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爱新觉罗·善耆

爱新觉罗·善耆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99 更新时间:2024/1/17 11:12:33

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晚清贵族重臣,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后代,女间谍川岛芳子生父。同治五年生于北京,初封二等辅国将军,光绪二十五年其父隆懃逝世后,善耆袭封肃亲王爵位。后历任乾清门头等侍卫、副都统、统领、民政部尚书、民政大臣、理藩大臣,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善耆在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杀监国摄政王的汪兆铭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民国十一年(1922年)病死于旅顺,享年56岁,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溥仪追谥“忠”,全称肃忠亲王。

基本资料

本名:爱新觉罗·善耆

字号: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

所处时代:清末民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时间:1866年3月15日

去世时间:1922年3月14日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推进北京市政建设

官职:步军统领、民政部尚书

封爵:二等镇国将军→肃亲王

旗籍:满洲镶白旗

谥号:肃忠亲王

子女:川岛芳子(14),金默玉(17)

人物生平

同治五年(1866年),善耆出生,他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第十代嫡孙。祖父为华丰,死后谥曰恪;其父隆懃,官至内大臣。善耆从小习武,英武过人,有传闻说,他曾空手夺取过洋流氓的手枪。

光绪十三年(1887年),封二等镇国将军。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袭肃亲王爵。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从北京仓皇出逃,行抵大同时,慈禧命善耆回京,会同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办理善后事宜。善耆回京不久,结识了在日军中担任翻译官的川岛浪速,两人相见恨晚,后来拜了把兄弟。善耆在川岛浪速等人支持下,根据日本警察法和北京城的现状,编成巡捕队(这就是日后北京警察的滥觞)。

在庚子之变中,肃亲王府被八国联军一把火彻底烧毁。为了补偿肃亲王府的损失,朝廷将崇文门正监督这个肥缺给善耆以作补偿。崇文门监督是清代京师的税务总管,统管崇文税务总局及23个分局,负责征收出入京城的各种货税,是个人人垂涎的肥差。因有补偿之意,朝廷规定上缴税款由历年的30万两降为12万两,余下的尽可以收入善耆个人腰包。偏偏善耆不领此情。就任伊始,他就大刀阔斧整顿官吏,严禁贪污受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崇文门监督收纳的税金扣除支出后,竟高达60余万两,善耆自己没有留下一两,全额上缴了国库。以往洋人带货入京不纳税,他改为一体纳税;以往商民入关由经济人包揽上税,从中抽厘,他改为官员直接验货收税,减去了中间盘剥的环节。善耆这一举动无形中将他推到了某些权贵的对立面。未及多久,他就被庆亲王奕劻参奏弹劾,惨遭罢免。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4月,善耆再次出任工巡总局管理事务大臣,意气风发的善耆在其任职的1年零8个月的时间内,锐意革新,留下了不少可记录史册的成绩。其中之一即是整修王府井大街。庚子年以前,王府井一带路面很窄,凹凸不平,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街道两边的店铺很少。《辛丑条约》签订后,王府井南口的东交民巷成了使馆区。鉴于此地出入的洋人增多,善耆很快意识到此地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经他奏请,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2月,王府井大街路东建成了“东安市场”,随之,相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店铺,而且街道也得到了拓展整修。当时京师呈现出新的气象。善耆还明令在西珠市口内开设名为“文明茶院”的戏院,戏院楼上为女座,楼下为男座,取消了妇女不能进戏院观戏的禁律,在首善之区的北京,一时轰传。

善耆管理工巡局期间,出台了一篇用白话文撰写的禁止燃放鞭炮的告示,其中“正值年关,天气干燥,市民燃放鞭炮需严加注意”等字句,与今天我们告示中的用语可说是没有什么不同。此事引起了京城《京话日报》的关注,认为善耆此举无疑推动了白话文的推广进程。善耆在工巡总局之外,设立中东西三个分局,建立起新式警察机构。善耆担任民政部尚书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警政、户口、卫生、市政等方面的建设。担任过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和安徽省长的许世英曾经在善耆手下主管京师治安。有一次,善耆的福晋不遵守交通规则,许世英责令罚银十元。但是许世英此举不但未获罪责,反而得到善耆的赞赏。

