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季兰

李季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29 更新时间:2023/12/10 10:47:03

李季兰(713年-784年)原名李冶,字季兰,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唐代女诗人、女道士。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幼时住在四川三峡。李季兰别有《送阎伯均往江州》《登山望阎子不至》《送阎二十六赴剡县》《得阎伯均书》等诗,语意亲密缠绵,且多写送行不舍和别后相思之情,但不能确定他就是她的故夫。阎伯均名士和,以字行,是著名文士萧颖士的门人,尝著《兰陵先生诔》,于其师推崇备至,以为“闻萧氏风者,五尺童子羞称曹、陆”。在大历、贞元间很活跃,与许多文人都有交往,可惜本人诗仅存几首联句。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季兰

别名:李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713年

逝世日期:784年

职业:诗人,道士

信仰:道教

代表作品:《感兴》《相思怨》《蔷薇花》

朝代:唐朝

史书记载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幼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六岁时作《蔷薇》诗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于是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李季兰每日做诗、弹琴倒也清净自在。转眼间她已经十六岁了,对观中生活渐渐觉得寡淡无味,向往外面的世界。当时有许多文人雅士来观中游览,见有一个清秀的小道姑,就常与她逗笑,李季兰每每以秋波暗送,故人称“风情女子”。李季兰与当时的名士朱放、皎然、崔焕、肖叔子、陆羽、阎士和等人也交往甚好,经常谈诗论词,互相视为知己。李季兰的诗名越传越广,有她引发的诗友会集活动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直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广陵是文人荟萃的地方,李季兰的名气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诗人刘长卿赞誉她是“女中诗豪”,高仲武夸她“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已下,罕有其伦”。天宝年间,唐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此时的李季兰已经四十多岁,这可是极大地殊荣,但她的容颜已随着岁月衰退,她不免喜中有伤,作诗道:“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归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峰。”从此定居长安,晚年还被唐德宗称为“俊妪”。然而建中四年(783年)发生泾原兵变,大将朱泚自立为帝,占据长安。李季兰与朱泚交往甚密,书信频繁,所以朱泚终于被平定后,李季兰被捕,遭到唐德宗责怪说她何不学严巨川作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然后将她扑杀处决。

《唐才子传》: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乎轻薄之口。夫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时往来剡中,与山人陆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皎然尝有诗云:“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其谑浪至此。又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天宝间,玄宗闻其诗才,诏赴阙,留宫中月余,优赐甚厚,遣归故山。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媪。有集,今传于世。论曰:《诗》云,“《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苦之心焉。”故古诗之道,各存六义,然终归于正,不离乎雅。是以昔贤妇人,散情文墨,斑斑简牍。概而论之,后来班姬伤秋扇以暂恩,谢娥咏絮雪而同素;大家《七诫》,执者修者;蔡琰《胡笳》,闻而心折。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诚,欲见于悠远,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见志,岂泛滥之故,使人击节沾洒,弹指追念,良有谓焉。噫!笔墨固非女子之事,亦在用之如何耳。苟天之可逃,礼不必备,则词为自献之具,诗有妒情之作,衣服饮食,无闲净之容,铅华膏泽,多鲜饰之态,故不相宜矣。是播恶于众,何《关雎》之义哉历观唐以雅道奖士类,而闺阁英秀,亦能熏染,锦心绣口,蕙情兰性,足可尚矣。中间如李季兰、鱼玄机,皆跃出方外,修清净之教,陶写幽怀,留连光景,逍遥闲暇之功,无非云水之念,与名儒比隆,珠往琼复。然浮艳委托之心,终不能尽,白璧微瑕,惟在此耳。薛涛流落歌舞,以灵慧获名当时,此亦难矣。三者既不可略,如刘媛、刘云、鲍君徽、崔仲容、道士元淳、薛缊、崔公达、张窈窕、程长文、梁琼、廉氏、姚月华、裴羽仙、刘瑶、常浩、葛鸦儿、崔莺莺、谭意哥、户部侍郎吉中孚妻张夫人、鲍参军妻文姬、杜羔妻赵氏、张建封妾盼盼、南楚材妻薛媛等,皆能华藻,才色双美者也。或望幸离宫,伤宠后掖;或以従军万里,断绝音耗;或祗役连年,迢遥风水;或为宕子妻,或为商人妇。花雨春夜,月露秋天,玄鸟将谢,宾鸿来届;捣锦石之流黄,织回文于缃绮,魂梦飞远,关山到难。当此时也,濡毫命素,写怨书怀,一语一联,俱堪堕泪。至若间以丰丽,杂以纤穠,导淫奔之约,叙久旷之情,不假绿琴,但飞红纸,中间不能免焉。尺有短而寸有长,故未欲椎埋之云尔。

