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宏福

张宏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72 更新时间:2024/1/13 18:22:29

宏福,1962年9月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岩石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务副主任。张宏福于198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1988年获得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学位后,进入西北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1998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质学系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担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宏福长期从事岩石圈地幔下地壳研究。

基本资料

名:张宏福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省山阳县

出生日期:1962年9月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2年9月,张宏福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

1981年,从山阳县县中毕业。

198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师从池际尚院士,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1991年,担任西北大学地质学助教。

1992年—1994年,担任西北大学地质学讲师。

199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一年后开始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Holloway,UniversityofLondon)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地球化学家MartinA.Menzies教授。

1998年,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质学系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间,先后担任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幔地球化学学科组组长、岩石圈演化研究室主任)。

2010年,担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同年,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张宏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宏福以深源岩石及其捕虏体为对象,探索地幔与地壳、软流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因素,揭示大陆岩石圈的演化过程。在大陆深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内在机理、外部控制因素、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三个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就。特别是提出并论证了证明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造成的岩石圈地幔组成的变化是导致古老克拉通能够被破坏的本质。

张宏福长期坚持“理论创新与实验技术研发相结合”,开拓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Fe-Mg)在地幔地球化学中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地幔组成转变过程中熔体的性质和来源,拓展了地幔地球化学研究领域。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2月,张宏福先后发表论文189篇,其中SCI收录152篇。论文被SCI引用5731次(他引4590次),H-index为38;为6篇ISI地球科学Top1%高引用率论文作者;特邀编辑Lithos和GondwanaResearch专辑2部。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国际SCI)如下:

ZhangH.F.Neoarcheanrecyclingof18O-enrichedsupracrustalmaterialsintothelowercrust:ZirconrecordfromtheNorthChinaCraton.PrecambrianResearch248(2014),60-71.

ZhangH.F.,WangJ.L.,ZhouD.W.,YangY.H.,ZhangG.W.,SantoshM.,YuH.,ZhangJ.HadeantoNeoarcheanepisodiccrustalgrowth:DetritalzirconrecordsinPaleoproterozoicquartzitesfromthesouthernNorthChinaCraton.PrecambrianResearch254(2014),245-257.

ZhangH.F.,YuH.,ZhouD.W.,ZhangJ.,DongY.P.,ZhangG.W.Themeta-gabbroiccomplexofFushuiinnorthQinlingorogen:Acaseofsyn-subductionmaficmagmatism.GondwanaResearch(2014),dx.doi.org/10.1016/j.gr.2014.04.010.

ZhangH.F.,ChenL.,SantoshM.,MenziesM.A.Constructionanddestructionofcratons:Preface.GondwanaResearch23(2013),1-3.

ZhangH.F.,ZhuR.X.,SantoshM.,YingJ.F.,SuB.X.,HuY.Episodicwidespreadmagmaunderplating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inthePhanerozoic:Implicationsforcratondestruction.GondwanaResearch23(2013),95-107.

ZhangH.F.,YingJ.F.,SantoshM.,ZhaoG.C.EpisodicgrowthofPrecambrianlowercrust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Asynthesis.PrecambrianResearch222-223(2012),255-264.

ZhangH.F.,SunY.L.,TangY.J.,XiaoY.,ZhangW.H.,ZhaoX.M.,SantoshM.,MenziesM.A.Melt-peridotiteinteractioninthePre-CambrianmantlebeneaththewesternNorthChinaCraton:Petrology,geochemistryandSr,NdandReisotopes.Lithos149(2012),100-114.

ZhangH.F.DestructionofancientlowercrustthroughmagmaunderplatingbeneathJiaodongPeninsula,NorthChinaCraton:U-PbandHfisotopicevidencefromgranulitexenoliths.GondwanaResearch21(2012),281-292.

ZhangH.F.,YangY.H.,SantoshM.,ZhaoX.M.,YingJ.F.,XiaoY.EvolutionoftheArcheanandPaleoproterozoiclowercrustbeneaththeTrans-NorthChinaOrogenandtheWesternBlockoftheNorthChinaCraton.GondwanaResearch22(2012),73-85.

ZhangH.F.,YingJ.F.,TangY.J.,LiX.H.,FengC.,SantoshM.PhanerozoicreactivationoftheArcheanNorthChinaCratonthroughepisodicmagmatism:EvidencefromzirconU-PbgeochronologyandHfisotopesfromtheLiaodongPeninsula.GondwanaResearch19(2011),446-459.

