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许地山

许地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72 更新时间:2023/12/14 21:05:49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一开始就汇入了问题小说的热潮之中,出手不凡,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基本资料

中文名:许地山

外文名:XuDishan

别名:名赞堃,字地山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台湾台南

出生日期:1894年2月3日

逝世日期:1941年8月4日

职业:作家、文学家、教授,学者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

信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品:《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简》《道学史》《印度文学》《落花生》

故居:广东徐闻县

笔名:落华生

人物生平

1893年2月,许地山(1893—1941)出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被占领后,举家迁回大陆,于福建龙溪落户。

三岁时,许地山随父漳州定居。

四岁时入私塾读书。

不多时,许地山家道中落,开始自谋生计。他在石码眉麓小学当过教员,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民国二年(1913年),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民国四年(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

民国六年(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

民国十年(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

民国十三年(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作品特色

他一开始创作,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一方面,他忖身推人同情弱者,以此决定了他的情感色彩是现实的;另一方面,他以亲身所感所睹之社会不平而萌发改变现状之愿望.试图为这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到达光明的道路。因此,以其进入宗教的角度和动机可以感到:许地山是有感于人类的不平和人生的黑暗才走入宗教的。

许地山的出世恰恰是为了入世,他那建立在现实苦难之上的宗教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许地山尽管熟诸佛道经典,却从来不想避世隐居,始终把改造社会、拯救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一简单朴素的信条贯穿了许地山的一生。其作品既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体悟和阐释,同时也集合了他对基督教文化、道教文化乃至现实主义文化的多重思考和体认。接受佛学的虚空观,不是导向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是非观念的泯灭,而是承认局限,敞开自我,拥抱世界。

人物评价

《龙溪新志》(漳州府志)中载国民政府褒扬令:“许地山早游欧美,学术淹通,归国任北平各大学教师,颇着声誉。比年在港阐扬我国文化,倡导侨民教育,并于社会公益事业,无不尽力协助,尤见热忱。遽闻溘逝,良深悼惜,应予明令褒扬。”

石剑峰:老舍的引路人是许地山,伯乐是郑振铎

人物成就

许地山曾翻译过《吉檀迦利》《在加尔各答途中》《主人,我的琵琶拿去吧》等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散文。1928年他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1934年,又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许地山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许地山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的几年间(自1927年起,至1935年离开燕京大学止),写有学术论文8篇,学术论著5部。其中1930年出版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专著。

20世纪30年代初,北平中华乐社柯政和主编过《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共分十册,每册十曲,其中第一册的十曲歌词都是许地山翻译的,书前有许地山写的《前言》和柯政和的《序》,书后有许地山写的歌词解释。他擅长琵琶,能谱曲编词,同时许地山精通音律,熟稔西洋乐曲和西洋民歌。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人物纪念

许地山故居

许地山故居位于现徐闻县署前街的许地山故居建于清代,为砖木结构住房,门前有小院。掩映在众多民居中的许地山故居虽然不是十分醒目,而且带有庭院的清式古屋有些破旧,但还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风貌。由于许地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里必将成为文人墨客怀古之地。

追忆我的父亲许地山

《追忆我的父亲许地山》是许地山女儿许燕吉怀念父亲所作。

标签: 许地山

更多文章

  • 马三立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三立

    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中国已故相声泰斗,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

  • 毛岸红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毛岸红

    毛岸红,男,汉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第五个孩子,小名毛毛。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夫妇把孩子交给毛泽覃和贺怡抚养,后毛泽覃牺牲,毛岸红下落不明。中文名:毛岸红别名:毛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长汀福音医院出生日期:1932年11月逝世日期:1971年12

  • 任弼时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任弼时

    任弼时(1904年4月30日—1950年10月27日,RenBishi,Бринский),原名任培国,湖南汨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

  • 姚文元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文元

    姚文元(1931年12月11日-2005年12月23日),男,浙江诸暨人,“四人帮”成员之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青年团上海卢湾区工委宣传部部长、《萌芽》杂志、《文艺月报》编辑、《解放日报》编委等。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

  • 胡宗南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宗南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汉族,浙江镇海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胡宗南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

  • 左权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左权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

  • 朱玲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玲

    朱玲,女,198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宁市,2000年12月入伍,2005年6月提干,任省武警总队直属支队后勤处军械运输油料股正连职助理员,上尉警衔,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2012年4月26日,朱玲在押运油料时,为保护车辆安全,壮烈牺牲,此时她当母亲才20个月。2012年5月3日,武警湖南省总队正式

  • 罗瑞卿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罗瑞卿

    罗瑞卿(1906.5.31—1978.8.3),大将军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南充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八年(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参加乐安宜黄、建黎泰、金资

  • 张嫣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嫣

    张嫣(公元1606年-公元1644年),字祖娥,小名宝珠,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父亲张国纪,明熹宗朱由校原配皇后。天启元年(1621年),时年十五岁(虚岁)的张嫣,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

  • 张治中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治中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误导致“11.13长沙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