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杜月笙

杜月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80 更新时间:2024/1/18 6:26:24

杜月笙(1888年——1951年),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杜月笙

外文名:DuYuesheng

别名:杜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

出生日期:1888年

逝世日期:1951年

职业: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

帮派:青帮

原名:杜月生

人物生平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父母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商庆国养育。

杜月笙十四岁时,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由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杜月笙得到黄金荣的信任,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后杜月笙纠合同伙,勾结军阀,贩卖鸦片。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斯特林.西格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7年4月11日晚,杜月笙设计活埋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因此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

1930年起,杜月笙在高南乡陆家堰购进农田10.5亩,委托高桥创新营造厂

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长。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毛诗.小雅.天保》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名义上是民间社团,以“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为宗旨,实际上是帮会组织。借此广收门徒,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达五百二十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电影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又发动进攻

1937年,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1月迁居香港。

1940年,杜月笙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由此实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迁居重庆,建立恒社总社,向大后方发展势力。他组织中华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与沦陷区交换物资,借此中饱私囊。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杜月笙于初返上海、收割旧部,重振旗鼓。

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杜月笙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因国民党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当选后马上辞职。此后,他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担任各种各样的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

1948年春,他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行宪国大”,捧蒋介石当总统。蒋介石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市值改革,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个月的徒刑。

1949年4月,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共产党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杜月笙最后决定既不前往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选择前往香港。

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主要成就

杜月笙自始至终都热心支持中国人的斗争,并提出了六大主张:释放被捕学生;抚恤;道歉;取消印刷附律;取消码头捐;收回会审公廨(即收回司法权)。在抗战中,杜月笙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曾设立了很多医院。同时还投身教育,创设许多学校,如上海大公职业学校(江苏科技大学前身)等,向学校捐款。特别是他任副会长时正值抗战前后,于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抗战开始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仅月余时间,杜月笙主持的筹募会就筹集到救国捐款150余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战。

1938年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室迁移香港,杜月笙亲自主持工作,并设立总办事处,以接受海外捐助的物资,并同时筹措救护事业的经费。1942年,杜月笙筹建了重庆医院,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时后方医院,受到舆论的称赞。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返回上海,督促上海复员工作,并协助恢复、加强了上海红十字会分会的组织。

1925年5月15日,日本人开设于上海的内外棉纱厂由于虐待童工引发罢工事件,日本人用手枪射击手无寸铁的工人。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利用各种手段将此事强压下来。马超俊(后来曾任职国民党农工部部长)与在上海的国民党人商议决定,联络绅商学工各界做正义的声援。他们初步决定5月30日在上海九亩地举行民众大会,向日本人提出抗议,但需要有一位“最有群众力量之人”加入。民众大会筹备当局认为杜月笙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杜月笙闻讯当即取消了所有的应酬,说他要办正经事去。他开始调兵遣将,分配给手下人任务:一、尽可能派人出席九亩地的民众大会。二、尽可能保护马先生以及其他国民党人的安全。三、尽可能维护会场秩序。四、赞成国民党人所提的一切意见。

1926年六月四日,上海已经成为一座死市。长时间的罢工,使上海10余万工人面临严重的生活问题,杜月笙捐出了大笔款项,还发动工商界的朋友踊跃捐款。上海市民为“五卅惨案”提出的主张,则由北京政府和外国领事交涉累月,几经波折,终于获得部分解决。

1937年11月杜月笙迁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杜月笙主持的上海敌后工作统一委员会采取各种办法迫使上海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洽卿等人离沪赴渝,并成功地策反高宗武、陶希圣脱离了汪精卫汉奸集团。

1938年,国民党政府还设有中央赈济委员会。“八·一三”抗战后,蒋介石安排杜月笙为该会常委,负责粤、桂、闽三省称第九救济区工作。杜月笙还负责与戴笠合作布置向沦陷区搜集情报的人员,以及锄奸策反工作。另外,轰动中外的高宗武、陶希圣脱离汪伪集团,并公布“汪伪密约”,也是杜月笙与戴笠共同策反的。国民革命军撤出上海前,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曾召开国民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成立大会,通电全国组织对日经济绝交执行机关。杜月笙等27人被推选为绝交委员会执行委员。十月十九日上海银行业根据绝交委员会的决议通知各行庄停止对日汇兑证券交易时,杜月笙主持的中汇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等单位一体照办。