ZhangH.F.,DelouleE.,TangJ.Y.,YingJ.F.Melt/rockinteractioninremainsofrefertilizedArcheanlithosphericmantleinJiaodongPeninsula,NorthChinaCraton:Liisotopicevidence.ContributionstoMineralogyandPetrology160(2010),261-277.

ZhangH.F.,ZhouM.F.,SunM.,ZhouX.H.TheoriginofMengyinandFuxiandiamondiferouskimberlitesfromtheNorthChinaCraton:ImplicationforPalaeozoicsubductedoceanicslab-mantleinteraction.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37(2010),425-437.

ZhangH.F.,NakamuraE.,KobayashiK.,YingJ.F.,YangY.J.Recycledcrustalmeltinjectionintolithosphericmantle:implicationfromcumulativecompositeandpyroxenitexenoliths.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thSciences99(2010),1167-1186.

ZhangH.F.,GoldsteinS.L.,ZhouX.H.,SunM.,CaiY.Comprehensiverefertilizationoflithosphericmantle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furtherOs-Sr-Ndisotopicconstraints.JournaloftheGeologicalSociety,London166(2009),249-259.

ZhangH.F.,GoldsteinS.L.,ZhouX.H.,SunM.,ZhengJ.P.,CaiY.EvolutionofsubcontinentallithosphericmantlebeneatheasternChina:Re-OsisotopicevidencefrommantlexenolithsinPaleozoickimberlitesandMesozoicbasalts.ContributionstoMinerologyandPetrology155(2008),271-293.

ZhangH.F.,YingJ.F.,ShimodaG.,KitaN.T.,MorishitaY.,ShaoJ.A.,TangY.J.Importanceofmeltcirculationandcrust-mantleinteractioninthelithosphericevolution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EvidencefromMesozoicbasalt-borneclinopyroxenexenocrystsandpyroxenitexenoliths.Lithos96(2007),67-89.

ZhangH.F.,NakamuraE.,SunM.,KobayashiK.,ZhangJ.,YingJ.F.,TangY.J.,NiuL.F.Transformationofsubcontinentallithosphericmantlethroughperidotite-meltreaction:EvidencefromahighlyfertilemantlexenolithfromtheNorthChinaCraton.InternationalGeologyReview49(2007),658-679.

ZhangH.F.Transformationoflithosphericmantlethroughperidotite-meltreaction:acaseofSino-Koreancraton.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237(2005),768-780.

ZhangH.F.,SunM.,ZhouX.H.,YingJ.F.GeochemicalconstraintsontheoriginofMesozoicalkalineintrusivecomplexesfromtheNorthChinaCratonandtectonicimplications.Lithos81(2005),297-317.

ZhangH.F.,SunM.,ZhouM.F.,FanW.M.,ZhouX.H.,ZhaiM.G.HighlyheterogeneousLateMesozoiclithosphericmantle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evidencefromSr-Nd-Pbisotopicsystematicsofmaficigneousrocks.GeologicalMagazine141(2004),55-62.

ZhangH.F.,SunM.,ZhouX.H.,ZhouM.F.,FanW.M.,ZhengJ.P.SecularevolutionofthelithospherebeneaththeeasternNorthChinaCraton:evidencefromMesozoicbasaltsandhigh-Mgandesites.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67(22)(2003),4373-4387.

ZhangH.F.,MenziesM.A.,MatteyD.Mixedmantleprovenance:persegarnetcompositionsinpolymictperidotites,Kaapvaalcraton,SouthAfrica.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216(2003),329-346.

ZhangH.F.,SunM.,ZhouX.H.,FanW.M.,ZhaiM.G.,YinJ.F.Mesozoiclithospheredestruction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evidencefrommajor,traceelement,andSr-Nd-PbisotopestudiesofFangchengbasalts.ContributionstoMineralogyandPetrolology144(2002),241-253.

ZhangH.F.,SunM.GeochemistryofMesozoicbasaltsandmaficdikesinsoutheasternNorthChinaCraton,andtectonicimplication.InternationalGeologyReview44(2002),370-382.

ZhangH.F.,MenziesM.A.,GurneyJ.J.,ZhouX.H.Cratonicperidotitesandsilica-richmelts:Diopside-enstatiterelationshipsinpolymictxenoliths,Kaapvaal,SouthAfrica.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65(2001),3365-3377.

