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高鹗

高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3/12/30 20:31:01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辽宁铁岭人,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进入21世纪,这一说法遭到越来越强烈的批判。2007年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全本《红楼梦》停止使用“高鹗著”“高鹗续”等字样,更新为“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标志着“高鹗续书说”发生动摇。红学家俞平伯临终遗言:“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指出:“高鹗不应该是《红楼梦》续作者,他应该是《红楼梦》最后出版的整理者……《红楼梦》能够流传,高鹗是第一功臣。”

基本资料

本名:高鹗

别称:兰墅、行一、红楼外史

字号:云士

秋甫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隶满洲镶黄旗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时间: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公历1758年11月17日)

去世时间:约嘉庆二十年(1815)

主要作品:《高兰墅集》,《兰墅诗钞》

主要成就: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高本

信仰:儒家

人物生平

高鹗在他自己的履历上写的出生日期是“戊寅年十月十七日寅时生”(见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第4册《高鹗》),也就是公历1758年11月17日。

高鹗父亲是读书人,有田产,住在京郊。高鹗少年喜冶游,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风,浪赢两袖香留”,看来是比较放荡,不太遵守儒家礼教。

青年时期的高鹗追求功名,热衷仕进,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导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但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这给了他精神上以莫大打击,一度离京到京西北长城一带做私塾先生,也可能做过幕宾。

此一时期,高鹗与畹君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畹君上有老,下有小,因遭遇不幸而信佛。高鹗词中写得最多的就是这段爱情。

高鹗在科场上折腾了很久以后,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终于如愿中顺天乡试举人。

高鹗中举后,接连准备会试,都一再失败,身心疲惫,不过也偷得数年闲暇。他曾从友人处借阅《红楼梦》抄本,但止于八十回,不见后半部,他深以为憾。

乾隆五十六年(1791),也就是高鹗中举后第三年春,友人程伟元登门拜访,出示自己搜求购买的百二十回全本,并邀请他一同参与编辑整理。高鹗认为此书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闲情小说,但大致上与儒家思想并无冲突,因此欣然应允。到这年冬至后五日,任务完成,下厂付印。很快,《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第一个工程浩大的印本问世了,胡适称之为程甲本。据程伟元说,他们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对原稿进行编辑校对,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再印刷出版。

程甲本的出版略嫌仓促,有点急功近利,所以编校排印不够仔细,刚出厂就发现了很多瑕疵,于是高鹗与程伟元立即着手重订,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二月十三日付梓,胡适称之为程乙本。

程伟元、高鹗合撰的程乙本《引言》提到,此本前八十回是在参考各种旧抄本的基础上补足缺文,订正讹误,其间偶尔也有增损几个字的情况。而后四十回仅存残本,并无别的版本作参考,因此只能按照残稿前后次序,在空缺处打上补丁,使叙事连续以减少矛盾。至于残稿的原文,他们并不敢妄自改动。

高鹗对自己参与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的功劳很自负,作《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诗云:“悟得光明自在禅。”

程高本《红楼梦》出版后,高鹗迎来了人生高峰。乾隆六十年(1795),中乙卯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授内阁中书。

高鹗在职期间讲究操守,勤于政事,年轻有为,受到同僚及上司的一致好评,因此步步高升,历官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

嘉庆六年(1801),高鹗以内阁侍读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嘉庆十四年(1809),高鹗由侍读考选都察院江南道监察御史。

嘉庆十八年(1813),高鹗升刑科给事中。

高鹗任刑科给事中不久,即因失察八卦教教首林清谋反案而受到降三级调用的惩罚,应了“登高必跌重”的俗语。他半世为官,两袖清风,忽遭此变故,晚景凄凉。嘉庆二十年(1815),高鹗卒,享年57岁。

主要功绩

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扉页上,在“无名氏续”下面还有两行字:程伟元、高鹗整理。该社古典部主任周绚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才是高鹗在《红楼梦》一书成形与传播中的本来功绩。周绚隆说,这种做法也得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红楼梦研究所大多数参与本书校注工作的研究者的认同。