然而,善耆这些具有改革意义的作法在当时并不被认同。终于,在他提出撤销步军统领衙门的建议时,遭到了顽固守旧派的抵制和反对,唆使步军统领衙门的2万余官兵到庆亲王那儿控诉,善耆又一次被罢免。

宣统二年(1910年),汪精卫秘密潜来北京,图谋刺杀溥仪的父亲、清王朝摄政王载沣。汪精卫行刺不成被捕,朝廷责成善耆负责审理此案。审案过程中,善耆看到汪精卫的手稿《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之后,感慨万分,遂有了不杀之意。此外,善耆已经预感到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认为此时杀几个革命党人无济于事,不如以怀柔手段对付之。在其力促之下,汪精卫得到从轻发落,仅以“误解朝廷政策”之罪名,被判处永远监禁。不久,又得以释放。

汪精卫入狱期间,善耆多次到狱中看望他,想借机做汪的思想工作,希望能为己所用。但结果是,两人的谈话每次都如一场辩论赛,二人旗鼓相当,谁也说服不了谁。善耆私下里与人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而汪精卫见善耆谈吐文雅,远见卓识,非一般愚钝无能的昏官污吏所能比,也生敬佩之心。后来,人们问起汪精卫对善耆的印象时,汪精卫只评价了一句:“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张绍曾和蓝天蔚在滦州发动“兵谏”,清廷被迫下罪己诏,宣布解除党禁、特赦国事犯。乘此机会,善耆建议清廷释放汪精卫。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的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状况。民国元年(1912年)1月12日,善耆与良弼、溥伟、铁良等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1月19日,宗社党发布宣言,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1月17日,清廷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溥仪退位事,宗室溥伟竭力反对。1月26日,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伤,两日后死亡,宗社党胆落,王公亲贵纷纷逃匿。

同年2月,溥仪退位,清朝灭亡。在川岛浪速的怂恿下,2月6日,善耆携家人逃到旅顺,继续为复辟清朝而努力。来到旅顺后,善耆死心塌地投入日本人怀抱,鼓吹“中日提携”。7月,日本明治天皇去世举行大丧时,他竟以清室贵胄之尊,身着丧服,斋戒素食,为其服丧三天。

民国三年(1914年)元旦,日本大正天皇即位,他冒着刺骨的寒风登上旅顺白玉山,拜谒日本侵华将士的亡灵。为拉近与川岛浪速的关系,他还将最小的女儿、年仅六岁的十四女金壁辉(即川岛芳子)送给川岛当养女。每逢川岛来拜访,他必带领全家老小到家门口排队等候,亲自上去拥抱迎接,还让最年轻的侧妃陪着川岛浪速畅饮。

善耆书法

这次失败,不仅让善耆的精神备受打击,也导致其倾家荡产,失去了东山再起的财力。

此后,善耆深感复辟无望,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他不许子女作中国的官,也不许为中国的民。到旅顺后,他把38个子女(男21、女17)陆续都送去国外,除3个儿子分别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其余全部进了日本学校。当他一个女儿在日本出嫁时,他特地在陪嫁中添进一套日本和服,告诫其不可忘记日本的恩情,牢记将来与日本提携之事。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27日,善耆因抑郁成疾,在旅顺不治而亡,终年56岁。遗体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废帝溥仪嘉奖善耆的忠诚,追赠谥号“忠”,全称肃忠亲王。

主要成就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善耆出任工巡总局管理事务大臣,他在任期间整修王府井大街。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王府井南口的东交民巷成了使馆区,善耆很快意识到王府井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次年,王府井大街路东建成了“东安市场”,随之,相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店铺,而且街道也得到了拓展整修。当时京师呈现出新的气象。