ZhangH.F.,MenziesM.A.,MatteyD.P.,HintonR.H.,GurneyJ.J.Petrology,MineralogyandgeochemistryofoxidemineralsinpolymictxenolithsfromtheBultfonteinkimberlites,SouthAfrica:implicationforlowbulk-rockoxygenisotopicratios.ContributionstoMineralogyandPetrology141(2001),367-379.

ZhangH.F.,SunM.,LuF.X.,ZhouX.H.,ZhouM.F.,LiuY.S.,ZhangG.H.GeochemicalsignificanceofagarnetlherzolitefromtheDahongshankimberlite,YangtzeCraton,southernChina.GeochemicalJournal35(2001),315-331.

ZhangH.F.,MatteyD.P.,GrassineauN.,LowryD.,BrownlessM.,GurneyJ.J.,MenziesM.A.RecentfluidprocessesintheKaapvaalCraton,SouthAfrica:coupledoxygenisotopeandtraceelementdisequilibriuminpolymictperidotites.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176(2000),57-72.

科研项目

根据2021年6月西北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网站显示,张宏福先后承担多项国家、中国科学院和部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百人计划”等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2006年—2009年

华北克拉通东、西部岩石圈地幔的差异演化过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项目

2006年—2009年

华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改造过程: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陆动力学重点项目

2008年—2010年

华北岩石圈地幔的破坏和重建过程: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华北克拉通破坏》重点项目

2011年—2014年

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及其动力学: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华北克拉通破坏》集成项目

2013年—2016年

陆内构造及其动力学

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

2013年—2017年

兴蒙造山带西段板块构造体制与成矿体系

973项目二级课题

2015年—2017年

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与动力学机制集成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华北克拉通破坏》集成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6月西北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网站显示,张宏福先后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和2017年),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获奖人员

2001年

英国伦敦大学论文发表奖

2009年

大别山—苏鲁大陆深俯冲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叶凯,张宏福清晨,建军,刘景波

2014年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第二)

2017年

华北克拉通破坏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朱日祥,陈凌,张宏福艳杰,英基丰

张宏福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张宏福认为:“科学的未来一定要靠年轻人。”他有一个观点,就是博士毕业后的10年里,往往是一位学者一生中成果频出的“黄金时期”。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12月,张宏福先后培养的年青人才中4人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张宏福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9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7年11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8年10月

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2019年10月

兰州大学双聘院士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及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西北大学第八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地质学报(英文版)》副主编

《岩石学报》编委

《科学通报》编委

《地球化学杂志(GeochemicalJournal)》编委

人物评价

张宏福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评)

张宏福在地幔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等前沿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他学风正派、精心育人。(西北大学人力资源部评)

张宏福对待同事和学生,他总是耐心而严肃地传授知识;对待科研工作,他总是严谨而踏实地探索追求。近40年来,张宏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坚持,一步一步地走进了令他神往的地质天地。他长期坚持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成为中国地幔地球化学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西北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评)

标签: 张宏福

更多文章

  • 张经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经

    张经,195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张经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到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系学习;1985年获得山东海洋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进行博士后

  • 张弥曼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弥曼

    张弥曼,1936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3年张弥曼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古生物研究;1983年出

  • 张培震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培震

    张培震,男,1955年12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淮滨县,地震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培震于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震专业;1982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

  • 张人禾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人禾

    张人禾,1962年7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副校长。1982年张人禾从兰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后进入南京农学院植保系工作;1984年考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

  • 赵柏林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柏林

    赵柏林,1929年4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科学和遥感学家。赵柏林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1979年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赵柏林研制多频微波辐射计系列,建成大气遥感站,用以监测天气变化研制雷达与微波辐

  • 赵国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国春

    赵国春,1961年8月生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理学院地球及行星科学研究部及地球科学系讲座教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赵国春1985年从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长春地质学院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澳大利亚科

  • 赵鹏大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鹏大

    赵鹏大,1931年5月25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满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数学地质学家,矿产勘探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校长。赵鹏大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6年从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毕业,获得

  • 郑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度

    郑度,男,籍贯广东大埔,1936年8月26日生于广东揭西,自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首席科学家。中国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81-1983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系访问进修,从事山地地

  • 郑永飞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永飞

    郑永飞,1959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

  • 钟大赉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钟大赉

    钟大赉[lài],1933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籍贯江苏无锡,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钟大赉195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勘查专业;1963年获得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副博士学位;198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19