文学特点

高鹗的创作可分为前后期。以乾隆五十三年中举为分界线,前期喜写词,后期喜写诗。他的词风近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秾艳多姿,稍似温庭筠,但还不像温的过于轻浮。词作内容大体分四种:一,塾师生活,如《竹素来谒又赠》;二,感事咏怀,如《忆王孙》《好女儿》《锦帐春》,塑造坚贞的少女形象,鲜明逼真,富有时代气息;三,冶游,如《声声慢》,留下了他年少时和贵族子弟出入歌楼舞榭的放浪痕迹;四,与畹君的恋情,如《南乡子》《唐多令》《江城子》《临江仙》《惜余春慢》,其《金缕曲》极力描绘与畹君的悱恻哀艳之情,如泣如诉,百转千回,往事历历,含情真挚。

高鹗写诗注重修辞立诚、表情达意,以盛唐为宗,学杜诗特别用力,一洗脂粉香泽气息,扩大了题材范围,诗风庄雅豪放,语言雄劲有力。他的七律可以称得上是其诗作中的佼佼,特别是抒发兴亡之感的,不单气象恢弘,声调和谐,意境高远,而且由于越出了个人的狭小生活,触及了重大的历史主题,多少有点群众立场,含有朦胧的民族意识,如《晚归过三忠祠》。

高鹗在艺术实践上讲究创新,注重立意,用典上善于翻新,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其缺陷是:在内容上反映的生活面不甚宽;在表现形式上,个别对仗还不甚工;同时个别词语也失之晦涩。尽管如此,还是瑕不掩瑜,其成就是为主的。

个人作品

《高兰墅集》,清盛昱、杨忠羲《八旗文经》卷五十九著录,未见传本

《兰墅诗钞》,《清史稿·文苑传二》著录,未见传本

《月小山房遗稿》,是由高鹗的及门弟子华龄编校,增龄作序后付诸刻印的。藏于北京图书馆

《兰墅砚香词》不分卷,稿本,收录高鹗词44首

《赠麟庆》诗,见道光九年(1829)红香馆原刊本《清朝闺秀正始集》卷二十,《高凤仪小传》

《<红楼梦>叙》,见程甲本卷首

《<红楼梦>引言》,与程伟元联合署名,见程乙本卷首

《<操缦堂诗稿>跋》,见《八旗文经》

《红香馆诗草》序见该书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刊本

《兰墅文存》,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稿本,收录高鹗的八股文16篇

《兰墅十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稿本,收录高鹗的八股文11篇

《唐陆鲁望诗稿选钞》二卷,北京图书馆藏稿本,其中《兰墅摘钞古体》和《兰墅摘钞今体》各一卷

《吏治辑要》,不分卷,高鹗编,有满、蒙、汉3种文字本,又称《三合吏治辑要》。有刊本,恩华《八族艺文编目》著录

人物评价

《京察二等官员册》:内阁中书高鹗: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年力壮。考语:勤职。

增龄《月小山房遗稿<序>》:兰墅夫子,铁岭汉军人也。由乙卯进士,历官给谏,誉满京华。而家贫官冷,两袖清风。故著作如林,未遑问世,竟赍志以终。

张问陶《赠高兰墅(鹗)同年》:无花无酒耐深秋,洒扫云房且唱酬。侠气君能空紫塞,艳情人自说红楼。逶迟把臂如今雨,得失关心此旧游。弹指十三年已去,朱衣帘外亦回头。

薛玉堂《兰墅文存题词》:兰墅才如渤澥,舌似悬河。众中遇余,每相视而笑,然不知其制义之深醇若是。贤者固不可测。吾奇之恨之爱之妒之。

相与十三载,论文惬素心。学随年共老,识比思逾深。秋水远浮棹,空山独鼓琴。霓裳当日咏,笙磬愧同音。才士粲花舌,高僧明镜心。如何言外意,偏向此中深。不数《石头记》,能收焦尾琴(谓汪小竹)。携将皖江去,山水和清音。

