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贺治华

贺治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3/12/13 20:45:56

贺治华,原名贺稚番,女,四川开江县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朱德的第四任妻子,朱敏的生母。与朱德离婚后嫁与他人,后来叛变,出卖了罗亦农。

基本资料

名:贺治华

别名:贺稚番

国籍:中国

逝世日期:1928年

职业: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教员

出生地:四川省开江县

人物生平

贺治华,原名贺稚番,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教员。她性格开朗,举止大方,模样更是百里挑一,堪称“开江之最”。1922年,因时局的变化,朱德离开云南。为了追求革命真理,他决定远赴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留学,贺治华也追随而来。朱德在此拜访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负责人周恩来和张申府,并经他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36岁的朱德和19岁的贺治华再结良缘,并一同到德国哥廷根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

1925年7月,朱德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入狱,3天后获释放,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经波罗的海前往苏联。此时贺治华已经身怀六甲,朱德便把她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自己则于9月下旬按照中共旅俄支部的安排参加实际工作训练班学习。没多久,贺治华生下了女儿朱敏。四十岁得了一个千金,朱德说不出的高兴,亲自为女儿起名“四旬”。贺治华嫌这个名字土气,另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菲菲”。

贺治华不仅嫌弃女儿的名字土气,甚至也嫌弃朱德性格老实、不懂浪漫。还在德国的时候,她就对朱德日渐冷漠。女儿的出生,也未能使她对朱德的态度变得温和。

1926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朱德回国去四川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环境恶劣,朱德只好让妻子贺治华和女儿朱敏暂居苏联。事实上,贺治华喜欢的是朱德的地位和物质财富,并不愿意跟着他回国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朱德给贺治华留下了充足的生活费,还买齐了她们母女必须的生活用品。离别在即,这个硬汉难过得流下泪来,把女儿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他对贺治华说,日后稍微稳定一点,就接你们回国团聚。

朱德回国后没多久,贺治华就让她妹妹把四旬接回了成都,改名贺飞飞。此后,贺治华爱上了从法国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读书的革命青年霍家新,并和他结婚。

1928年初,组织上安排霍家新、贺治华夫妇回国,在上海新闸路机关工作,住的是一间大洋房。当年4月15日,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的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把和邓小平等人接头的地点安排在那里。罗亦农在当时是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国民党必欲除之而后快,悬赏3000美金捉拿。贺治华之所以背叛革命,除了对革命悲观失望和贪生怕死外,她素来贪图享受,到上海后经常出入酒楼舞厅,每月二十多元的生活费(参考1928年民国银元购买力),根本不够开支。由于他们不守秘密工作纪律,经常外出深夜才归,多次受罗亦农的严肃批评,因而怀恨在心,想以出卖同志的生命来换取敌人的赏金,以便远走高飞过起享乐的生活。

对于贺治华的结局,据《邓颖超传》载:贺治华后来回到四川老家,又嫁了人,在解放前病死。《中国高干子女沉浮录》一书载:贺回到四川开江县,和后夫又生了两个女儿。1928年,“宁杀错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天突然追捕而来,把贺治华从房里拖出来,当着她两个女儿的面,在院子里把她残暴地枪杀了。

叛变事件

贺治华叛变出卖罗亦农一事,发生在1928年4月15日上午。罗亦农,湖南湘潭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局主任。这天上午,罗亦农和邓小平来到设在戈登路中福里的中央机关处工作,工作完后,邓小平按地下工作规定先离开,从后门走出到弄堂口时,习惯地看了一眼街边的修鞋摊,这是中央特科(相当于后来的中央警卫团)设的警戒哨,只见那修鞋匠作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手势,邓小平知道出事了,他只好匆匆加快步伐消失在人流中,前后相差一分钟,罗亦农被捕了。

邓小平立即报告了周恩来。当日周恩来立即召集特科的陈赓等人开会,通报了这不幸情况。听完周恩来介绍的情况,陈赓等人立即断定,贺治华和霍家新是叛徒。周恩来说,“当初我也曾做过这种判断,但是同志们,请你们负责任地想一想,这件事关系到霍家新和贺治华两人的政治生命呵!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会上,周恩来指示陈赓:一、通过内线查明真相。二、立即将霍家新、贺治华转移到安全地方,并严加监视,但不要惊动他们。

很快就从内线得到确切消息,叛徒就是贺治华、霍家新。1928年4月25日清晨,一队迎亲队伍来到贺治华的住宅前,在猛烈鞭炮声中,中央特科的红队(锄奸队)冲入贺治华房中,迫其交出手中党员名单后,开枪打死了霍家新和贺治华。但后来贺治华没有死,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给国民党送到医院救治。本来红队还要到医院干掉贺治华,但由于国民党特务看守很严,没有机会下手,再加上党员名单已夺回,贺治华已难作祟,饶她一命。

血案发生后,贺治华从此在上海滩销声匿迹,她的后半生和结局直到今天仍是一个谜,有人说她带着一只被打瞎的眼睛回四川老家,没过多少年就去世了。

神秘身份

所谓贺芝华或贺治华、贺兴华、何芝华、郝稚华等等——终于浮出水面。有人还特意查阅了前苏共中央档案馆的档案,在档案(全宗号530,目录号2,卷宗号1)里,记载有1925年9月4日中共旅莫支部的一次会议记录,内容是决定西欧同志的去留问题,其中留在东方大学读书的,第一人便是霍家新,第15人是“贺治华”。此外,中共的早期档案中,也有一份1927年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名单,其中邓颖超是中共中央妇委书记,蔡畅、杨之华、李文宜、贺治华、周秀珠是妇委委员。这都说明了当年“贺治华”的身份。

