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爱新觉罗·胤禔

爱新觉罗·胤禔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20 更新时间:2024/1/18 13:43:58

爱新觉罗·胤禔(zhi)(1672年-1734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的异母长兄。生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雍正帝继位之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禔。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1708年)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基本资料

本名:爱新觉罗·胤禔

别名:允禔、保清

所处时代:中国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

出生日期:康熙十一年1672年3月12日

逝世日期:雍正十三年1735年1月7日

主要成就: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

封爵:直郡王

享年:63

父亲: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母亲:惠妃叶赫那拉氏

身份:庶长子、皇长子、雍正帝长兄

兄弟:爱新觉罗·承庆

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允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月7日),贝子品级,原名爱新觉罗·保清,康熙帝子,母为惠妃那拉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帝前四子皆夭殇,依规定不序齿,故允禔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在塞外行围时太子允礽被废,允禔十分得意。康熙帝器重允禔,让他负责监视允礽,从塞外至京城都是由他看守。允禔认为时机已到,便向其父皇进言,要求杀死允礽。此举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反感。后来皇三子允祉告发允禔用魇术废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对允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直斥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严加看守,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允禔卒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其初在康熙帝诸子中排行第五,因为前面四个皇子均早殇,按封建礼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次子允礽的生母皇后赫舍里氏的身份高贵,允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允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觊觎。

人物评价

允禔在诸皇子中是比较聪明能干的,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这年三月,26岁,被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人物年表

月份为农历,人物年龄为虚龄。此表为不完全统计。

1683年,12岁

六月,避暑。同行者:孝庄文皇后、皇太子允礽、皇三子允祉

1685年,14岁,巡幸塞外。同行者:太子

1686年,15岁,巡幸塞外。同行者:允礽、允祉、胤禛

1687年,16岁

八月,巡幸塞外。同行者:允礽、允祉、胤禛、胤祺、允祐、允禩

1692年,21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禛

十月,谒陵。同行者:胤礽、胤祉、胤禛

1693年,22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

八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

1701年,30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禛、胤祥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祥、胤祯、胤禑、胤禄

1702年,31岁

六月,避暑塞外。同行者:太后、胤礽、胤禛、胤祥、胤禛、胤禄

1703年,32岁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禛、胤禑、胤禄

1704年,33岁

六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禩、胤祥、胤禛、胤禑、胤禄

1705年,34岁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胤礼

1706年,35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禛、胤禟、胤祥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

谒陵。同行者:胤礽、胤祥

1707年,36岁

正月,南巡。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

六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胤礼、胤祄

1708年,37岁

二月,巡幸畿甸。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禑、胤禄、胤祄

五月,巡幸塞外、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禛、胤禑、胤禄、胤礼、胤祄

七月,行围。同行者:胤礽、胤祥、胤祯、胤禑、胤禄、胤礼、胤祄

夺嫡

胤禔一心想夺嫡继大统,他密切注视着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的态度。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这近二十年来皇帝和太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随之引起的关系变化,胤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认为对他谋取皇储之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时机。

其有利条件是:一则居长,二则得到皇父的宠爱。(《永宪录》中称惠妃系明珠妹是大错特错,他们连同族都不是何谈兄妹?惠妃系古对朱颜后裔,父亲仅仅是五品郎中,而实为明珠堂兄弟的索尔和官至吏部侍郎又是一等男爵,实在不能两者一概而论,更别提他们的姓氏都不一样)为了争夺储位,他可谓煞费苦心——

1)争取立长:他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但康熙帝对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觉。康煕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宣布拘执胤礽同时,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2)请杀胤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非常惊异,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若是得逞,后果严重。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3)推荐胤禩:胤禔见自己夺储无望,便想推荐与己关系密切的八弟胤禩(胤禩少时为长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认为一旦保对人选,自己便会飞黄腾达。

4)制造舆论:胤禔利用张明德相面事,为胤禩制造舆论,说:“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有相面之事,而且大阿哥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

