠泥沟何家庄出生时间:1830年去

  • 林世功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林世功

    林世功(琉球语:リンシコー,1842年-1880年),琉球国士族、诗人,久米村人。字子叙,号春傍,童名加那,和名名城里之子亲云上春傍。1865年,林世功被选拔为官生(官费留学生)。1868年,与毛启祥、葛兆庆、林世忠一起,作为琉球国4名官生的一员前往清朝留学,入读京师国子监。4年后学成归国,官至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