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邓绍昌

邓绍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65 更新时间:2024/1/16 12:40:24

邓绍昌,邓小平邓垦之父,四川广安牌坊村人,字明,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毕业于成都政法学校,受到一些新式教育。在广安县协兴乡教了几年书之后,当上了乡团总。当时,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正在四川兴起,他加入了以反洋教、保路为宗旨的盛行于四川的民间帮会“袍哥会”(哥老会)”,成为协兴码头哥老会的“当家三爷”,后升任“掌旗大爷”。辛亥革命期间,广安建立革命军,邓绍昌当上了革命军的新兵训练营营长,当过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受过新式教育并多年参加四川保路运动和革命军的邓绍昌后因不愿与当地的“乡匪”同流合污,受到排挤,被撤团练局长一职,他不得不抛下家小,到重庆“避祸”。邓绍昌在当地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对中国的落后状况很不满意,认为必须学洋人之长,让少年邓小平到重庆去入读留法预备学校,并回家变卖田产和借钱以凑够邓小平赴法留学的旅费300块大洋,影响了长子以后的发展方。1936年去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邓绍昌

别名:邓文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广安牌坊村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36年

职业:教师—保路运动帮会小领导—革命军营长—团练局长-重庆避祸者

毕业院校:成都法政学校

主要成就:参加保路运动组织哥老会,当革命军营长

儿子:邓小平、邓垦、邓蜀平

个人简介

邓小平是邓绍昌的长子,邓绍昌按字辈的排序为他取名邓先圣。进入本村私塾后,教书先生把他的名字改为邓希贤。

邓绍昌先后娶了四个妻子,共生育九个子女,最后养活下来七人(四男三女)。第一个妻子氏,病死无后;第二个妻子淡氏,生三男二女,长女邓先烈,长子邓先圣即邓小平,次子邓先修即邓垦,三子邓先治即邓蜀平,次女邓先珍(10岁时病死),淡氏于1926年病故;第三个妻子萧氏,生一男即四子邓先清;第四个妻子夏伯根,生三个女儿,三女邓先芙,四女邓先蓉,五女邓先群。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一度是广安县及其周围地区有影响的人物。邓绍昌精力充沛,乐观豁达,乐于同人交往。据说他对孩子们的管教很严厉,但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仍愿意倾听他们的陈述。

儿子经历

决定长儿去法国留学

邓绍昌曾是四川省保路运动帮会组织“袍哥会”(哥老会)的小领导,辛亥革命期间加入广安革命军,当上新兵训练营营长,当过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后因不愿与当地的“乡匪”同流合污,受到排挤,被撤团练局长一职,他不得不抛下家小,到重庆“避祸”。

由于邓绍昌“避祸”日久,家里举债度日,小平的学费很难筹集。正巧,第二年8月,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成立,工商界人士和社会名流捐款2万多元,开办了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招收中学毕业生和具有同等文化水平的青年入学,学制一年,毕业后赴法留学。在重庆的邓绍昌得知此事,立即捎信回家,让小平到重庆。

邓绍昌的这个决定,影响了小平同志的一生。在当地,邓绍昌也算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他对乡间的落后状况很不满意。

他察觉到,中国人要想出头,必须学洋人之长,他要把长子“送到大地方的学堂去”。而留法预备学校的开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不必花大笔的钱,就可以实现这个心愿。但此举遭到淡氏的极力反对,她埋怨邓绍昌:“才十几岁的娃儿,就弄到那么远的外国去,一边读书,一边做工,哪个忍心啰!”

邓小平考上留法预备学校,是自费生。赴法留学的旅费大约300块大洋,学校对自费生只补助一小部分,大部分要自己出。邓绍昌回到广安,变卖田产,仍然凑不够钱。于是,他找到了岳父、岳母和妻舅,再三说明邓小平出国后的光明前景,终于打动了淡家,拿出钱来资助小平。

墓简介

小平父亲之墓“邓绍昌墓”建于丁丑年(1937年),距邓小平同志故居西南约500米,距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大约150米,是一座单体土坟墓。墓向西,宽3.2米,高1.6米,长4米,200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绍昌,字文明,生于1886年,卒于1936年,清末毕业于成都法政学校,在协兴场教过书,开过茶馆、饭馆,做过协兴乡团总和广安县团练局局长。由于受过新式教育,跑过世面,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痛感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横行:“这个社会是不像个样子,是应该革命”。他做了协兴“码头”的当家三爷,后升为“掌旗大爷”,奔走呼号,积极从事反洋教和“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前后,广安建立革命军,血气方刚的邓绍昌加入革命军当上了新兵训练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地方的武装暴动。邓绍昌在乡里受人尊敬,很有影响,由此当权者极力拉拢。但刚直不阿的邓绍昌不愿同流合污,终不为权力者所容,受到排挤,担任县团练局局长不到两年就被撤换,甚至不得不跑到重庆避难。正是他到了重庆,才知道了重庆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事,毅然把15岁的小平送进了这所学校读书,使小平从此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标签: 邓绍昌

更多文章

  • 钱穆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享年95岁),男,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

  • 李淑贤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淑贤

    李淑贤(约1925年--1997年6月9日),是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后一任妻子。1962年,年仅37岁的她经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介绍认识了溥仪,她那时还是一名护士。在这之前,李淑贤有过两次婚姻。溥仪那时很想再婚,于是,两人结成姻缘。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彼此呵护,是一对恩爱的夫妻。19

  • 洪承畴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洪承畴

    洪承畴(1593.10.16—1665.04.03),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成为清朝汉人大学士。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随清军入关。抵京后以太子

  • 王宁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宁

    王宁(1923.04~2013.08.26),男,原名许高科,1923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襄陵县(今山西襄汾)。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党的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代表。曾任冀察热辽二十二、十九专署公安处处长,北平市公安局局长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

  • 杨得志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得志

    杨得志(1911.1.3—1994.10.25),湖南株洲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班长、排长、连长,第四十五师管理科科长、九十三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副师长,第二师师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

  • 陈明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明仁

    陈明仁(1903—1974),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源村(今南桥镇洪源村)陈家岭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长沙起义,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 顾祝同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顾祝同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参加革命军。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孙中山,任粤军许崇智部军事教导队区队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九军军长、第

  • 安钧璨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安钧璨

    安钧璨(1983年9月20日-2015年6月1日),本名黄益承,出生于台湾,中国台湾歌手,演员,毕业于辅仁大学哲学系。2002年,加入“可米小子”组合,;同年,随可米小子推出组合首张音乐专辑《HeyHah!可米小子》,从而正式出道。2004年,主演青春偶像剧《战神》,在剧中饰演范桐岛。2005年,可

  • 关学曾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学曾

    关学曾(1922年8月1日-2006年9月27日),男,满族,原名关士清,出师后取艺名“学曾”,是“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北京琴书创始人。关学曾生前曾任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关学曾与常年合作的琴师对“琴书”的唱腔、板式、表演进行了改良,唱腔上吸收了“乐亭大鼓”和“单弦牌子曲”的腔调

  • 刘亚楼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亚楼

    刘亚楼(1910.4.8—1965.5.7),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支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师长、纵队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四野兵团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