资料原文载:张明德一案审结,胤禟、胤祯供:“八阿哥曾语我等:‘有看相人张姓者云,皇太子行事凶恶已极,彼有好汉,可谋行刺。我(指八阿哥本人)谓之曰,此事甚大,尔何等人,乃辄敢出口,尔有狂疾耶?尔设此心,断乎不可,因逐之(张明德)去。”胤禩供:“曾以此语告诸阿哥是实。”问张明德口供亦无异。

5)镇魇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蒙古喇嘛巴汉格隆)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绝望,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

后来皇三子胤祉告发胤禔用魇术魔废皇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对胤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宣示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严加看守,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在巡视塞外临行时又下了一道谕旨:"胤禔镇魇皇太子及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万一祸发,朕在塞外,三日后始闻,何由制止?"王大臣急忙商议,最后决定派遣八旗护军参领八人、护军校八人、护军八十人在胤禔府中监守。康熙帝还不放心,又加派了贝勒延寿、贝子苏努、公鄂飞、都统辛泰、护军统领图尔海、陈泰,并八旗章京十七人,更番监视,还对这些官员下了一道严谕:"如果谁玩忽职守,将遭到灭九族之灾。"

结局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胤禔夺嫡失败时只有三十七岁,他被囚禁在高墙内达二十六个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禁而死,终年六十三岁。

家庭成员

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

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

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

妾关氏,麻色之女;

妾钱氏;

妾阮氏,雅图之女;

郭氏,郭永吉之女;

妾晋氏,达色之女;

妾范氏,二格之女;

妾王氏,王忠之女;

妾高氏,高登科之女;

妾李氏,李浩山之女;

妾晁氏;

第一女,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月初六日申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嫁科尔沁台吉多尔济色稜;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卒,年二十四岁。

第二女,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七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嫁李氏李淑鰲。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第三女县君,康熙三十年辛未三月十一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嫁喀凯氏喇布坦;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卒,年三十三岁。

第四女县君,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七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四十九年二月,嫁一等男又一云骑尉佐领孙承恩;康熙五十年辛卯二月卒,年二十岁。

第五女县君,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月二十八日卯时生,母为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嫁科尔沁台吉塞楞纳穆扎尔;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四月初四日巳时卒,年六十六岁。

第六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为妾李氏,李浩山之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六月卒,年五岁。

第七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六日酉时生,母为妾晁氏;雍正十二年甲寅九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台吉拉锡;女乾隆元年丙辰十一月卒,年二十七岁。

第八女县君,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雍正十一年癸丑十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罗卜藏敦多卜;县君乾隆五十三年甲午九月十三日丑时卒,年六十七岁。

第九女县君,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尔第;县君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初八日辰时卒,年三十六岁。

第十女县君,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七月初八日卯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九女同母;雍正十一年,癸丑七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汪扎尔;县君乾隆二十年乙亥九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十岁。

第十一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七月初七日巳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女同母;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三月卒,年二岁。

第十二女,雍正元年癸卯四月初七日丑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一女同母;雍正二年甲辰十二月十二日申时卒,年二岁。

第十三女郡主,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十八日丑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乾隆二年丁巳六月抚育宫中,选婿科尔沁珠郎汉济拉马氏僧滚扎青,未婚;婿于乾隆五年庚申五月卒,郡主守节,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七月十五日亥时卒,年七十岁。

第十四女县君,雍正三年乙巳八月十六日寅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与第十二女同母;乾隆十一年丙寅正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吉喇里达;县君乾隆十六年辛未十月二十日丑时卒,年二十七岁。

第一子弘昱,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九月三十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尚书科尔坤之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正月十三日未时卒,年二十三岁。嫡妻赫舍里氏,尚书赫呢之女。无嗣。