因诗而亡

唐代三位著名女诗人,最早也是死得最不幸的是李季兰。据说她五六岁时,父亲带她到处显摆。一日庭中蔷薇花开,父亲要她当场写诗,她写的最后两句是:“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尽管蔷薇架的故事是后出的,但她看到蔷薇而引起“心绪乱纵横”,显然与一般女训要求太远了。其父颇失颜面,有些恼怒,下断语说:“此女子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玉堂闲话》)居然都给他说中了。她长成后,父亲或已不在,至少管不了她,就做失行妇人又何如,索性去做道姑。失行的事,记载并不多,一次是恶谑刘长卿:“尝与诸贤集乌程县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季兰)乃诮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托。’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中兴间气集》卷下)所引皆陶渊明诗,大约刘长卿有疝气,虽然用语巧妙,实在也轮不到女冠多言。另一次则因附逆丢了性命。唐赵元一撰《奉天录》卷一载:“时有风情女子李季兰,上泚诗,言多悖逆,故阙而不录。皇帝再克京师,召季兰而责之,曰:‘汝何不学严巨川有诗云:“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遂令扑杀之。”事情的原委是在建中四年(783)秋,即将开赴河南前线的泾原军经过长安时哗变,拥立赋闲的河北旧将朱泚称帝,唐德宗仓皇逃至奉天避难。李季兰与严巨川都失身贼廷。德宗收复京城后,追究从叛者。严巨川诗全篇为:“烟尘忽起犯中原,自古临危贵道存。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落日胡笳吟上苑,通宵虏将醉西园。传烽万里无师至,累代何人受汉恩。”据说太常少卿樊系之陷伪后被逼起草朱泚即位册文,文成,服药而卒。严巨川感其事,追念唐之旧恩,写迫于叛军凶焰之无奈,“心忆明君不敢言”,意思与王维凝碧池诗同。李季兰不仅从逆,而且毫无自悔,于是扑杀。

近十几年来唐代新见文献极其可观。先是徐俊纂《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从俄藏敦煌文书Дх.3865号发现李季兰上朱泚诗:“故朝何事谢承朝,木德□天火□消。九有徒□归夏禹,八方神气助神。紫云捧入团霄汉,赤雀衔书渡雁桥。闻道乾坤再含育,生灵何处不逍遥。”估计她困留长安,朱泚认为她有诗名,让她写诗歌颂新朝。诗意是以五德终始的一般说法歌颂新朝,说天下归心,祥瑞频现,天地含育,生民逍遥。内容是歌功颂德的习惯套路,估计当时流传很广,乃至敦煌也有传本,以至传入德宗耳中,必要加以追究。

接着徐俊、荣新江又发现俄藏敦煌文书中有唐蔡省风《瑶池新咏》残卷,李季兰居首,居然有多篇佚诗,其中最重要的是《陷贼后寄故夫》:“日日青山上,何曾见故夫。古诗浑漫语,教妾采蘼芜。鼙鼓喧城下,旌旗拂座隅。苍黄未得死,不是惜微躯。”可以断定作于身陷长安期间。诗首两句说自己每天登山远望,都见不到故夫的身影。再借古诗说“上山采蘼芜,下山遇故夫”之意,说自己照着办了,何曾有机会与故夫相见,古诗似乎骗了自己。《上山采蘼芜》讲弃女,采蘼芜下山途中,遇到前夫,询问新人情况,从前夫口中得知新妻的生活细节,最后得出“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的结论。这里可以视为借喻,借对故夫思念表达对旧朝眷恋。当时身处伪朝,无法直言,借此说新不如故,正是严巨川诗的同样意思。后四句说自己失身战地,生命轻贱,本来也没有特别要珍惜的理由,然叛乱仓促发生,长安沦陷和德宗出逃都瞬间发生,根本来不及做出选择,只能身不由己地苟且存生。

在时代的剧变前,任何个人都很渺小,每一个微小的个人,都无法如事变平定后的结论般选择自己的人生,由此或被认定叛逆,就要以你的生命来偿还本该由时代承担的罪责。很不幸,李季兰就此走完了一生,大唐王朝继续展示它的辉煌与伟大。

标签: 李季兰

更多文章

  • 周贺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贺

    周贺,男,汉族,1970年4月生,山东牟平人,1991年10月入党,1996年3月参加工作,2003年11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MBA毕业;现任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文名:周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牟平出生日期:1970年4月毕业院校: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1989.09—

  • 陈澧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澧

    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于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

  • 胡曾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中文名:胡曾国籍:中国邵阳出生地:

  • 李亨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亨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李浚、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李亨初名李嗣升,被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更名李浚,徙封忠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 文同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

  • 周济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济

    周济,男,汉族,1946年8月26日生,上海市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精仪系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1970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曾任华中科技

  • 李光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光

    李光(1962.12)职称:材料学学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1985年12月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由教育部派赴荷兰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化学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的功

  • 赵构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构

    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

  • 王琼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琼

    陕西音乐广播主持人。王琼是陕西音乐广播FM98.8主持人。王琼以其活泼富有激情的主持风格感染了无数的听众,是陕西音乐广播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中文名:王琼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甘肃兰州职业:陕西音乐广播主持人性别:女《音乐money轰》(FM98.8陕西音乐广播,每天下午14:00——16:00

  • 唐顺之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唐顺之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