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复

周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62 更新时间:2024/1/14 6:54:45

周复(1900—1943),字旭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曾参加东征战役。1927年,周复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1929年,周复改任军校政治部秘书。1931年周复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后转入日本明治大学。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爆发后,周复罢学回国,参与组建蓝衣社。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投身抗战。1940年,周复主持创办了鲁苏战区的《阵中日报》,广泛报道国内外战争新闻,号召抗日救亡,鼓舞战区士气。1941年11月,日伪军约5万多人分三路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企图消灭该区八路军和鲁苏战区部队。周复协助八路军共同对敌,坚持战斗50多天,歼敌千人,粉碎了敌之扫荡。1942年8月,日军对鲁苏战区主力第一一三师进行合围,周复指挥一一三师与敌激战两昼夜,突出重围。1943年2月21日,周复在山东安丘与日军激战中壮烈殉国。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周复为革命烈士。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临川县湖南乡沙湖

出生日期:1900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1943年2月21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抗击日寇

人物生平

周复(1901—1943),字旭人,抗日英雄。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追赠陆军上将)。1900年3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湖南乡沙湖周家村。父亲周石麟,为人忠厚,是个贫苦农民,靠耕作二亩薄地和走村串户做些小本买卖维持全家生活。母亲邓氏,勤劳贤惠,生下六男一女,因家境贫寒,有五个儿女相继夭折,最后剩下周复及小弟。周复八岁死了父亲,他与三岁的小弟靠母亲替人捻纱糊口。少年时代的周复,即天资聪颖,酷爱读书,颇受尊长和私塾先生的器重。

1924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入伍生队学习。同年冬,陈炯明叛军趁孙中山北上之机逼近广州。正在读书的周复被广东革命政府编入黄埔学生军,先后参加了平定陈炯明及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的叛乱,立有战功。

1927年5月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

1929年改任军校政治部秘书。

1931年参与创办东亚新闻社,任科长。同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常务监察委员。随后东渡,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后转明治大学读法科。

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周复罢读回国。3月,受蒋介石之命,在南京参与建立三民主义力行社(即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的核心组织)总部,任检查会常务检查、检查会书记,负责该社中央干事会工作,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干将之一。

1935年调任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特派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周复积极投入抗日御侮的行列,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转战于中原一带。

1939年初,鲁苏战区成立,于学忠任总司令。由于该战区部队均为非蒋介石嫡系部队,1939年3月,蒋特调派心腹干部周复为鲁苏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兼战区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山东省政府委员。

从1939年到1943年,周复与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指挥部队在鲁苏战区坚持了四年的抗日游击战争。他集党政军要职于一身,不仅成为于学忠抗日的助手,实际上也成为蒋介石安排在该区的“监军”。

1940年初,周复在安丘县马家旺村(社址后迁沂水北乡马家土峪子村)创办了鲁苏战区《阵中日报》,自兼社长。至1942年的两年间,该报坚持每日出版,对官兵进行爱国教育,号召抗日救亡,鼓舞战区士气。鲁苏战区孤悬敌后,环境险恶,因此大力开展抗战宣传,鼓舞官兵士气是极为重要的。经周复建议,战区在沂水北乡天晴旺村干训团中心广场修筑中山堂一座,命名为“中山堂”,于学忠、周复等高级将领每周在此召开周会,作精神讲话。周复还指示在中山堂高台上架设了一台大型收音机,每晚召集官兵集体收听重庆广播抗战新闻。此外,他还组织政工大队定期演出抗战戏剧,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对官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41年11月,日军以其第十二军为主力,配属航空兵、坦克部队,以及伪军共五万余人,分三路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企图消灭该区八路军和鲁苏战区部队。周复协助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指挥鲁苏战区部队和八路军共同对敌,坚持战斗五十多天,歼敌数千人,粉碎了敌之“扫荡”。战后,周复率政治部人员移至日照北乡坊子村。