人物生活

贺治华的兄长是朱德部属和好友,是他介绍贺治华与朱德认识。有资料显示:贺治华是1920年在云南的盐津县与朱德结婚。在余玮的《敦厚朱德》一书中,也记载为:“朱德与贺治华在滇边盐津县结婚”。这年正是朱德作为护国军旅长带队驻防于泸州,盐津与泸州相隔不远。

朱敏(朱德和贺治华之女)在《我是元帅爹爹的平民女儿》一文中说,朱德是在上海认识贺治华的。这时间,应是1922年6月以后,至9月初的事。1922年9月初朱德和贺治华等友人同乘法国“阿尔及利亚”号轮船离开上海到法国。有资料显示,他们是在德国和法国结婚。婚后不久,他们情感出现裂痕。

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说:“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的爹爹,是为了追求与爹爹的信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我作为女儿,是不能原谅她的。”

子女

朱敏,1926年4月18日出生于苏联,小名“四旬”,籍贯为四川省仪陇县,曾改名为贺飞飞。她于1941年被送到苏联留学,当时化名“赤英”。同年6月,她被德军俘虏,直至1945年才被苏军解救。她在纳粹集中营的这段经历曾被改编为电影《红樱桃》。她也因此于1995年获得过俄罗斯政府当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颁发的纪念奖章。朱敏于1953年毕业回到中国,此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86年离休后,朱敏参与创办了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现北京军地专修学院)。2009年4月13日,朱敏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影视原型

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孙红雷扮演的中央特科人员杨立青,身手不凡地除掉一对叛徒夫妇,其中被打瞎一只眼的女叛徒的原型,就是贺治华。

标签: 贺治华

更多文章

  • 王明贞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明贞

    王明贞(1906年10月3日-2010年8月28日),女,江苏苏州人,物理学家。1926~1928年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习。2010年8月28日,王明贞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王明贞对统计物理学,尤其是玻耳兹曼方程和布朗运动有深入系统的研究,首次独立地从福克—普朗克(Fokker-Plan

  • 苏井观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井观

    苏井观(1906年-1964年5月26日),原名苏炳达,字静观,河南省潢川县城关人,曾任中共中央军委总卫生部部长,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委员。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文名:苏井观国籍:中国籍贯:河南省潢川县城关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

  • 蓝刚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蓝刚

    蓝刚(1920年-1989年),绰号无头,原名蓝文楷,嫌名字太文弱,入警队后改名蓝刚。1960年代和吕乐、韩森及颜雄并称“香港四大探长”,其个性较为幽默,无论语言还是动作,都十分滑稽,尤其喜欢捉弄人取乐,所以无论是警队还是黑道大哥,都非常喜欢他,由于为人斯文但善忘,故被冠以无头外号。服务警队年期:1

  • 叶成坚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叶成坚

    叶成坚(1961年一1999年11月23日),绰号奸人坚,,广府东莞人,大圈帮首老。以叶成坚为首的“大圈帮”黑社会犯罪团伙,在粤澳两地杀人、持枪抢劫、非法买卖、私藏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犯下了累累罪行。1999年11月23日,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对叶成坚等十五人特大

  • 曹锡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曹锡

    曹锡(1910-1939)农家子弟,据证实为陕西汉中人,是第十五集团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师的上等兵(师长是赵公武)。被后世称为中国战神、兵魁、最勇敢的抗日军人等美誉。在中日首次长沙大会战中,中国军人曹锡,这位勇敢的机枪手,一人击毙日军500余人,成为抗战中歼敌最多的猛士。《大公报》、《中央日报》刊登了他

  • 文廷式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廷式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清咸丰六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公元1856年1月21日)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

  • 谭献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谭献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原名廷献,一作献纶,字仲修,号复堂、半厂、仲仪(又署谭仪)、山桑宦、非见斋、化书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

  • 汤国梨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汤国梨

    汤国梨(1883—1980),字志莹,号影观,1883年出生于浙江乌镇的平民之家。近代国学大师、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性情刚强,有丈夫气概,且天资聪慧,能诗善书,胸怀政治抱负,为近代女子先驱、诗词家、书法家。博学多才,其志自坚,有“旷代清才,直与贺、柳并辔”之美誉。1980年7月27日,

  • 宋子良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子良

    宋子良(1899—1983),海南文昌市人,父宋耀如,是宋庆龄的弟弟。1899年生于上海。早年留学美国,毕业回国后曾任上海会文局局长。外交部总务司司长、中国国货银行总经理、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总经理、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广东财政厅厅长等职务。中文名:宋子良籍贯:海南文昌市出生日期:1899年逝世日期:198

  • 蒋孝勇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蒋孝勇

    蒋孝勇(1948年10月27日~1996年12月22日),男,汉族,浙江宁波奉化人,出生于上海,蒋介石幼孙,蒋经国第五子。自小深得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疼爱。长大后入读军校,后插班进入台湾大学就读。1973年7月23日与蒋方智怡结婚。婚后两人育有3个儿子:蒋友柏、蒋友常和蒋友青。后将全家迁往加拿大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