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斌。原名承斌,字孝伯,奉天兴城人,匡武上将军、勋二位、陆军上将、前直鲁豫巡阅副使,保定速成武备学堂二班步兵科、陆军大学第二期毕业。1903年入京师优等师范学校,1904年10月考入保定速成武备学堂二班步兵科,毕业后升入军官学堂速成科二班(陆军大学第二期),1909年毕业后历任禁卫军排长、第三镇(统制官曹锟)三等参谋官,第三师(师长曹锟)第六旅(旅长张鸿逵)第十一团团长,1913年2月10日补授陆军步兵上校。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承斌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辽宁兴城
出生日期:1874年8月21日
逝世日期:1936年2月15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北洋速成武备学堂
人物简介
王承斌,1923年6月13日曾带兵在天津杨村火车站围困大总统黎元洪,夺走总统印交给曹锟。1923年9月,在曹锟贿选总统时,总管贿选筹款工作。历任直隶省长、直隶督军、直鲁豫巡阅副使兼直隶督军、省长等职。1924年10月,参与冯玉祥策划的“北京政变”。后被进入天津的奉军缴械。下野寓居天津英租界。1928年5月北伐军逼近京津,转居大连,不问世事。1931年9月东北沦陷,日伪邀请王出山,王不从,转北京定居。1936年2月15日,因心脏病在北京病逝,终年五十九岁,葬于家乡兴城市元台子满族乡枣山村。
生平经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29日山西新军起义,清廷急令第三镇开赴山西镇压,12月12日第三镇攻陷娘子关进逼太原。1912年1月第三镇驻防南苑拱卫京师,王承斌参加了反对共和、维护清廷的“宗社党”,吴佩孚多次劝曹锟开除王承斌,曹锟不允,王承斌与吴佩孚开始产生芥蒂。2月15日袁世凯被南京临时议会推举为临时大总统,29日晚,第三镇部分官兵在北京哗变,为袁世凯拒绝南下制造口实,3月15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8月19日陆军改制,王承斌任中央陆军第三师第六旅第十一团团长。1913年2月10日授为步兵上校。7月“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令第三师南下,王承斌随第三师入湘,驻守岳州。11月9日加陆军少将衔。1914年春参加围剿白朗起义。9月19日因功实授为陆军少将。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称帝,21日封王承斌为一等轻车都尉,25日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急调第三师入川西征。1916年1月,王承斌升任第三师补充旅旅长,并于四川招募成军,2月6日首先攻占泸州,10日进攻中兴场。2月21日袁世凯特封王承斌为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与护国军相持。3月23日护国军进攻泸州,战事激烈,王承斌部受到重创。5月3日授为勋五位。6月6日袁世凯死,第三师奉命回驻保定,11月17日加陆军中将衔。1917年5月24日,继任总统黎元洪任命王承斌为直隶第一混成旅旅长。7月1日“辨子军”首领张勋拥戴溥仪复辟,王承斌与曹锟、吴佩孚等联名通电,宣布反对张勋复辟,出师讨逆,并击溃“辨子军”。10月9日晋授勋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