第二子奉恩镇国公弘方,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十二日申时生,母为妾王氏,王忠之女;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十二月五日卯时卒,年六十九。嫡妻辉和氏,副都统伯济之女;侧室孙氏,监生孙国弼之女;妾伊尔根觉罗氏,三等侍卫八十三之女;妾孙氏,孙正之女;妾江氏,江瑞之女;另室所居妾杜氏,四品典卫杜世甘之女;妾侯氏,侯什备之女;妾孙氏,孙昭之女;另室所居妾江氏,江祜之女;妾孙氏,孙国英之女。九子:长子四等侍卫永公次子二等侍卫永凡三子永存,四子永托,子永干六子永步七子永玖八子永介九子辅国公永扬。

第三子弘韦,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七月初七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三月十九日亥时卒,年六岁。

第四子弘曜,康熙四十六年丁亥正月初二日寅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四月初十日丑时卒,年四岁。

第五子未有名,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九月初二日子时生,母为妾关氏,麻色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正月十七日亥时卒,年三岁。

第六子二等侍卫弘晗,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母为妾钱氏。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初九日巳时卒,年四十六岁。嫡妻喀尔罗特氏,员外郎达克屯之女。二子长子永琼,次子(承继子)主事永琴。

第七子三等侍卫弘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二月十二日酉时生,母为妾阮氏,雅图之女。乾隆七年壬戌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卒,年三十四岁。嫡妻甘佳氏,按察例甘国桂之女;妾江氏,江九儿之女;妾周氏,周承恩之女。七子:长子四等侍卫永仓,次子永文,三子永璀,四子永师,五子未有名,六子永留,七子永玳。

第八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十四日未时生,母为继福晋张佳氏,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康熙五十年辛卯六月初八日戌时卒,年二岁。

第九子未有名,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九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二月初十日巳时卒,年六岁。

第十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二月十九日丑时生,母为妾吴雅氏,郎中巴奇纳/务达哈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五月十一日未时卒,年五岁。

第十一子未有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九日寅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三月十一日巳时卒,年四岁。

第十二子奉恩将军弘晌,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二月十九日亥时生,母为妾高氏,高登科之女;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三月十五日子时卒,年六十四岁。嫡妻宁古塔氏,按察使多纶之女;妾崔氏,崔巴格之女;妾崔氏,德贵之女;妾贾黑子之女;妾良氏,良广泰之女。七子:长子奉恩将军永多,次子主事永琴,三子永荪,四子永门,五子护军参领永岳,六子永标,七子宗学副管永浔。

第十三子三等侍卫弘同,雍正元年癸卯五月二十八日辰时生,母为妾郭氏,郭永吉之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四月二十七日丑时卒,年三十八岁。嫡妻赫舍里氏,副都统、御使布备慎之女;妾李氏,李万保之女;妾陈氏,陈文璧之女;妾王氏,王武之女。四子:长子永旷,次子永周,三子永华,四子永论。

第十四子弘明,雍正十年壬子三月十一日戌时生,母为妾晋氏,达色之女;嘉庆十一年丙寅十月十六日未时卒,年七十五岁。嫡妻瓜尔佳氏,参领色楞泰之女;妾聂氏,聂七十之女。一子:第一子永超。

第十五子弘屯,雍正十年壬子十月初一日戌时生,母为妾范氏,二格之女;嘉庆十年乙丑六月初十日申时卒,年七十四岁。嫡妻栋鄂氏,笔贴式伯禄之女;妾徐氏,徐国秀之女;妾马氏,马忠之女;妾单氏,单坤之女。六子:长子永名,次子永纳,三子永祜,四子永然,五子永谦,六子永清。

