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傅毅

傅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24 更新时间:2024/1/23 6:57:31

傅毅(?-约90),东汉辞赋家。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明帝永平中,在平陵习章句之学,作《迪志诗》自勉并以明志。又因为明帝求贤无诚意,士多隐居,而作《七激》以讽谏。章帝时,广召文学之士,任他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作《显宗颂》10篇,文名显于朝廷。后被车骑将军马防聘为军司马。和帝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复拜请为主记室,及窦宪升迁大将军,又任他为司马。早卒。

基本资料

中文名:傅毅

别名:傅武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扶风茂陵

逝世日期:约90年

职业:文学家

主要成就:司马

代表作品:《显宗颂》

朝代:东汉

人物生平

傅毅年轻时学问即很渊博,汉明帝永平年间,在平陵(陕西咸阳西北)读书时,写了一首迪志诗,勉励自己要效法古人专修德义,立志勤学,不可放纵懈怠。后来有感明帝求贤诚心不够,使许多贤士隐居起来,所以作了一篇七激讽刺他。汉章帝建初中,封傅毅为兰台令史,拜郎中,和班固、贾逵一起校勘禁中书籍。他模仿周颂清庙篇的笔法,完成十篇显宗颂,赞扬汉明帝的功德,而文名大噪。车骑将军马防擅权时,请傅毅为军司马,并以师友礼待他,等马防因奢侈败家,傅毅也被免官归乡。和帝永元元年(89),外戚车骑将军窦宪因征匈奴有功而贵显,再请傅毅为主记室,崔骃为主簿。不久窦宪迁大司马后,以傅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

傅毅逝世较早,大约在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家败自杀以前。他的著作有诗、赋、诔、颂、祝文、七激、连珠等二十八篇。其中连珠,是他和班固、贾逵受章帝诏写的。因为假托事物,达到讽谕的目的,贯串情理,如同穿珠,所以叫连珠。

人物事迹

光武帝按周礼,舞师乐师掌教舞。有兵舞,有干舞,有羽舞,有旄舞。《吕氏春秋》曰:时阴气滞伏,阳气闭塞,使人舞蹈以达气。舞者,音声之容也。

傅武仲〔范晔《后汉书》曰: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也。少博学。建初中,肃宗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少逸气,亦与班固为窦宪府司马。早卒。〕

楚襄王既游云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

《高唐赋》序曰: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王曰:试为寡人赋之。将置酒宴饮,

谓宋玉曰:云梦,薮名,在南郡华容县。高唐,观名。此并假设为辞。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左氏传》曰:栾盈觞曲沃人。杜预曰:饮酒於曲沃。

玉曰: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

《尚书》曰:歌咏言。

孔安国曰:歌咏其义,以长其言。

毛苌《诗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说苑》曰:声乐易良,而合於歌情,尽舞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谓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听其声不如察其形。谓咏歌之不足,故手舞足蹈也。言不如视其舞形。

郑玄注《乐记》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声,单曰音。〕激楚结风,阳阿之舞,〔张晏曰:激楚,歌曲也。《列女传》曰:听激楚之遗风。结风,亦曲名。《上林赋》曰:邬郢缤纷,激楚、结风。

《文颖》曰:激,冲激,急风也。结风、回风,亦急风也。楚地风既自漂疾,然歌乐者,犹复依激结之急风为节。《楚辞》曰:宫庭震惊,发激楚兮。

《淮南子》曰:夫足蹀阳阿之舞。又曰:歌采荑,发阳阿。郑人听之曰:不若延露以和。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高诱曰:阳阿,古之名倡也。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噫,可以进乎?

汉明帝

孔安国《尚书传》曰:噫,恨辞也。郑玄注《礼记》曰:噫,弗寤之声。王曰:如其郑何?

《乐记》曰: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恐其同於郑舞,当如之何?

《楚辞》曰:二八齐容起郑舞。王逸曰:郑国舞也。

玉曰:小大殊用,郑雅异宜。

《韩诗》曰:舞则纂兮。薛君曰:言其舞应雅乐也。张之度,圣哲所施。

《礼记》孔子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以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

《礼记》曰:干戚羽旄谓之乐。郑玄曰:干,楯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也。

《毛诗·小雅》曰:坎坎鼓我,蹲蹲舞我。一本或云旌旄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

《礼记》曰:君子饮酒也,礼三爵而油油以退。

郑玄曰:油油,悦敬貌。

《毛诗鲁颂》曰: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协神人也;

《乐动声仪》曰:黄帝乐曰咸池,颛顼乐曰五茎,帝喾乐曰六英。

宋均曰:能为天地四时六合之英华也。

《毛诗》曰:清庙,祀文王也。

《尚书》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

《礼记》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馀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馀日,听览之馀日也。怡荡,怡悦放荡也。