善耆在工巡总局之外,设立中东西三个分局,建立起新式警察机构。善耆担任民政部尚书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警政、户口、卫生、市政等方面的建设。担任过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和安徽省长的许世英曾经在善耆手下主管京师治安。

武昌起义爆发后。善耆于民国元年(1912年)与良弼、溥伟、铁良等宗室贵族势力组织“宗社党”,并且发布宣言,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良弼被革命党人炸死之后,宗社党胆落,王公亲贵纷纷逃匿。溥仪退位之后,清朝灭亡。在川岛浪速的怂恿下,善耆逃到旅顺继续为复辟清朝而努力。来到旅顺后,善耆死心塌地投入日本人怀抱,鼓吹“中日提携”。民国元年(1912年)6月开始,善耆全力组织“勤王军”来配合日本政府策动的“满蒙独立运动”。但是两次皆失败。

历史评价

孙宝瑄:得材干之人易,得廉洁之人难;得廉洁之人易,得廉洁而能体下情之人难。使天下办事人尽如肃王,何患不百废俱兴焉!

汪精卫: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轶事典故

善耆贵为亲王,性好诙谐。某日客人来访,谈到某人以名字工对词句的趣闻,善耆笑着说,照这么说来,我的名字善耆,不是可以对“恶少”了吗?因为“善”有“好”的意思,“耆”有“老”的意思,所以善耆出此工对。他书法秀媚,工小词,客人曾以“人淡如菊”请对下句,他应声道“后来其苏”。在座者都叹服他的思维敏捷。

善耆是出名的戏迷,府中建有戏台,尤其喜欢僚属们陪着他演戏。任镶红旗汉军都统时,属下韩秀峰任副参领,韩一家都嗜好京剧,其兄是有名的武生,善耆久已闻名,遂约韩氏兄弟到府中研究戏剧,并提升韩秀峰为正参领。韩秀峰被提升后的谢礼,是他弟兄亲自画的京剧脸谱一册,泥捏脸谱人头一匣,善耆赞叹不已。

家族成员

善耆共有5个夫人,生有38个子女。其中第十四个女儿显玗(金壁辉),被过继给日本人川岛浪速,改名川岛芳子,后因间谍罪于战后被枪决于北京;第七个儿子宪奎(金壁东)曾担任满洲国的新京特别市市长、龙江省省长、满洲映画协会理事长等职务。

善耆长子宪章将长女廉铝过继给川岛浪速,更名川岛廉子。

画家连经是善耆第十六子宪方之子。善耆第十二女显珴的女儿金若静,曾将《溥杰自传》翻译为日语。此外,善耆的第十七女显琦(1918-2014),被称为“清朝最后的格格”。

长子:宪章(正福晋生)

次子:宪德(正福晋生)

三子:宪平(第一侧福晋生)

四子早夭(第一侧福晋生)

五子:宪宜(第一侧福晋生)

六子:宪英(第二侧福晋生)

七子:宪奎(金壁东,第一侧福晋生)

八子:宪真(正福晋生)

九子:宪贵(第二侧福晋生)

十子:宪邦(第三侧福晋生)(1900-1921),1917年2月赴日本留学,入浪速中学学习。1921年6月17日因突发心脏病而病逝。

十一子:宪原(第二侧妃生)

十二子:宪均(第二侧妃生,在世)

十三子:宪云(第三侧妃生)

十四子:宪立(第四侧妃生,在世)

十五子:宪久(第三侧妃生)

十六子:宪方(第四侧妃生,在世)

十七子:宪基(第四侧妃生,在世)

十八子:宪开(第四侧妃生)

十九子:宪容(第四侧妃生)

二十子早夭(第四侧妃生)

二十一子:宪东(第四侧妃生,去世)

长女:显瑄(正妃生)