1942年8月12日,日军秘密出动独立混成第五、第六旅团,企图包围移驻莒县东三十里坪头的鲁苏战区司令部,捕捉于学忠、周复等高级将领。于学忠、周复闻讯,即率部抢在日军合围之前突围脱险。8月20日,日军1.5万余人对鲁苏战区主力第一一三师防区安丘唐王山、擂鼓山一带实行“铁壁合围”,于19日移至此地的鲁东战区司令部、政治部也被包围,周复协助总司令于学忠指挥一一三师与日军激战两昼夜,终于突出重围。于学忠负伤,周复率政治部迁至安丘西南乡董家宅村。

经过日寇的长期策动,鲁苏战区新编第四师师长吴化文于1943年1月18日率新编第四师及第一师投敌,山东战局突趋紧急。

2月17日,日军驻青岛、潍县、济南等地的独立混成第五、第六旅团及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一部,计2万余人在土桥一次中将指挥下再次对鲁苏战区的胶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部、一一三师驻地城顶山一带发动大规模“扫荡”,企图寻歼鲁苏战区主力。于学忠组织战区各部分头迎击,以迂回包围断敌退路,战区各单位非战斗人员则分头疏散。周复率政治部人员疏散到挺进第二纵队厉文礼部防区——安丘西南书院山一带。

2月20日午后,日军迫近书院山,周复率八百余人于黄昏后向东突围。21日黎明时分在山东安丘第六区同峰乡被日军包围。仓猝间,周复率部抢占了在张家溜西南的城顶山,据险死守,奋力抗敌。日军不断增兵,将周复部层层包围。激战中,周部伤亡过半。周复以粮弹不继,不可死守,下令集中火力突围,并亲率敢死队员数十人冲杀于第一线。行至半山腰,他胸部不幸被流弹击中,血流如注。他强忍剧痛,继续指挥突围,最后力竭殉国。同时牺牲的还有一一三师少将参谋长张植桴等。第一一三师师长韩子乾、挺进第二纵队司令厉文礼被俘。此役共激战七日,鲁苏战区各部共歼灭日伪军数千人,自身也遭到巨大损失。

个人作品

周复在二十年代便有过办报的经历,深知报刊宣传的重要性。

1940年初,他亲自主持创办了鲁苏战区唯一的一家报纸——《阵中日报》,周亲自兼社长,由卢麟(又名卢好问,江西人)任经理,张冰子(江苏人)任总编辑。社址先设在安丘西乡马家旺村,后迁沂水北乡马家土峪子村。

1940年—1941年近两年间,该报社坚持每日出版,广泛报道国内外战争新闻,号召抗日救亡,鼓舞官兵士气。由于周复有办报经验,《阵中日报》相当正规,一律采用新闻纸铅印大版,印刷精致,此外,他还组织政工大队定期演出抗战戏剧,教唱救亡歌曲,对官兵进行爱国教育,戏剧《放下你的鞭子》及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流亡三部曲》和《保卫大鲁南》等,都是经常演出或教唱的节目。

人物评价

城顶山战役结束后,亲人将周复遗体运至绪泉村,在周姓族人的帮助下,将其遗体秘密安葬于周家老林中。迫于时局,刻碑两块,一块书刻“周公之墓”的明碑立于坟前。一块记有生平传略的暗碑埋于地下。

1944年7月24日,周复夫人陈景贤女士,将政府发给的抚恤金50200元全部献给国家。周复将军有子女7人,现均居住在台湾。同年10月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张治中,在重庆抗战堂主持召开了追悼大会。蒋介石派商震代祭,并遣俞济时慰问其家属。

10月15日,蒋介石发表唁电,表彰周复一生的勋迹,内称:周复“出身军校,历任军事及党务工作,十余年来,忠勤不懈”;“就任鲁苏战政治部主任经渝青训时,以成仁自矢”;“其后,随军转战,备历艰险……往来敌后,如临坦途”;“能犯人不敢犯之险,能处人不易处之境。”可见,周复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周复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众多国民党将领中唯一能称得上是蒋介石亲信的人。