《尔雅》曰:怡,乐也。《毛诗序》曰:风,教也。

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文学贡献

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人。少博学。章帝建初中,以文学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

和帝永元初年,为大将军窦宪司马,不久而卒。傅毅在文坛上,与班固齐名,曹丕《典论·论文》称他们伯仲之间耳.在赋的创作上,当散体大赋已经式微,虽然班固重又提倡,并写《两都赋》身体力行,但也总是不可能恢复司马相如时代的风采,于是傅毅另辟途径,更以复古的手法,去追踪大赋的祖型。这显然有革除司马相如大赋但有浮华之辞,不周于用的积弊,而使其恢复正常发展的意图,可谓用心良苦。为此,他继踵枚乘《七发》作《七激》。这是二百多年来所谓大赋中七体的第一篇赓续之作,并一时引起了纷纷仿效的七体热,然而从成就看,却不能与枚乘《七发》相比。

《七发》是基于贵族王侯日益严重的生活侈靡、精神颓萎,痛下针砭,并以包融百家文化的要言妙道去解惑,现实的针对性很强,思想观念上积极有为;而《七激》则是针对徒华公子,托病幽处,游心于玄妙,清思乎黄老,而批评他变度异趣,违拂雅心,挟六经之指,守偏塞之术,亦有所蔽与,何图身之谬也!于是以历述音乐、饮食、车马、田猎、游观等,论天下之至妙,列耳目之通好,原情心之性理,综道德之弥奥来发他,最后全为颂圣:汉之盛世,存乎永平;太和协畅,万机穆清。于是群俊学士,云集辟雍,含咏圣术,文质发蒙,达牺农之妙旨,照虞夏之典坟,遵孔氏之宪则,投颜闵之高迹。推义穷类,靡不博观;光润嘉美,世宗其言。这在语言的运用上虽然有如刘勰《文心雕龙·杂文》所评的会清要之工,但平心而论,在总体艺术上既没有创新,在思想观念上也愈显相对枚乘的偏狭和倒退,因此价值并不高。另外,傅毅更向上袭祖宋玉《高唐赋》、《神女赋》的形式,创作了《舞赋》。这倒是一篇在艺术上颇具创意,有很高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此赋假托楚襄王游云梦将置酒宴饮,与宋玉以何以娱之·相问答,于是宋玉陈赋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的舞蹈。这是古代对大规模宫廷乐舞的第一次细致而生动的文学描绘。它首先叙写了在明月之夜,于灯火辉煌中,宫中舞场的布置、气氛,舞女的容貌、妆扮,伴舞的乐声、歌辞,接下去具体再现了舞女美妙舞蹈的全过程:于是蹑节鼓陈,舒意自广。游心无垠,远思长想。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其少进也,若翱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络绎飞散,飒擖合并,鶣鷅燕居,拉鹄惊。绰约闲靡,机迅体轻。……于是合场递进,按次而俟。埒材角妙,夸容乃理,佚态横出,瑰恣谲起。眄般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摘齐行列,经营切拟,仿佛神动,回翔竦峙,击不致,蹈不顿趾,翼而悠往,暗复辍已。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纡形赴远,漼似摧折,纤縠蛾飞,纷猋若绝。超逾鸟集,纵弛殟殁,蜲蛇姌袅,云转飘忽,体如游龙,袖如素霓。徐收而拜,曲度究毕,迁延而笑,退复次列。

如此精湛传神的文学笔法,确实上承宋玉,下启曹植,充分显示了傅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美学追求,其价值远过宣上德而尽忠孝的平庸之作,是这一时期汉赋中不可多得的美文。

史书记载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列传第七十上》

标签: 傅毅

更多文章

  • 桓谭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桓谭

    桓谭(公元前23年前后-公元56年前后),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天文学家。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人。17岁入朝,79岁卒于任上,历事西汉、王莽(新)、东汉三朝,官至议郎、给事中、郡丞。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著有《新论》29篇。中文名:桓谭别名:君山国

  • 王符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符

    王符(约85年~约163年),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中文名:王符别名:王节信国籍:中国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出生日期:约公元85年逝世日期:约公元163年职业: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品:《潜夫论》字:节信性别:男王符(约8

  • 马融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融

    马融,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中医小儿神经内科专家”等称号。中文名:马融国籍:中国出生地:天津职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主要成就: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马融,出生于中医世家,三代行医,尽获家传,从

  • 崔瑗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瑗

    崔瑗,字子玉,崔骃之子,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书法

  • 孔融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

  • 张衡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

  • 霍去病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

  • 张良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

  • 司马相如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

  • 尹文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尹文

    尹文(约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尊称“尹文子”。齐国人。中国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与宋钘齐名,属稷下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特征以道家为主,兼儒墨合于自家道法,广收并纳各派学说,这正是稷下黄老学风。是战国时代的宋尹学派的前驱。尹文于齐宣王时居住在稷下,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宋钘、彭蒙、田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