次女:显珥(正妃生)

三女:显珊(正妃侍女的女儿,因出生后不久母亲病逝,遂由第一侧妃收为养女)

四女早夭(第一侧妃生)

五女早夭(第一侧妃生)

六女早夭(第一侧妃生)

七女:显琪(第三侧妃生)

八女:不详

九女:显玖(第三侧妃生)

十女:显瑡(第二侧妃生)

十一女:不详

十二女:显珴(第二侧妃生,在世)

十三女:显琮(第三侧妃生)

十四女:显玗(即川岛芳子,第四侧妃生)

十五女:显玽(第二侧妃生)

十六女:显琉(第四侧妃生)

十七女:显琦(第四侧妃生,去世)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十九·列传六》

影视形象

2013年电视剧《末代皇帝传奇》许绍雄饰演肃亲王。

标签: 爱新觉罗·善耆

更多文章

  • 晋妃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妃

    晋妃(?—1823年1月19日)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主事德克精额之女,傅广之孙女,大学士马齐之曾孙女,清初重臣米思翰(孝贤纯皇后之祖父)之玄孙女。生年不详。嘉庆三年被嘉庆帝选入宫中为太上皇乾隆帝晋贵人,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直到道光帝即位后,仍未逝世。道光帝上谕“皇祖高宗纯皇帝嫔御存者

  • 朱煜勋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煜勋

    朱煜勋,字炳南,清朝第十二代一等延恩侯。光绪十七年(1891年),承袭爵位。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住在北平东城羊管胡同,其时他虽贵为侯爷,却已然穷困潦倒,狼狈不堪。本名:朱煜勋所处时代:近代民族族群:满族正白旗出生日期:1882年字号:字炳南爵位:一等延恩侯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住在北平

  • 升允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升允

    升允(1858年-1931年7月23日),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黄旗人。清廷授多罗特公,主要担任过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陕甘总督等要职。宣统元年,升允曾因上疏反对立宪,以妨碍新政之过失被革职,之后寓居西安满城。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

  • 阎应元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阎应元

    阎应元,字皕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

  • 王文韶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文韶

    王文韶(1830~1908),字夔石,号耕娱、庚虞,又号退圃,祖籍浙江上虞梁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末大臣。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权户部主事,同治间任湖南巡抚,光绪间权兵部侍郎,直军机,后任云贵总督,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奏设北洋大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

  • 敬懿皇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敬懿皇贵妃

    献哲敬懿皇贵妃(1856年7月2日--1932年2月3日),赫舍里氏,名不详,自号懒梦山人。满洲正蓝旗人,广东雷州府知府崇龄之女,同治帝妃嫔之一,生于咸丰六年六月初一(1856年7月2日)。同治十一年(1872)选秀入宫。初封瑜嫔,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晋封瑜妃,光绪二十年(1894)晋封瑜贵

  • 祁继忠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祁继忠

    祁继忠,溥仪近侍,婉容的情人,后由溥仪送至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华北伪政府任职。解放后被镇压。溥仪与婉容关系的彻底破裂,是1935年发生了婉容与溥仪的随侍发生暧昧关系而致怀孕的事情。中文名:祁继忠国籍:中国毕业院校:日本士官学校性别:男身份:溥仪的近侍职务:华北伪政府职员溥仪与婉容关系的彻底破裂

  • 循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循贵妃

    循贵妃(1758年10月29日-1798年1月10日),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女。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进宫封为循嫔。乾隆四十二年正月遇崇庆皇太后丧,未行册封礼,四十四年十月补行册封礼。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十三日,晋封为循妃;十二月二十九日行循妃册封礼。嘉庆二年

  • 鄂尔泰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鄂尔泰

    鄂尔泰(1677—1745年),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清朝中期名臣,国子祭酒鄂拜之子,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为世管佐领。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鄂尔泰二十岁中举,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任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官运

  • 鲍承先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鲍承先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