徐润第《兰墅文存题辞》:磊落高兰墅,文章有内心。相期神不隔,一往思何深。噩噩中声律,愔愔古调琴。剧怜此种曲,几处遇知音。

崇福《兰墅文存题词》:摛藻虽云富,成章独信心。学缘文史足,契结圣贤深。实大非凡响,声希叶古琴。此中多至味,朗诵有余音。

俞平伯: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于辞达。

张庆善:《红楼梦》完整流传应归功于高鹗,他是《红楼梦》的校勘整理者、传播普及第一人。我们不仅要“平心”论高鹗,更要公正论高鹗,充分肯定和评价高鹗的历史贡献。

轶事典故

麟庆是高鹗同僚,其《鸿雪因缘图记》记载高鹗轶事三则:

文渊阁国史馆典籍厅前有芍药一株,年久枯萎。嘉庆壬申(1812年)四月忽发新枝,麟庆友人、浙江举人沈淦绘图写之,麟庆、高鹗受邀赋诗,京城传为韵事。

麟庆在内阁为官时,高鹗赠给他一把扇子,上面绘有王文简公(王引之)在扬州邀请众名士红桥雅集作春游诗的故事。

有一年麟庆过酒仙桥,忽忆旧友,口占一联曰:“跨鹤酒仙应入座。”正思下联,见一人骑驴而至,于是对曰:“骑驴诗客或题桥。”走近细看,原来是高鹗,二人相认大笑。

标签: 高鹗

更多文章

  • 庄士敦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庄士敦

    庄士敦(ReginaldFlemingJohnston,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英国苏格兰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庄士敦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

  • 爱新觉罗·永璇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爱新觉罗·永璇

    爱新觉罗·永璇(1746年8月31日-1832年9月1日)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时为嘉妃)。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命总理吏部事,清除和珅党羽。二月自请罢管部务;七年十二月,以功劳加给其一子贝子爵位;十八年九月,以禁中制贼功,开复所有处分;二十五

  • 大和卓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和卓

    波罗尼都(?—1759年),又译布那敦,喀什人,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穆特之子,小和卓霍集占之兄,史称“大和卓”。中文名:波罗尼都称号:大和卓身份: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穆特之子

  • 小和卓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小和卓

    霍集占(Khwāja-iJahān,满:Hojijan,?-1759年),维吾尔族,新疆喀什噶尔和卓木家族白山派阿帕克和卓木之重孙,玛罕穆特和卓木之子,大和卓木波罗尼都之弟,所谓“小和卓木”。中文名:霍集占外文名:Khwāja-iJahān别名:霍加·贾汗国籍:中国民族:维吾尔族逝世日期:1759年

  • 额敏和卓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额敏和卓

    额敏和卓(1694年—1777年),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吐鲁番的维吾尔贵族,世居鲁克沁地方。是清朝时期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维吾尔族的民族英雄。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进军至吐鲁番,额敏和卓脱离准噶尔部,率众归顺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报复,他率众东迁甘肃。乾

  • 钮祜禄·阿里衮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钮祜禄·阿里衮

    钮祜禄·阿里衮(?—1769年),字松崖,满洲镶黄旗人,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曾孙、太师遏必隆之孙、内大臣尹德第四子、大学士讷亲之弟,孝穆成皇后祖父。清朝中期将领。乾隆初年,自二等侍卫授总管内务府大臣。迁侍郎,历兵、户二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参赞大臣,与将军富德攻讨霍集占,解除将军兆惠之围

  • 伍秉鉴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伍秉鉴

    伍秉鉴(1769年—1843年9月4日),又名伍敦元,生于广州,祖籍福建泉州。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广州人,广州的世界首富。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的私人资产已达2600万银元。伍秉鉴财

  • 吴谦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谦

    吴谦,男,1973年出生于北京。1991年考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大校军衔。现任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中文名:吴谦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73年毕业院校: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职务:军人出生地:北京1991年考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 端木埰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端木埰

    端木埰(公元1816~1892年待考证),字子畴,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文学家。清代文学家,任侍读。工书,有《赋源》等多种著作传世。中文名:端木埰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16年逝世日期:1892待考证职业:文学家出生地:江苏南京代表作品:《赋源》端木埰的仕途总体上说是比较顺利的,他

  • 喻嘉言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喻嘉言

    喻嘉言本名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1585—1664,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区)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本名:喻昌所处时代:明末清初出生地:西昌出生日期:1585年逝世日期:1664年字号:嘉言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