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南(1906—1979)湖北省天门市人。曾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师司令部参谋,红二方面军司令部作战股股长,教导团队长。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绍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天门市
出生日期:1906年
逝世日期:1979年6月8日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06年王绍南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段家场一贫苦农家。
8岁起,断续读私塾5年,后因父亲病故而缀学。
1926年12月,王绍南邀约同乡青年四人,投刘佐龙鄂军第二师当兵,随即编入北伐军北上。
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任区委会收发员、宣传干事。
1932年5月,在熊口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分配到红三军九师二十七团十一连当战士。在潜江县浩口战斗中,他冲锋在前,火线擢任连队文书兼党支部书记。不久,湖北省保安团进犯红军驻地,他自始至终随师长卢冬生转战前沿,奋不顾身完成各项任务,战斗结束,调任红七师十九团文书、九师政治部文书、红三军政治部宣传干事等职。
1934年秋,红三军改为红二军团,设立参谋部,王绍南被选入参谋部任参谋。
1936年8月,红二军团到达陕北,王绍南任红二军作战股长。参加了长征。
1937年2月,调任教导团队长。
1938年8月,调任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作战参谋,团参谋长,副团长,代团长,旅副参谋长,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江汉军区参谋长,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
1948年,任晋绥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
参加了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师师长,第一步兵学校校长,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部副主任,顾问。
1951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9年6月8日逝世,享年73岁。
主要作品
编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