影视形象

1987年电视剧《满清十三皇朝》谭荣杰饰大阿哥

1994年电视剧《君临天下》黄允材饰大阿哥

1999年电视剧《雍正王朝》张彦春饰大阿哥

2001年电视剧《康熙王朝》高田昊饰大阿哥

2003年电视剧《皇太子秘史》陈之辉饰大阿哥

2011年电视剧《步步惊心》杨晓波饰大阿哥

2012年电视剧《深宫谍影》吴雨枫饰大阿哥

2018年网络剧《花落宫廷错流年》邢城饰大阿哥

2019年电视剧《梦回大清》卢冠东饰大阿哥

标签: 爱新觉罗·胤禔

更多文章

  • 陈伯陶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陈伯陶

    清光绪年间,广东几个陈姓族人,倡议在广州筹建一座全省性的陈氏合族祠堂,各地陈氏热烈响应,纷纷慷慨捐资。1892年,京城传来喜报:一名陈姓子弟被钦点探花郎。这对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谓锦上添花。族人惊诧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灵验!于是更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开始。1894年,宏伟而精致的陈氏祠堂宣告

  • 沈葆桢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沈葆桢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同治十三年

  • 曹曰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曰玮

    曹曰玮(1671-1706),字继武,号秀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人(缟溪曹村,古属开元乡缟溪村),随父曹光国占籍京卫(今北京大兴县),其兄曹曰瑛是康熙朝翰林院待诏。本名:曹曰玮字号:字继武出生时间:1671去世时间:1706曹曰玮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甲戌科武状元后,授二等侍卫,

  • 甘国宝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甘国宝

    甘国宝(闽东语罗马拼音:ganggu'okbow)字继赵,号和庵,清朝乾隆时期福建省福州府屏南县(bingnanggei'ng),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武进士。画虎,多以指头为之。《福建画人传》甘国宝字继赵,号和庵,祖居屏南小梨洋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生于屏南县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1

  • 王原祁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原祁

    王原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南省苏州府太仓人(今江苏太仓),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观政于吏部、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后任直隶顺德府任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任县)知县,地当九河下流,滏漳诸水复久壅塞,腴田变为污渚,圪刘累泊等

  • 祁隽藻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祁隽藻

    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省平定州寿阳县(今山西省寿阳县)人。清朝大臣,户部郎中祁韵士第五子,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考中进士,起家庶吉士,迁翰林院编修,历任军机大臣,左都御史、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亲赴福建筹

  • 袁寿山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寿山

    袁寿山,黑龙江(今黑河市爱辉镇)人,父富明阿为袁崇焕七世孙。1900年7月8日,沙俄以“保护铁路,兼保良民”为借口,向黑龙江将军寿山提出“俄军欲借道海兰泡,途径瑷珲、齐齐哈尔开往哈尔滨”的要求,被寿山将军严词拒绝,沙俄政府恼羞成怒,于次日下令入侵东北,先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 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

    布库里雍顺,传说中满族爱新觉罗氏的祖先。清朝建立后,被尊为清始祖。本名: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所处时代:金末元初民族族群:女真族出生地:吉林省长白山布库里山布尔湖里泊逝世日期:不详主要成就:平定三姓之乱很早的年月,一个碧空如洗的日子,忽然天边飞来三朵彩云,翩然落在布尔瑚里湖畔。云朵上走下三位美丽的天女

  • 钮祜禄·图尔格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钮祜禄·图尔格

    图尔格(1594年—1645年),钮祜禄氏,满洲镶白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第八子。清朝名臣,名将。少从努尔哈赤征伐,积功授世职参将。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即位,八旗各设大臣二,他佐镶白旗,寻迁固山额真,为八大臣之一。天聪四年(1630年),以滦州(今河北滦县)兵败解职。次年起吏部承政

  • 钮祜禄·讷亲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钮祜禄·讷亲

    钮祜禄·讷亲(?—1749年),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大臣、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开国五大臣额亦都曾孙,太师遏必隆之孙,内大臣尹德次子,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职。雍正五年(1727年),讷亲承袭二等公之位,被授为散秩大臣。同年九月为御前大臣,因其勤谨廉洁,被雍正帝看重,曾任内大臣。雍正十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