1938年杜月笙还直接参与了部分军事行动。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不久,戴笠奉蒋介石之命与杜月笙合谋,利用帮会组织苏浙行动委员会。在苏浙行动委员别动队的5个支队中第一、二、三支队的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门生。上海沦陷后,蒋介石为了阻止日本海军大规模溯江西侵提出了封锁长江的计划。杜月笙率先指令自己的大达轮船公司开出几艘轮船行驶至江面凿沉。而后,其他轮船公司也纷起响应,凿船沉江,阻塞了长江航道,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视。杜月笙还在法租界善钟路创办了一所正始中学,亲任董事长,聘陈群任校长;并在老家浦东耗资10万元,建起“浦东杜氏藏书楼”,附设学塾。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还以市各界抗敌委员会负责人的身份仍在租界内坚持了一段时间。他曾花巨资买了不少共产党出版的《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烫上“杜月笙赠”的金字送给租界内的各大图书馆。

人物评价

杜月笙也曾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如救助灾民、热衷慈善,特别是他积极支持抗战。杜月笙是旧中国上海青帮(亦称安清帮)的大头目。蒋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夺取政权,杜月笙在政变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数千工人被蒋介石杀害。(朱小平评)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经从来不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从“水果月生”,鱼跃龙门,身兼数十家公司董事长,成为上海工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鳝修成了龙”。杜月笙既有青帮背景的威吓力,更要紧的还是海量人脉,以及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腾讯网评)

家族成员

大太太沈月英

二太太陈帼英

三太太孙佩豪

四太太姚玉兰

五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经典语录

1、我就是靠两只手,一身胆闯出来的。

2、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3、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4、不要怕被人利用,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价值。

5、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

6、一等人,有本事,无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三等人,无本事,无脾气。

四等人,无本事,大脾气。

7、女人是用来疼的,如果你没有把握让一个女人幸福,反倒一直给他难过痛苦,请记住这不是在爱她。

8、如果日本人利用租借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个小时内把租借全部毁灭!

9、重情之人,难有爱情之幸福。当你说岀爱字,你就处于被动。爱情的真谛是欲擒故纵,鲜花大都插在牛粪上。骏马常驮痴汉走,巧女常伴愚夫眠。

10、抽固定的时间陪她。你工作都是为了生活,那么,她应该是你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标签: 杜月笙

更多文章

  • 沈括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

  • 王雅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雅迪

    女,中国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参加广州本田CITY大赛,为波司登羽绒服、维信郁美净护肤品等拍过宣传片中文名:王雅迪出生日期:1984年11月13日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代表作品:《至善情缘》身高:170CM三围:90,60,90出生地:哈尔滨星座:天蝎座血型:AB型王雅迪出生于1984年11月1

  • 曾士峨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曾士峨

    曾士峨(1904年——1931年),字迪勋,号广泽。1904年生,湖南益阳人。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入黄埔军校长沙三分校学习,同年9月随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营参谋长。1931年9月8日,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他率领敢死队冲向敌阵,壮烈

  • 胡灵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灵

    胡灵,1986年6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2005年,参加山东卫视《下一站天后》超级新秀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第六名。2006年,参加湖南卫视选秀娱乐节目《超级女声》长沙唱区的比赛,获得长沙唱区第五名、全国总决赛第十二名;同年,推出首支个人单曲《暴雨纪念日》。200

  • 洪伟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洪伟明

    洪伟明,台湾台北人。时尚造型师,台湾模特公司创始人。其旗下模特有林志玲、郑元畅、阮经天、白歆惠等人。中文名:洪伟明民族:汉族出生地:台湾台北职业:造型师1988年,应时报周刊邀请,策划设计台湾〝第一次〞两岸三地时尚流行报导;成为台湾第一位到中国大陆实地拍摄的造型师。1990年担任了台湾〝第一个〞国际

  • 戴秉国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戴秉国

    男,土家族,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曾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长。中文名:戴秉国国籍:中国民族:土家族出生日期:1941年3月毕业院校:

  • 魏佑江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佑江

    魏佑江,男,山东莱芜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少将警衔。曾任武警总部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武警总部司令部装备部部长,武警总部司令部直属工作部部长。2014年9月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参谋长。中文名:魏佑江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莱芜职业:军人曾任武警总部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武警总部司令部装备部部长,武警

  • 照君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照君

    照君先生,河北人士,原名赵军,翻译家许渊冲妻子。原名:赵军户籍:河北省出生日期:1933年逝世日期:2018年6月15日丈夫:许渊冲儿子:许明于1948年赴西柏坡做密码破译工作,毛主席根据姓名之音,为其改名为照君。第一次见毛主席时,主席问她叫什么,她答“赵军”。主席说:“昭君是要出塞的嘛!”从此,她

  • 许渊冲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

  • 李嘉诚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嘉诚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汉族,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是香港开埠后第三任首富。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