1988年6月,周复将军的儿子周造时先生来大陆探亲,专程来到安丘绪泉村,追忆逝去的先父,祭奠告慰英灵。

1995年8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周复为革命烈士,其墓迁入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

2010年9月4日,适逢抗战胜利纪念日,周复的女儿周济时老人与其女儿应广仪一起,先后来到当年周复将军牺牲的城顶山和他生前政治部驻地有子山,踏寻他当年战斗的足迹。周济时一行还专程赶往绪泉村,拜访年长族人周茂华等。

标签: 周复

更多文章

  • 王绍南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绍南

    王绍南(1906—1979)湖北省天门市人。曾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师司令部参谋,红二方面军司令部作战股股长,教导团队长。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文名:王绍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省天门市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979年6月8日性别:男1906

  • 杨国宇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国宇

    杨国宇,男,四川省仪陇县顺义场人。出生于1914年9月18日,1949年10月至1950年9月任第十一军参谋长。1950年11月至1956年11月任海军基地参谋长、党委常委。1961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他是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文名:杨国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 牟锋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牟锋

    本名缪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建设部离休干部、原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牟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中文名:牟锋、缪锋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省日照市出生日期:1921年8月3日逝世日期:2001年11月16日信仰: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就:担任

  • 朱季海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季海

    朱季海(1916-2011),名学浩,孔文子,苏州人,当代国学大师。16岁时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是章太炎先生最小的弟子。学术领域广泛,自音韵训诂之学而治文史,博通精微,著作丰富。2011年12月,朱季海先生辞世,享年96岁。中文名:朱季海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

  • 王子修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子修

    王子修(1918—2006),河北省安新县人,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原参谋长。1937年参加冀中人民自卫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独立第一团经理处主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三十大队供给处主任,第十八团供给处主任,冀中军区供给部军实科科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生产管理科副科

  • 黄桂秋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桂秋

    黄桂秋(1906年5月7日—1978年9月11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名德铨,字荫清,自号桂荫轩主,安徽安庆人,出生于北京,旦角黄派的创始人。“黄桂秋”是其姐妹的名字,借来作了艺名。中文名:黄桂秋别名:黄德铨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06年5月7日逝世日期

  • 金雄白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雄白

    金雄白(1904—1985),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资深媒体人,1930年即任南京《中央日报》采访主任,也当过律师。1939年投靠汪伪政府后,历任法制、财经方面多项伪职,并曾任伪《中报》总编辑。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名被捕入狱,1948年获释,翌年移居香港,此后卜居香港与日本,1973年曾创

  • 蔡成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成勋

    蔡成勋(1871—1946),字虎臣,天津人。1900年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1911年任浙江第四十一混成协协统。1914年任第一师师长,南方征讨军第七军军长。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时,任察哈尔都督。1920年任陆军总长。1922年任江西督军。1924年底直系失败后,回天津寓居。中文名:蔡成勋别名:字虎臣国

  • 唐诃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诃

    唐诃(1922-2013)原名张化愚,作曲家,河北易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副团长等职。1940年开始音乐创作,所写《翻身不忘共产党》、《边区好》等歌曾广泛传唱。唐诃建国后在战友文工团任专业作曲。共谱曲上千首歌曲,撰写了上百

  • 里希·卡普尔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里希·卡普尔

    里希·卡普尔(RishiKapoor),1952年9月4日出生,印度宝莱坞著名演员,出身于演员世家卡普尔家族。他出演过数部著名作品,代表作有《爱的魔法》等,现已结婚。中文名:里希·卡普尔外文名:RishiKapoor国籍:印度星座:处女座出生地:印度出生日期:1952年9月4日逝世日期:未知职业: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